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安排

第1100章 安排

谢慕林随母亲文氏回家。路上,文氏问起她与永平郡主都聊了些什么?竟然如此投缘?谢慕林犹豫了一下,只含糊表示:“郡主好奇萧二哥写给我的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萧瑞给谢慕林写信的内容,只要是谢慕林觉得可以透露的,她都不会瞒着父母家人,但由于萧瑞上回来信时说了许多机密之事,她就只透露了很少的消息。文氏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只要知道准女婿在京城一切顺利安好就可以了。因此,如今听得谢慕林这么说,也不太放在心上,随口笑着道:“重林去了京城也有些时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他是跟着太后娘娘与永宁长公主一起坐船北上么?”

谢慕林点头:“应该是这样。”顿了一顿,“郡主跟我说了些燕王府那边的安排。一会儿我们回了家,我跟家里人都说说吧?大家知道了,安排今年剩下大半年的事务时,心里就有数了。”

文氏好奇:“是燕王府的什么安排?方才我并没有听王妃提起。”

谢慕林道:“主要是燕王对万隆的安排。万隆如今就在京城呢,只怕在北平待的时间不多了。咱们家三妹妹跟他定了亲,若不想婚期一再往后拖,当然得配合他回北平的时间办婚礼才行。”

文氏忙问:“怎么回事?万大人一家还在这里呢,万隆怎会在北平待不长了呢?!”

谢慕林安抚住她:“不是坏事。娘你冷静一点儿。咱们回家后一块儿说,也省得我重复一遍了。”

燕王府离谢家本就不远,母女俩很快就到了家。进二门的时候,文氏就立刻下令,把家里几个孩子都招过来了,连一向爱躲在自己院子里不与旁人来往的谢映容都不例外。只是谢映容来到上房的速度比其他兄弟姐妹们都慢些,面上还有几分不耐——她迟迟打听不到万隆在京城的消息,只知道他为燕王府立了不少功,却不清楚他是否已经巴结上了三皇子,正暴躁呢,哪里还有闲心去应酬她一向不大看得顺眼的家人?!

文氏见人来齐了,便立刻开口对谢慕林说:“方才永平郡主到底是怎么跟你说万隆的事儿的?趁着你三妹妹和兄弟姐妹们都在,快说出来吧!”

萧瑞在京城期间,也在替万隆疏通这件事呢。萧明德将军丢了兵权之后,萧瑞身为燕王府的人,与他来往,反倒少了许多忌讳,也敢托养父办这种事了。萧将军虽然有些犹豫,但考虑到万隆本就是平昌侯府子弟,又是萧瑞的连襟,只是区区兵部主事之职,不涉及机要,也没什么可顾虑的地方。他又亲自见过万隆,确定了对方是个聪明后生,而非庸才,便打了包票。

谢慕林忍不住咳了一声:“娘,三妹妹,你们都没听明白。我的意思是,王府那边希望万隆等到永宁长公主一家回到京城,再返回北平,一来是为了让他继续在京城打探消息,二来也是防备京中在太后娘娘与长公主离京后,发生什么变故。这事儿办得好了,万隆日后的前程就不用愁了。最近这段日子,燕王爷已经命人办手续,要将万隆从燕王府调往附近的卫所去,让他成为正式的武官,而非一个王府里的区区小吏员。他是侯府出身,虽然没考过武举,要参军还是不难的。

谢慕林看了她一眼,才回头对文氏道:“郡主告诉我,万隆自打回了京城,就为王府立了许多功劳。王爷与下边的几位大人都觉得,只让万隆继续在京城做一个探子,太可惜了,有心要为他安排一个前程。过些时候,太后娘娘、永宁长公主一家要坐船出京,北上北平来散心。到时候,萧二哥是一定会随行的,若无意外,黄家大姐夫也会跟着马家人一块儿北上。但是万隆可能就要在京城多留些日子了。因为永宁长公主一离开京城,燕王爷在京中便少了消息来源,万隆再离开,王府的人在京城想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就会更加艰难。所以,万隆估计要留到永宁长公主一家回京为止。”

谢映容摆出一副温柔大度的模样来,对文氏道:“不要紧的,太太,万三哥的前程要紧。王爷是看重他,才会安排他在京城办事。只要他将来在京城能有好前途,婚礼明年再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家就在咱们隔壁,我又不担心他会变卦了去。实在不成,我回京去嫁他……”这话说到一半,她便红着脸羞涩地低下头,“也是一样的……”

万隆再回平昌侯府去磨着亲祖母平昌侯老夫人开口,让大伯父平昌侯帮着说几句好话,不必后者出什么力,这事儿就办成了。平昌侯府就算不是人人待见他这个三房庶子,也没有把到嘴边的肥肉硬给推开的道理。这可是平昌侯府在多年之后,难得又有子弟进了兵部,正好助他们重振祖上的荣光呢!

文氏惊讶极了,不由得惊叫出声:“那岂不是要好几个月的功夫?!待他回到北平,都快到冬天了吧?!那容姐儿怎么办?他俩什么时候才能完婚?!”

“等有了武官的身份,今年秋冬时节,他再返回北平来,进入那个卫所历练两三个月,学习军中实务,并成功通过卫所明年开春后的考核,就能再升一级,届时他便能直接用新的职衔,重新调回京城去,直入兵部当差了。到时候,他有了在地方卫所上任职的资历与经验,再配合他的侯府出身,又有人替他保举,只是做个六品主事,不会有多少人挑刺的。”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万隆真的如她所暗示的那样,成功抱上了三皇子这根金大腿,而不是为了前程无亮的燕王府瞎忙活!

谢映容听了这话,原本懒懒的表情顿时一变,睁大了一双眼睛看向谢慕林:“二姐姐都知道什么?!”

谢映容也露出了诧异之色,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她倒是不觉得万隆滞留京城有什么不好的,反而认为这更有利于万隆与三皇子打好关系。倘若万隆在京城期间,能为三皇子多立几个功劳,将来的富贵荣华就更稳妥了。

按照这个安排,万隆在北平逗留的那几个月,便是娶亲完婚的时候了。再考虑到过年的那一个月不可能办婚事,而开春后万隆又要预备南下,事情就最好在年前解决!

所以谢慕林特地提醒母亲文氏与庶妹谢映容:“大姐与我,还有大哥,我们仨的婚礼都可以从容应对,但三妹妹的婚礼只能在那段时日举行。等万隆在北平完成了历练与升官,就得回京城任职了,三妹妹还得跟着一块儿上任呢!”

文氏顿时感受到了压力。隆冬腊月在北平办婚礼?!容姐儿怕是要受大罪的!

然而谢映容的双眼发着光,根本就没想到嫡母在担心什么。她只是心中狂喜:她马上就能回到京城去了!

(本章完)

第856章 牺牲第243章 兴趣第250章 狼狈第223章 分析第487章 倨恭第1090章 来信第1347章 回归第1443章 旧谊第810章 用意第19章 温饱第1647章 转变第1102章 推托第484章 首日第1453章 簪子第1564章 害羞第1571章 疑惑第1177章 嫌疑人第329章 新闻第1292章 群情第1189章 消息第770章 得信第869章 打趣第1223章 后续第1194章 应对第354章 中秋第724章 开宴第790章 结果第1573章 请求第760章 朋友第493章 不耐第682章 咬牙第252章 诊治第1449章 情报第161章 死讯第259章 质问第101章 回报第488章 安排第210章 示好第152章 回家第1123章 疑虑第974章 腊八粥第130章 气愤第1215章 闲谈第728章 冤家第366章 试探第557章 闺蜜第343章 平息第526章 莫名第1056章 惩罚第1316章 建议第1308章 合作第816章 消息第1142章 混淆第360章 离开第176章 堵船第1537章 孤行第953章 传信第646章 震惊第1562章 冲击第1479章 耳语第805章 行船第16章 大哥第926章 意图第1195章 密折第1388章 路遇第218章 怒容第527章 糕点第1270章 嗣子第817章 邀请第826章 通州第291章 晚餐第253章 侍疾第1607章 质问第635章 回朝第86章 喊冤第1348章 翁婿第491章 调养第1657章 烦恼第1000章 搞事第33章 钓鱼第230章 妥协第876章 旧谊第163章 安慰第1372章 条件第1523章 等待第764章 仇恨第250章 狼狈第779章 愤怒第1174章 野望第1648章 送行第42章 遇见第445章 质问第928章 坏消息第898章 门前第1325章 实情第713章 主仆第1675章 情义第535章 出殡第544章 行踪第718章 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