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摇摆

那参将笑道:“大公子不愧是镇国公府的血脉,和那嘉南郡主一样,都是个狠人!国公爷正式把兵权交给了大公子之后,大公子连破几城,如今已经围了盛京。廖修文节节败退,如今气势不振,盛京又缺药少粮,估计没几天就会被破城了。”他说完,不由感慨地道,“大公子还是挺厉害的。等这盛京拿下来,估计就要封爵了吧?镇国公的爵位虽好,到底是祖宗传下来的,不如自己挣的。只是不知道朝廷会怎样嘉奖镇国公?会不会封镇国公为三公之一啊?”

齐胜没有回答。

对于姜家的胜利,很多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知道姜家胜得有多么的艰难,而也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知道姜家是想要镇边,不准备回京城了。

只是这样一来,姜家就得自给自足了,哪里还有余力去庇护他!

他到底该怎么办呢?

齐胜瘫坐在那里,半晌都没有吭声。直到那参将小心翼翼地问:“大人,那,抚恤金怎么办……”

从前这些事都有镇国公府帮忙,现在却需要他自己去跑。

而朝廷,是决不可能拨银子给他的。

最最要紧的是,万一鞑子再打过来,姜家没有余力帮他,他能找谁?

李长青吗?

齐胜抿了抿嘴,道:“这件事先放一放,我来想办法!”

那参将忧心忡忡地走了。

齐胜却压根就想不出任何的好办法!

一直到了小年夜,齐胜看着那挂白披孝的人家,心里实在是难受得不行,让齐夫人把家里的银子拿了一部分出来,一家送了一斗白面,算是给这些战死沙场的兵将们的遗属过年,他这才心情沉重地回了内宅。

西安甜水井的李府却是一派红火。

前两天姜宪收到了康氏的信,说大妞儿在承恩公府过得很好,不仅能吃能睡了,还能在丫鬟婆子的搀扶下走上两步路了。见到她还知道喊娘。她此生足矣。只是白愫热情地留了她在京过年,她也想和大妞儿多呆几天,就决定过完了年再回西安。请了姜宪帮忙照顾李骥。

姜宪当然愿意。

李谦从甘州回西安的时候,就叫上了李骥。

这次的仗两司打得很是痛快。不仅打赢了,而且伤亡也很少,董家及时送上了分红的银子,他们按着朝廷规定的三倍发了抚恤金。而且李谦还说了,凡是战死沙场的,遗孀愿意改嫁又要带走孩子的,抚恤金遗孤拿走;若是改嫁但没办法带走孩子的,分四分之一的抚恤金,孩子已经成年的,余下的抚恤金由几个孩子分,孩子还没成年又没有人家照顾的,可以到七姑开办的善堂,抚恤金暂由李谦派专人管着,等到孩子成年从善堂出来再去管事的人那里拿;若是不愿意改嫁,带着孩子没有人照顾的,母子都可以在七姑开办的善堂落脚,直到孩子十六岁,有能力支应门庭。

此话一出两司一片哗然!

七姑的善堂越办越好了。

前些日子据说还接到张掖一家商行的活,虽然活不多,但是善堂里那些女子的绣工得到了认可,那些孤寡妇人越干越有劲了。

全是一片称赞声。

居然没有一个人质疑李谦会吞了这些人的抚恤金。

情客来给姜宪送年节礼的时候告诉姜宪,说她那天去探望七姑的时候,善堂和从前大不相同了——从前那些女子脸上都是愁苦的,现在却大部分都喜笑颜开的,就算有一、两个人还是怏怏的,可也比从前有精神了:“……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地方呢!”

姜宪笑着不住地点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松了口气,之前就怕好心办坏事,大家都不满意。”又道,“那些孩子怎么样了?”

情客皱眉,道:“四肢健全的孩子还好,都努力地帮着做事,很勤快,没有一个偷懒的。只是有几个身体有伤残的不好办。就算是到了十六岁,出了善堂,估计他们也不好过。特别是男孩子。”

女孩子还可以跟着学个绣花做做女红,总归不会饿死。

男孩子没有一技之长又干不了什么重活,出了善堂就只有一条路。

姜宪想了想,道:“你去跟七姑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请个精通术数的来告诉这些孩子学学算术,如果要是有人因此特别出众,以后去给人当个账房也不错。”

可当帐房不仅仅要算术不错,还要字写得好,有几分文采,能帮着东家写个契约、写个书信,甚至是到衙门里帮着办个过户、拿个路引什么的……可身有伤残,首先在相貌上就差了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不愿意用。要不然吏部选官为何也要看面相呢?

但既然姜宪这样说了,就算是不行,情客也要想办法去办。

不过,她也有她的主意。

她问姜宪:“您看我们要不要和那些商户人家的太太说一声。若是有谁家想收徒弟也很好啊!”

手艺人家的手艺都是传男不传女的。这些有伤残的孩子想当人徒弟是不行的,却可以做些低等手艺,养活自己。

姜宪觉得这也是条不错的路子,当天和情客讨论了很久,还叫了周夫人过来说这件事。只是接到了李谦要回家的书信之后,她就有点心不在焉了,送走了周夫人,就在家里准备着李谦和李骥回来过年的事。

李谦和姜宪又有些日子没见了,看见家里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感觉身体的疲倦都顿时不冀而飞了。

把缰绳丢给随身的小厮,他对随着他回来的李骥道:“你嫂嫂肯定给你准备了你最喜欢吃的莲藕汤。不信我们打个赌!”

李骥哈哈地笑,道:“我才不和你打赌呢!我肯定输!”说着,他眼底闪过一丝怀念,声音也低了下去:“我快一年没有回西安了,也不知道慎哥儿怎样了?也不知道她们娘俩儿在京城好不好?”

李谦就拍了拍李骥的肩膀,道:“你放心好了,弟妹和大侄女都会理解你的一片苦心的。弟妹不是给你去信,说大侄女越来越好了吗?等再过年的时候,就应该可以把大侄女接回来了。”

“我倒不是一定要大妞儿回来。”李骥感慨地道,“京城肯定比甘州好,若是清蕙乡君不嫌弃大妞儿麻烦,我倒是希望大妞儿能多跟清蕙乡君几年的。”

“日子会越过越好的!”李谦想到自己今年发给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抚恤金,笑道,“你要对我们有信心,别再长吁短叹了。你嫂嫂听了,又要担心你们了!”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玩伴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别第一百五十四章 露宿第七百八十二章 相携第八十三章 所愿第五百三十二章 流言第八百八十一章 止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咬定第八百零七章 打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上山第八十二章 改变第一百三十章 千秋第八百六十五章 接踵第八百七十四章 兄弟第八百四十三章 频繁第一百七十九章 追赶第五百二十七章 惊讶第三百三十二章 阿余第五百三十五章 告诫第五百七十一章 圆满第二百三十二章 私语第一章 深宫第八百六十三章 相求第二百九十章 晚膳第二百零五章 宫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噤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重叠第五百二十三章 亲近第八百七十八章 芥蒂第六百八十五章 再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秦晋第四章 重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难受第五百九十八章 懂事第七百四十七章 屈服第九百八十八章 出宫第八百三十七章 波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代价第十三章 找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过关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冰冷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错第四百六十一章 歉意第八百四十四章 善堂第八百零六章 山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即将第九百零七章 还粮第九百零七章 还粮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妇第七百五十二章 贴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赫然第四百八十三章 骊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房第618章 纷呈第四百三十九章 猜想第一百三十二章 补贴第四百四十四章 先生第二十一章 暗流第六百六十三章 试水第六百七十一章 鲞鱼第一百六十一章 失去第九百七十九章 认识第四百一十一章 说服第七百零一章 行礼第四百六十章 对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撒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读书第五百九十二章 过头第八百四十二章 陪伴第三百七十二章 忘记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聚第五十章 晾人第623章 说媒第一百六十二章 途中第609章 谈心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衣带第七百七十六章 同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添乱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火苗第二百七十七章 翌日第386章 回来一千零一百三章 真傻第四百零六章 八卦第二百八十三章 散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参加第四百二十八章 诗会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析第六百五十三章 拜会第五百六十八章 春风第五百九十二章 过头第646章 远击第四百零七章 会客第五百四十八章 毒杀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单独第七百六十五章 忍气第一百零三章 小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敌情第三百零一章 拒绝第五百二十五章 陪伴第八百九十八章 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