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中立

刘芾在亚洲这边紧忙,欧洲哪里也没闲着,先是德军在8月份,把法国军队从德法边境打的打败,然后德军追着这些溃军,来到了马恩河防线,这条防线由英法联军驻守,在长200公里的战线上,双方投入了150万人,经过一周的激战,英法联军保住了防线,粉碎了德国军队的攻势,但是,英法联军的损失要大于德国,但是从战略上来讲,英法联军是胜利者,他们成功的缓解了德军的进攻势头,从而避免了法国人被德国迅速打败,并把德国人拖入了一场消耗战。

德国军队从一开战起,就严格执行着施里芬计划,这个计划是在开战前,由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提出,并由德国总参谋部制定的,它的目标就是德国的两个主要敌人,俄国和法国。

计划的宗旨就是在开战之初,德国军队穿过交通方便的比利时,进入法国境内,横扫沿海地区后,向东包围巴黎,继而抄了法军的后路。这个计划要求德军在8周之内就消灭法国在边境地区的主要部队,并占领巴黎。这样,在俄国人的全部力量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之前,他们的盟国法国已经被打败,然后德国人就可以从容的从西线调动军队,配合东线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军队,一起来对付俄国人了。

不过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挑战,首先是比利时人在列日要塞顽强的坚守了3天,使得德国人迅速通过比利时的计划落空,紧接着,通过了比利时的德军由于为了赶时间,突击的速度过快,使得侧翼部队无法跟上保护,最后再马恩河前被英法联军所阻挡,至此,施里芬计划算是完全失败了。

无法再快速进攻的西线德军在防线上用机枪、铁丝网和壕沟构建了一条直达海边的防线,然后和英法联军在这条防线上你争我抢,谁也突破不了谁。这时候,俄军从东线发动了进攻,德军不得不从西线抽调了不少军队去补充东线,这样,在1914年末,西线的德军基本处于防御状态。

在东线,俄国人分成两路,北边进攻东普鲁士,南边进攻加利西亚地区,但是,北线的俄军很快就让德军给击溃了,而南线的奥匈帝国军队却挡不住俄军的进攻,于是,德国人不得不再抽调军队,去帮助奥匈帝国去防御俄军,为了加强南线的力量,德国不得不联系了土耳其,并把其纳入了同盟国的怀抱,于是,从10月份开始,土耳其军队开始参战,并且袭击了俄黑海舰队,并在高加索地区和俄军战成了一团。

从7月份开战以来,虽然英法联军阻挡住了德国人的攻势,但是在东线和南线,俄国人挡不住德国人,更别提还有两个小弟奥匈帝国和土耳其,所以,在战争之初,德国人在陆地上还是处于优势,不过在海面上,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在大战开始之前,德国已经开始玩命加强了自己的海军力量,但在舰船数量和吨位上仍落后英国很多,火炮口径和数量也远远不及英国舰队。因此,在开战之初,英国凭借着海上优势,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英国的主力舰向看门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的盯住了德国的大洋舰队,由于主力舰数量上差很多,德国大洋舰队只能缩在威廉港和不莱梅港中,不敢轻易出动。

不过除了德国的本土舰队,在遥远的亚洲,德国人还有一支小型的舰队,那就是驻扎在青岛的德国远东舰队。

这只由玛克西米利安.冯.施佩海军上将指挥的舰队中,包括“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埃姆登”号轻巡洋舰和一些辅助船只。

由于现在的日本被台湾打的海军等于没有,而且国内饥荒不断,经济崩溃,所以这时候并没有发生英日联军进攻青岛的情况发生,而施佩舰队也没有早早的逃离青岛,而是凭借着青岛的海军基地,开始向驻扎在香港和越南的英法舰队发起进攻。

由于前几年英法舰队在进攻台湾的战斗中损失很大,虽然后期有所补充,但是和受损不大的德国远东舰队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如,于是,在前期交火中,英国先后损失了3艘驱逐舰,而法国人则被击沉了一艘巡洋舰。

面对这来势汹汹的德国远东舰队,英法远东舰队只能龟缩在港口里,不敢再轻易出动。德国远东舰队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就把目标转向了在印度洋和附近活动的协约国货船上,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就击沉了30多艘货船、运兵船和驱逐舰,并捕获了11艘,这些船只和货物在当时价值2000万美元以上,给协约国的殖民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当时德国在远东的基地有青岛和新几内亚,以这个两个海军基地为依托,聪明的施佩把舰队分成了3组,在不同的方向出击,一时间搅得各国殖民地风声鹤唳。

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英国人不得不从地中海舰队里抽调了几艘速度比较快的巡洋舰赶赴远东,试图抓住这只德国分舰队,以消除这个威胁。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了能尽快回复殖民地向本土的输血,英国人通过美国向台湾发出了邀请,试图把台湾也拉下水,帮助他们来维护远东的安全。

这时的美国还没有参战,威尔逊总统在欧洲刚刚开战时,就宣布美国为中立国,而刘芾也没落后几天,也宣布台湾为中立国。这次英国的邀请,刘芾没打算答应,不过刘芾也没全完拒绝,而是提议,不如由台湾的船只来帮助英国运送货物。

对于台湾的这个提议,英国很快就同意了,虽然他们要支付给台湾比较高的租金,但是只要物资可以安全抵达,也就顾不上讲价还价了。

不过刘芾在提出这个提议后,海伦娜已经带着刘芾的授权,动身返回了她的祖国德国,她这次的任务就是替刘芾去推销几种商品----磺胺消炎药、载重卡车、单兵口粮、军服、化工原料等。

这些东西别看杀不死人,但是在长期作战中用量极大,属于战略物资,而台湾又盛产这些东西,正好闲着也是闲着,咱也发点战争财,别都让美国人把战争红利给拿走。

其实如果刘芾想利用战争赚钱,手中有很多可以出售的东西,比如装甲车、加榴炮、反步兵地雷、迫击炮、燃烧弹、半自动步枪、班用轻机枪、烈性炸药、特种钢材等等。

但是刘芾不想用这些比较超前的装备去武装欧洲列强,刘芾相信,只要自己这些东西流入欧洲战场,那么不出2年,这些装备中很多超前的构想、原料都会被研究的一清二楚,而且很可能发展出更新更高的科技来,到时候,再想用少量的高科技武器来保卫自己,就有些难了。

这次向德国推销这些战略物资的同时,海伦娜还将会和德国高层达成一个秘密协议,在这个协议中,台湾要求德国承诺不攻击台湾为英国运送物资的货船,而台湾作为回报将会在近期从远东打击协约国的殖民地。

海伦娜的这次行程非常顺利,虽然她已经离开德国很多年,但是她的家族在德国东普鲁士的势力很大,插手了很多制造业和造船业,自然和德国军方关系紧密。

对于这些战略物资,德国人非常需要,虽然战争刚刚开始不久,但是德国人已经没有了战前的自大,虽然他们在西线挡住了英法联军的反攻,但自己也无力再发动更大的进攻,双方只能在漫长的战线上来回拉锯。

而在东线,虽然德军已经击溃了北线进攻的俄军,但是又不得不抽调军队去帮助奥匈军队去稳住阵线,这样,德军也就抽不出更多的部队去展开攻击。

虽然就目前的战况来说,德国还占有优势,但是与当初施里芬计划中的描述相差甚远,开战已经快半年了,不仅没有占领巴黎打败法国人,还招上了英国人加入了战争。

现在英法联军把德国人的大半军队都拖在西线无法调动,而且英国的海军北海看得死死的,不仅大洋舰队无法出航,就连商船也很难正常运送德国需要的各种物资。

就在德国国内正为以后的战争发愁的时候,海伦娜带来了大批物资,并且还带来了一个令德国人非常惊喜的消息,台湾人打算在远东打击协约国的殖民地!

现在施佩的舰队在远东打得不错,但是终归是骚扰而已,据说英国人已经从地中海抽调舰队去远东围剿了,估计施佩舰队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如果台湾攻击了协约国的殖民地,那就不是骚扰了,自己后院都让人抄了,肯定会影响协约国的战争实力,说不定还能吸引协约国的一部分兵力,而台湾的条件只不过就是不攻击台湾的商船。

虽然台湾商船有可能是为协约国运送物资,但也可能是为同盟国运送,而且台湾已经宣布了中立,无非就是想发点战争财,德国高层认为,只要战争能胜利,可以不计较这些小节,于是,这份密约就达成了。

不过由于是密约,海伦娜坚决不同意写什么约定一类的东西,因为刘芾特意叮嘱过,宁肯谈不拢,也不能落下把柄,如果德国人敢攻击台湾的商船,那么台湾就会拿他们的远东舰队开刀,顺便把他们在远东的殖民地给占了也说不定。

第5章 1886年的台湾第105章 博弈(二)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军队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97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二)第8章 哭泣的爪哇岛(一)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63章 不一样的坦克第30章 合作社第51章 战备(一)第54章 活话剧(二)第8章 哭泣的爪哇岛(一)第6章 宝船第37章 菲律宾大泥坑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57章 波及亚洲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15章 基隆级驱逐舰第38章 辛亥革命第42章 海南岛(四)第36章 衰落的德国第79章 P38战斗机第37章 空袭新加坡港(二)第23章 三路并进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22章 坦克第57章 情报工作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104章 博弈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35章 独立起义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54章 反击第43章 革命(一)第98章 独立第49章 飞机第73章 运河与南美洲第100章 毒气弹第48章 崩盘第80章 攻心战第74章 皇帝第80章 攻心战第156章 不怕睡错床就怕站错队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25章 去欧洲卖套餐(二)第38章 珍珠港第25章 十九世纪的顶级海军第39章 海南岛(一)第33章 南海联邦奥运代表队第79章 南美ABC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第19章 金兰湾第108章 新矿工第51章 海面上的阴影第34章 袭击与镇压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55章 反击(二)第96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第148章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第13章 登陆琉球第40章 决死空袭第128章 坏人出现了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2章 谈判和女友第23章 欧洲第4章 德奥统一第23章 三路并进第43章 师团长的无奈第51章 海面上的阴影第65章 深挖第16章 英法德宣战第13章 基础建设第29章 没良心炮第55章 西残东瘫第36章 摩拳擦掌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62章 巴顿第69章 坑人的矿业公司第69章 占领西雅第125章 上海行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18章 有些准备第52章 刘芾的思考第54章 反击第6章 也算悲壮第61章 登陆越南(三)第10章 权力真空第70章 建国(二)第12章 谈判和女友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71章 安南第9章 晕倒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5章 得寸进尺第114章 港口外的鱼雷艇第77章 联邦的底气第8章 哭泣的爪哇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