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本要奏”
“刘爱卿,所奏何事。”皇上极想退朝,去把玩他昨晚新得的新奇物件,天天听这些老头吵来吵去的,好没意思。要是是母后压着,估计他这辈子都不想上朝。
“启禀皇上,皇太后,今年两河流域遭受多年不遇的天灾,产粮区的粮食大幅减少,很多佃户连田地税都交不上,各地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望朝廷能酌情处理,适当减免受灾严重地区的赋税。”刘大人义正言辞的,是乌烟瘴气的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刘爱卿所奏,哀家从地方上的邸报也有所了解,哀家已经命令王丞相去处理了,相信王丞相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这两年边关军需甚大,国库已经没有余力去支应了。还得靠在朝堂的各位爱卿,积极应对。”太后慢悠悠的说道。
“禀皇上,皇太后,臣年岁已高,精力大不如以前了。咳咳,,这百姓是国之根本,臣无能恐有负皇恩,太后还是另选能臣吧,微臣请求回老家养老,望皇上太后批准。”这是王丞相惯用的做作伎俩。谁不知道,他是太后的近亲,自从太后掌权以来,他就是肱骨之臣。太后很多时候还要密宣他进宫商议政事,他就算想真心回去,太后也不会批复的。
“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皇上年幼,还望王大人多多教诲,王大人和众人大人都是朝中栋梁之才,如今国家有难,有能者自然多单着点,哀家也不会亏待的。”
朝廷上已经听多了太后的空口白话。只要有功,有赏的事情,就是王大人一众人等领赏,若是有过的事情,当然是找个异党或是没有什么靠山的人顶包。所以朝中大多是王党之人,少数刘大人那样,大义凛然的清流,再有一些不想与王大人同流合污的,也不想公然与他为敌的中立之臣,这些人最会审时度势了。
“臣惶恐,臣不求任何赏赐,只愿能为皇上太后和大周国的百姓效犬马之劳,但是臣最近确实是偶感身体不适,若太后能加贤臣能士一二,臣定不辱使命。”在朝堂之上的人已经听出弦外之音的,这又是在准备拉顶包的了。
“在座的诸位,谁去帮王丞相一起安抚流民?”皇上问道。
在朝堂上的众人皆默不做声。
“禀太后,皇上,这个差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流民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受灾百姓,各地口音混杂,素质高低不齐,这需要一个懂多种方言,还必须有处理过类似事件的官员。”王大人似有所指,眼睛不时漂向刘大人。“刘大人调任过许多郡县,早年又处理过叛军的经历,微臣相信刘大人一定是最适合的人选。”这王丞相太鸡贼了。这把火是你刘大人点起来的,想摘的干干净净的,没门!
“准奏!刘爱卿你和王丞相好好计划一下吧,这几日不用早朝,有事直接来天乾殿通传。”刘大人来没来得急推辞,太后就下了口令,他也实在没想到好的理由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