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败与阳谋

黄修远和林百杰、蒋海霖谈了一会地效航线的事情,萧英男敲了敲门走进来。

“董事长,刚刚出来的消息,中芯国际申请破产保护了。”

接过文件,他随意的翻了翻,对于这件事的发生,黄修远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

一旁的蒋海霖、林百杰同样是早有预料。

中芯国际其实已经积重难返了,本身的股权问题,台积电、大唐和管理层三方,一直在内部勾心斗角。

直到纺织法横空出世,大唐发现控制中芯国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选择挖墙脚另起炉灶,却故意捏着手上的股份不放,硬生生拖死中芯。

而一众国内的半导体企业,也挥舞着钞票,对中芯国际展开疯狂的挖墙脚。

从今年年初开始,中芯国际就失去了国内外的大批订单,生产线开工率不足3%,而各大股东也没有继续注资的想法,一直看着中芯陷入窒息状态。

倒是良想有想过入股中芯,希望通过收购中芯,帮助东方芯片拿到国内的场地、相关许可证。

只可惜一众国资股东,联手否定了柳弘毅的痴心妄想。

现在光刻法半导体和纺织法半导体,几乎是势同水火,中芯的处境实在是太尴尬了。

硬撑了两年多,中芯还是扛不住了,自己选择申请破产保护了。

黄修远放下手上文件,抬起头来问道:“台积电、联电的情况如何?”

萧英男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上个月的半导体产业调研报告。”

接过文件,他一目十行的翻了几分钟,将一些关键的信息提炼出来,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分化,越发的激烈和惨烈。

西洲半导体三强,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联合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一众西洲企业,开始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电脑和操作系统。

虽然他们搞得非常困难,但有华国半导体顶在前面,他们还是凭借左右逢源,开启了消费电子的本土化。

当然,西洲半导体也不想完全依赖华国半导体,他们将一半左右的芯片订单,给了三星、台积电和格芯。

在西洲联盟看来,目前的全球半导体局面,对他们最有利,这种三分天下的相互制衡下,他们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不像以前,硅谷系一家独大,西洲联盟的半导体产业,受到硅谷系的疯狂打压。

现在燧人系崛起,硅谷系损失了很多市场,西洲联盟也想趁机抢回一部分市场。

至于硅谷系会不会报复,西洲半导体也不是吃素的,这可是几千亿的米元的市场,西洲半导体早就眼红得要咬人了,三方在私底下,交锋了不知道多少次。

现在的局面就是,西洲联盟自己生产一部分,硅谷系生产一部分,燧人系生产一部分。

如果硅谷系敢搞事情,西洲半导体绝对会倒向燧人系,到时候硅谷系将更加麻烦。

因此硅谷系不得不放弃正面打压西洲半导体,转而巩固自己在美洲、大洋洲和亚太的市场。

不过全球各地,只要不是傻子,都没有完全支持硅谷系,反而引入了燧人系、西洲系,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从而保证自己的市场,不被哪一方垄断。

黄修远看完当前的半导体局面,明面上是三足鼎立,实际上是楚汉争霸,西洲也只能左右逢源一下。

他将文件递给林百杰:“南波湾的半导体产业衰退得非常快,今年台积电的代工业务,比去年减少了41.3%,而净利润更是下降了69.7%,看来他们的好日子不长了。”

蒋海霖笑着摇摇头:“迟早的事情,听说台积电正在全力攻关16纳米工艺,如果他们知道我们现在的芯片工艺后,会不会自己崩溃。”

“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是无可取代。”黄修远冷漠的嘲讽起来。

看完调研报告的林百杰,也发现南波湾半导体产业的日薄西山,硅谷系为了保证英特尔、格芯和德州仪器这些公司的盈利,不得不将大量订单给自己的亲儿子。

这导致台积电、三星、联电和联发科,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保住客户的订单。

用经济术语来说,就是进入了严重的内卷状态。

三星还有自己的消费电子,可以保住一部分市场,而台积电、联电、联发科,却损失惨重着。

半导体产业占据南波湾整体GDP的29%,而其他四个支柱产业,分别是电子制造、显示器、精密仪器、工控。

其中显示器已快凉凉了;电子制造中的自主品牌,同样是损失惨重,只剩下一部分代工业务;精密仪器、工控产业,又伴随着其他产业的衰败,逐步走向没落。

在燧人系的全面打压下,加上今年的能源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预计2012年全年,南波湾GDP只有3803亿米元,同比下降7.6%。

加上去年下跌的4.2%,经济衰退得异常可怕。

要知道他们在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GDP达到了3929亿米元。

现在一下倒退回去2007的水平,这种衰败带来了巨大的连锁反应,最直接的情况,就是当地人均收入下降,失业率不断攀升。

而燧人系的打击,还没有结束,半导体、消费电子、显示器、精密仪器和工控设备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情况。

但是另外两个产业,同样受到燧人系的间接冲击,那就是水果和旅游。

燧人系的子公司丰民农业、飞鹏集团、时光信息,搭建的农业、快递、电商产业链,让各地水果可以走出原产地,而消费者也可以采购到价廉物美的水果蔬菜。

特别是地效运输船投入使用后,南北沿海地区的运输成本直线下降。

从琼州、徐闻采购菠萝,通过地效运输船运输到津港、北平,物流成本是每公斤1.1元,收购价格是0.8~1.3元每公斤。

每公斤的批发价格是2.8~3.5元,零售价格4~5元。

比起从南波湾进口菠萝的价格,便宜了不知道多少。

不过这几年来,进口水果的规模确实在逐步扩大着,而南波湾的农民也不断加大菠萝、香蕉、火龙果、番石榴和莲雾之类的种植面积,因为有利可图。

加上半导体和其他支柱产业的衰败,他们不得不更加依赖水果、旅游。

只是其中潜藏的危机,不少精明的当地人,已经察觉到了危险的味道,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用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基本盘。

有时候,明明知道对方图谋不轨,却又不得不主动走进陷阱里面。

春秋战国的管仲,就用购鹿计,击败了楚国。

阳谋,才是最无解的计策。

第一百九十六章 试驾驶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缁衣第四十五章 无心栽柳第一百六十二章 调查与会议第一百零七章 标准与应对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贪婪的人性第三十六章 六锥球氧第七十四章 期权激励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五百零七章 软弱的妥协第七百三十三章 开端(四)第六百零九章 东游记(二)第五百零二章 关键一环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钟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间正道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训第三百章 隐藏的杀机第七百零一章 进化(三)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会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业化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点第七百三十一章 开端(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贺岁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号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二百九十五章 壮士断腕第五百零三章 难题第七百六十七章 缆绳之下第四十章 请相信科学第五百八十八章 别无选择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训第二十六章 六边氧化硅第七百六十一章 碳与金第二百二十三章 让子弹飞第四百四十五章 发言第二百七十六章 抉择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零九章 东游记(二)第三百零三章 超级公路第二百六十九章 贺兰山第六百三十章 渐冷的现实第十七章 购地洽谈第六百七十一章 枫叶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况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准打击第五百三十章 发布会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与专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貔貅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线第六百六十九章 变化(五)第七百零三章 进化(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发第七百六十二章 渐变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鳗鱼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与小区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级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险的火星第五百一十二章 汤谷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与牙第二百六十一章 遥望北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级第一百三十二章 采购与提防第六百一十章 东游记(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闲聊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响(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六百五十二章 预感第四百三十章 虚拟会议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六百一十一章 东游记(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变化(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二十三章 布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开场演讲第四百一十六章 飞廉第二百六十四章 香石竹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盘第五十九章 大项目(加更)第五十六章 广告招标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袭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六百九十四章 漫游(三)第九十章 脱盐与检田第八十六章 纳米线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宫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御系统第五十五章 云检上线(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