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虽然张重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迟到跟吃糖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芃芃今天还是如愿多吃了一颗糖。

芃芃一边吃着糖,还一边问张重,“爸爸,你明天还会迟到么?”

张重摸着女儿的头,说道,“不会的,爸爸明天肯定不会迟到。”

“哦,好吧。”

看到芃芃失望的表情,张重眼角抽了抽,这丫头是想吃糖想疯了,盼着自己天天迟到呢。

“爸爸,刘敏雅说她今晚跟我一起去画画。”

“她爸爸同意让她学画画了?”

“嗯,刘叔叔同意了。”

晚上张重带芃芃到孟母小筑的时候,张重果然看到了刘胖子,这家伙坐在一堆妈妈中间,竟然显得有些拘谨。

看到张重,刘风像是解脱了一样,连忙跑了过来。

“张重,你来啦。”

许雨涵好奇地看了一眼刘风,“刘爸爸跟张老师认识?”

“认识,认识,我家敏雅跟芃芃是同桌。”

“哦,这倒挺巧的。那二位在休息区坐一会儿,我去带孩子们画画。”

张重朝许雨涵颔首道,“许老师去忙吧。”

等到许雨涵走了之后,张重对刘风说道,“咱们也别去休息室了,我请你去喝茶。”

刘风忙道,“我来请,我来请。”

张重笑了笑没说话,带着刘风往绿野书屋走。

今天的书屋客人比前段时间多一些,张俊伟夫妇都在吧台后面忙活。

见到张重他们,张俊伟招呼道,“张老师过来啦,今天喝什么?”

“一杯寒天碎玉春茶,去冰。”张重说道。

“这天还冷着呢。”

“没事,去冰就行。”

张俊伟又问刘风,“那这位先生呢,喝些什么?”

刘风笑道,“我也一样。”

“嗯,好,两杯寒天碎玉果茶去冰,两位里面坐,一会儿做好给你们送过去。”

两人找个地方坐下,刘风好奇道,“张重你看起来跟这老板很熟啊。”

“嗯,之前来过几次。”张重点了点头,“刘兄你给敏雅报的什么班?”

“我是包月的,一个月两千块钱,我感觉这样划算一点。”刘风笑着说道。

“两千?”张重有些意外。

“怎么了?”

“哦,没事,是挺划算的,不过要常来才行,不然的话不一定就有报周末班划算。”

“其实我也知道,就跟健身房年卡一样,听起来办几年划算,其实几年下来未必能去几次,还不如一次一次去。不过敏雅想跟芃芃一起,我也就只有给她办个月班了。”

“嗯,那你平时要幸苦一点了。”

“这不叫辛苦,敏雅想学画画我还挺开心的,只要她愿意学,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她学。”

“你倒是挺谦虚。”

可不是谦虚嘛,如果刘风这样的中产阶级都要砸锅卖铁,那华夏的老百姓们估计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两人就这样有一句每一句的闲聊着,谈论的大多也都是孩子的事情。

刘风以前是个非常健谈的人,现在知道张重的身份之后,显得拘谨了一些,之前那种自来熟的劲也没了。

上次张重去他家,他还抱着张重胳膊跟他讨论新书,现在知道身份,反而缄口不谈书的事情。

张重也更愿意跟他聊孩子的事情,不论如何,刘风毕竟当了几年的父亲,肯定要比他有经验多了。

孔老夫子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带孩子方面,刘风有很多地方值得张重学习。

两人喝完茶回到孟母小筑,两个孩子已经画完画了。

刘敏雅拿着自己的画,一脸羡慕地看着芃芃的画,“张芃芃,你画得真好。”

芃芃被夸之后,装模作样地谦虚道,“好好努力,你很快就能跟我一样的。”

张重撇了撇嘴,这哪里是谦虚,分明是得意。

他看向刘敏雅手上的画,其实刘敏雅的画还是挺好的,张重感觉要比芃芃第一次在孟母小筑画的画要好看很多。

至少刘敏雅画的小狗,张重是能认出来的。

张重正想夸一句敏雅,却听到这丫头指着自己的话对她爸爸说,“爸爸,你看我画的小猪好看么?”

呃……张重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话,看来刘敏雅这丫头跟当初的芃芃也就是半斤八两。

刘风也是呆了一下,才挤出一丝笑容,“这……小猪,真好看!”

……

张重被人骂了,准确地说,是苏爱被人骂了。

他是哄完芃芃睡觉之后,在网上看到的新闻。

一位叫做李思齐的老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篇论述性文章,含沙射影地批评了《妻妾成群》的作者苏爱。

“现如今很多作家太过媚俗,而这种媚俗往往是从书名开始,最近有本当红的‘寻根文学’作品正是如此。似乎作者觉得要是没有这样一个哗众取宠的书名就无法得到读者们的关注,这是对自己作品的不自信,也是对我们华夏的读者们的不信任。再次,作者为了达到引人注目的目的,总喜欢将一些人性的隐秘见不得光的东西大肆渲染,让读者们透不过气,依次达到某种虚无的‘厚重’。虽然说作品跟人应该分开,但若果作品里面处处透着阴暗,想必也喻示着某种……”

这篇文章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大多数关注传统文学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本“当红的‘寻根文学’作品”指的是《妻妾成群》。

张重看到被人骂了,内心没什么波澜,不过他倒是挺奇怪的,这家伙是谁,就这屁事还能上热搜?

在网上查过之后,张重大概明白了,这老头也不是一般人,当然了,如果是一般人,也没有办法在人民文学网上发表文章。

李思齐,1952年生人,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八十年代华夏文学界的中坚人物。

不过关于他的评论两极分化,有人说他对华夏文学贡献很大,为华夏文学打开了历史回顾的视角。

而另一边人却也骂得厉害,而且骂得最厉害的也是那些伤痕文学的作家们,因为这些作家认为李思齐不过是借着伤痕文学淡化历史的厚重感,为的只是满足华夏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冲击和重建中给人们带来的裂痕式需求。

第四三九章 首映礼第五三九章 太阳要把老子晒干了第二七二章 沙雕(补)第四六四章 疯狂的首日销量第七七四章 喜上眉梢第四十四章 以后的事,芃芃不知道第二八三章 我,机器人第四四五章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第六六三章 世界上最狡猾的就是记者第二九五章 终于等到你第八十三章 什么操作(为文锦江万赏加更)第六六零章 可惜不能看完第三五四章 农夫与果实第七十一章 东方快车第六六零章 可惜不能看完第四五六章 为时尚早第八章 同学第六二二章 射覆第一零四三章 黎塞留第一零五八章 吃顿好的第九五八章 积分翻倍第一二六章 日出第七七九章 解说第七八八章 一条毛巾第二十二章 心理怪圈第九十九章 年度销售榜第五二零章 是大画家!第三十章 还是没活明白啊第六十一章 新家第九零九章 除非我秃顶第八九四章 两拨人第九零七章 去吃火锅第八七五章 院刊第三二一章 你知道孔子是怎么说的么第四十五章 我想每天都来第二四五章 姿势水平不够第九三五章 鸡汤第八三九章 棋差一着第四一六章 尼罗河上的惨案第四六九章 《受戒》获奖第八二七章 邪恶的魔鬼和地狱中的折磨第一零六章 树袋熊第四十章 无人生还第八二五章 七座奖杯第二九一章 听得懂(3/3)第二九四章 淳于棼奇遇记(3/3)第一八八章 劝人离乡(求订阅求月票)第七五四章 首发日第六七六章 卡路里人和大火炬第六六三章 世界上最狡猾的就是记者第二五二章 沙乒第九四零章 暂时不适用第二一六章 没有悬念的犯罪小说?第四十九章 选择(第三更求推荐收藏)第四五零章 迅速引爆小宇宙第二九六章 音频改编(2/3)第十四章 上电视了第一八零章 我举报,我揭发第八一四章 考生面对面第三八三章 给你们送书第九零八章 新的电影计划第二五四章 再谈文学第一四二章 虫子第八零八章 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第八三八章 我们要结婚啦第二三七章 人在井底第九九六章 评委第七九四章 再遇何克兰第一二七章 暗算第一九三章 科幻?悬疑?第八十七章 文导(4/4)第九四七章 十万很多么?第三八四章 胡瑞第五六八章 不一样的时代背景第五十七章 上架(别怕)第五十八章 大树第五二零章 是大画家!第七九九章 盲点第三七四章 提名公布第九章 意愿第二零九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五二二章 我最爱看着个戏码第三九八章 旁边的商场第九三二章 唱歌还是算了吧第四六零章 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是暗淡的第二八二章 假天下第九四五章 推理电影的黄金期第七六五章 大师姐第六九八章 积极的科幻大佬(第二更)第七一八章 不是特例(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两个小鬼头(求票求收求投资)第一二四章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第三一三章 拼尽生命的一本书第二零一章 力度够了【求月票,求订阅】第一七七章 超越推理小说范围第六十七章 小木屋第三十五章 姑姑很热么?(求收藏,求票票)第二零零章 荣归第一八五章 爸爸,你快看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