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第927章 控制草原

兴武五年,四月二十。

距离匈奴逃入沙漠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期间丁鸿光曾派出人深入沙漠探查,倒也是发现了匈奴曾经驻扎过的绿洲。

只不过如今的这个绿洲只剩下了满地的狼藉,各种能用的东西都被拿了个干净。

而从剩下痕迹的情况来看,匈奴早在半个月前就离开了这里。

他们甚至还在沙漠里找到了大量的匈奴尸体。

经过探查,又经过半个月的守边。

最后丁鸿光判断,匈奴恐怕集体向着沙漠深处迁徙去了。

以这沙漠的庞大,宋军有理由相信深入沙漠的匈奴根本活不了多久。

遂在守边了整整一个月之后正式宣布了匈奴的灭族,大军开始班师回朝。

当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顿时让整个大宋都陷入了欢呼的海洋。

从大宋立国之初,匈奴一直都是大宋的心腹之患,每年秋季匈奴的入侵,不仅给边境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身心伤害乃至于经济损失,同时也让朝廷不断的向边境增兵投入,导致朝廷财政才这一年不如一年。

在财政不好的情况下,朝廷只能向百姓们征税。

又导致百姓过得更差,可以说匈奴之患不仅仅只是大宋朝廷的心病,对于大众的百姓来说,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现如今匈奴已经彻底灭绝了,这就意味着往后大宋的边境将再不会有匈奴之患!

朝廷再不用在边境投入一年比一年更多的资金。

也不用再为了边患从百姓那里收更多的税了。

这是一场举国的欢腾,朝廷,地方全都开始庆祝。

但在这欢庆的热闹喧嚣中赵俊却是异常的冷静。

他知道虽然匈奴没有了,但是诺大的草原如果大宋不能将之占据并控制的话,迟早有一天在那片草原上还会出现其他的种族,而那个新的种族就会成为大宋新的边境之患,大宋的边境迟早有一天会再度沦为以往的情况,而到了那时大宋还有力量去抵挡吗?

但是大宋是农耕文明,想要掌控一个草原太难了。

但却也不能放任不管。

至于说把草原交给鞑靼人,但完全就是在养虎为患。

虽然说现在鞑靼人已经归于自己的麾下,而是自己能管得住现在的鞑靼人,那自己的子孙能管得住以后的鞑靼人吗,当势力扩张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鞑靼就会不可避免的开始伸出野心,一旦大宋的武力优势不再,赵俊不信鞑靼人不会反叛。

之所以忠诚那只是背叛的筹码和利益还不够。

对于这一点赵俊看的非常的清晰。

那诺大一个草原要如何管理呢?

用宋人的方法去治理草原的必然是不行的,草原上的环境天然就已经注定了不适合耕种只适合放牧。

而不能耕种就无法迁徙大量的宋人人口去草原,那么想要控制草原就只能以牧治牧。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强盛,甚至灭掉草原部落的次数数不胜数,但为何草原部落总是能够屡屡崛起呢?

答案是机动!

首先草原部落都以放牧为生,他们天然就与马匹为伍,每一个草原部落都有着极强的机动力,而且他们依水草而居。

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这就给中原的控制和镇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你确定了他的位置派兵去处理时,他跑了! 他不呆在那里了,你找不到他!你能怎么办?

朝廷总不可能派着军队一路的追过去吧?那样的消耗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的朝庭能够支撑得起的。

而且草原部落之所以能够屡屡出现强盛的部落,那是因为他们总是会天降猛人,而猛人总是能够统一整个草原的所有部落,从而使草原的所有部落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强盛的草原势力。

所以要控制草原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继承制度,二是以信仰控制其迁徙制度,三就是经济控制。

草原部落是崇尚弱肉强食的,每当出现一个强势的部落,他总能通过正常合理的规则不断去吞并其他的部落,从而使得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势力,从而能够对抗中原的朝廷。

所以要想限制草原再次出现一个有如匈奴这般的势力,那就必须要控制草原上牧民的继承制度,规定死父死子继,在没有中原王朝的允许下任何进攻其他部落的行为都将视为对大宋的挑衅,要予以严厉的打击!乃至于灭族!

禁止他们通过这种方法壮大自己的部族。

而为了配合朝廷方便对不听话的部落进行打击,就不能再让他们逐水草而居。

而是要让他们固定下来。

这一点赵俊准备学习一下前世的野猪皮,将草原划分成一个一个的领。

然后利用宗教从信仰上控制这些部落,就比如佛教,赵俊已经决定在草原上大肆传播佛教,阉割草原牧民的思想,让他们为了能够供奉佛祖围绕着当地的寺庙生活从而聚集在一起,不再追逐水草而居。

没有朝廷的命令和允许,任何部落都不能离开自己领的所在位置放牧,否则也要遭到朝廷的打击。

再然后就是经济。

之所以草原上那么多部落,每次一旦新生就要进攻中原,大多还是因为草原的物质匮乏所导致的,除了非进攻中原抢夺到足够的物质,不然仅凭草原上的物资根本不足以养活逐渐强大起来的部落。

所以赵俊已经决定在草原开放边境,让牧民能够通过交易来从大宋获取到足够的物资。

从源头解决他们哪怕明知道会死也要入侵的根源。

赵俊也相信通过这三板斧,草原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决大半。

剩下的就是后代的朝廷能不能依照自己的制度持续下去。

还有科技的发展,一旦等到机枪出现了,那草原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草原上的牧民也将变得能歌善舞。

正好,等到这次的官员考核结束,他就开始清丈全国田亩和寺院。

到时候多出的那些和尚就不用再将他们全部遣散了,直接都给打包送到草原上去让他们去传教,他们不是喜欢建寺庙传教吗?

那就让他们去草原上继续为大宋发光发热,省的留在大宋祸害大宋的百姓。

而之所以为什么控制草原那些牧民非要用佛教呢?

其实赵俊的选择很是无奈,他总不能让道教去吧。

就道教那你爱信信,不信乀(ˉεˉ乀)滚的态度,赵俊有理由相信,真把道士送去了,他们能自己待在道观里当一辈子宅男也不愿意出去传教。

所以想要传教,大宋境内还真没有比佛教更适合的了。

……

738.第736章 培养继承人摸鱼!557.第557章 本王抽到ssr了!799.第796章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第891章 布局919.第915章 得救,变故959.第955章 福宁宫前!930.第926章 匈奴末路900.第896章 我是在给你机会!776.第773章 涉事最高官,刑部尚书高彬!318.第318章 抓捕!627.第626章 夜袭1029.第1023章 暴风过后958.第954章 行动!781.第778章 风声,这不可能!991.第987章 应对!分田1007.第1003章 我们丢了些火器,要派人在倭414.第414章 这车我叶玮蹭定了!玉皇大帝来604.第604章 权衡利弊126.第126章 无所顾忌第225章 使节团出发!318.第318章 抓捕!第845章 是朕拎不动刀了吗?664.第663章 给我一万轻骑,我让那匈奴人见787.第784章 饥鼠,硕鼠962.第958章 蠢蠢欲动第139章 一场大戏,开始了294.第294章 老娘先灭了你!467.第467章 涌动,雨中老者909.第905章 今年税收,明年财政规划。395.第395章 灭口656.第655章 菜鸡互啄!503.第503章 机动性831.第827章 庞大的市场!第121章 进攻!守城!326.第326章 皇权特许764.第761章 红莲教来袭!第157章 威武八七二大爷!312.第312章 王妃:我家男人出事了?283.第283章 无题(三千五字章)521.第521章 灭口!441.第441章 小兔子乖乖,把头拿来!423.第423章 父皇在受苦!776.第773章 涉事最高官,刑部尚书高彬!第225章 使节团出发!993.第989章 啥?县令哪儿去了?499.第499章 飞走的牛肉包子475.第475章 给咱家轰他娘的!272.第272章 巧合下的真相!764.第761章 红莲教来袭!373.第373章 三大供奉804.第801章 堂审1006.第1002章 让倭王前来跪迎我等!第25章 谈话试探977.第973章 大人,我背后是左家,你敢动吗第204章 战后799.第796章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578.第578章 夜郎来人?470.第470章 云海观镇观之宝净世拂尘236.第236章 铁甲重骑兵冲阵!757.第754章 钱粮调动第20章 各怀鬼胎第870章 老奸巨猾崔尚书457.第457章 当局者迷701.第700章 汪阳:我不是怂,我只是从心!第883章 老子拿刀子的?你居然敢来找我的茬233.第233章 默契同化政策403.第403章 贱皮子身毒王702.第701章 国库缺钱,被包围的匈奴!996.第992章 蠢蠢欲动572.第572章 好久不见,太子哥哥!464.第464章 新年,烈士公祭,英烈永垂不朽79.第79章 决战(一)765.第762章 反复的百姓778.第775章 我们附议!变脸!第91章 组建先锋队412.第412章 准备摆烂的宋帝352.第352章 下乡1019.第1013章 远道而来的客人676.第675章 只有坚毅的强者才有享受仁慈的282.第282章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136.第136章 屡屡被忽视的某王爷649.第648章 多出来的云州军338.第338章 官仓废墟!920.第916章 再不回来,家都没了!260.第260章 会议战马缺口1006.第1002章 让倭王前来跪迎我等!284.第284章 就这?嗤!275.第275章 秋风乍起!922.第918章 两场追逐第69章 软柿子?781.第778章 风声,这不可能!914.第910章 援军何日至?463.第463章 新年至360.第360章 开工,暗箭,安排604.第604章 权衡利弊第834章 不详的预感第130章 云州郡的养殖业785.第782章 张汤493.第493章 王妃有了?954.第950章 图谋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