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汤谷

北风萧萧,白雪皑皑。

今年漠北的雪,格外的大,降雪量是往年的两三倍左右。

阿尔泰戈壁滩的深处,已经初步建成的汤谷基地,黄修远通过替身机器人,站在基地的瞭望塔台上。

天地间,尽是白茫茫一片,他身后是基地的首席研究员万高峰,也是之前在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挖过来的那一批研究员中,最顶尖的几位之一。

“瑞雪兆丰年,明年漠北肯定是一个丰收年。”说完,黄修远转过身来说道:“高峰,我看了你的方案,确实值得一试。”

万高峰顿时感到受宠若惊,笑着说道:“董事长抬举我了,我也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设想出这个方案的。”

“去看看汤谷一号吧!我们边走边说。”

俩人搭乘电梯,来到广阔的地下基地内。

这个地下基地,是利用之前废弃煤矿矿坑改造的,深度达到247米,长度4.3公里、宽度572米。

此时的基地内,建立了一个巨大的设备,设备非常巨大,上下有两个巨大的圆筒设备,中间有四个长条形状的设备。

黄修远拿着一个平板,上面有设计图,这是万高峰团队设计的汤谷一号。

上下的圆筒设备,是一个阳电子流发射系统,可以形成一道圆筒型阳电子流层,阳电子流从上面的上面喷射口,向下方喷射,下方有一套内外静电场,可以形成内外两个静电场高峰,刚好将上方发射下来的阳电子流,逼到静电场的环型低谷中。

然后吸入下方的环型设备中,最后将吸入的阳电子流,通过内部弧形静电场管道,送回去上方的阳电子流发射系统。

圆筒型阳电子流层,可以阻挡向四面八方喷射的中子流,剩下的中子流,就是向上下喷射的中子流。

要解决上下喷射的中子流,就要依靠那四台长方形的阳电子发射系统,这四台设备,可以形成两个水平平面的阳电子流层,插入圆筒型阳电子流层中,彻底封锁内部爆发出来的中子流。

至于核聚变反应问题,万高峰团队放弃了托卡马克装置、仿星器,而是采用惯性束缚核聚变方案,即所谓的激光核聚变。

魔都光机所也派遣了上百名研究员过来汤谷基地,辅助开发激光系统。

在万高峰团队的设计方案中,核燃料靶丸从上方掉落,利用底部的超导磁悬浮系统,将靶丸悬浮在阳电子流层中间。

随后启动激光打靶,利用高能激光点燃核聚变,由于中子携带了核聚变反应中70%左右的能量,当中子被转变成为高能质子后,很大一部分会被吸入底部的阳电子流回路中。

确实在反应中,由于汤谷一号的设计中,采用了相对细长的圆柱体阳电子流层,让绝大部分的中子流,撞击在圆柱壁上,减少撞击在底部和顶部。

黄修远指着系统说道:

“高峰,你们还有一个小问题要注意,虽然整体系统处于真空状态,但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部分高能质子,容易逃逸到真空系统中。”

听到这个问题,万高峰也反应过来:“董事长说得对,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其他都没有太多问题,接下来就看实际运行,再在运行中发现问题。”

“董事长,言之有理。”

汤谷一号的设计,并不追求核聚变中的氚素自持,因为靶丸中的核聚变原材料是氘素,即DD反应。

虽然DD反应需要的温度高达9亿摄氏度,但是在激光核聚变中,温度和压力的问题不大。

今年刚刚完成的神光3系统中,就将激光聚焦温度,提升到14.6亿摄氏度。

这得利于黄修远研发出来的CSi纳米晶体,让神光激光器的威力提升了好几倍。

光机所将神光激光器的技术,带到了汤谷基地,应用到汤谷一号系统之中。

DD反应就是采用纯氘,进行核聚变反应,而氘素在蓝星的自然界中,丰度非常高,完全不用担心核燃料的来源。

至于如何发电,采用光电发电板、热水蒸汽轮机、温差发电系统,三个系统复合发电。

其实汤谷一号的技术方案,和老毛子的地下核聚变发电站方案非常相似,只是更加精细化,核污染也被压制到最小,中子照射问题也解决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建造一个原型机,作为技术验证来研究。

“高峰,你预计汤谷一号什么时候,可以建造完成?”

万高峰想了想:“15年年初左右,汤谷一号可以完成系统的建造。”

对此黄修远点了点头:“嗯!辛苦你们了。”

地下基地建造区域中,大量穿着外骨骼的工人,操作各种设备,一点点构造着整套设备。

黄修远和万高峰看完汤谷一号的建造后,又来到基地的科研中心里面,他问候了所有的研究员。

然后万高峰带着研究团队,通过超算模拟计算系统,给他展示了汤谷一号的模拟运行。

在模拟计算的三维立体图像中,一颗氘靶丸落下,稳稳的托在阳电子流层中间,瞬间12台激光器射出高能激光,聚焦在靶丸上,核聚变反应产生。

大量的中子、中微子、光子向四面八方爆发出来。

中微子以近光速,穿透了出去。

光子照射在光伏发电板上,而中子则冲入阳电子流层中,被迅速转变成为质子,同时阳电子湮灭出一些能量。

然后阳电子流带着高能质子,进入底部环型系统中,然后通过静电场管道,最后将热能传导出去,即烧开水。

这就是整个系统的初步运行模型。

当然,这只是初步模拟的情况,真正的运行过程中,肯定有许多问题,是设计过程中,没有意料到的。

黄修远看完模拟实验,思考了一会,开口说道:

“高峰,你和巴中基地那边多交流,他们也在上个月开始打造金乌一号,他们的技术方案和汤谷一号差不多。”

“明白,我一定安排这件事。”万高峰点了点头。

巴中基地的金乌一号,就是借鉴了万高峰团队的汤谷一号,然后优化设计出自己的方案。

双方的技术路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黄修远自然要双方多加交流,避免闭门造车,别看现在汤谷一号的设计方案非常完美,但是到了真正运行时,肯定有非常多问题。

而且现在的两套方案,都明显规模超大,要进行小型化,需要双方深入研究。

大型的可控核聚变系统,只能用于地面的固定发电站,如果要使用在船舶、航天上,小型化是必须的。

黄修远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退出了虚拟系统。

第二百八十七章 纯粹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现象第二百八十四章 价格第三百一十四章 补充与滞销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与牙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结合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五百二十八章 卫星通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难度与方案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与本质第一百六十六章 电与热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纳米晶体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四十八章 燃料钝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试驾驶第三十四章 转道蓉城第一百二十章 国际粮商第四百零八章 人类的未来第三百四十三章 隐藏彩蛋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渐开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务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五百二十六章 时代之船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一百二十九章 宣传短片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六百九十八章 进化(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产业生态第三百四十七章 远东冬雷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一百七十五章 博览会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七百六十七章 缆绳之下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选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败与阳谋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术发展第七百四十三章 原罪第六百八十章 提炼工厂第二十六章 六边氧化硅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渐开第二百四十六章 身体问题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过第七百五十七章 航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五百七十一章 42.8℃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二百一十二章 沸腾发酵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六百五十二章 预感第一百三十七章 开通仪式第四百一十七章 转变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与抛售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拟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拟第四百二十章 购岛和游客第四百九十六章 穷途末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艰难的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钾风云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闲聊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处第七百三十章 开端(一)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七百七十九章 试航第五百三十章 发布会第六百零五章 反应第七百一十九章 鼎革第二百四十章 新贵屿(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装备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六百三十章 渐冷的现实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销毁第四百六十八章 反应第一百零六章 农垦联盟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四百九十五章 罗网第六百六十六章 变化(二)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十二章 发展理念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爆发第二百三十二章 问题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