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矿山加铁路,谁也挡不住

1886年的年底,刘芾的煤矿和金矿同时开建了。人才就是人才,这家姓周的河南人不仅会采煤,采金银铜铁一样在行,用他们大病初愈的老爹的话说,这些都是一门手艺,不管采啥,重点在那个采字。为了感谢刘芾的救命之恩,周老爹差点拖着初愈的身体也一起去建矿,幸亏刘芾发现的早,给拦了下来,说不忙这几天,以后还人情的时间多的是,让周老爹养好病再说。老周再次感谢东家体恤,表示自己不能去,可以让儿子去,自己两个儿子已经得了自己真传,从探到建到挖一条龙服务。

周老爹本名叫周彦聪,很文艺的一个名字,生的两个儿子哥哥叫周书源,30多岁,娶了媳妇冯氏,却一直没孩子;弟弟叫周书清,刚20岁,单身一个。刘芾把建煤矿的任务交给了哥哥,把开金矿的任务交给了弟弟,每人配上5个绿营兵打下手,剩下的人手自己想办法。不过刘芾有个要求,就是开矿是危险工作,工资上不要克扣,伙食也得跟上,另外就是矿洞的安全,刘芾坚决要求用更粗更密的木方子加固矿洞,尽量不要出现活埋人的惨剧。

周家世代采矿为生,当然懂得找个道理,不过懂归懂,真正能做的并不多,因为有个成本问题,不过刘芾说了,我不差钱,我只管出银子看效果,剩下的你们合计,缺多少直接找我要。

有了东家的表态,尤其是作为台湾巡抚三公子的身份表态,周彦聪老爹感慨万分,直说刘芾是菩萨心肠。有了好处就不能便宜别人,周老爹在征得刘芾同意的情况下,一边在台湾当地招收矿工,一边让大儿子紧急启程回河南,把那些当年跟着自己一起钻煤洞的老伙计老哥们全家都给劝来。

1887年在忙忙碌碌中悄悄的到来,农历节前,20多公里的石板路终于修完了,起点在后世的基隆港,终点是金瓜石金矿的山下,另外在中间分了一个叉路,通向八斗子煤矿。

煤矿和金矿都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已经小规模的开始试采了,根据周老爹的亲自估算,如果人手充足,八斗子煤矿每年能出好煤3万吨,如果换上机器开采,至少要翻5翻;金瓜石的金矿年产1万两不成问题,铜矿由于是伴生矿,准确估算不容易,不过一年5万吨是最少的。

刘芾听过矿山的整体情况,马上给欧洲的大卫发电报,把矿山的规模大概说了一下,让他自行调整矿山设备的采买。没几天,大卫就发来了回电,表示订单已下,初期的水泥和矿山设备已经有一部分运往台湾,估计2个月以后就到了。

台湾形式一片大好,刘芾心情也是比较舒畅,过节的时候,学校、矿山、被服厂统一放假,按人头发放过节费,连码头给自己看船的绿营兵都人手一份,当然了,刘福、刘大贵、洋教师、周彦聪一家,都算专家级的,红包明显大很多。本来刘芾还想给几位外国员工放个探亲假,结果一想,来回得小半年,还是算了吧。

1887年3月,台湾府城还沉浸在刚刚过去节中,府城东边20公里的海边却是一片人生鼎沸。朝廷批准了刘铭传建铁路的要求,不过资金基本没咋到位,要自己想辙。刘铭传还想啥辙啊,自己那个傻儿子身家无数,又是开学校,又是开矿山的,修个小铁路肯定也不再话下。就这样,修铁路这个事情就落在刘芾的肩上了。刘芾一点都不嫌沉,其实他早就想修铁路,可是没有理由和老爹说,现在得来全不费工夫。至于老爹给不给资金,那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老爹给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里面还有不少留学欧美的人才,现在刘芾缺的不是钱,是人。

历史上这条铁路是从新竹—台北—基隆,全长99公里,一共修了6年才完工,共花费了130万两。这些旅游手册上都讲的很清楚了,不过刘芾给带队的英国工程师定了一个期限,3年必需完工,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每提前完工一个月,总工程师奖励白银5万两,其他技术人员人人有份。在白银大炮下,不管是哪国人,一般都不会做太激烈的抵抗。这位英国工程师甚至连抵抗都没抵抗,直接都答应,然后像哄鸭子一样,哄着几十位技术人员赶紧去干活。

给老爹放下购买设备和招募人工的100万两银子,刘芾就撒手不管了,这是国家建设项目,他想承包也承包不下来,具体事情有自己老爹去扯皮。

除了基隆铁路开始建设以外,刘芾还从本地和大陆雇了几百壮劳力,开始按着地图平整后世的基隆港口附近的荒地,具体的港口位置还要等大卫找的专家来确定,不过大概位置地图上都有,先平整着,反正炼钢、造船、炼油、发电这些工厂都要用地的,浪费不了。

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36章 苏德宣战第40章 海南岛(二)第83章 文化入侵第56章 一战爆发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123章 错误的评估导致错误的决定第52章 刘芾的思考第19章 蓝飘带奖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19章 装甲集群第4章 夜袭的游击队第125章 上海行第23章 和老爹摊牌第31章 迁都的必要性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13章 基础建设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78章 电视转播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9章 占领西雅第62章 巴顿第75章 三赴德国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78章 撒达母炮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28章 以日制日第93章 树下的美军第55章 看戏的都是傻子第34章 暗度陈仓第35章 独立起义第51章 鱼雷攻击机第48章 崩盘第58章 中立第71章 5万平方公里第98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三)第56章 雷达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78章 有结束就有开始第8章 山德鲁制药公司第70章 99年的坑人证第7章 日本种植园第17章 准备登陆第54章 活话剧(二)第58章 反贪反黑第17章 准备登陆第17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第18章 西线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7章 吃亏是福第14章 内田的打算第62章 巴顿第14章 装病第63章 取证第113章 检查南铁港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16章 战略轰炸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8章 民国(四)第46章 骚扰第44章 革命(二)第153章 越柬复国军第44章 革命(二)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5章 得寸进尺第65章 深挖第31章 飞机母舰舰载机(上)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2章 大卫的礼物第63章 取证第33章 山本的遗言第42章 自家后院第45章 民国政府有顾虑第38章 空袭新加坡港(三)第57章 波及亚洲第21章 日本人的军舰快造好了第14章 本土防御第93章 树下的美军第6章 战争扩大第69章 坑人的矿业公司第66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二)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69章 占领西雅第19章 金兰湾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93章 树下的美军第32章 奥运会第27章 大阪师团第37章 新年新攻势第73章 诱饵(二)第12章 黑完美国黑法国第6章 也算悲壮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135章 大订单第75章 国防(三)第20章 该出去走走了第39章 海上没啥悬念第70章 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