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借刀杀人

宋师爷拿回文房四宝之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笔削春秋,把这奏报的公文给多番润色,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算把这篇公文写得“完美无瑕”。

在两人润色后的故事之中,知县大人当然是伟光正的,战死的官差们也都是英勇的,就连可能会走漏风声的李大官人,都给了一个积善乡绅的称号。

丁知县到任之后,布下天罗地网,李鬼无处可逃,走投无路之下,投奔了榆山贼落草。

李鬼和榆山贼下山,到城里采买粮食,被李家的管事撞到,暗中给衙门通风报信,可惜走漏了风声,以至惨遭灭口。

在丁知县派人明察暗访之下,终于发现李鬼踪迹,遂派衙役前去捉拿,只恨衙役之中有榆山贼的细作,暗中通风报信,以至一众官差尽数落入陷阱,全军覆没。

至于细作是哪些人?

那还用问吗?

别人都战死了,就你活着回来,还说和榆山贼没有勾结?

甚至于上任知县被害,都少不得和他们脱不开关系。

至于他们会否喊冤翻供,呵呵……通匪罪人的话,岂能用做呈堂证供?

计议已定之后,丁知县开始誊写公文,而宋师爷则带着几名心腹,前去拿人。

那些侥幸逃回来的官差,还没从死里逃生的慌乱之中平复下来呢,就被宋师爷一网成擒,统统丢到了监牢里面。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宋师爷又前往李家庄下请帖,请李大官人过府赴宴。

知道事情真相的官差们都抓了起来,剩下少数几个知情之人中,就这李大官人是外人。

剿匪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他推动的,少不得要和他事先勾兑好,别在他那边出了纰漏。

李管家由原本的与贼人交易被黑吃黑,变成了现在的给官府通风报信被害,性质不同,让李大官人面上也好看一些。

但如果这姓李的不给面子,那临时把替罪羊改一改,换成他也未尝不可。

黑锅扣谁头上不是扣啊?

那些差人们只要能够脱罪,可是一定会乖乖配合的。

虽然陷害当地士绅,后患无穷,但现在火都烧到眉毛了,也顾不得许多了。

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这可不是说笑的!

-----------------

李云是家传的都头,自从大宋成立以来,这沂水县的都头就都是李家的囊中之物。

凭借着都头的位置,李家早就已经成了地方的员外,虽然家中没有举人进士,但本地士绅也都得给几分面子。

自古皇权不下乡,知县大人想要掌控本地,少不得需要本地豪强的支持。

铁打的都头,流水的知县,任何一个试图取代李家都头位置的人,最后要么声名扫地,成了知县大人的替罪羊,要么就干脆出了意外尸横荒野。

久而久之,李云难免多了几分骄狂之气。

他原本以为,现在的境况将会持续下去,李家可以世代富贵,谁也拿李家没办法。

然则天降横祸,知县大人在衙门后院被贼人给砍死了!

李云作为沂水县的都头,护卫县尊不利,罪责不轻。

那群整日里花前月下无所事事的老爷们,这次的效率超出异常的高,次日便有一队人马来到沂水县,将相关人等尽数拿了审问。

作为多年的胥吏,李云如何不知这群人的目的何在?

那天杀的贼人都已经逃匿无踪了,

还审个什么审?

不外乎想借此捞些花用罢了!

为了保住性命,李云多方打点,把祖辈几代积攒下来的财富都破了个干净,才算勉强保住性命,但都头的位置却就此丢了。

自以为自家的作用在县内无可替代的李云,这才知道,没有大头巾护体,就不过是待宰的羔羊罢了,积攒再多的财富,都不过是为贵人们准备的。

但他李家向来是胥吏传家,传承的是衙门内的本事,最多会些枪棒,根本就不懂如何读书考举,眼看家门就要破败,居然又峰回路转了。

李大官人的管家,向来负责贼赃事务,与周边山贼多年交情,这次却不知为何,得罪了榆山贼,被乱刀砍死,连带着整个店铺都被抢了。

知县大人受不住压力,召集衙役们剿贼。

李云又使了钱,弄了个普通衙役的身份,原想跟着入山杀贼,再慢慢使手段夺回位置。

却不想,那夺了他都头位置的钱客通,心中对他多有忌惮,带着大批人手入山,却偏生把他丢下守衙。

他恨得牙根直痒痒,但形势不由人,半点不敢逾矩,生怕被其找机会将他开革了。

谁知那榆山贼从李家店铺里抢走了不少武器铠甲,不但没被剿灭,反而将官差们一网打尽,杀了个落花流水。

那姓钱的刚做了几天都头,就把性命丢在了密林之中,只能说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死了这么多人,知县大人手中无人可用,没奈何,只好又把他提拔起来,重新做了都头。

这真真是天意如此啊!

命中注定,这都头一职,就该他李家所有,别人强求不得。

他一面赌咒发誓,向知县大人保证,必定以其马首是瞻,一面又暗中物色合适人手,打算重建班底,再把这县内的事务重新纳入掌中。

是夜,李大官人来丁知县府上赴宴,李云急忙赶到知县老爷宅前候着,以备贵人传唤。

过了一个多时辰, 他才见到丁知县亲自将李大官人送出门来,两人都是笑容满面,言笑殷殷,想是一切顺遂。

等李大官人上了车,启程返家之后,李云才看到,丁知县嘴角似乎闪过了一丝不屑的笑容,转头和宋师爷一并向宅内走去,隐隐约约李云似乎好像听到一句:

“哼,算他识相!”

他们却不知道,李大官人入了车厢之后,脸上的笑容就实在是掩盖不住了,双手捂嘴,无声狂笑,前仰后合。

究竟自家店铺里失落了多少财货,又少了多少武器装备,李大官人怎会不清楚?

他明知那些衙役根本就不是榆山贼的对手,却一言不发,故意看他们送死,其目的就是要借刀杀人。

原本县内的格局较为固定,所有的衙役官差都和各家士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正是靠着这些小吏,士绅们才能够将县内的事务牢牢掌控在手里,哪怕是知县过来,也得看他们的脸色。

然而李鬼突如其来杀了知县,所有的官差都被牵累到了,新的官差都是丁知县提拔起来的,士绅们使用起来不那么得心应手了。

与其慢慢许诺好处拉拢这群人,不如干脆快刀斩乱麻,借刀杀人,让他们都死在李鬼手下,然后丁知县又重新变回光杆司令,只能继续仰仗原来的旧人。

而如今丁知县的做法,正合他的心意,让州里的官军过来,把李鬼剿了,他出了一口恶气不说,还能顺势收回损失的武器铠甲。

又是一次借刀杀人!

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第106章 精打细算第70章 谋划梁山第102章 居然还升官了第29章 入营刺探第83章 若杀个皇帝,能得多少气运?第35章 一切为了官帽子第40章 血宴第105章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87章 连锁反应第86章 速召仙师入宫第95章 打地鼠第106章 精打细算第106章 精打细算第47章 待士绅如韭菜第21章 儿戏一般的攻城第79章 再起冲突第109章 脱身第14章 官府来剿第94章 顺藤摸瓜第59章 遇伏第89章 台下交易第33章 富榜便是杀猪榜第25章 文臣武将皆是一丘之貉第37章 仁义榆山贼三江及上架感言第18章 借刀杀人第107章 慈不掌兵第108章 生不逢时的挂逼第43章 截杀官军第55章 天猛星出场第91章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第21章 儿戏一般的攻城第1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第16章 替天行道三江及上架感言第86章 速召仙师入宫第14章 官府来剿第43章 截杀官军第5章 这颗鸟头可值贯?第31章 世间自有英雄,唯某李鬼不是!第70章 谋划梁山第70章 谋划梁山第101章 惊天大案第40章 血宴第14章 官府来剿第34章 士绅就得灭门第38章 擒贼先擒王第55章 天猛星出场第75章 青色气运第92章 被盯上了第38章 擒贼先擒王第14章 官府来剿第73章 画蛇添足第10章 偶遇第109章 脱身第33章 富榜便是杀猪榜第68章 地飞星和地走星第32章 误会第5章 这颗鸟头可值贯?第39章 结个善缘第5章 这颗鸟头可值贯?第97章 打BOSS第72章 不是一路人第76章 同是星宿,待遇不同第29章 入营刺探第9章 定计第29章 入营刺探第5章 这颗鸟头可值贯?第34章 士绅就得灭门第40章 血宴第19章 吞并宿山寨第66章 鸠占鹊巢第78章 跟东京打个招呼第60章 将计就计第60章 将计就计第48章 山寨内部的暗流第88章 还请方丈帮忙引荐一十二第41章 破庄第104章 奇门兵刃第65章 宋师爷自救第90章 何为大事?何为小事?第87章 连锁反应第9章 定计第102章 居然还升官了第70章 谋划梁山第77章 死谁手里不一样?第59章 遇伏第32章 误会第43章 截杀官军第105章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第36章 立规矩第55章 天猛星出场第97章 打BOSS第42章 灭亲第46章 朝廷欲招安第92章 被盯上了第52章 剿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