第五百四十三章 护子

高圣泽从外面进来,叩首三次,抬头道:“陛下,一切都准备好了。”

马维嗯了一声,目光扫过痛哭的妻子与茫然的儿女,最后落在徐础身上,微笑道:“虽未同生,却能共死,也不枉我与础弟相识一场,想当年你我二人,以白衣而奋起刺驾之时,何等豪气,今日之死亦不失壮丽。”

“我在骗你。”徐础道。

马维微笑点头,“你是谋士,骗人是你的本行,我偶尔上当两次,不会在意。”

“我是说这次进城,此时此刻。”

“什么意思?”马维稍显疑惑。

“我刚才说梁王欲夺天下,先要南下淮州。”

“我觉得很有道理,那是谎言吗?”

徐础摇头,“那不是谎言,但是南下淮州只对梁王有用,换成宁王,北上淮、冀州却是一着错棋。”

“嗯?”

“立足江东以观天下,则北方皆非当务之急,尤其是在笼络到鲍敦之后,更是无需宁王亲自出征,上上之策乃是向鲍敦许以重贿,让他强夺并州,至少不要退出并州,牵制冀、秦,令两州不得联手,遥指淮州,令盛家维持观望之势。北方不出强敌,宁王可传心平定江南,大军逆流而上,尽夺荆州,然后传檄益州,共同发兵北上,分割诸州,联弱攻强,大势尽在宁王手中。”

“益州可传檄而定?”

“益州新王可能才刚刚诞生,铁家兄弟并无争鼎之心,却常有北夺汉州之心,宁王只需保证新蜀王的名号与安全,再将汉州许给铁家,传檄可定。”

“嘿,你对我至少没有撒谎。高圣泽……”

“请陛下听我说完。”

马维犹豫片刻,没向老宦下令,转而道:“我知道你在拖延时间,真的不必如此,至少在眼下,城里不会有人救你。”

“待我说完,请陛下自定。”

“你说吧。”

“宁王确实是我的仇人,我不愿看他夺得天下,因此遍行秦、并、冀三州,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吸引宁王北征,诱他犯错。”

“嗯。”马维隐约明白了什么。

徐础拱手道:“实话实说,陛下兵败并州之后,所剩唯有邺城一地,兵少将寡,难再称雄,吸引不了宁王北上。”

“宁军与鲍敦不日即将齐聚邺城城下,据说是宁王亲任统帅。”马维有些恼怒。

“宁军会来,宁王未必,这支宁军很可能是从东都而来,打着宁王的旗号而已。”

马维沉默一会,目光露出几分严厉,“接着说。”

“我此次来,其实是要替渔阳夺取邺城,用天成朝廷吸引宁王。”

“渔阳干嘛不派兵来?”

“冀州军大多还在并州,渔阳兵少,仅能自保。”

“你……是来刺杀我的?”

徐础摇头,“我早已不用这一招,而且我也没有这个本事,其实——”徐础看一眼已经停止哭泣的林氏与几个孩子,继续道:“我猜到你会自杀。”

马维目光冰冷,好一会才道:“但你没料到我会拉上你?”

“我以为陛下不会动手这么早,至少会等敌兵到来。”

“我若死了,你自己有办法守住邺城?你知道城里剩下多少兵卒?他们会听你的命令?”

“我守邺城,用的不是兵将,而是这张嘴。前来攻邺者,一支是东都宁军,一支是鲍敦之军,宁王不在,两将必然争权。鲍敦与我有旧,我能劝他暂退一步,不出十天,冀州大军亦会赶到。”

“好一个徐础,果然诡计多端。”

“当初放生宁王,是我的错,应当由我弥补。宁王有千军万马,我只有这张嘴,不行险计,绝非他的敌手。”

马维不语,跪在门口的高圣泽却听出几分意思,忍不住道:“徐先生若能劝退鲍敦……”

马维厉声道:“那又怎样?大梁没有援兵,劝退鲍敦,还有宁军和冀州军。”

“鲍敦新附宁王,难言忠诚,他此前曾多次换主,宁王纵然信他,鲍敦自己心中不能没有疑虑,我可能没办法劝他重归陛下,但是能行离间之计,令鲍敦与东都宁军反目,双方都无力进攻邺城。至于冀州军,陛下原本就已归顺朝廷,我能让欢颜郡主招回将士,唯有一点,陛下必须去掉帝号。”

“你与鲍敦很熟?”

“鲍敦第一个投靠的人就是我。”

马维想起来了,鲍敦的确曾是徐础的部下,但是坚守汝南,没有跟来东都,只派去数百兵卒,“欢颜郡主会同意我独占邺城?”

“晋王北遁塞外,虽说已非强敌,但是并州一旦空虚,他还是会率兵重返,只凭这一点,我就能劝说成功。”

“嘿,欢颜郡主对你当然言听计从。”

趁马维不注意,林氏已将几个孩子全拉到自己身边,这时插口道:“大梁不绝如缕,纵有一线生机,陛下也不该放弃。”

马维看向满屋子的前梁遗物,又望向隔壁,那里供奉着历代梁皇牌位,喃喃道:“果真是祖宗显灵吗?”突然间,他抬高声音,“徐础,我焉知你这番话不是撒谎,用来保命?”

“陛下可自行定夺。”

马维想了一会,“你将宁王引来北方,谁人获益?”

“荆州宋取竹?”

“没听说过。”

“他眼下尚还弱小,但是已在荆州立足,郭时风替他南下湘、广两州……”

“郭时风跟他了?”马维吃了一惊。

“没错,湘、广虽是散州,人民不少,明年此时,就能向宋取竹提供兵将。”

“这个宋取竹什么来历?”

“他也是范闭的弟子,深受器重。他本人原是襄阳豪杰,人称‘千手宋’。”

“哦,‘千手宋’我倒有几分印象。”马维疑心稍去,“我若守住邺城,你拿什么吸引宁王北征?”

“我会前去淮州,劝说盛家再入江东,报兵败之仇,如果不成,只好顺应时势,改变策略。宁王平定荆州需要一段时月,我要在北方给他再寻一位对手。”

马维盯着徐础。

徐础拱手道:“我此番所言皆是实话:陛下尚未入我眼中,朝廷与鲍敦,我会择其善者而从之。”

“我要怎样才能入你法眼?”马维淡淡地问。

“独守孤城而不气馁,身落绝境而能重生,陛下何时能够拥兵三万,我会考虑,拥兵五万,我会观察,拥兵十万,我则别无它选。”

高圣泽又在远处插口道:“拥兵十万,还用得着……”

马维目光扫来,高圣泽立刻闭嘴,伏地不动。

“你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若非难题,怎见本事?”

马维重新看向妻儿,良久方道:“鲍敦大军很可能后日便到。”

“我现在就出发,迎候鲍敦。东都宁军若是先到,望陛下坚守,切莫弃城。”

“嘿,梁军虽少,不至于连一两日都守不住,你……”马维两步来到徐础面前,“你若骗我,天理不容,我死后亦不饶你。”

徐础一脸坦然,“陛下能暂弃帝号吗?”

“可以。”

“那我不必骗你。”

马维招下手,“老高过来。”

高圣洁起身小步跑来,“陛下有何吩咐?”

“先不要称‘陛下’,我还做梁王。”

“暂时而已。梁王有何吩咐?”

“你带上亲信士卒,护送徐先生前去面见鲍敦,寸步不离左右,徐先生说什么,任他说,你不必管,但是他若中途变计,不肯去见鲍敦,你替我杀了他。”

“遵旨。”

马维回到宝座前坐下,以手扶额,无力地说:“全都退下,我要一个人待会。”

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马维已是疲倦不堪。

在殿外,徐础向林氏拱手道:“王妃珍重,梁王儿女,全要靠你一人。”

林氏唯唯一愣,随即道:“徐先生一路上亦要小心。”

高圣泽已经叫来七八名卫兵,催促道:“徐先生,事不宜迟,快些上路吧,莫要嘴上说得好听,做事时却不尽心。”

徐础笑道:“高总管对梁王忠心昭著,日月可鉴。”

“梁王真心待我,我亦以真心待梁王,废话少说,出发吧。”

一行人先出王府,刚要上马,徐础道:“我还有东西落在住处,必须带上。”

高圣泽只得又带徐础回住处将行李带上,耽误一些工夫,出门之后催得更急。

一行人骑马走出不远,当街被另一队士兵拦下。

高圣泽大怒,喝道:“谁人拦路,不认得我是谁吗?”

“天黑,看不清楚。”

“我乃梁王内侍总管高圣泽。”

“原来是高总管,请问因何深夜外出?”

高圣泽更怒,催马上前,“谁是头目,如此胆大……”

话未说完,对面几名兵卒长枪乱刺,将他捅落马下。

后面的卫兵大惊失色,正犹豫间,已被那队兵卒包围。

有人大声道:“高圣泽欺下媚上,我等奉旨诛之,与你们无关。”

七八名卫兵立刻扔掉兵器,翻身下马,站到一边。

徐础也下马。

兵卒让开,林氏从黑暗中走来,怀中抱着最小的儿子,“多谢徐先生相助,替梁王除此奸佞。”

“举手之劳。”徐础知道,这些话是说给周围兵卒听的。

林氏命兵卒将高圣泽的卫兵带走,只留三名亲信随从在身边,小声道:“希望我没有误解徐先生的意思。”

“没有。王妃又救我一命。”

“徐先生此前在殿中所言……”

“大部分是实话,但我没办法劝退鲍敦,邺城即将失守。”

林氏再不多问,将怀中睡熟的幼子交给身边的一名仆妇,交待道:“好好照顾我儿。”又向徐础道:“我救徐先生,只为这一件事。”

徐础亦不推辞,“请王妃带上其他孩子,随我一同出城。”

林氏摇头,“一个足矣。梁王的路即将走完,我的路也跟着到头。唉,我不过是名寻常女子,再经受不住世事起伏。请徐先生切勿再劝,速速出城,能保住马家一子,足感盛德。”

徐础点下头,牵马走开,仆妇抱着梁王幼子,另外两名男仆紧随其后,匆匆奔向城门。

林氏望着几个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只觉得心力交瘁,突然间又变得平静,独自走向王府。

第五百三十八章 动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献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颠倒第四百七十章 温柔第五百四十五章 止水第二章 听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难敌第四百零七章 反复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帝第三百七十五章 两方第四百零七章 反复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战练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一百七十章 难得糊涂第四百零六章 积粮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二百九十九章 诱杀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七十九章 夺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攻守第三百三十五章 问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命第四百一十一章 让城第九十六章 观望第五百三十九章 暂避第四百零六章 积粮第二百四十七章 惊梦第七十八章 识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动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仆第一百八十七章 抢先第四百零七章 反复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头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二百一十七章 纵虎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吊唁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袭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纠错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营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势第二百四十二章 义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二百二十三章 护军第二十六章 敌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执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传话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问第三章 吹笛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担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第二百四十六章 争强第二百六十八章 无争第六十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悬赏第四百一十二章 险招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三百九十章 闷酒第五百五十二章 宠妃第五百零八章 各证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二百四十六章 争强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九十四章 请封第二百九十三章 蛊惑第二百九十八章 难刺第一百八十七章 抢先第一百四十五章 龟缩第二百三十九章 护子第一百零九章 劝王第四十章 拒婚第四百零八章 余粮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锋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计第五百零八章 各证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执政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一章 名实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过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四百零一章 霉运第一百章 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