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切为了官帽子

接下来数日,榆山连续出兵,把县内各个村镇都跑了个遍,除了那些自有大庄园的豪绅之外,所有乡绅尽数被清剿了个干净。

榆山贼只杀士绅大户,不伤普通百姓的名头也传了出去,一时之间名动四方。

那些士绅之中,见机得快的,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就收拾东西,带着家小逃入了县城之中躲避。

而见机得慢的,或者优柔寡断的,都被榆山贼赶上,满门杀了个干净。

而那些躲入县城之中的士绅,家人是保住了,但是留在家中的管事仆役,一概都被杀光了,至于财产,更是被搜刮一空,鸡犬不留。

眼看秋收在即,正是要收粮的时候,就算城外的土地依旧属于他们家的,没了做事的人,也根本就收不上来粮。

他们不是没想过重新派人回家,盯着那群泥腿子干活,但是也不知为何,派多少人就死多少人,简直好像榆山贼就一直盯着他们家一样,吓得他们更加不敢回去了。

整个沂水县之内,人心惶惶,大把的士绅涌到县衙,逼迫丁知县进行剿匪。

“诸位乡贤,非是本官不想剿匪,实在是那榆山贼太过凶狠,连续两次剿贼,都失败了呀!”

“连梁巡检都战死了,诸君又不是不知?”

“本县也无可奈何啊!”

丁知县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和这群士绅打官腔。

“那便继续再请州内派兵过来,上次两个营不够,这次就来五个、十个,总能够了吧?”

丁知县心中是百般不愿,好不容易和刘老太公达成共识,不用担心李鬼那边的威胁了,现在若贸然再请兵剿匪,只怕刘老太公那边未必那么好说话。

想到这里,丁知县就胡乱搪塞道:

“这剿匪可不是空口白话就行。”

“那些丘八可不是平白过来的,哪次不吃拿卡要?”

“上次征收过的剿匪金,早就用光了,这次再来,县里可实在是支撑不起了。”

那些士绅看见丁知县这副惫懒样,恨得牙根直痒痒。

那两次的剿匪金大头都归谁了,外人不知,这些士绅岂能不知?

但历来官绅间的规矩就是如此,他们也只能咬着牙认,但想让他们自己掏腰包,他们也不愿意,当下恶狠狠地道:

“那就再征收第三次剿匪金!”

若是平日里,只怕丁知县就答应了,但他现在不想剿匪,于是就摆出一副爱民姿态,摇着头道:

“不妥,不妥,今年已经收过两次了,商贾百姓都已不堪负荷,实在是不能再收第三次了。”

“若万一激起民变,这城内只怕也不保险。”

他只说商贾百姓,却不提士绅之事,摆明了是想让士绅们掏钱,然而士绅们都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怎么会愿意掏钱?

“秋粮在即,不妨先拿来做抵,跟各家借钱剿匪便是。”

这里说的秋粮,指的是秋收后的粮税,各乡县收取后,统一缴纳至县衙,再汇总至州府,最后到中央。

丁知县急忙摇头,粮税要是不能按时缴交,可是要影响仕途的。

“这粮税何等重要,岂容私自挪用?”

“县尊当知,若我等乡绅尽数困守县城,外面无人帮衬,这秋粮可是半点收不上来的呀?”

丁知县这下子坐蜡了。

从古至今这官吏结构便是如此,皇权不下乡,那对于最基层的民众的管理,就完全缺位了,

想要做成什么事情,必须得借助“乡贤”的力量。

名为乡贤,实则乡贼,士绅们借用管理底层民众的权力,与朝廷讨价还价,甚至干脆架空地方官,搞地方自制,地方官如果没有一定的手段,根本拿他们毫无办法。

现在丁知县就是两难,确实如那些乡绅所说,如果他们出不去县城,今年的秋粮就什么也收不上来。没有秋粮上交,可是会被重惩的,这官帽子肯定保不住了。

但如果挪用了秋粮,上方问责,很多事情就瞒不住了,官帽子非丢不可。而且到时候这群士绅肯定会把收上来的秋粮扣下来抵债,到时候还是交不上秋粮。

不管怎么做,这官儿都做到头了。

只要一想到会丢官罢职,丁知县登时便头大如斗,焦躁不已。

眼见一众乡绅还在那里喋喋不休,丁知县怒从心中起,猛地一拍桌子,大喝道:

“住口!”

“本官面前,怎容尔等放肆!”

“这次的剿匪金,便由士绅摊派,具体金额,明日便送到府上,若是胆敢抗拒不交者,便以通匪论处!”

言罢丁知县拂袖而去,将一众惊呆了的士绅丢在客厅,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之所以丁知县一直对士绅非常客气,但这种客气的根源,在于他们能够帮助丁知县更好的掌控县内事务,能够让丁知县顺利过完任期,甚至还能决定丁知县最后的考评优劣。

但是现在丁知县都快要丢官罢职了,哪里还在乎什么士绅的看法?

面对两难的选择,丁知县想来想去,只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拿了士绅的钱剿匪,让士绅能出城为自己收粮税,完成朝廷每年的交税任务,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至于因此得罪了一众士绅,得罪了刘老太公,得罪了榆山贼李鬼,可以说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他也都顾不得了。

一切的一切,都要以保住官职为最优先考量。

连官都丢了,他还要命做什么?

等到回到书房之后,他又仔细揣摩一番之后,发现事情可能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州内能派猛将劲旅过来,剿灭了李鬼,他自身便安全无虞,刘老太公便是不满,也只能忍着。

至于那些乡绅,一直以来他太把这群人当回事,但现在破罐子破摔之后,反而看明白了。

士绅说穿了,也不过是民而已,而他则是官,正儿八经在东华门外唱名的进士出身。

就算那些士绅很多人背后也有同样的官员背景,但在沂水县这一亩三分地,他这个百里侯说话才最算数!

就算那些士绅日后让亲人报复,那也是等他保住官位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同为官僚,报复的手段也都只能是官场上的倾轧,胜负因素太多,结果如何还不好说。

若是那些士绅日后出了城,胆敢因为今日之事扣住粮税不交,他就敢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破家的知县!

为了保住官帽子,他丁恩禄什么都做得出来!

第11章 人心隔肚皮第104章 奇门兵刃第46章 朝廷欲招安第99章 没有买卖,就没有买卖(赔罪章节2)第101章 惊天大案第35章 一切为了官帽子第98章 用完就扔(赔罪章节1)第8章 投名状第109章 脱身第9章 定计第54章 战云再起第101章 惊天大案第83章 若杀个皇帝,能得多少气运?第62章 必须得讨要个说法第42章 灭亲第110章 星位入命第6章 见利忘义者,杀第92章 被盯上了第59章 遇伏第82章 只要你叫,某便会应第85章 割草无双第72章 不是一路人第53章 得知真相第26章 县内动态第78章 跟东京打个招呼第75章 青色气运第32章 误会第59章 遇伏第35章 一切为了官帽子第41章 破庄第100章 替天行道第66章 鸠占鹊巢第4章 地狱无门自来投第73章 画蛇添足第4章 地狱无门自来投第39章 结个善缘第17章 祸水东引第92章 被盯上了第44章 翻船了第12章 杀人灭口第61章 丁知县绝对是友军第60章 将计就计第83章 若杀个皇帝,能得多少气运?第93章 无忧洞第57章 丁知县的大礼第12章 杀人灭口第20章 立战功,发婆娘第104章 奇门兵刃第43章 截杀官军第91章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第72章 不是一路人第69章 再收一人第19章 吞并宿山寨第76章 同是星宿,待遇不同第24章 一统沂水第18章 借刀杀人第85章 割草无双第54章 战云再起第2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24章 一统沂水第43章 截杀官军第33章 富榜便是杀猪榜第33章 富榜便是杀猪榜第109章 脱身第104章 奇门兵刃第60章 将计就计第3章 骗刀第14章 官府来剿第106章 精打细算第6章 见利忘义者,杀第74章 爷爷也不把你们当人!第12章 杀人灭口第86章 速召仙师入宫第2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20章 立战功,发婆娘第109章 脱身第29章 入营刺探第7章 山寨落草第69章 再收一人第43章 截杀官军第99章 没有买卖,就没有买卖(赔罪章节2)第80章 来时容易去时难第110章 星位入命第38章 擒贼先擒王第93章 无忧洞第40章 血宴第2章 杀人放火受招安第33章 富榜便是杀猪榜第75章 青色气运第73章 画蛇添足第61章 丁知县绝对是友军第80章 来时容易去时难第1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第108章 生不逢时的挂逼第34章 士绅就得灭门第71章 水货向导第58章 双管齐下第91章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第34章 士绅就得灭门第21章 儿戏一般的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