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来历

第667章 来历

柳篱的话到底可信不可信,姜宪一时间还有很多的疑问。柳篱自然看得出来。

他沉吟道:“我家中有兄弟三个,我行二,家里还有支应门庭的长兄和承欢膝下的幼弟,不然也不敢离家这么多年了。至于举业……不知道郡主听说过江南泾阳书院没有?”

姜宪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

江南的泾阳书院位于钱塘江边,是由因曹太后摄政而被迫致仕的吏部侍郎顾勋开办的书院。因讲学的时候喜欢议政而渐渐声名远播,吸引了很多读书人去听课,成为了当朝最负盛名的书院,得到了很多江南籍官吏的认同。前世,朝政腐败,姜宪想整顿吏治,泾阳书院的人几次插手朝廷政令,弄得姜宪非常头痛,差点杀了顾勋。

她闻言心头不由一阵烦躁,道:“你的事与泾阳书院有什么关系?是吕良案涉及到其中了吗?”

“也算吧!”柳篱沉默了片刻,道,“泾阳书院最开始是由顾家主办的,后来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教习的先生就满足不了泾阳书院的需求了。顾老先生就出面邀请江南世代诗书礼仪传家的、曾经做过朝廷命官后退仕在家的人出任泾阳书院的讲习。这其中无锡刘家、松江王家、金华陈家不仅有族人在泾阳书院任教习,还大量出资,资助顾家开办泾阳书院。可以说,泾阳书院有今天,全靠了这四家。江南士子,也以这四家马首是瞻,渐渐压制住了金华左家和昆山吴家……”

“等等!”听到这里,姜宪打断了柳篱的话,道,“金华左家,是不是左以明家?还有这个昆山吴家又是怎么一回事?”

柳篱耐心地道:“金华左家正是左大人那一支。他们家和昆山吴家从前是江南出官宦子弟最多的人家,江南读书人隐隐以他们和无锡顾家、松江王家为首。后来顾家开办泾阳书院,吴家子弟是都在朝中做官,无人能出任教习,金华左家却是婉言拒绝了邀请,这两家就慢慢被无锡刘家和金华陈家代替了。不过,随着左以明任职督察院,这样的局面应该会有所变化。毕竟这两年不管是顾家也好,刘家也好,都没有子弟任三品以上的大员了。”

姜宪从前就觉得左以明颇为滑头,现在看来,左家是明哲保身,不愿意参与到这些事中来。

她微微颔首。

柳篱就继续道:“拙荆出身松江王家,是家中的小女儿。我少年时不懂事,颇为气盛,做了不少鲁莽之事,所以家岳才会看不上。而我当初和拙荆私奔,也没有想过从此不回去。只是后来我太太跟着我餐风露宿坏了身子骨,我们手上的细软都用完了,正巧李总兵招账房,钱财开得十分大方,我这才决定去应聘,准备度过了一时的难关就继续南行,打算出海去看看。不曾想之后的局势越来越乱,倭寇竟然敢上岸烧杀抢掠了,就连江南等地也没能幸免,回去已经变得非常不安全,我只好继续留了下来。没想到李总兵为人豪爽,待人真诚,我不过是帮着他解决了一点小事,他却以国士待我……”

让他不好意思就这样丢下李家的事一走了之!

姜宪猜道,问他:“那你还准备回去吗?”

“可能不会回去了!”柳篱说这话的时候情绪有些低落,“我父母早些年已经去世,家中由大哥当家。大哥是个老实忠厚之人,书读到秀才就没有继续读下去,如今经营着家中的产业。小弟虽有几分聪明,却只读到了举人,一心一意地想考个进士,这些年来都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要说掺和到泾阳书院的事里去了。日子都过得颇为安稳。拙荆一开始还身体不太好,这些年在李家养着,不仅身体好了,前几年还给我生了一儿一女。如今阖家平安,也就不去折腾了。”

说到这里,他语气微顿,迟疑道:“郡主,我虽隐姓埋名,却从来不曾伤害过李家的利益。若是郡主觉得不妥当,我回去后就向李总兵请辞,还请郡主大慈大悲,放我们一家南去。我可以立下毒誓,绝不会把李府的事告诉别人的。至于老爷这次让我来,是写了封信告诉李大人,他老人家在上山之前曾经有过一个生死之交,如今在甘州那边贩马,若是李大人有什么事不方面出面的,可以请了李总兵的这位老朋友出面。李总兵这些年来敬我如同先生,他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非常的着急,我不想辜负他,能不能等我把这件事办完了再走??”

姜宪听着不由嘴角微撇,似笑非笑地道:“你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柳篱沉默了。

如果是其他女人当然有这个可能。但他遇到的是嘉南郡主,是那个一言不合连朝廷命官都敢杀的人,更何况像他这样的蝼蚁?

他没有求饶也没有求情,而是凝声道:“郡主,我一对儿女年纪尚幼,什么都不知道。您能不能派人把两个孩子送回松江去?”

柳篱说这话的时候嘴角不由流露出些许讥嘲来。

斩草除根。

谁会把与自己结仇的人送走,等人长大之后再平白生出变数来。

姜宪听着忍不住又挑了挑眉,道:“那你夫人呢?”

“我们自是生同衾,死同穴。”柳篱不以为意地道,“我们离开松江的时候就曾约定,再也不分开。”

“就是子女也不管了吗?”姜宪撇了撇嘴。

柳篱正色地道:“正是想给子女留一条活路,所以我们夫妻才应该一道走。”

孩子不懂事,这恩怨有可能就到此为止了。若不然他妻子失去了他肯定会心存怨怼,如果告诉了孩子,只会让孩子也心生仇恨,打破他们平静普通的日子。

姜宪笑道:“既然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你就留下来帮我公公吧!李家的事也很多,得有个像你这样的明白人。至于你的家事,只要不影响到李家,我就权当不知道了。”

柳篱非常的意外。

他睁大了眼睛瞪姜宪半晌才回过神来,面露赧色地向姜宪道歉。

姜宪道:“既然话都说开了,周夫人那里,还是你自己去把人打发了吧。免得她还以为李家亏待了你。”

谁知道柳篱思忖了片刻却道:“我就不去见周夫人了。她若是知道是我,只会再生波折。就让她当我们都不在了吧?烦请郡主等会派人送我出城,我不想和周夫人碰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是当事人,又怎么知道彼此之间的恩怨!

柳篱只要一日是李家的人,她就会护着他一日。

姜宪应“好”,叫来了情客。

亲们,今天的更新!

PS:这个是个很重要的伏笔,所以大家还是耐着性子看一眼完事吧!

O(∩_∩)O~

(本章完)

第957章 断裂第1074章 异想第240章 糟心第1054章 如果第1105章 引来第860章 苦恼第1003章 盼着第23章 端倪第843章 频繁第235章 上街第553章 夜行第1014章 不管第17章 送饼第880章 捣乱第414章 借钱第668章 当年第581章 调侃第965章 也许第828章 包袱第293章 喝茶第254章 释怀第92章 相求第866章 未成第770章 交换第1027章 看看第915章 私怨第271章 陈设第904章 落定第93章 东西第832章 必分第256章 异动第535章 告诉第336章 面子第523章 将就第1014章 不管第816章 诊脉第530章 及笄第467章 壮丁第154章 是谁第1009章 感激第507章 矛盾第497章 两桩第421章 取舍第283章 发怒第1154章 稳定第949章 怎样第594章 过头第31章 自投第187章 相逢第807章 打破第357章 悄然第988章 出宫第330章 暗涌第341章 担忧第782章 相携第620章 嬉闹第426章 唱和第499章 奈何第265章 高兴第892章 拜师第76章 谈判第379章 中秋第477章 回意第366章 发难第778章 放肆第135章 发现第186章 石窟第199章 接旨第1029章 迎接第515章 结伴第210章 留下第754章 天成第547章 厉害第1142章 攻占第741章 交易第106章 宫宴第484章 比较第1142章 攻占第740章 忌惮第854章 气极第737章 增援第74章 挑衅第353章 反应第1149章 点头第26章 做梦第497章 两桩第396章 分析第342章 借画第346章 后续第224章 商议第111章 邀请第960章 回旋第1125章 密室第367章 抽薪第183章 歇息第402章 援手第366章 发难第1031章 抬举第274章 亲戚第186章 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