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 意大利救援军

对于城内平民问题,其实联省私下跟英军是有交涉的,英国人表示了很好的绅士风度,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对平民做出有辱军人尊严的事情,从战争开始直到被围城,英国人也没有做出过屠杀平民,抢掠物资的举动。

令人奇怪的是,越是处于劣势,英国人越是严格的执行着军纪,仿佛他们真的是一个个绅士一般,城内尽管生机惨淡,可是治安始终良好。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人,竟然就是那些蛮横的发动各种惨案的凶手。

当然也许正是因为失败,让英军偏执的想要保存精神上的优越,自诩为文明人,自诩为绅士的他们就更想要恪守道德。也许是因为城外就是数倍的联省军,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下,一旦在城内做出什么不合适的举动,他们将来会遭受的报复。

但是联省,确切的说是赵泽勇个人,至于自己手下那些将军们,他们对于伤亡的容忍能力太大了,有两个理由,第一是慈不掌兵,第二是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但是赵泽勇却不能漠视生命的丧生,既不想看到自己的军队付出不必要的牺牲,也不愿意看到平民百姓无辜伤亡,所以赵泽勇才命令部队对九江围而不打。

而对平民做的,早在战前就已经派人宣传,鼓励百姓暂时搬到城外去,确实在围城前,九江城就逃走了数万的老百姓,有的是投奔乡下的亲戚,有的是跑到其他城市。但是还有一部分依旧停留在城里,这部分人,有的是没有亲戚可以投奔,有的是没有能力逃跑,都是些穷人和老弱。

现在围城了,这些弱势群体也不能不顾,尝试性的跟英国人谈了下。表示希望他们开放城门,允许平民出城,联省将在城外建立难民营收容这些难民。而联省表示,绝对不会趁着平民出城的时机来攻打九江。

经过几天的反复磋商,让人意外的是,英国人竟然同意了。

十二月中旬,在围城十天后,所有的平民安全撤离到了新合镇设立的难民营中。九江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城,里面只有英军数万军队。

赵泽勇不由得感慨英军的风度,甚至还向外透露了对英军的赞赏。表示世界上恐怕没有一只军队会做出如此有人性光辉的举动,表示这场战争不管输赢,双方的军人都是好样的。

赵泽勇对英国军队的认可,很快就见诸报端,全世界也都转载了赵泽勇的态度。都对英军的风格极力赞扬,表示这是文明国家军队的优秀提现,在胜利时候能够维持风格容易,可是在面临困境的时候还能维持风格,就尤为难得了。一时间英军被西方世界赞誉为楷模。

英国人面无愧色的接受了这种赞誉。也表示英军是文明的军队。随之以此为依据来反证,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制造出万县惨案那样惨绝人寰的事件的,所有一切事件都只是中国人杜撰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不得不说英国人这种说法在西方普通屁民那里很有市场。很多白人都愿意接受,可是这对英国完全没有帮助,各国政府甚至是稍微明白点事理的,都能辨明是非。

英国人放中国平民出城是一个闪光点。可是这跟他们制造惨案是两码事,一码不挨一码,一只军队能够有优秀的表现不意外。有劣迹也正常,今天的英雄也许明天就变成了屠夫。汪精卫在叛变前,还一直是一个民族英雄呢,少年时刺杀袁世凯,刺杀满清亲王,被俘后还面无惧色,很有气节。可是后来还不是当了汉奸了。

所以一时间英国人得到了舆论同情倒是多了点,可是事情都发展到这时候了这还有屁用,真正掌握话语权的那些人并不认同英国人的可笑说法,即便他们认同,他们也绝对不会在这时候趟这趟浑水了。就像美帝的做法其他国家的人再怎么看不惯,可是他们国家也不敢反对美帝,不但不敢反对美帝,甚至在国际事务上还要跟美帝保持一致呢。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有聪明绝顶的家伙来破解迷局呢。

王崇阳大笑英国人的拙劣手段,立马上报赵泽勇,表示英国人之所以送中国百姓出城,完全是道义上的考虑,把平民放在城里当作自己的挡箭牌,这非常不利于英国人的国际形象,而将老百姓放出城去,却可以节省大量的粮食,让他们坚持更多的时间。

赵泽勇想想也有道理,确实,英国人放老百姓出城的时候,不允许他们携带粮食物资,名义上是担心他们夹带军事情报给联省军。

但是赵泽勇有个疑问,英国人就不怕联省借着百姓出城的混乱时机,攻打九江吗。

王崇阳对此的解读是,英国人那时候怕不是期待着联省军这么干呢,一旦联省军趁乱攻城,就算打败了英军,英国人也有说法了,就是他们顾惜中国平民伤亡不能够放开手脚,而联省军却不顾惜自己国家百姓的伤亡,所以才打败了英国军队。而且在对方允诺平民出城的时候,而联省却借机发动军事行动,这对联省的形象太不利了。

反正英国人已经知道自己必败了,此时能既能找到借口给失败以台阶下,又将联省陷于不义。就算联省军没有做出这么下作的事情,他们也可以节省粮食坚持更多时间,从而等到救援。他们没有任何损失,可谓是一举数得。

一个看似人性闪光的举动,在王崇阳的解读下,竟然有这么多阴暗的东西在里面,不得不说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这个道理,真他妈对。

不管英国人是不是真的闪光,在平民撤离完后,赵泽勇都打算强攻九江了。一开始自己不同意,是想全部俘虏英军,到时候就算是卖猪也能多卖点钱,当然也有对部队伤亡的顾虑,和平民安全的担忧。但是这段时间的谈判,让赵泽勇发觉,英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投降的意思,反而是在他们放平民出城后,他们的军官都在宣传他们如何正义,这种催眠让士兵的士气在慢慢回复。

但是计划比不上变化,联省军还没等到发起总攻呢,赵泽勇立刻就叫停了已经迫不及待的唐宇纵,因为意大利宣布出兵了。

墨索里尼这个蠢货,宣布组织联合救援军来解救英国军队。说是联合救援军其实主要部队都是意大利部队,不过其中有少量的非洲黑人部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志愿军,总人数五万人。

其中作为主力的意大利部队,墨索里尼宣称,十天内就能出发,经苏伊士运河,半个月开抵中国。从意大利到上海八千多海里,而要半个月到达,也就是说意大利海军必须保持至少26节左右的航速。这个速度对军舰来说不算快,因为这时代主流战舰都有三十节,可是那是最高速度,巡航一般都不会超过20节,否则不但费燃料,而且对军舰的动力装置损伤很大,怕是到了中国就该维修了。

所以意大利为了这次出兵可是下了血本的,就是不知道是墨索里尼这个冤大头自己掏腰包,还是英国人会给他们报销。

正是因为意大利突然神经质一般的宣布出兵,赵泽勇才决定暂时停止进攻九江。他要让九江的英军,成为一盏明灯,引诱不怕死的意大利蠢货想飞蛾扑火一般向九江扑来,这是简单的围点打援计策,但是简单却从来都很有效。

ps:??不知道怎么的,习惯写大章了,这章算是最近最少的一章了,不知道这算不上业界良心啊,吼吼。

第89节 贵州请愿第209节 对日准备第149节 一触即发第30节 主持海军(1)第12节 哈雷崛起第77节 要发战争财第131节 不同兵种的竞争第40节 被发现了第142节 大战爆发第6节 连青霉素厂也要建?第199节 岩白练兵第208节 郁闷的蒋价石第197节 缅甸变局第90节 运输压力第233节 山东战役第169节 意大利人来了第28节 去做特使第22节 诺贝尔奖第88节 昆明市井第125节 屈原镇惨案第72节 我爱中国第53节 身兼两职第71节 交战第88节 昆明市井第83节 入国党第130节 英国出兵第64节 姐姐美吗第167节 捷克式机枪第一百十一八节 通告第211节 新的国家形态(1)第5节 入川请愿第55节 建设钦州港第135节 全面制裁第18节 张澈辞职第4节 过墙梯第168节 瓜分河南第150节 遭遇战第226节 捷报(1)第30节 主持海军(1)第166节 李宗仁北上第137节 整合军工第27节 组建工人联合会第83节 入国党第160节 巴雷特第74节 立宪第88节 昆明市井第128节 扩军计划第59节 纺织业先行第12节 哈雷崛起第65节 尼龙出马第133节 胜败第50节 进占广西第56节 铁路超预算第78节 秘密科研第94节 商议第51节 编练滇军第96节 中粮公司第34节 唐继尧下野第27节 组建工人联合会第84节 这不是赌第6节 入川会议第96节 被配角了第84节 点将第65节 尼龙出马第228节 谁报复谁第153节 轰炸第140节 回家第96节 被配角了第10节 金融战第54节 烈马奔腾第51节 编练滇军第15节 署理蒙自第87节 学习飞行第65节 中国有我中国强第157节 坦克兵前进第15节 治理四川第215节 武装直升机第22节 影响第70节 胡万整军第16节 联省大议会第78节 航母消息第63节 女人问题第67节 中糖公司第149节 一触即发第47节 独掌滇省第7节 外务司长第14节 借枪第8节 平川第71节 交战第61节 再访女校第3节 时空倒爷第235节 登高必跌重第35节 三分云南第100节 处分第14节 借枪第14节 三蹦子第93节 十艘航母第39节 海盗?海军?第153节 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