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

刚编辑好举报信的伯恩斯,点击发送后,却发现电子邮件的对外联系功能,被锁定了。

他脸色一变,随即发现手机也被限制了:“该死!”

与此同时。

随着莫兰城的地热发电技术研究基地,开始测试3000米深度的四号井,地下岩层和深处岩浆的稳定,似乎出现一些变化。

地下热量被热水循环系统“吸上来”,导致周围的深层地热能,和深层岩层结构,开始出现渐变。

莫兰城的北部,就是全球著名的黄石公园,距离不过是几十公里左右。

这也是地热发电技术科研基地,设立在莫兰城的原因之一,因为当地拥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

只是人类并不知道,这种盲目的开发,是否会引发其他不良的连锁反应。

时间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两个多星期,哈利博士的成果汇报,成功引起了诺亚会高层的重视,他被正式任命为莫兰基地的全权负责人。

而伯恩斯则被解除职务,打发为一个后勤管理人员,还被限制了对外通信自由。

四号井的实验非常成功,理论上的发电功率,可以达到2.2万兆瓦左右,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能源来源。

其他两个地热发电技术的慢吞吞研发速度,让诺亚会高层选择相信哈利博士,双方一拍即合,准备下个月对五号井(6000米深度)展开实验测试。

各种材料和人员,在诺亚会高层的支持下,迅速被调集到莫兰基地中。

哪怕是大雪纷飞的寒冬,仍然没有阻挡诺亚会高层的热情。

毕竟联邦那边,也陆续开发了不少“地热发电站”,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核聚变发电站,让外界以为真是地热发电站。

因此诺亚会、西洲联盟和露西亚,都在不约而同的押注深层地热发电技术,试图在这方面,追赶上联邦的脚步。

毕竟现在核裂变的成本太高,而核聚变技术又没有成熟,之前各方合作的国际热核组织,也陷入了扯皮和瓶颈之中。

无法在核聚变发电技术上,获得突破性进展,各方只能另寻他法。

地热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进入了各方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中。

只是他们不知道,联邦早已经完成了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而且随着不断改进,技术越来越成熟。

所谓的地热发电,不过是一个幌子。

不过对于各大势力,加大对地热发电技术的研究,联邦其实暗中还是非常关注的。

情报司的北美工作组,已经连续五次,向本土预警了北美激进的研究策略,可能导致难以预测的地质灾难。

奈何联邦本土,对于诺亚会在北美的事情,也显得鞭长莫及,只能暗中加快各种布置。

将内部的产业生产状态,从之前的蓝色状态,提升为黄色状态,距离战时的红色状态,就一步之差了。

调整产业的生产状态后,本土和附属势力的工业农业生产指数,从之前的1.43,被进一步提升到3.2左右。

产业指数,这是联邦对一个地区生产力和社会需求的比值量化。

当产业指数为1时,即社会整体供应需,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不过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值。

根据社会市场的实践证明,1.23~1.28左右的产业指数,才可以保证物价的平稳和发展需要。

之前在蓝色状态中,联邦的产业指数,一直维持在1.3~1.4左右,显然是在做战略储备,需要社会供需处于略高一点的供大于求。

现在一下子,将产业指数提升到3.2左右,就相当于人均产生量,被提升到人均需求量的三倍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也只有联邦这种特殊体制下,加上各种先进技术的辅助,才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联邦各种物资的产量,迅速向特定物资倾斜,比如生产穹庐系统的原材料、生产超级公路的材料、生产农业工厂的材料之类,产能在调节下,出现了节节攀升的情况。

另外还有核聚变发电机组、各种大型工程机械、矿物开采车、核动力破冰船、还有各种武器装备。

都进入优先生产的序列之中。

这种看似疯狂的产能爆发,仍然不是联邦的全部力量,而且对于民众的日常需要,影响其实并没有多少。

因为联邦并没有产能过剩,导致商品滞销的情况,那些超出日常需要的产能,都被消耗在其他方面。

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们的产能必须进入社会流通环节,实现商品的交换,达到资金回笼的目标。

但联邦的富余产能,并不进入社会流通环节,而是通过内循环,实现内部消化。

在这个过程中,联邦的企业是可以完全不考虑盈利问题的。

而联邦进入黄色状态后,外界并没有感到什么明显的异常,最多只是发现基建变多了,很多工厂满负荷生产。

不是高层人员,是很难知道其中的生产力,究竟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的。

暹罗的曼谷附近。

丘达新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了来自本土的三名特派员。

“黄组长,好久不见,大家都别客气,喝茶。”

拿着一份文件的黄富齐,笑着说道:“丘先生,我就长话短说了,这是需要您协助的一些事情。”

丘达新接过文件,戴上眼镜后,仔细浏览起来。

改造20座中型城市(50~100万人口),实现全面的一体化建筑设计,覆盖穹庐系统……

建设总占地面积50万亩的农业工厂(一共10个),替代大约5000万亩的露天农田。

建设战略储备库,6个大型食品储备库、6个大型生活物资储备库……

建设全面覆盖式的超级公路……

咕噜!丘达新哪怕是见过大风大浪,面对这样一份建设计划,仍然感到目瞪口呆。

联邦的可怕力量,再一次让他认清自己,他定了定神:“黄组长,这些真的要在两年内全部完成?”

“不,是计划两年内,如果情况有变……”

原来如此,这不过是计划,丘达新估计五年内可以完成,就已经不错了。

“……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快要在半年全部完成。”

“半年吗?没有……什么?半年内完成?”此时丘达新才反应过来。

黄富齐再次严肃的说道:“丘先生,你没有听错,这个计划最慢两年,最快半年,我们将启动辅助的战略调整。”

听完详细的部署,丘达新才知道联邦是玩真的,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将在暹罗本地,招募大约300万名工人。

至于工人的来源,除了城市的居民,还有当地农村的农民,至于农民变工人后,农田荒无的问题。

联邦庞大的储备表示,这不过是小意思。

第一百三十二章 采购与提防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第四百八十章 锚定价值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百一十一章 东游记(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黄石畸变第十一章 收购工厂第一百一十五章 降价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一百零七章 标准与应对第五百零二章 关键一环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术验证第一百二十四章 缁衣第六百八十二章 云海(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月球(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开场演讲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餐背后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来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将一军第二百九十章 合纵连横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六百一十五章 隐患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三十九章 脑庭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宫第二百一十六章 万亿威慑第五百三十四章 渐变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九十六章 通钢第四十一章 合作达成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拟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号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发第五百六十七章 记忆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来第四百六十九章 当头一棒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溃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块第二百八十九章 定制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销毁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会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贵屿(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两个合作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术验证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后的交锋第九十七章 电视剧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参观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七十章 减排3%第四百四十八章 异化第二百八十五章 测评第三百七十五章 细胞陷阱第二百零七章 问题与邀请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开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电矿碳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态与样机第二百九十二章 驱狼吞虎第二十二章 活着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树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东游记(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备忘录学者第四百二十六章 赔偿与出击第四百二十三章 入选第九十七章 电视剧第十五章 工业灵魂第六十九章 鲜奶上门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风厂第四百七十章 无可奈何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艺第四百八十五章 软实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将一军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发现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报李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区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四百二十章 购岛和游客第五百一十章 外汇与人才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九十四章 异动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岛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发展第五百零八章 整顿安排第二十四章 竣工第二百六十九章 贺兰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两个实验第七百六十七章 缆绳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议论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