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章 文氏有喜

还好总算是没有看见苏睿给了一包糖,不然解释起来就更烦了,所以苏睿如今只是道:“哦,只是第一次见到,觉得妹妹很漂亮,所以来问一下。原来是永春叔家的孩子么?”

苏睿也很机灵,知道不能承认自己已经认识了齐敏儿,但是也不否认,所以就这么模棱两可地说着。

齐永春笑道:“是我弟弟的女儿,叫敏儿,那是她哥哥,叫宝儿。”

苏睿笑道:“宝儿我是常见的,时常跟在福哥身后去采果子的。”

齐永春的脸色变了变:“采果子?映日果么?”

苏睿道:“便是了,不过现在低处的果子都采完了,也就不去采了,太高了,福哥说危险呢。”

齐永春的脸色这才转好,道:“原该如此,那树太高,小孩子家的不要爬高,当心出事,却教父母伤心。”

苏睿应了一声,那边里长等人又叫齐永春过去,齐永春便一手一个,牵着两个孩子的手走了过去,苏睿也回到了自己父亲的身旁。

齐敏儿见那供桌上插好了香炉,由里长先上了香,然后三个老人也上了,再之后才是各个甲首,都把那边上摆着落茱萸和菊花等物拿了起来,把那茱萸插在供桌边上的香炉内,又把那菊花簪在自己头上。

待得到了时辰,里长走到前面,挥手让众人安静一下,然后大声念了一篇祷祠,大意是求这白河村的各位村民先人,以及山神土地之类的保佑所有村民的在远方的亲人之类的,然后又着人搬上酒来,敬了天地,又亲自插了一遍茱萸,然后与众人分了小菊,各自簪在鬓角。齐永春也替齐敏儿和齐宝儿拿了一朵,让他们自己戴上,算是祈福延寿了。

这插茱萸祝亲友平安的习俗,自古有之,但是簪菊以祈寿的习俗,却是由宋元之后才慢慢盛行,代替了原先在身上也佩带茱萸以辟邪的习俗。可能经过宋元时期的战乱,人们觉得还是长寿平安最重要,鬼神什么的,都随它去吧!

齐宝儿往自己头上插了一朵菊花,然后又替齐敏儿簪,插了两回,却插不进去,便道:“你这头发好紧,好难插。”

齐敏儿扎着两条朝天辫,的确挺紧,她正要说自己来,苏睿过来,把自己手上的菊花往齐敏儿头上一插,对齐宝儿道:“你那根茎太软,插不进去,我这根硬一些。”

齐宝儿见齐敏儿头上簪得了花,便把自己手上的花递给了苏睿,让苏睿佩戴。苏睿顺手接过,往鬓边一戴,然后对齐敏儿看看,然后笑道:“可惜了这菊花,竟扎在朝天辫子上,一点也不好看。”

齐宝儿侧过头来看看,却道:“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嘛。”

苏睿把自己的表妹拉过来,对齐宝儿道:“你懂个什么,看星儿,早就不梳朝天辫了。”

齐敏儿懒得理睬两个孩子没营养的对话,只是看着那边大人们的举动。

只见齐永春与众人又跟着里长遥祝了一番,之后与旁人客套了几句,便回过身来领着齐敏儿一起上前在一个小炉内也插了茱萸,顺便替齐长春也一起遥祝在远方的齐连春平安。

最后才是一些普通的村民,陆陆续续地上去插茱萸和簪菊花。苏睿也找着机会过来,又与齐敏儿说话。齐敏儿也不在意,只是他问什么便顺着他的意说一些罢了——反正自己只有三岁,最多推说不知道也就是了,何必多谈。

更有一些孩子也跟着父母来了,也有那本与齐宝儿相识的,但见他与苏睿在一起说话,却都不敢上前与他攀谈了——看来苏睿算是这村里的太子爷,没人敢惹。

待得祝祷仪式结束,齐永春便带着两个个孩回家。下得山来,看到山下的马车少了不和——看来邻村的人先结束了仪式,已经有富人乘着各自的马车先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齐永春又拿出几个小馕,馕里装的都是干的小菊花和茱萸,先替齐敏儿兄妹各佩了一个在身上,然后把剩下的三个让他们带回家,说是给齐长春夫妇和齐福的。

齐宝儿接了过来,对齐永春道了谢,然后下车,再抱着齐敏儿下去,然后再回身去叫门。不多时文氏出来,见到齐永春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便也向他道了谢。

此时已经早过了午时,文氏便邀齐永春到家里来吃饭,齐永春想了想,便也答应了,便跳下车来,让车夫自己先赶车回去。

文氏先让两个孩子去洗手,她先引着齐永春进里屋——齐家也总算曾是大户人家,虽然齐长春分家后不如他哥哥,但总比一些世代务农的普通人家要好,文氏还是很注意卫生问题的。

有些人家里,别说是药澡,便是皂角也不必一个,有清水洗洗就不错了。

齐宝儿从怀里掏出几粒糖来——赫然便是齐永春马车上的——然后对齐敏儿道:“看,我在大伯的车上拿的,你收着吧,别让爹娘知道。”

齐敏儿白了他一眼——你个没皮没脸没出息的,怎么会去偷拿人家的糖来!

不过也没法说他——自己才三岁,搞得太正义凛然了也不像啊,还是做个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做的人才比较低调啊!

齐宝儿好像也看出齐敏儿的眼中满是鄙视,好像也有点不好意思,便道:“大伯对我好着呢,是他给我的。”

齐敏儿撇了撇嘴——的确,那么小的车厢,以齐宝儿的机灵程度,想要瞒过齐永春藏私,可能性也不大。估计他也是当着齐永春的面放到口袋里的,而齐永春也是默许的。不然一个讨,一个给,也太生分了点,毕竟是大伯和幼侄。

只是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上不了台面,也太容易让人诟病——看来齐长春夫妇以后对齐宝儿的教育,还是任重道远啊。

收下这几颗糖,然后一起回到屋里,齐福还在那屋里念书写字,齐长春便听说大哥来了,便也带着他过来,与齐永春说话。

那边齐宝儿也坐在一边不懂装懂地听大人们说话,而齐敏儿却随着文氏又去了厨下——天冷,刚才冷水洗了手,她体质又是寒性的,所以借着文氏要再炒两个菜的功夫,坐在炉边焐一焐手。

平日里乡下人家做菜大我是用煮的,很少起油锅,如今齐永春来作客,自然要再炒两个菜的。

油锅一起,文氏便把准备好的的肉类倒了下去——看来她也是早有准备的,一早便去沽了肉来。

齐敏儿一边在炉边添着麦秸烧火,一边焐着手,却见文氏拿出高氏送来的高汤,浇在炒的菜里。

高氏送来的高汤,乃是清汤,用鸡鸭鱼肉,再辅以香料菌类熬制而成的,的确比文氏用鸡鸭猪骨所炖出来的高汤要鲜美不少。不过比之很多人家里根本不做高汤的来说,齐长春家里已经算得不错,齐敏儿也秀知足了。

炒了一个菜,文氏又把旁边锅里一直炖着的一碗腊肉拿了出来,端了进屋,然后再回来炒一个素菜。

家里来了客人,不比寻常,素菜里也需放些萦油再炒,结果这次油锅一起,文氏却跑到一边呕吐了起来,不管油锅里刚放进去的菜了。

齐敏儿吓了一跳,又不敢去动那锅,便跑去喊齐长春。

齐长春正在屋里为齐永春倒酒,听齐敏儿说文氏在呕吐,不知是得了什么病,忙赶了出来,却见文氏已经收拾干净了吐出来的秽物,又来炒菜了。

齐长春上前问了两句,文氏却红了脸,只管推他出来。齐长春却不担心,呵呵笑着回到屋里,齐敏儿看他们两个的样子,也猜出了八成——估计是文氏又有喜了吧!

于是不去厨下焐手,走进里屋,果然看见齐永春在恭喜齐长春,齐长春却道:“只是那东西迟来了些日子,明日去请个郎中来看看。”

齐永春道:“定是喜脉!我看弟妹便是个多子多福的相,果然如此!”

齐长春只是笑,却不多话。

齐永春见齐敏儿也进了屋,便让她也坐上了桌——齐长春父母疼爱孩子,再加上来客是自己兄长,便也没有让孩子回避,不然留客吃饭,孩子是不能上饭桌的。之前与齐连春一起吃饭时,齐长春就想让两个孩子到厨下去吃,自己与三弟好好谈谈,结果被齐连春阻止了,说是也没见过两个侄儿侄女,便让他们一起吃了,而其实这是不合规矩的。

当然了,齐福和齐宝儿也一样在桌上相陪,待到文氏把菜都做得了端上来,齐氏兄弟已经酒过三巡了。

吃饭间齐永春问了儿子读书的细节,在得知儿子自觉有些长进后,似乎很高兴的样子,不由得更是多喝了几杯,脸上红得很,便借着酒意问道:“三弟前次来家,我也没有与他细谈,只看他憔悴了不少,你可与他说了会子么?”

第三十章 苏家小姐第廿六章 通过县试第三章 以假乱真第廿四章 参加县试第三章 知府苏睿第六章 苏家允亲第十六章 改了黄册第廿八章 齐敏当家第廿二章 被弹劾了第十三章 谋反嫌疑第廿五章 县试回来第五章 长春提亲第廿二章 提亲齐宝第十章 长安戒严第五章 长春提亲第二十章 南下京师第卅六章 苏睿当官卷四 第六章 制做眼镜第廿四章 琉璃身世第十三章 文氏线娘第卅七章 互相拜访第十二章 入住军营第廿一章 再见齐福第七章 初吻没了第十七章 苏睿打算第九章 文氏的病第二十章 小小感动第二十章 南下京师第廿四章 齐敏番外第八章 养儿育女第六章 苏家允亲第廿四章 渡过难关第三章 京师别院第六章 苏家允亲第廿七章 长春后事第十三章 再见故人第卅三章 收取红包第十八章 准备搬家第卅四章 卖了秘方第廿六章 通过县试第卅一章 齐宝显摆第廿七章 齐宝出轨?第十章 苏睿为难第十九章 敲打齐宝第七章 姐妹笄礼第卅四章 卖了秘方第八章 齐宝离家第卅五章 回村散心第十章 苏睿为难第十四章 制度变革第廿五章 县试回来第廿五章 好事多磨第廿二章 文氏有喜第三章 齐敏怀孕第三十章 苏家小姐第廿四章 齐敏番外第九章 形势复杂第六章 架空历史第十三章 谋反嫌疑第五十章 文氏哺乳第十六章 长春恢复第十章 苏睿冠礼第十章 苏睿为难第五章 等待齐宝的日子第卅一章 建文大典第十章 食言寝语第廿一章 月下私语第四章 茁壮成长第十四章 一马双跨第卅七章 互相拜访第卅四章 卖了秘方第卅五章 回村散心第廿四章 参加县试第十四章 弦高之谋第十一章 齐宝归期第廿二章 提亲齐宝第卅一章 齐宝显摆第廿二章 苏睿番外第十章 苏睿冠礼第廿六章 长春去世第十七章 苏睿打算第卅四章 齐看焰火第廿七章 齐宝出轨?第卅九章 文氏早产第卅一章 建文大典第八章 养儿育女第十四章 弦高之谋第五章 长春提亲第十四章 弦高之谋第卅七章 互相拜访第九章 形势复杂第廿九章 夫妻生活第廿八章 到里长家第三章 知府苏睿第十三章 齐福上任第十九章 连春求妾卷一 童年篇 第一章 穿越重生第三十章 提亲齐升第三章 京师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