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零九章 迁移

郭氏呵呵直笑。

陆氏不免叹道:“女子像郡主这样,也是少见了。”

郭氏觉得姜宪的日子的确过得不错,可自己也很好,对陆氏的话不可置否,索性转移了话题,问起陆氏淼淼和苗家二爷的婚事来:“是不是太早了些?”

陆氏无奈地道:“孩子她爹也不想她这么早嫁过去。可你知道,女婿前头有个哥哥,没立起来就夭折了,亲家就急着娶儿媳妇。之前郡主看着姑爷样样都好,帮着我们家淼淼说了这门亲事,亲家心里还有些犹豫,我开始还以为亲家是嫌弃我们家门第不如白家,后来才知道,亲家是觉得我们家淼淼的年纪太小了点。所以那边才会这么急。不过,有嘉南郡主给淼淼作主,我也不担心,到时候肯定会拖到淼淼十六岁的。”

郭氏听着不由感慨:“郡上看上冷清清的,心底却很好,和清蕙县君一样,只要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孩子,都尽力地看护着。”

“谁说不是。”陆氏说着,想起了七姑办善堂的事,和郭氏商量:“你说,我们要不要捐点钱物。虽说不多,从前在西安的善堂也是这么办起来的。”

善堂已经成了李家兵源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郭氏闻言立刻道:“当然,当然。只是当年我没有参与这件事,恐怕还要请姐姐在前面带个头,捐多少?怎么捐?还得请姐姐帮着拿上主意。”

两人就凑在一起说起这件事来。

李家大太太则忙着在京中置办宅子。

按照杨夫人所说的,哪家正三品以上的大员不是把家安在京城,一来是为了生活便利,二来却是为了安朝廷的心。李家大太太和李家大爷想了又想,决定把家安在京城,至于其他的兄弟,就随他们的意思了。

只是年关将近,很多牙行都停了买卖,她们没有办法,只能在客栈里暂时再居住一段时间。杨家的人却准备回江南过春节。

李家家眷送了杨家家眷到通州码头。

等到船行远了,杨俊的儿子不禁向母亲抱怨:“我们这是何苦来这一趟?倒像是给李家做嫁衣一样!”

“你懂什么?”杨夫人把不懂事的儿子狠狠地喝斥一顿,“你以为现在的朝廷风平浪静不成?你爹被皇上起用,被搅入了皇上与靖海侯之争里,偏偏皇上又是个软懦的性子,以后会怎样,谁也说不准。想改弦易辙投告李家,又没有可能。帮着李家在京城安家落户,说不定哪天这就是我们的退路!”

杨俊的长子没有吭声。

杨夫人却忍不住:“你年纪还小,有些事不知道。当年嘉南郡主要人进京勤王,别人都犹犹豫豫的,只有你爹,立刻就跑了去。那时候朝廷也好,李家也好,没有任何的承诺,可事后该给我们家的却一点也没有少。可见王爷也好,李家也好,都是言而有信的人。可比靖海侯和皇上好多了!可惜当初你爹不知道王爷要建水军,否则怎么肯起复。说来说去,这都是命。也不知道你爹的命好不好!”

杨俊的长子再不敢多说一句话,憋屈着回了江南,见到杨俊,委婉地把当初杨夫人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自己的父亲。杨俊看着虽然极力掩饰但依旧神色纠结的长子,非常的失望,只是道:“你若想我当你父亲,那就好好地听我的话。我若是有天不明不白的死了,或是被皇上治罪了。你不要帮我喊冤,也不要找人帮我说话,收拾家中的细软,护着你母亲投靠李家就是。李家看在我们推荐之力,也会好好照顾你们的。”

杨俊的长子听得胆战心惊。

杨俊却无意和长子再多说什么,道:“你只要谨记我的话就行了!”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杨俊的长子喃喃半晌,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就走了。

杨俊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和李道相比,还差点治家的本事。

而此时的赵啸却气得够呛。

春节过后,姜律那边又有捷报传来,赵玺非常的高兴,当着内阁的一些大臣商量着要给姜律封诰,因之前赵啸对此表示过不满,这件事算是压了下去,如果旧事重提,就有大臣委婉地提起赵啸。赵玺不知道是太高兴了还是有意试探,居然道:“若是靖海侯能立下如此奇功,我也可以照着策封靖海侯啊!说起来,我平了西北,平了东边,就留一个闽南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那边能太太平平的,让我能安安心心地过几天舒服日子。”

有臣子就奉承道:“靖海侯世代镇守闽南,靖海侯又能征善战,想必很快就能平定闽南了。”

谁知道赵玺却笑道:“只怕到时候闽南的那些水军不知道要如何安置好!”

当时几位阁老的脸色就变了。

赵玺这完全是在指责赵啸养寇自重。

这可是能抄家灭族的大罪。

别说赵啸担当不起,就是内阁的诸位大学士也不能轻易说出这样的话来。

后果太严重了!

姚先知当时就急急地道:“当初临潼王不就奏请皇上同意他剿匪吗?听说很多都是水匪。临潼王因此而吃了大亏,这才请求朝廷对剿匪的那些将士重重的封赏。如果江南也不太平,澄阳湖就有水匪。到时候让那些水军去剿匪好了。”

赵玺笑笑没有作声。

左以明忙道:“姚阁老这主意不错。倭寇如今还是很猖獗的,剿匪的事,只能以后再细细地商量了。”

又有大臣说起今年的军饷,这件事才这样略了过去。

可消息传到赵啸的耳朵里,赵啸的肺都快要气炸了。

他是世家公子,素来讲究风度礼仪,此时也抑制不住把手边的东西砸了个稀烂,还得忍着脾气进宫想办法消除赵玺对他的猜疑,几天下来,人都瘦了一圈,可脸上的表情却更冷峻了。

他身边的幕僚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请了大夫给他来号平安脉。

赵啸伸着手给大夫把脉,却突然对那幕僚道:“我要是没有记错,李谦还不曾像我这样频繁的进宫,频繁地给皇上叩拜行礼。”

那幕僚一愣,完全不知道这话该怎么应答。

赵啸已紧紧地抿嘴,一副不想再多说的样子。

他的幕僚只好也跟着闭了嘴。

赵啸却心里却想,难怪从前姜宪不愿意李谦进宫的。

他那时以为姜宪是不喜欢李谦去奉承皇上,现在才知道,姜宪那是心痛李谦,不想让李谦卑微地给赵翌父子下跪磕头。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二百七十二章 亲戚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组建第五百五十二章 母子第七百九十章 没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请功第七百一十章 愚蠢第五百一十二章 赶路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檄文第七百零一章 行礼第一百九十一章 际会第五百八十四章 发火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证实第八百一十五章 嗜睡第八百零七章 打破第四百一十九章 取舍第639章 低头第七百五十七章 期期第八百一十三章 送菜第三百九十三章 远行第七百零九章 可笑第三百二十五章 复杂第六百一十七章 偶尔第九百三十四章 旧友第三百七十四章 正遇第三百四十四章 后续第八百九十八章 来风第八十一章 变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怀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咬定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秋第四百九十一章 解开第七百四十七章 屈服第六百七十二章 莫名第三百九十章 不见第八百一十二章 耽搁第五百四十八章 毒杀第三百八十章 商量第一百九十五章 选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眼红第643章 旧友第三十四章 同行第九百七十八章 团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存惑第六百八十一章 愿意第九百九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零七章 打破第八百九十六章 孤单第一千零四十章 袭职第七百四十八章 谣言第四十章 透露第八百六十章 苦恼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贼第一百三十章 千秋第628章 难题第七百零六章 迷糊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破第六百零四章 上香第九百六十九章 心扉第七百八十二章 相携第八百八十一章 止步第七百一十七章 出头第八百三十九章 之物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为第五百九十四章 生气第五百三十二章 流言一千零一百二章 轻松第三百七十二章 忘记第三百七十六章 登门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话第三百六十三章 找事第九百四十九章 怎样第四百七十八章 醉话一千零九十章 点破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杀劫第四百八十一章 非非第十二章 掺合第七十五章 冷静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断第九百四十一章 主意第八百二十七章 闲话第八十七章 欢喜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关押第九十二章 醒悟第一百四十七章 马车第八百六十九章 时序第四百四十三章 被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而行第四十章 透露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死讯第八百二十六章 到来第九百八十七章 误会第九百二十五章 叹气第四百四十九章 争取第四十章 透露第二百八十九章 借势第八百八十一章 止步第六十一章 心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别第三百二十章 宾客第六十二章 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