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食言寝语

文氏道:“我还不是怕三弟知道田地都卖的,家道中落,心里更加难过自责么!等他住下了,自然会慢慢知道,若是不留下,他也能落得一个自在。”

齐长春笑道:“你这不是一开始就打算不让他住下?”

文氏道:“三弟的性子最是受不得人白眼,你又不是不知!我看他的神色,便知他是不会久住的!”

停了一停,见齐长春不置可否的样子,便又道:“再说了,我不就是气不过么!大哥当初说他是长子,本就该多分得一份,又说三弟年轻,还未娶妻,自然也得多分一点,还有当时他已经有了福儿,是爹的长孙,自然又要多分,七弄八弄的,咱只得了五亩地,还多是贫瘠的。如今三弟回来了,他又霸占着原先说好替三弟照看的田地,真不知他的良心哪里去了!当年三弟失手打死了王占财和王有富兄弟,还不是因为他取笑大哥娶了个母夜叉!三弟为了大嫂出头,大嫂却这样待他,真是作孽!”

齐敏儿听到这里,才明白齐连春是犯了过失杀人的罪。明初的刑法执行极严,往往重判犯人,齐连春连伤二命还能捞回一条命来,也算是齐家打点了不少,殊为不易了。不过看来他很能打啊,不会是什么江湖大侠的徒弟吧?也许就是因为太能打了,齐家大嫂才怕跟他有牵连而不肯见他吧!

齐长春道:“唉,这事就别再说了,咱家有五亩地,也该满足了。你看村里的那几家,有个两三亩地的,便能够一大家裹腹了。我们家里人口少些,日子过得也更轻松。再说大哥其实也时常周济我,农忙时,他也叫他那里的几个佃农帮我一起干农活,也省了我去雇人。再说原本里中要定我为中户的,还不是大哥托的关系,才定了我下户!”

文氏道:“他自己有二三十亩田,原该定他个上户的,不也才定了个中户?帮你不过是面子上好看罢了,不然兄弟两个差着这么多,都是中户,说出去岂不让人骂么!”

齐长春道:“总是我欠着他的人情,你也该放宽心些才是。再说大哥还是甲首,做事总要顾些体面的,不能总照顾我这个兄弟。”

原来明朝对于农民,有按着田地和收入的多少来划分上、中、下三种户籍等级的做法,越是高等的,便要缴纳更多的粮税。齐永春有着二十多亩地,收入也算小康,家中甚至有一两个仆从和丫环,虽然出入没有车马,但是由于有两头耕牛,定他个上户,也不为过。当年齐家没有分家时,就是上户。

而齐永春分家后贿赂了里长,定为中户,而齐长春也被齐永春顺便一起带携着定了个下户。实际上二人应该定为中户和上户的。

不过由此看来,这个白河村是个比较富裕的村子,因为明代的户籍,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十户为甲首,一甲首管十户人家,然后再另设一个里长,总管这一百一十户人家。

通常这一百多户人中,难得有一两个上户的,而里长往往就是在这些上户里选。有些穷苦的村子,甚至有中户人家做里长的。而这里的齐永春,以可以做里长的身家做了一个甲长,也算是少见了。

这倒不是齐永春不愿当官,主要是因为这个里长得不到什么好处,只能处理一些小的民事纠纷,还要维持里中的治安,万一出了事他就要受到责罚!

而且官府有了什么差役或临时增加的赋税什么的,里长都要主动积极地配合,不然就要受罚。而且他治下的人如果脱籍做了流民,或者暗地里转了业做别的营生,他都要受到重罚。这也是白河村的里长听说齐连春回来后急忙赶来查询的原因——万一出了事,他是要负责的!

相比之下甲首的职责就小的多,只要每半年登记一次黄册,也就是户口本上的常住人口或壮丁之类的给里长汇聚成册就行了,所以齐永春才会答应做这个甲首。

这时齐长春喝完了杯中酒,让文氏去盛饭,等到饭盛了上来,他又道:“若是三弟真的从他那里分里十来亩的地,多半要与我们暂住在一起。我看那里长的意思,多半是想定我个中户呢!”

文氏道:“我想也是如此。三弟这一去,倒是省了些麻烦!”

齐长春却叹道:“三弟如今的性子变了好多,想来也是受了苦的,我也不忍心马上让他分了出去自立门户呢!他执意要去从商,也不知到底如何。”

文氏道:“算啦,咱们家也不是很富裕,给了他十两银子,还不够么?”

齐长春道:“也该着他来得不凑巧,若是晚一两个月回来,等地里小麦熟了,卖些钱,也好多给他一些。”

文氏道:“就是你心肠好,也不怕自己饿肚子。”

齐长春道:“咱们毕竟还有地,一年里又是稻麦两熟的,便是借些钱渡日,过个一年半载的,也就还上了。三弟出门在外,岂能不多备些钱!”

齐敏儿听到这里,越发确定这里是靠近长江的江北地带了。因为东北的小麦是春小麦,是春种秋收,齐长春断不至说出让齐连春晚归一两个月便能收获地里小麦的话来。而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乃至再南的地方所种植的小麦是冬小麦,乃是秋天七八月里播种,第二年的三四月间收获,这样正好符合齐连春回来的日子和齐长春的话中之意。

齐敏儿在大一时,曾略为研究过中国古代的粮食种植,所以知道这小麦与水稻的一些知识。

看齐长春农忙的时间,以及他收上来的作物里还有水稻这一点上,可以判断出他是以冬小麦和水稻间种,以期获得最大的粮食产量的。而水稻,基本要到秦岭和淮河以南才有种植。

所以如今齐长春下地,也不过是查看抽苗的情况和防虫罢了,故此也会说些地里的活不忙的话来。

齐敏儿总算能大致确定自己所处的是什么地方了,也是松了一口气。

齐宝儿却是不管父母在说些什么,只管吃饭。齐敏儿如今的饭量小,而且只有三岁,小手连筷子都抓不住,只得用勺子吃饭。齐宝儿如今对这个妹妹也是关爱有加,见父母只顾说话,便也时常挟菜添到齐敏儿碗里。

齐敏儿对齐宝儿的示好也很乐意地接受了——文氏的厨艺不错,一桌子的素菜,也是做得有滋有味。

晚间二人到了床上,齐宝儿趁着父母还在外间洗脚,摸出一块糖来,对齐敏儿道:“只剩一块了,你吃吧。”

齐敏儿摇了摇头:“我不要。你也不要吃吧,睡前吃糖会蛀牙的。”

“那是什么?牙齿像根柱子一样么?”齐宝儿说着已经把糖塞进了自己的嘴里,“你不吃我就吃了啊,明天我再弄别的好吃的给你。”

齐敏儿一时语塞,又懒得与他解释,这时又闻到他嘴里喷出的一股甜甜的味道,心想这麦芽糖有什么好吃的,而且还是最劣等的!等我长大了做更好吃的给你,让你开开眼!

齐宝儿见齐敏儿闭上了眼睛,又道:“今儿咱爹说你写的字有什么脂粉气,那是什么东西?”

齐敏儿心中一动,心想这古人对于字体的研究,看来还真有些门道,自己是不知道的了,于是便道:“爹看出这字不是你写的啦,以后我可不能帮你了,你自己写吧。”

齐宝儿叹了口气:“唉,本来还想着明天就去给你弄映日果的,看来过一段日子才能出去了!”

齐敏儿笑道:“不用啦,我也只是随便说说,吃不吃的,也无甚要紧。”

齐敏儿这时已经基本确定了白河村是在江淮之间的某处了,对于这映日果是不是无花果,也不是很关心了。就算是,也不过是更靠近长江一点吧。

齐宝儿道:“这也好,我就知道敏儿最乖了!”

齐敏儿撇了撇嘴——被一个六岁的孩子说乖,真是无甚可喜的事!

这时外面的齐长春进来,见二人还在说话,便道:“食不言,寝不语,你们两个睡在床上,还不乖乖的,在说些什么!”

齐宝儿听了,赶紧闭上眼睛,不敢再动,齐敏儿却想——吃晚饭的时候,你们夫妻两个说得比谁都起劲,现在却又来说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分明是想哄睡了我们,你们两个好亲热罢了!

唉,不过穿越到古代来,夜生活也的确是贫乏单调了点,哪里能跟现代比,看电视看电影上网逛街吃夜宵蹦迪泡吧卡拉OK,能玩的多了去了!到了古代,如果是在城里,还能看看传说中的勾栏瓦肆之类的,而在乡下,也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

齐敏儿感叹了一回,见齐宝儿已经睡着了——真是个傻小子,说睡便睡,像头小猪一样!

第二十章 小小感动第廿二章 被弹劾了第三章 知府苏睿第二十章 小小感动第廿八章 峰回路转第廿七章 年三十了第三章 京师别院第十四章 一马双跨第十七章 救回琉璃第十六章 齐宝还朝第十一章 许放之谋第十六章 齐宝还朝第十九章 敲打齐宝第十一章 齐宝归期第廿二章 苏睿番外第卅六章 上门拜年第廿八章 齐敏当家第廿五章 长春默许第廿三章 长春又病第九章 齐家往事第三十章 提亲齐升第七章 姐妹笄礼第四章 落选回家第八章 养儿育女第廿三章 赶回盱眙第十一章 齐宝归期第廿八章 峰回路转第卅二章 吃年夜饭第廿三章 兄弟相谈第十一章 要开大会第十八章 里长之孙第六章 知府请柬第卅一章 建文大典第二章 苏睿家变第十二章 不许缠足第廿五章 县试回来第卅六章 苏睿当官第十九章 敲打齐宝卷四 第七章 献望远镜第九章 齐福补缺第廿七章 齐宝出轨?第卅六章 上门拜年卷一 童年篇 第一章 穿越重生第廿三章 长春又病第廿四章 齐敏番外第六章 知府请柬第十一章 要开大会第卅三章 味精问世第廿九章 太子大婚第廿四章 琉璃身世第廿六章 圆房之后第四十章 龙凤呈祥第七章 初吻没了卷四 第五章 新都动工第二章 苏睿家变第卅三章 味精问世第十四章 制度变革第十六章 临阵磨枪第十三章 谋反嫌疑第十三章 再见故人第三章 京师别院第五章 等待齐宝的日子第卅二章 吃年夜饭第十章 食言寝语第十章 长安戒严第十八章 里长之孙第廿六章 通过县试第廿六章 通过县试第廿七章 年三十了第五十章 文氏哺乳第廿四章 渡过难关第卅一章 连春回乡第卅九章 文氏早产第卅五章 回村散心第二章 自我惊艳第十四章 制度变革第七章 姐妹笄礼第十章 食言寝语第十章 苏睿为难第十七章 河东狮威第十一章 许放之谋第廿四章 齐敏番外第十三章 再见故人第十二章 入住军营第十三章 文氏线娘第廿八章 峰回路转第廿三章 长春又病第七章 姐妹笄礼第十章 苏睿为难第廿四章 参加县试第廿四章 琉璃身世第廿二章 文氏有喜第六章 架空历史第八章 浩大工程第十九章 连春求妾第十一章 许放之谋第十六章 临阵磨枪第二十章 小小感动第廿一章 再见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