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无耻的英国

意大利人出动的消息终于让赵泽勇送了一口气,这群猪,如果有脑子,有心思,不是为了英国人来的,那就不好办了,自己就算在九江干掉了英军,意大利人赖在上海怎么办?总不能冒险,开陆军去上海吧,他们赖在上海,最后在按照列强的标准,非划一块租界,到时候革命政府顶部顶得住压力?

现在终于确定意大利人来了,赵泽勇松口气的同时,也高兴起来,这次可不会像上次英国人那样了,绝对不会让他们从容到达九江,要让意大利人在路上就葬进长江,他们这所谓的救援军绝对不会有机会见到他们救援对象的面,当然在战俘营中见面不算。

而遏制意大利人的第一道防线,正是安庆。

安庆在英国人占领期间,就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设施,机场、仓库甚至医院。李宗仁占领这里除了缴获了英国人大量的物资外,由于几乎是和平接收的安庆,所以也完整继承了英国人修建的各种设施。

李宗仁离开后,联省军队利用英国人的物资,继续修建完善各种军事设施,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将安庆机场扩大了再扩大,现在可以停放一千架飞机,并且储备了足够多的燃油,只等意大利人来到安庆水域,就要给他们一个印象深刻的见面礼。

安庆之外,联省还在长江北岸修建了不少小型机场,就是用来跟踪追查长江上的船只的,绝对不能容忍发生像上次那样,英国人不声不息的就占领了九江。这次如果意大利人试图登陆,那么将第一时间被联省空军制止。

意大利人倒是没让人意外,他们并没有试图在沿岸任何一个地方登陆,然后水陆并进,而是直扑九江。也许是因为意大利人自信满满,也许是因为拉着他们的运兵船和护航的军舰都是英军的缘故。反正他们就这么直挺挺的往九江奔来。

这看的联省军官目瞪口呆,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急着送死的啊。你们好歹也该打打安庆啊,难道不知道哪里有大量联省部队,不知道不打下安庆,你们的退路就没法保证。要知道英军当时占领这里,可不就是有保障后路的战略意图吗,被联省打下这里后,英国老将军险些给气死。可意大利人倒好,根本对这里视而不见。看都不看安庆一眼,就径直往上游驶去。

搞的安庆守军也颇为惊诧,他们的作战计划都拟定好了,如何防御意大利军队的攻击,如何反击,如何最大程度的消灭意大利部队。现在倒好,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你。

看到这情况,突然赵泽勇有了一个注意,让安庆部队放过意大利人。

李宗仁到底是个明白人。不会像唐宇纵那样,总是按耐不住野心。李宗仁很好的服从了命令,当浩浩荡荡的意大利运兵船加上和英国护航舰队驶过安庆,并向上行进了十来公里的时候。第二道命令与李宗仁预想一样如期而至。

联省空军开始呼啸,从安庆出发,直扑意大利运兵船和英国军舰而来。

李宗仁此时心中不由得摇头,以前总认为西方军队很厉害。自己是见识过了英军的,觉得不过如此,现在看来在很多方面。列强军队十分儿戏啊。本来按照作战计划,当九江引诱来列强军队后,安庆将负责阻击,如果意大利军队攻击安庆,则安庆这段时间修筑的完备工事就有了用武之地,在防守住意大利人的猛扑的同时,空军开始不顾一切的轰炸他们的运兵船,让意大利部队在船上的掉到水里去,登岸的将没有船可以回去。

也就是说,联省是打算在安庆就彻底消灭掉意大利人的。

可是没想到他们的船队根本就没有攻击安庆,随即赵泽勇那边传来让他们也不要进攻的命令。李宗仁一眼就看到根源了,这是联省又要玩个大的了,放过意大利人人,意味着他们的运兵船和护航军舰,将平安驶进安庆和九江之间。这两个城市将像两道锁一样,将他们这只船队牢牢锁住。

也就是说,联省高层,或者说赵泽勇的胃口,已经不止要吃下几万意大利陆军了,而且对十几艘英国护航军舰也非常有兴趣,要把英国军舰也都吃下来。

见到英、意海陆军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李宗仁在猜测,这次计划应该是出自赵丰之手吧,赵泽勇对军事的一知半解,大概不可能在短时间就想到对军事计划做出这样的改动来。如果是赵丰也就好解释了,上次在蕲州狙杀英国舰队,最后是打掉了运兵船,让军舰跑掉了,最后让胡万把指挥的各个军官骂的一无是处,还让朱玉德跟胡万彻底闹翻。

而赵丰也是那次指挥的高级军官之一,当时唐宇纵不过是负责执行的一个军官而已,要不是那次失败,也许唐宇纵也不会担当大任负责指挥攻击九江,而是赵丰继续指挥吧。这次赵丰肯定是想一雪前耻,如此看来,英国军舰在劫难逃啊。英国人和意大利人真不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啊,赵丰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那才见鬼了。

一时间李宗仁有点替敌人担心了。

但是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是一般情况下,这两只军队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不管是英军还是意大利军队,都是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系列的军队,在怎么不堪,他们也不会真的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可坏就坏在,这次是两个国家联合作战,意大利出陆军,英军出海军。

如果单纯是意大利人,他们肯定会攻占安庆,同理如果是英国人,他们也不会放任安庆这颗钉子在他们身后。

可现在是两只部队作战,那就有不同的战略意图,和利益所在。

事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意图,英国人忽悠了意大利人。

英国人始终认为。他们之所以失利,军队被包围在九江,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轻敌了。事实确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轻敌所致,如果不是轻敌,英国人不会只放很少的部队在安庆,最后让李宗仁抄了他的后路,如果不是轻敌,他们当时不会只派一万部队去进攻瑞昌,被唐宇纵打的大败然后还趁机攻向了九江,如果不是轻敌。他们根本就不会只派十万人就敢跟联省三十万军队对峙了。

英国人轻敌,是因为没有碰到过联省军队,没有跟联省军队作战的经验。现在轮到意大利人了,意大利人也没有这样的经验,所以意大利人同样轻敌。

而英国人之所以轻视联省军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种族偏见,白人横行世界数百年了,从来都没遇到过对手。于是各种恶心的种族优越论就根植进了他们的血液中,对其他种族充满了鄙夷和歧视,黄种人中,别说衰弱百年的中国了。就是新近崛起的日本人,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意大利人同样有这种毛病,而且他们比英国人更加严重。意大利人在欧洲一直是一只软柿子,历史上被法国人欺负。被奥地利人欺负,一直德国人统一自己的国家,先后揍了奥地利和法国人后。他们才借着机会统一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之后他们就一只排在欧洲列强的末流,只能欺负欺负非洲人,对上任何一个列强过,不管是奥地利还是法国,跟不用说德国了,他们都显得不堪一击,加上经济最弱势,获得了一个穷光蛋帝国主义的外号。

在欧洲意大利什么都不是,可是他们仍旧是白人,他们仍旧看不起其他种族。而且由于他们在欧洲一直抬不起头来,反而让他们这种种族歧视十分盛行,被压抑的自卑情绪毫不保留的都发泄到其他种族身上,表现出了歇斯底里的优越感。即便是在后世,意大利人的种族歧视传统都是最浓厚的,比美国,比法国,比英国都更为强烈。

尽管意大利在欧洲地位有些尴尬,但是他们却有着辉煌的历史,罗马帝国的辉煌是他们无比向往的。现在他们又有墨索里尼这个狂人执政,更是将恢复罗马帝国荣光当成了一个目标。更是助长了意大利人的野心,让他们更是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

所以这次意大利人一到中国,不是先打仗,而是给军队放假,让他们在上海好好玩。而军官则负有另外的使命,他们也在上海考察,考察租界的经济,考察上海的民情,还有上海的地理。墨索里尼派军队来前,就给了军官一个任务,让他们考察意大利人在中国扩张势力的可行性。而上海就是意大利扩张势力的最佳地方。

意大利军官对上海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甚至是日租借的繁荣都十分羡慕,给墨索里尼回电说,上海毫无疑问是东方的中心,也是东方权力的中心,意大利应该在这里有一块自己的租界,必须像英美法等强国一样,在这里彰显自己的权力。

军官的汇报很对墨索里尼的胃口,他不能容忍在东方世界的中心上海,英美法甚至日本都有租界,而意大利人却没有。所以墨索里尼已经决定,在解救出英国军队,成为英国人的救星,并且在中国人面前展现了自己的武力后,就立刻强占上海一块地方作为意大利租界。

所以意大利人离开上海的时候,是依依不舍的,在他们看来,这里的某块地方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地方。

但是言归正传,就算意大利人很看不起中国人,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可是对意大利人来说,英国军队可是前车之鉴啊,就是因为安庆失守,才让他们变的被动起来。现在意大利人却也犯同样的错误,不顾安庆在后方,直接去九江,难道他们会以为同为白种人的英军会被中国军队打败,他们就不会有相同的命运?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意大利指挥官是跟英国海军指挥坎宁安交流过的,但是坎宁安没有说实话。一开始是因为说出实话来太丢人,堂堂大英帝国被中国人打败着实说不出口,后来就是存心要欺骗意大利傻帽了。

当一开始意大利人询问情况的时候,坎宁安为了英国陆军的荣誉,把责任都推脱给了英军中的殖民地部队印度兵身上,说是因为他们的背叛。才导致了安庆失守,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可是在九江地区,英国人可是实实在在被人正面打败的,而坎宁安虽然要照顾英国人的荣誉,但是他身为海军也大可不必太过为陆军开脱。可后来他也在九江问题上说谎了。因为当时突然联省发动了对九江的猛攻,坎宁安认为是因意大利军队的到来,让中国人感到了危机,试图尽快的攻陷九江,所以坎宁安想要忽悠意大利人赶快到九江去,不要把时间浪费到安庆身上。所以他说了慌。

坎宁安对意大利指挥官表示,之所以九江英军也遭遇失败,其实也是有难以启齿的原因。这个原因,英国军方为了自己的面子,一直都没有公开。理由还是印度兵的造反,安庆因为驻守部队大部分都是印度兵,是实在压不住,可是九江有条件的情况下,军方就封锁了这个消息。毕竟自己殖民地的部队背叛宗主国听起来十分不好听。

在印度兵反叛后,中国人趁机调集了数倍的兵力,无耻的偷袭了英军,这才导致英军的失败。不过在失败之余。英勇的英国军队还是用少量部队,保住了九江。这足以体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低下,此前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点优势。完全是英军运气不好,内乱加上被他们无耻偷袭的缘故。

意大利人接受了这个说法,因为他们也想不出白人军队英军会失败的原因。在意大利人看来。英军的战斗力跟意大利军队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大家都是列强部队吗。

所以在英国人连隐瞒带欺骗,最后加上奉承和忽悠,终于使得意大利指挥官接受了不去在安庆浪费时间的说法,直接将部队运到九江,接着就是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一股震慑住中国人。

如果赵泽勇知道英国人的作风的话,肯定会大骂英国人无耻了,尽管英国人骗的是冤大头意大利,是自己现在的敌人意大利军队,可是赵泽勇依然要骂。英国人这是惯性啊,习惯性的欺骗和出卖自己的盟友,二战时期,就是英国人一直不给法国人保证,导致法国人一直不敢对纳粹强硬,一步一步的绥靖让纳粹吃饱喝足变得壮硕起来,最后发动了二战。

在亚洲战区,英国人更是在缅甸不停的出卖中国远征军。在日本人都打进了缅甸,英国人需要中国援军的时候,仍然是不允许中国军队大举进入缅甸,只允许一小部分一小部分进入,英国人的心思是,中国军队小部分进入就足以给他们打掩护了,而他们就一个劲的逃。最后中国军队吃了大亏不得不接受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英国人如愿的从缅甸撤出了自己的部队,而代价是远征军数万军队的伤亡。

用中国人的牺牲,给他们的撤退或者说逃亡制造机会,英国人自私自利的卑劣人性表露的淋漓尽致。而那是后世的事情了,而且是另一个时空的历史,这个时空肯定是不会发生了。但是这个时空因为赵泽勇的到来,英国人又有了另一个坑盟友的机会,此时这个盟友是意大利人。

英国人跟意大利人的利益和战略意图是不一样的,从一开始就不一样,意大利人是借着救援英军抬升他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出兵中国,展示他们的武力,让中国人屈服,然后从中国划出租界,到时候中国人不敢反对,英国人也不好反对,他们的目的就非常容易达成。

而英国人呢,他们只是为了让意大利人帮他们解救出自己的被围军队,救出自己人后,至于意大利人爱做什么,他们就不管了。英国人甚至想,等九江解围后,他们第一时间以自己军队疲惫的原因,将他们送回上海,把意大利军队留在九江。

意大利人也许为了展示武力,会很情愿的留下,至于之后他们被中国人打成什么样就不关英国人的事情了。到时候要是他们需要英国军舰去救援他们,那就要看英国人的心情,还有机会了。

所以英国人根本就不关心安庆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在九江待多久,换句话说,就跟二战时候英国人允许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一样,他们打的主意就是跑,远征军是给他们断后的,而此时担当这个角色的,就是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毫无疑问被坑了,被无耻的英国人坑了。

ps:??又是一个大章,最近习惯写大章了好像,少一张可是少一个点击的,大家说我要不要分拆开来,然后多发几更,按最近的章节字数,每天四更应该没问题的。

第194节 民心民气第216节 火箭炮第80节 出川第84节 这不是赌第218节 总统和总理第200节 五个月第92节 超级奥哈默第69节 农业资本萌芽第191节 意大利弃子第217节 你爸爸是总统了第26节 办报第55节 我们都是混蛋第11节 暴发户造大屋第58节 联省自治第219节 激烈的发布会(1)第144节 目标显露第56节 铁路超预算第124节 外交斗法第31节 火炮登场第34节 联合舰队第48节 被坑了第84节 这不是赌第52节 福尔贝克第16节 联省大议会第4节 种子公司第16节 联省大议会第56节 铁路超预算第13节 钱臣第141节 冯玉祥的机遇第104节 军事调整第55节 建设钦州港第83节 入国党第111节 西线突进第93节 前线第89节 贵州请愿第12节 哈雷崛起第200节 五个月第70节 争地第14节 借枪第62节 移风易俗第12节 哈雷崛起第65节 中国有我中国强第69节 农会在川第9节 四大龙头第145节 主动出击才是王道第86节 心理学家第191节 意大利弃子第37节 云南省长第69节 农会在川第207节 北伐结束第78节 秘密科研第195节 战俘问题第150节 遭遇战第233节 山东战役第8节 平川第21节 阿比朵儿传奇第99节 广西龙头第77节 工业发展第96节 银行计划第166节 李宗仁北上第22节 诺贝尔奖第49节 省长很忙第11节 暴发户造大屋第103节 矛盾重重第27节 组建工人联合会第54节 烈马奔腾第12节 哈雷崛起第53节 中国式的中国兵第20节 争夺代理权第57节 北伐第135节 全面制裁第70节 胡万整军第82节 扶持干儿子第140节 回家第130节 英国出兵第104节 军事调整第16节 联省大议会第30节 主持海军(1)第12节 哈雷崛起第24节 云南王家第92节 超级奥哈默第68节 立宪大计第192节 我们不能投降两次次第19节 钱臣谋局第84节 这不是赌第6节 入川会议第132节 无助的英国步兵第16节 联省大议会第27节 组建工人联合会第67节 中糖公司第170节 无耻的英国第65节 尼龙出马第116节 并非冲动第219节 激烈的发布会(1)第74节 立宪第89节 贵州请愿第1节 十年积聚第137节 整合军工第59节 纺织业先行第63节 把精英教育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