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来不及了

卢象升终于和高起潜见面了,作为统帅的卢象升,因为没有皇上昭告天下的圣旨,没有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在军中的权力比不上高起潜。

按照惯例,监军的职责是代表皇上掌控和监视军地以及军中的各级军官,特别是监视军队的主帅,防止主帅专权,所以不管是军队的调动,还是军中的钱粮供给,都是监军的职责,当然,如果主帅有了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主帅也代表了皇上。

在偏殿觐见皇上之后,卢象升一直都有些担心,毕竟他这个所谓的天下兵马大统帅,名不副实,没有昭告天下的圣旨,没有尚方宝剑,根本无法调动任何驰援京畿之地的各镇军队,唯一能够调配的就是随他到京城来的一万延绥边军。

这点军队,不足以抵御后金鞑子,所以高起潜来到军营之中,卢象升到了军营外面迎接。

卢象升屈节到军营外面去迎接监军,这是很罕见的情况,但是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争取到更大的权力,卢象升必须这么做。

要知道,各镇驰援京师的大军,加上驻扎在京城的京营,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兵力的数量方面是远远超过后金鞑子的。

高起潜在军营之中,逗留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两人简单商议,确定兵分两路作战,卢象升指挥一万延绥边军,高起潜则是指挥各镇驰援的大军,包括京营的部分军士,两人的职责也不一样,卢象升主要负责应对后金鞑子,高起潜则主要是护卫京城的安全。

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卢象升已经算是满意了。

后金鞑子兵分三路,分别朝着顺义、通化以及天津一带进击,高起潜率领大军护卫京师,需要抵御进击顺义和通化的两路后金鞑子,卢象升则负责抵御进击天津的后金鞑子。

从兵部获取的情报来看,入关的后金鞑子,在京畿一带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几乎没有遭遇到多少的抵抗,这一次他们兵分三路,目的还是劫掠更多的钱财与人口,其中多尔衮率领四万人,进击遵化,豪格率领四万人,进击顺义,岳托率领两万人,进击天津,从战斗力来说,豪格率领的一路后金鞑子,是最为薄弱的,卢象升麾下虽然只有一万延绥边军,但只要部署得当,还是能够抵御岳托及其麾下的后金鞑子。

与高起潜商议完毕,卢象升迅速开始了部署,他计划从良乡和固安一带行军,一万延绥边军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天津,协助天津的驻军抵御后金鞑子。

卢象升率领一万延绥边军,离开京师前往天津,抵御岳托的进攻,这个举措存在巨大的危险,京畿一带平原地方多,卢象升麾下的大军以步卒为主,行军的速度不可能很快,若是被后金鞑子得知了消息,半路拦截,则一万大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卢象升已经下定决心。

京城,内城,某家酒楼,三楼的雅间。

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监军高起潜两人,正举起酒杯。

非正式场合的见面,一般都是在酒楼。

“不知道高大人接下来是怎么安排部署的。。。”

面对杨嗣昌的直接,高起潜笑着开口了。

“咱家可是按照杨大人和兵部的部署调动大军的,两日之后,大军开拔,前往通州,一方面抵御多尔衮和豪格率领的两路后金鞑子,一方面与卢象升大人一道,彻底击败岳托率领的那一路后金鞑子,咱家觉得,只要打败了岳托这一路的后金鞑子,多尔衮肯定知难而退。。。”

杨嗣昌笑着点点头,再次举起了酒杯。

“那本官就祝贺高大人旗开得胜,打败后金鞑子,还京畿之地的安宁,还朝廷的安宁。。。”

高起潜连连摆手,看着杨嗣昌开口了。

“杨大人,这都是兵部部署得当,咱家可不敢贪功。。。”

杨嗣昌脸上的笑容消失,看着高起潜,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高大人,本官觉得,卢大人率领一万延绥边军,吸引岳托的注意,这兵力的部署方面,还是有些不合适,此次作战部署,主要目的就是彻底打败岳托及其麾下的后金鞑子,若是岳托发现卢大人麾下的兵力太多,转而向多尔衮和豪格等人求援,三路流寇有联合起来作战的迹象,则一切的安排部署都难以实现了。。。”

“杨大人说的有道理,咱家考虑考虑,咱家觉得,卢大人率领五千军士就足够了,不知道杨大人意下如何啊。。。”

杨嗣昌略微思忖,眼睛里面闪现一丝寒芒,用力的点头。

。。。

辽东,锦州,蓟辽督师府。

卢象升的信函,与郑孝孺搜集的情报同时抵达。

自后金鞑子从墙子岭和青山关一带入关,吴宗睿的命令就火速下达,要求郑孝孺务必要搜集到最为详尽的情报,不管是关于后金鞑子的,还是关于朝廷的。

历史上的后金鞑子,也在崇祯十一年也曾入关劫掠,不过时间是八月份,现在提前到五月份,至于说指挥官,依旧是多尔衮、豪格与岳托。

历史上那一次后金鞑子入关劫掠,对于大明王朝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北直隶、山西和山东很多地方,都变成了不毛之地,被劫掠的人口不计其数。

当然,因为吴宗睿的穿越,历史早就出现了变化,至少后金鞑子不要想着染指山东,如果多尔衮胆敢进攻山东,吴宗睿必定率领登莱新军,分两路进击沈阳,动摇大清国的根基。

匆匆打开卢象升的信函,吴宗睿一目十行,几分钟时间就看完了。

抬头的时候,吴宗睿的神色很不好。

“文儒,卢象升的信函十三天之前就写了,为什么今日才到我的手中。”

廖文儒无奈的开口。

“大人,属下去查过了,由京师到辽东的信函,锦衣卫查的很严,卢大人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没有通过驿站,而是让商贾带来的,卢大人写好信函的时间,正是后金鞑子占领通州不久,商贾不可能出发前往辽东,一直等到后金鞑子兵分三路,这封信函才离开京城,前往辽东,这期间商贾需要避开在遵化一带肆虐的后金鞑子。。。”

吴宗睿站起身来摆摆手,脸色发白,身体也微微颤抖。

“大人,怎么了,卢大人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吴宗睿有些颓然的坐下了。

廖文儒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有些慌了。

“大人,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您下命令,属下拼死都要完成。。。”

吴宗睿看着廖文儒,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恐怕你我再也见不到卢大人了。”

廖文儒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看着吴宗睿。

“大人,卢大人身为统帅,率领大军抵御后金鞑子,怎么都不可能出事情啊,再说了,郑孝孺获取到的情报,驰援京师的各路大军一共有二十余万人,他们就算是不能够打败后金鞑子,固守城池还是可行的。。。”

廖文儒说的有些语无伦次,吴宗睿则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文儒,你认为杨嗣昌提出的与后金鞑子议和的建议,是否可行。”

廖文儒用力点头,开口说这个建议完全可行。

“不错,我也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如果皇上旗帜鲜明的支持了这个建议,朝廷目前的处境要好很多,杨嗣昌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

“卢象升没有大局观念,盲目的反对这个建议,其实不可信,而且卢象升压根不知道,他已经被杨嗣昌和高起潜两人合起来算计了。”

“郑孝孺提供的情报显示,卢象升和高起潜两人是分兵行动的,卢象升是往良乡和固安一带行军的,高起潜往哪个方向行军不得而知。”

“这才是最危险的,卢象升麾下只有一万军士,其行军的方向应该是绝密情报,外界怎么可能知晓,若是郑孝孺都能够轻而易举的侦查到,那后金鞑子迟早也能够知道情报。”

吴宗睿走到地图前面的时候,身体还有些微微颤抖。

“文儒,你来看,卢象升率领大军,应该是驰援天津,后金鞑子兵分三路,分别是顺义、遵化和天津,其中多尔衮率领四万人进攻顺义,豪格率领四万人进攻遵化,岳托率领两万人进攻天津,这三路后金鞑子,岳托的实力无疑是最弱的,肯定是卢象升和高起潜重点关注的。”

“我们可以说多铎和豪格狂妄,对于大军的行踪不需要保密,但是稍稍分析,就能够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多尔衮、豪格和岳托,都是后金的悍将,他们知晓如何的排兵布阵,他们也可能狂妄,但绝不会忘乎所以,他们分布八万人进击顺义和遵化,究竟是什么目的,我看不出来。”

“如果往天津方向进击,则他们能够获取到大量的钱财,劫掠大量的人口,所以他们进击的重点,应该是天津,甚至可能延伸到山东一带。”

“多尔衮肯定知晓,有大量军队驰援京师,他难道不想打败和剿灭这些军队吗。”

。。。

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动四方(1)第六百五十一章 无心插柳第一百五十章 强硬争取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关之战(2)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八百一十章 败着第九百六十九章 无法阻拦(2)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所需要的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关之战(2)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枭雄末路(6)第五百零二章 阴影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镇北关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岛变故第六百三十章 闪电战(4)第三百零五章 声东击西(4)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寿的建议第二百四十四章 立竿见影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五百二十章 人选第五百九十章 大散关之战(1)第四百八十二章 隐性的危机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应第二百零三章 靠实力第七百九十三章 铁腕手段(4)第七十六章 大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占台湾(3)第二百三十七章 论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拼死一战(2)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确态度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举风波(4)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战(5)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毕露(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张献忠的办法第一百零四章 温柔乡第八百五十九章 离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适得其反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兴地太早第九十七章 陈灵雁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决心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爽了(2)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散关之战(4)第六百三十九章 洪承畴的拜访(1)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七百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4)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图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执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枭雄末路(4)第五百八十九章 杨嗣昌的办法第三百零一章 胆量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辩论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胆英雄(2)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末路(18)第三百四十八章 斗智斗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旁观的心态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饥荒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东(10)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七百八十章 唇亡齿寒(2)第三百零四章 声东击西(3)第五百二十七章 取舍之间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张旗鼓第五百零二章 阴影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镇北关第一百五十章 强硬争取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一百九十一章 巧妙第八百二十章 无奈的放弃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针对性部署(2)第五百五十章 深远的思考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四百零五章 蓟辽督师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许是天意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七百六十三章 灭顶之灾(7)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广益第二百一十五章 暂时忍住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九百七十章 主动建议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可死拼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区别对待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动四方(1)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兴地太早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键的关键第四百五十二章 被逼无奈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规矩(2)第四百九十一章 时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