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过大年(2)

第二天一大早,柳贺氏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主要是准备晚上的祭品和全家人一天的年饭。这几天是一年中女人最累的几天,尤其是家人有上百口亲戚又多的人家,祭祖、访友,祭品,年夜饭,所有的吃食和用品,都是由家中的女人们准备的。男人不下厨,这是一种流传了千百年的习俗。(当然光棍另算...)

好在老柳家人丁单薄,仅有几房似断非断的远房亲戚,过年时也不一定会来,柳贺氏并不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相比于其他人也轻松了许多。

祭祀祖先要有酒,有肉,有粮,有香。酒要大碗,肉要整块,粮要冒尖,香要持久。从除夕始,至上元夜结束。每天都要换菜,香火也要保持不灭。这些都是一项不小的开销,但是用于祭祀祖先,鲜有人会报怨。

上午的时候,王志洪早早地派人将那一百二十贯钱送到柳家,这给柳一条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先前他还以为这笔钱王志洪会在年后给,没想到王志洪竟在大年三十儿这天给送来了。从这点上看,王志洪这次得到的好处似乎不小。

不过这都跟柳一条没关系了,现在能得到钱才是最实惠的。

前几天耕牛被送来的时候,柳一条就在考虑要不要定做几个犁头,以备开荒、耕地之用。只是当时手中的银钱有太大的缺口,不得不先放在一边。现在有钱了,这些也要提上日程了。

柳一条现在也算是小有资财的小地主了,像播种,收割,耕田,这些基本的生产设备一定要搞好,而且还要用最好的。不然有人有牛,却没有相应的器具,那不是笑话么?

现在是太唐初期,农家用的犁头多是直辕犁。老柳家就有一个,柳一条也研究过几次,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时代太疯狂,这种犁子也能用来耕地?

直辕犁不但犁架笨重,用起来耗费体力,而且转向或是倒退也都极为困难。缺少足够的灵活性,这一点将极大地影响耕作的效率,根本不适合快速开荒和耕作。

所以柳一条要想在春耕之前就把那三十顷荒地整好,他就必须要对这种工具做一些改良。

至于怎么改,柳一条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他在回想,记得以前历史课学到到古代农具这章时,历史老师曾对唐朝后期曲辕犁做过详细地介绍。

好像当时老师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地了解曲辕犁的构架和比起其他犁的优势,特地找来了一个曲辕犁的模型让学生们参考。并照着模型还详细地讲解了曲辕犁的制造过程和每个部件的用处。

只是当时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注意,认为曲辕犁就是再先进,现在也用不着,了解得那么清楚有什么用?不巧的是,柳一条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一堂课下来,他只记得曲辕犁的大概形状,和知道它是由十一个部件组成。至于那些部件叫什么名字,不知道。

凭着仅存的记忆,柳一条将曲辕犁的大致形状画在了纸上,现在他只能请一些有有经验的师傅或是铁匠来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凭着这张图把曲辕犁造出来。

不过现在正是年关,大家都忙着祭祀,拜年,访友,跟本请不到人来。一切还得等到年关以后。

柳老实从厨房里要了一碗糨糊,开始着手粘贴红纸和门神。门神贴在大门,红纸贴在小门和偏门。

待到天黑还要在大门和堂屋的正门处各挂上两只大红灯笼,点亮里面的红烛,让它一直亮着,直到第二天的天明。这也是古时传下来的风俗,据说是要以此来吓退传说中只在年三十儿才出现的“夕”兽。

这一天过的很快,在柳小惠咦咦啊啊的欢声笑语中就这么流到了黄昏。

柳老实再一次地将柳贺氏撵到了堂屋,领着柳一条柳二条兄弟俩在灶房开始迎接在小年时被他们送上了西天的灶神。

迎灶神的仪式比送他时要简单很多,或是根本称不上是什么仪式,只是点上两株香,把新买回或是请回的灶神画像重新挂上就算完事。

之后就开始祭祀祖先。

柳老实先把祭品摆上,然后点燃一株香,在祖先们的灵牌前拜了三拜,跪到地上,嘴中念念有词,岂求祖先庇佑,保全一家平安。言罢起身,站到一旁。

接下来依次是柳贺氏,柳一条,柳二条,柳小惠。按辈份从高到低,轮流到案前焚香,叩头,祭拜。

看全家人都祭拜完毕,柳老实领着一家人走到院中,让柳一条将上午买回的竹子点上,听了一会竹子燃烧时发的辟叭声响后,才道:“好了,咱们吃年饭吧!”

柳老实话音一落,柳小惠与柳二条便扑到了正堂的饭桌上。今晚的饭菜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也难怪他们会这么心急欢喜。而且这个时候也不会有人出声责怪他们,新年就是需要孩子们的这种喜气。

只是年夜饭里少了饺子,让柳一条觉得少了些年味。

今天下午他本想到厨房去包上几个的,但是刚进厨房的门儿,就被柳贺氏给撵了出来。做年饭是妇女们的专利,家里的男丁是不被允许插手的。柳一条本想提出一些见意,但是被柳贺氏辟头盖脸的一数落也就悻悻地没再说下去。

柳一条给老柳斟了一杯酒,端到柳老实的跟前,道:“爹,我代表我,二弟还有小妹敬您一杯,谢谢您与我娘这些年来对我们三兄妹的的教导。我们祝您与我娘健康,长寿!永远年青!”

“嗯,好,好,这酒我喝!”老柳以前哪听过这种新鲜的段子,直觉得他的孩子懂事儿了,所以就高兴地接过酒杯,一仰脖将杯中之酒尽数灌了下去。

老柳的酒量浅,一杯酒下肚,整个脸都红了起来。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道:“承蒙祖上庇佑,让我柳丰凯此生能有你们这些子嗣。尤其是你,一条,柳家有你,是我柳丰凯之福矣!”遂端起酒杯,道:“来,趁着今儿个高兴,咱们爷儿俩多喝上几杯。”

“是,爹。”柳一条端起酒杯与老柳碰了一下,然后仰面喝下。还待与老柳再喝,柳贺氏却在一旁插话道:“你们爷儿俩别喝太多,今夜还要守岁,你们要是都喝醉了可如何是好?”

“哦,对,对,今夜还要守岁,还是少喝一些吧。”老柳放下酒杯,对柳一条说道:“咱们明日再喝,先吃饭吧。”

柳一条点了点头,除夕之夜守岁的习俗他也知道一些,只是,真的要守到天亮么?

第694章 李淳风到访第108章 欲行下长安(2)第539章 我是柳一条(3)第486章 柳二条的春天(2)第658章 真凶(1)第143章 骨头里的证物第647章 秦府行医(3)第317章 回家第196章 去江南第516章 诸事于心第634章 合作第794章 人不过边第10章 唐朝老师的家访第757章 应对第486章 柳二条的春天(2)第81章 魏王李泰第318章 回家(2)第695章 初得信儿第357章 李承乾的异常第155章 春旱第589章 瞒天过海第145章 重回公孙府第858章 联姻第40章 探望第487章 柳二条的春天(3)第347章 遇刺第520章 事败第246章 夜话第262章 回家第290章 房塌了第836章 退款第791章 纷乱的心第61章 双截棍儿第72章 授田第323章 第一批煤炭商第803章 小人房遗爱第486章 柳二条的春天(2)第27章 偶遇第365章 厚赐第412章 淫贼第314章 侯选太子妃?第49章 万事俱备第845章 败仗第773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769章 课外授业第799章 高阳驾到第822章 初见成效第95章 貌似找茬儿第316章 胖揍?第598章 他是柳一条第496章 义母第491章 柳氏茶坊(4)第570章 阴妃第738章 去哭吧第784章 筹谋第757章 应对第164章 李县丞来访第808章 人在柳府第722章 猜疑起第445章 入宫觐见(2)第433章 相会,离别第805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440章 冲突(2)第286章 抢收粟谷第670章 来自翼国公的庇佑第413章 柳亦凡是个高手第675章 齐王,疯了?第562章 确定第78章 遇刺第857章 神奇口哨第350章 狄府的教书先生第651章 消息第118章 入宫见驾第826章 撤第582章 善后(1)第680章 得信儿第540章 塌陷(1)第213章 辞行而去第477章 柳成来了第726章 不予第190章 婚礼前一夜第780章 私屯米粮?第93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第555章 罗通的猜疑第830章 再捐?第333章 平手之局第512章 解惑第592章 舍,得第821章 谋划第188章 长安李恪第495章 提醒第459章 兄弟相见(2)第265章 琐事第478章 扫地出门第138章 朕不会亏待你的第725章 商贾云集第763章 让稚奴也去吧第773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833章 夫妻夜话第146章 再遇大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