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军阀战争

唐生智是一个永不安于现状的人,放在后世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者,可是在民国他就是一个不自量力的军阀。

他在湖南当师长的时候挑衅省长赵恒锡,当了省长后挑衅大军阀吴佩孚,北伐后挑衅蒋价石,跟冯玉祥闹矛盾,跟汪精卫勾结,这是一个很不识相,很能闹腾的人。

北伐时期,大局为重,蒋价石还能容忍唐生智。可是北伐胜利了,蒋价石就绝不容忍了。他需要拿人开刀树立威信了,而此时唐生智再次跳了出来,反对蒋价石的裁军政策。蒋价石很快就发表了对唐生智的处理意见,先是撤销了唐生智亲信周斓的湖北省省长职位。

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空的,湖北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被联省军控制了,武汉也驻扎这联省大军,一个空头省长能有什么用处,可是唐生智就是不愿意放弃这个省长,过去利用汪精卫稳定周斓的位置,汪精卫走了后,还是让周斓赖在这里。或许唐生智期待有一天自己能打回湖北呢,这点上他倒是跟赵泽勇很像,没吃到不说还能忍,一旦吃到嘴里,就不愿意吐出来。

蒋价石撤销周斓的职务让唐生智大为不满,公然截留了本该上缴中央的财税。现在整个中国,除了三个地方不用向中央递解税收,一个是东北,一个是联省,还有一个就是山西,其他地区,甚至包括西北军控制下的山东河南都需要将部分税务交送中央。唐生智此举毫无疑问是挑衅了。

蒋价石直接以此为由宣布解除唐生智安徽省长的职位,撤销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一职。

唐生智干脆狗急跳墙。宣布蒋价石伪命,名为中华民国主席。实为独裁为国贼,宣布讨逆奉正,尊奉汪精卫重新回国执政。

蒋唐战争立刻就打响了,而且是唐生智先发制人,率先发起了攻击。这是找死还嫌不够快。结果是唐生智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展开呢,就被蒋价石闪电战了。

蒋价石的部队,从苏北分三路攻入了安徽,而唐生智的部队部署太乱。在安徽有一部分,在河南还驻扎着一部分。结果蒋价石中央军一进入安徽,连打了几个胜仗后,其他军阀立刻就坐不住了,像闻到血腥的饿狼一样扑了上来。

冯玉祥向唐生智在河南的部队发动进攻,将豫东南地区收回自己控制,此时加上赵泽勇放弃的豫西南地区。冯玉祥算是占领了整个河南地盘,将自己的西北地盘跟河南、河北和山东连成了一体,成为中国最大的势力。

蒋价石发动对唐生智的吞并,赵泽勇是没有参加。因为他的注意力放在对日上。但是却让赵泽勇很烦,历史还在按照轨迹进行啊,蒋价石是要一个个收拾掉军阀们。历史上第一个就是唐生智。联合桂系打败了唐生智,接着又扶持唐生智灭掉了桂系,在然后是西北军,最后是阎锡山,经过一场中原大战彻底奠定了中央军的优势地位。

现在收拾掉了唐生智。按照轨迹接下来就该是桂系了,但是这时代的桂系被赵泽勇的联省势力取代了。蒋价石会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联省身上吗,赵泽勇不敢赌运气。因此他立刻开始了舆论攻势,不是害怕蒋价石打自己,而是担心蒋价石破坏自己攻击日本的行动。在报纸上,联省大肆抨击蒋价石穷兵黩武,国家刚刚和平就发动内战云云。

现在联省可是中国的明星势力,一举一动都受到各地的关注,联省的态度很快就全国广播,蒋价石立刻针锋相对。历数联省不服从中央的各种事迹,先是不愿意递交税收给中央,接着以联省这个名义割据数个省,根本就是军阀作风。

蒋价石的发言竟然还获得了许多民主人士的支持,在他们看来联省的所作所为确实是阻碍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没有受到冯玉祥等人的支持,很简单,骂联省的东西放到他们身上同样适用,联省割据,冯玉祥阎锡山就没有割据了,让他们支持蒋价石的这样的言论,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蒋价石不但打嘴仗,他还真的敢动手,不过都是小规模的。或许蒋价石认定,自己代表中央,只要不大规模的发动战争,其他军阀也不敢把事态扩大,不然一个叛逆中央的大帽子一扣,谁都受不了。

于是蒋价石先是在安庆试探性的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摩擦,结果被安庆守军一击千里,将附近十几个县城的中央军守军全部击败俘虏。显然蒋价石打错了主意,他如果对其他军阀小规模的试探,绝对不会出什么大事。但是赵泽勇可不是个一般的军阀,在政治权谋上赵泽勇的水准还差点,但是在实力上却相当强悍了。而且绝对不是一个善茬,被人打了左脸还把右脸贴上去的主,而你打我左脸老子就砍你的头的脾气,绝对不肯吃亏。英国人、意大利人的毛病赵泽勇都不惯,更何况你一个老蒋了。

所以赵泽勇直接就给前线下令,敢有挑衅的大胆还击,不怕把事情惹大。而此时在安庆的部队,恰恰是蒙自师等部队,在前几次战争中他们几乎没有捞到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斗,打意大利人他们隔岸观火成了看客,打英国人更是没份,就连北伐这样的鸡肋战争,都没捞到,怨气大着呢,结果蒋价石打来了,不揍你丫个满面桃花开才怪。

碰了一鼻子灰的蒋价石只能表示谴责,谴责联省军肆意攻击中央军形同叛逆,宣布开除赵泽勇党籍。不过这边刚刚宣布开除赵泽勇党籍,那边立刻就有其他组织上门,太祖继续表示愿意做赵泽勇的介绍人。赵泽勇继续婉拒了。

无党一身轻啊。

当年加入国党就是为了北伐中能跟各路军队一条心,少一些摩擦猜疑。可是发现根本就没有效果,当时入党也是为了获得一个国党身份为保护。省的别人都打自己,发现也没什么效果,根本就是利益为上,实力为尊,在触犯了别人利益的情况下,什么保护都不好使,在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谁都敢打你。

开除了赵泽勇之后。蒋价石开始继续对联省军试探或者说是报复,但他发现安徽的联省军确实有两把刷子,自己的部队打不过,那么九江的部队呢,让朱培德带人攻击九江,蒋价石可不相信联省军每只部队的战斗力都那么强悍。

可是朱培德的部队一下子就哗变了,朱培德的部队主力原为滇军。又经过了一场南昌起义实力大损。让他们进攻强大的联省军,根本就没人肯打。

而朱培德部队主力中的主力,顾品珍(金汉鼎实际指挥)和范石生(杨蓁实际指挥)俩个师索性直接投诚了,跟赵泽勇商量过后,他们带兵进入了九江,接着开始裁撤。

顾品珍他们带领的老滇军实在是太累了。离开云南好多年,军队老化严重,很多士兵都三十好几了,可还没有结婚,思想亲切。尤其是知道这些年云南发展非常好,家里有地的不用说。没地的人家竟然也能吃饱饭了,人人思动都想回家。在加上刚刚一场起义,顾品珍他们的部队也受到了影响,部队一分为二,又授命镇压,跟自己过去的弟兄打了一场仗后,顾品珍更是心灰意冷,想要卸甲归田了。

这次再次接到蒋价石的命令,让他们打联省军,自认为是一家人的顾品珍索性撂挑子不干了。将自己的部队交给联省军裁撤复原,带着军官回云南接受赵泽勇安排算了。而自己的地盘吗,让联省军接受去好了。

江西的滇军众多,除了顾品珍和范石生的部队,还有杨希闵、胡若愚等人率领的杂牌军,这些部队曾经都被赵泽勇揍过,他们知道打不过如日中天的联省军,纷纷投诚。联省干脆直接接受了办个江西,并且开始行动起来,逼近南昌,要求朱培德投降。朱培德一看这仗打不下去了,自己的部队一跟联省军解除,不是被击溃,就是投降。索性向蒋价石请辞,然后跑到南京接受处置去了。

联省军几乎没费什么劲就飞快的拿下了整个江西。让蒋价石大惊失色的同时,开始积极应对。邀请冯玉祥和阎锡山组成反赵联盟。而赵泽勇这时候也失去耐心了,想着要不要在打日本人之前,武力解决了蒋价石呢。

左右考虑,赵泽勇觉得此时还不是跟蒋价石撕破脸的时候,因为一旦联省表现出强势,连中央都敢打的话,其他军阀必定人人自危,很容易冯玉祥和阎锡山就会跟蒋价石联合起来,他们军队的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是还是比北洋军阀强一些的,而且数量实在太多了,加起来一百多万,打起来还是很费事的。简直就是中原大战的预演,不过主角从蒋价石变成老子赵泽勇,就是不知道将来张学友还会不会入关,入关后会不会还帮蒋价石。

在对日作战之前,实在不应该在打一场战斗,赵泽勇决定跟蒋价石谈判。

并且召集其他军阀和各个民主党派人士,召开民主大会,会议地点选定在武汉。

会上赵泽勇提出不少建议,各个军事集团暂时稳定在各自区域,不得随意攻击他人,一切都应该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问题,直至最后完成国家实际的统一。此举得到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同意,对他们而言,占有现在这些地盘确实已经很满意了,也需要稳固消化。冯玉祥占有西北的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和山东,地盘广大兵力众多,扩张已经无力,觉得应该收成。而阎锡山呢,则占有绥远、山西、热河、察哈尔以及北京和天津这两个重要地方,也是打算收成,别人不打自己就好。

对于这两人来讲,不管是蒋价石还是赵泽勇,其实都是他们的威胁。

但是这次会议,蒋价石根本就不认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派人来参加。如果蒋价石参加,赵泽勇都打算将江西还给他呢,可是这家伙太不识相了,不给自己面子的人,自己也不会给他面子。

蒋价石还抨击赵泽勇召开这样的会议是别有用心,是连接地方势力企图对抗中央。赵泽勇毛了,蒋价石这打着中央的名头确实很牛啊,到处骂别人,不听自己的就是对抗中央,我靠,这中央的大旗算是被蒋价石打烂了。

赵泽勇索性宣布,蒋价石不适合领导中国,要求蒋价石下野。要求重新召开议会并举行全民普选,在选出新的中央,选出新的主席人选之前,联省不承认所谓的南京中央,不承认蒋价石的主席合法性。

同时表态,联省是热爱和平的政权,从来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可是以蒋价石为首的军事集团,打着中央的名义,对联省百般刁难,不思建设国家,不思收回国权,就知道勾心斗角,今天算计这个明天算计那个,却对列强一步步妥协,披着三民主义的外衣,实际上是孙中山主义的叛徒。

联省的发言算是一个重大新闻了,这意味着赵泽勇跟蒋价石站在了对立面。联省跟国民政府彻底决裂,中国要再次分裂了吗?

此时支持蒋价石的人竟然多了起来,人总是习惯性的同情弱者,有人认为是联省不满意目前的地位了,是赵泽勇不满意目前地位了,联省想要取代终于,而赵泽勇想要当国家元首,无论如何赵泽勇试图取代蒋价石就是以下犯上的行为,跟中国人的传统不符合,除非有朝一日赵泽勇成功打败蒋价石取而代之,开辟新王朝那是另一说了,成王败寇那时候文人自然跪舔你,可现在吗,大家还是会拥护蒋价石的。

当然支持联省的也不少,首先联省统治区自然是非常支持联省的,尤其是云南,几乎从来都是无条件支持赵泽勇的。其他地区,也有一大批的青年拥护联省,因为他们对蒋价石的国民政府太过失望了,而联省对列强的强硬态度则很能获得青年的拥护。

双方在民意支持上基本是打平的。但是在其他方面的支持上,联省还是略微占优的。首先就是各个民主党派,他们认可联省的联合政府构想,也不想看到国党一党独大,施行独裁统治。赵泽勇这些年一直表现的相当开明,开议会,支持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信仰自由,尤其是政治自由,很多党派在联省都有政治活动。因此他们是绝对希望联省的行为能推广到全国的,起码他们的活动空间就大了很多。

尽管政治斗争中,相互泼脏水很厉害,但是真正的战斗却没有在继续了。赵泽勇没有进攻蒋价石,蒋价石也不敢进攻赵泽勇,而中国其他军阀则看着这两个最大的军阀斗法呢,不敢随意行动,甚至连轻易站队都不敢,害怕一个部队会导致自己覆灭。

话又说回来了,也就是赵泽勇的联省军敢跟中央军这么叫板,换做其他军阀任何一个都不敢这么来的。他们既不敢主动挑衅中央军,也不敢这么强悍的还击,一点都不考虑收场问题。还是取决于实力,英国人有句话说的很好,你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动战争,可是决定什么时候结束战争的只能是我。这话说的多有底气,霸主的底气。

不过赵泽勇的反击也让其他军阀人人自危,除非联省跟中央分出胜负,否则其他军阀都不会在轻举妄动,而蒋价石的中央军也是不敢在对其他军阀动手的。也可以说联省对中央的坚决反击,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军阀战争。

PS:有人能看出来这章改过了吗,郁闷啊,被警告了。咱可是良民,千万别来快递。

第63节 把精英教育进行到底第206节 海军情况第7节 给我也来一套第63节 张澈归国第1节 十年积聚第9节 四大龙头第34节 唐继尧下野第49节 第二次粤桂战争第55节 我们都是混蛋第78节 航母消息第150节 遭遇战第2节 冲突第139节 新式飞机第56节 休假也不能闲着第62节 女权阵地第141节 冯玉祥的机遇第一百十一八节 通告第227节 捷报(2)第104节 军事调整第99节 用脚的闪电战第10节 金融战第50节 凯恩斯信徒第40节 被发现了第94节 张富提亲第137节 整合军工第227节 捷报(2)第46节 嚣张的海盗飞机第63节 把精英教育进行到底第109节 汀泗桥战役第38节 平复第3节 事情闹大了第224节 偷袭日本(1)第90节 美国顾问团第92节 超级奥哈默第70节 胡万整军第92节 廉价承揽合同第58节 技术大剽窃第88节 他又跑了第57节 北伐第195节 战俘问题第16节 缺钱了第4节 过墙梯第100节 处分第94节 张富提亲第222节 我不是阿斗第1节 穿梭门第223节 各方态度第53节 身兼两职第29节 钦州军港第55节 我们都是混蛋第145节 主动出击才是王道第1节 穿梭门第201节 缅甸的挣扎第148节 英国老将第215节 武装直升机第95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第7节 给我也来一套第80节 海军班底第232节 突围第218节 总统和总理第15节 署理蒙自第191节 意大利弃子第135节 全面制裁第22节 诺贝尔奖第72节 回滇目的第126节 半壁第52节 魔鬼训练营第166节 李宗仁北上第45节 跳弹第132节 无助的英国步兵第68节 很多个‘中’字公司第169节 意大利人来了第124节 外交斗法第95节 内讧第64节 全民习武第63节 把精英教育进行到底第133节 胜败第54节 逼迫第31节 火炮登场第213节 大家拥护联邦第115节 军事调动第133节 胜败第29节 钦州军港第56节 铁路超预算第120节 猎杀英舰(2)第109节 汀泗桥战役第232节 突围第52节 福尔贝克第111节 西线突进第45节 老总有请第57节 福特拯救者第25节 刺杀案第56节 铁路超预算第124节 外交斗法第227节 捷报(2)第25节 刺杀案第16节 缺钱了第162节 总攻打响第100节 年轮第234节 广岛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