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老总有请

平定了云南的匪患,彻底粉碎了唐继尧复辟的美梦后,云南政局算是安定了。

年底前,赵泽勇采购的第一批设备也到位了。

随行的还有大批的技术人员,有法国的,也有德国的,还是德国的更多。

现在德国经济惨淡,失业率居高不下,即便是高级技术人员也食不果腹,找不到工作。

但是这些人倒不是赵泽勇找来的,而是皮埃尔找来的。

皮埃尔还邀功一样的告诉赵泽勇,说自己想到中国人可能没有技术能力运营这些工厂,所以就招募了一些技术人员,好作为顾问帮助赵泽勇培训工人。

赵泽勇一听自然是很满意,表示皮埃尔真是想的周到,这种一切为客户着想的做法,他的洋行一定能成功的。

皮埃尔比赵泽勇懂行一些,起码生于工业国家,而且年纪也更长。所以他采购设备的次序是很讲究的,第一批设备是一个电厂,和钢厂。有了电才能带动一切,如今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应用在战后进入了高潮,各种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皮埃尔带来的就是一个较为先进的德国电厂原厂设备。

电厂钢厂同时施工,在德国土木工程师的指导下,大量工人进驻蒙自。

不过德国人抱怨蒙自的条件太差,缺少各种现代城市的设施,而且城市规划很不合理,并不是一个适合工业发展的城市。在德国人的建议下,赵泽勇想到了工业区的概念,于是将蒙自南郊很大一块区域化作工业区,在这里大兴土木,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开挖下水道,完全按照德国城市制度来建设一个新城。

工业区划好后,是征地,这里的地皮全都是属于私人的,有地主的田地,有附近村镇的住宅基地,经过跟农民地主商议,以五到十倍的价格将蒙自南郊三万多亩的土地都征集到了一块,但是并没有立刻让农民搬家,也没禁止他们种植,因为工厂需要一个个建,这些农民还能使用他们的土地一两年。而且赵泽勇让人搬家时候,承诺了,给他们建新房子。赵泽勇打算建筑一些中高层的住宅大楼,将整村整村的人都搬进去。而且还答应解决实业农民的工作问题。可即便是这样,要不是因为赵泽勇是省长,有政府的权力压制,这些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家伙们,绝对不愿意搬家的。

滇越铁路也繁忙了起来,进口的各种物资每天都满满的用火车拉,建筑机械、水泥钢筋、各种管道等等。这让法国人很满意,铁路是他们经营的,而且因为这个原因,大量的订单下达给了法国企业,这让战后正在恢复的法国经济是个很大的促进。于是法国政府乐见云南大搞建设,至于是不是在烧钱,跟皮埃尔一样,他们才不关心呢。

中国人是勤劳的,日夜不休连班倒的工作方式,只要给钱,没人拒绝,德国人是严谨的,科学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建设管理,能让工程进展井井有条,中国人和德国人联合的结果是让蒙自的变化一天一个样,年前,一个小型的工业区就已经颇具规模了。

道路通了,没有采取中国式的方方正正形状,而是以一个中心广场为中心,道路辐射出去。而各种工厂的位置都确定好了,全都放在道路两侧,并且有专用的道路直接通向火车站。

电厂的土建工作进展最快,到年底的时候,基本上完工,德国人不用过年,中国工人则承诺了翻倍的工资后,留下了大部分工人,他们要在过年期间抢工安装汽轮机,争取在明年二三月间,电厂可以发电,这个电厂10WKW的容量,建成后,完全可以承担蒙自地区的电力供应。

因为对工业区规划的合理,赵泽勇认可了德国土木工程师莱布·柯克的能力,将其任命为工业区建设的总工程师,让其负责二十多个工厂的建设安装工作,并且大幅度提高了柯克的薪水。

柯克对此很满意,本来他不过是来参加电厂建设的,是个短期合同,不超过一年。可是要是能多工作,他也是乐意的,德国现在的经济完全崩溃了,像他这样的专业工程大学毕业,参与过许多大型工程建设的高级工程师竟然也失业了,在一大家子要养活的情况下,德国人跟中国人其实没什么分别,也愿意远赴他国工作。

柯克效仿德国某工业小城设计了蒙自的工业区,不但设计合理,而且有很大的扩张潜力。即便是将来云南真的工业化,蒙自成了一个现代的工业化城市,这个工业区也不会成为负担,反而会成为发动机,成为心脏,新的蒙自完全可以以这里为中心扩散开来。

柯克的专业和认真,让赵泽勇很放心,大胆收权他去干。

然后自己则准备要回去安心过年了。

就在这时,赵泽勇收到了朱玉德的邀请。

朱玉德难得的请赵泽勇在昆明的馆子里搓了一顿。他是为了对赵泽勇表示感谢的。不是因为当初他开发的时候赵泽勇赞助了一笔军费,而是赵泽勇赠送了他一批药品,一万盒青霉素。这些青霉素至少拯救了朱玉德上千部下的性命。

“今天即是对赵,哦,应该是省长大人了,对赵省长表示感谢,也有辞别的意思。”

端着酒杯,朱玉德颇为感慨的说道。

“辞别,朱旅长这是什么意思。你的兵权被顾品珍夺了吗?”

赵泽勇以为是权力倾轧,他听说了,顾品珍将朱玉德的旅整编了。但是顾品珍并不是一个特别渴望权力的人啊。

朱玉德摇摇头道:“是我主动辞职的。我看不懂我们中国这样打来打去的将来会是什么。看不到我们未来的路在哪里。我想去国外走一圈,尤其是俄国,我听说俄国革命成功了,想看看他们怎么样了。”

要去俄国,历史的惯性吗,还是朱玉德早有此意。

赵泽勇却有些可惜,这样的人去国外,不如留在国内有用。

想了想发出了邀请:“我想朱旅长还是暂时先留下来的好。我们的路在哪里,我告诉你,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我们的前方,只要脚踏实地总能走到的。而且我心里很清楚,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们的路绝不在国外,你去了什么也看不到。”

朱玉德颇为犹豫。

赵泽勇再接再厉道:“留下吧。跟我一起,慢慢走,不要急,总能看到前路的。”

朱玉德还是在犹豫。

赵泽勇叹道:“眼下正是困难时期,我们站在时代的交叉路口,正是左右徘徊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不留在国内尽一份力,反而要躲到国外去,有朝一日你敢保证自己不会后悔吗。”

朱玉德彻底迷茫了:“可是我能干什么。”

赵泽勇道:“还是在军中吧,你是个正直的军人,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去找胡万吧,你们两应该有共同语言。”

朱玉德同意了,真的去找胡万了,朱玉德也决定留下来了,但是胡万却要走了。

第57节 北伐第82节 湖南伢子第53节 中国式的中国兵第66节 农会第107节 湘西问题第125节 屈原镇惨案第199节 岩白练兵第146节 就是要蛮干第215节 武装直升机第77节 工业发展第162节 总攻打响第132节 无助的英国步兵第163节 大胜第43节 起伏第3节 事情闹大了第128节 扩军计划第88节 昆明市井第152节 力图全歼第54节 逼迫第40节 被发现了第20节 争夺代理权第3节 时空倒爷第200节 五个月第121节 猎杀英舰(3)第20节 遇刺第191节 意大利弃子第38节 平复第53节 身兼两职第36节 打造中国瑞士第157节 坦克兵前进第81节 北伐路线第162节 总攻打响第210节 军阀战争第204节 农会和工会第235节 登高必跌重第158节 冲锋,全面突击第194节 民心民气第43节 起伏第170节 无耻的英国第24节 反帝运动第109节 汀泗桥战役第220节 激烈的发布会(2)第119节 猎杀英舰(1)第65节 尼龙出马第216节 火箭炮第39节 工业幻想第2节 民国蒙自第161节 近卫狙击手第78节 秘密科研第123节 猎杀英舰(5)第22节 影响第72节 回滇目的第62节 我怕吃苦第132节 无助的英国步兵第101节 唐生智还是有点作用的第216节 火箭炮第5节 青霉素第33节 僵持第160节 巴雷特第220节 激烈的发布会(2)第18节 张澈辞职第95节 内讧第61节 惩恶扬善第67节 隆中对第66节 一个时代第58节 联省自治第38节 平复第159节 总攻准备第86节 心理学家第43节 起伏第90节 运输压力第68节 很多个‘中’字公司第40节 被发现了第65节 中国有我中国强第63节 张澈归国第159节 总攻准备第35节 三分云南第199节 岩白练兵第86节 心理学家第117节 追杀英国军舰第82节 湖南伢子第42节 发现海盗第219节 激烈的发布会(1)第199节 岩白练兵第216节 火箭炮第77节 要发战争财第226节 捷报(1)第208节 郁闷的蒋价石第92节 超级奥哈默第58节 联省自治第69节 农会在川第165节 意大利救援军第92节 廉价承揽合同第37节 再见王崇阳一百四十三节 英国人的异动第164节 意大利跳出来了第52节 魔鬼训练营第58节 联省自治第14节 借枪第37节 云南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