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联邦的四周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虽然已经不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基本上还是英国的亲兄弟,两国关系非常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从某些方面来讲,英国的决定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决定。

而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是刘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所以澳大利亚这边也是一个关注对象,不过就凭借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那点海军实力,刘芾还真没看在眼里,所以对待这两个国家的重视程度上,也就是关注而已。

除了英属印度和澳大利亚之外,就剩下朝鲜和日本了。朝鲜这个国家就不浪费字灌水了,那就只剩下日本了。

日本这个国家其实刘芾非常佩服(佩服,不是喜欢,很多人都以恨日本为荣,仿佛不恨日本,不骂日本,就不是中国人,并且用这个来要求身边所有的人。但是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去这些人的家中看看,他们用的电器、开的车、看的漫画、电影、打算去旅游的目的地,是否达到了恨这个程度,还真不好说。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日本人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屈辱,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俄国人都没少欺负我们,但是我们为什么只恨日本,而故意无视了那些国家呢?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不了)凭借着整个民族的团结,精诚合作,不仅在亚洲称霸一时,就连英美两国也被打得晕头转向。

作者听说过一个故事,真假有待大家去考证。在二战期间,由于珍珠港被偷袭,美国的执政党和在野党一起投票,在只有一票弃权的情况下,一致通过了对日宣战的提案,这位投了弃权票的议员真是个是汉子!!!

由于当时美国人民的仇日情绪太高,美国政府突破了一个民主自由政府的底限,下令把所有的日裔美国人。全部都抓起来,关进了集中营,在这些被抓捕的日裔美国人中,很多人都在美国生活了好几代,甚至连日文的都不会说。相比之下,美国人对德国的态度截然相反,在美国。德裔美国人是第二大民族。

在这些关押着几十万日本的集中营里,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些老一辈的日本移民,心中还是非常爱自己的祖国日本,他们宁可被关在集中营里,也不愿意去面对美国对日本宣战。而他们的后代,也就是那些在美国出生的日裔美国人。他们是爱美国的,他们认为自己就是美国人,坚定捍卫美国的利益。

于是,在集中营里,大批的第二代、第三代日裔美国人要求参加美军,去为国战斗,并爆发了绝食抗议。这件事惊动了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对于这些日裔美国人也持怀疑态度,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组成了一个营。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师愿意接收这个营,于是这个营变成了一个独立营,番号为100营。

在经过短期训练之后,美军把这个营送上了前线,当然了,没敢送到太平洋前线去直接面对日本军队作战。而是送到了欧洲前线的意大利战场。结果,这个100营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在多次激烈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一点不弱于他们的对手德军。于是,这个营开始受到了欢迎,被编进了一个美军师,34师。

美国在二战的时候。种族歧视还是很厉害,在第一线作战的全部是白人战士,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黑人只能在后勤部队或者第二线参战。不过。当时有个美军第92师,外号叫做“彩虹师”,就是因为在这个师里,有一个黑人团。

而奋战在意大利前线的日裔100营,彻底打破了当时白人对其他种族的观念。在一开始,由于100营的日裔美国人身材非常矮,欧洲的美军管他们叫做“土拨鼠营”,但是他们战斗力,惊动了美国政府,于是,又在集中营里,召集了4000日裔美国人,组成了一个团,番号442团。

这个442团最开始也被派到了意大利前线,并且在安齐奥登陆中,成功的解救了已经被德军包围的美军。在当时的欧洲战场,不管是美军、英军还是苏联红军,只有这个442团,可以和德国陆军一对一的成建制的对抗,而其他国家的陆军,只能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对抗德国陆军。

这种情况被当时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发现,于是把这个团调到了法国前线,并在整个法国前线成为了救火队,哪里战事危机就补救到哪里去,伤亡率极高,经常打得一个排就剩下几个人。

由于这些日裔美国人的英勇奋战,他们创下了美军建军200年以来,荣誉第一高的记录。在仅仅存在的两年多时间中,他们获得了18000多枚各种勋章、七次总统集体嘉奖,而美军的第一王牌师,陆战一师在其上百年的历史里,只获得过2次总统集体嘉奖,101空降师稍微多一点,获得过3次。

在二战胜利之后,总统杜鲁门下令给国防部,要在白宫门前的宾夕法尼亚大街上检阅一支部队,而对于这只部队的要求就是勋章最多且伤亡率最高,而在当时1000多万美国陆海空士兵中,符合这两条的,正是442团。他们的伤亡率高达370%,也就是说这个不足4000人的团,基本在每个岗位上都平均死过个人。不过最后,由于种族歧视的问题,这支部队没有获得参加检阅的名额,当时的美国人无法忍受在这场美国最光荣的战争获胜后,由一支日裔美国人组成的部队去享受这个光荣的时刻。

虽然在他们回国的时候,也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但是他们的家人,却还都在集中营中关押着,这些日裔美国人很清楚,他们战斗的越英勇,那么所有在美国生活着的日裔人群受到的尊敬就越多,他们付出的越多,他们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在美国的地位就会越高,获得的认同感也就越大。

虽然,美国在战后大裁军中,取消掉了大量的作战部队番号,也包括442团,但是,为了纪念日裔美国人为美国做出的贡献,100营的番号被保留了下来,并且一直至今。

在里根总统时期通过《公民自由法案》的时候,美国政府正式向当年被关在犹他州和西海岸集中营中的那十几万日裔美国人道歉,向每个日本家庭赔偿2万美金;在老布什总统时期,国会有通过了向这些日裔美国人的赔偿法案,再次追加赔偿。

在美国政府,美国国会以及美国知识份子当中,二战期间关押日裔美国人,是一件严重违背美国建国精神,严重违反人权的耻辱,但是这种认识基本只停留在政府高层和知识份子中间,而美国的大部分民众并不太清楚这段历史。至今,日裔美国的移民极少,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件事情有关。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表达的并不是日本人作战的英勇,也不是美国人在人权方面的违宪,和政府勇于认错的态度,而是要说,一个民族,不管在哪里,都要靠自身的努力,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这种努力不是靠骂,也不是靠求,而是靠做。不仅顺利的时候要团结,苦难的时候更要团结,在这两个方面,作者觉得,我们的民族,做的没有日本人好。

作者是这个思想,那么主角肯定也是一样了,刘芾对所有欺负过自己民族的外族人都恨,但是更恨自己的民族不争气。

第9章 雪花电冰箱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31章 旗舰的下场第1章 印尼的排华运动第3章 救了个国际友人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79章 P38战斗机第30章 日本沉没第25章 十九世纪的顶级海军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45章 美国人也参战了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5章 捷克和波兰第46章 台湾经济特区第57章 波及亚洲第18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第8章 山德鲁制药公司第64章 计划破产第90章 集结第12章 黑完美国黑法国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65章 夜间空袭第34章 袭击与镇压第15章 苦日子要来了第17章 台湾有点贫血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14章 装病第67章 核反应堆第30章 合作社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58章 中立第84章 得手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30章 怀疑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第62章 巴顿第66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二)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43章 投降第17章 北欧乱第45章 战争的滋味第69章 占领西雅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8章 越乱越好第16章 一个熟人和两个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42章 车祸第68章 制度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21章 夜战第11章 养寇自重第98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三)第21章 问题(二)第39章 海上没啥悬念第2章 以战代练第44章 归还台湾岛第61章 布网(二)第41章 海南岛(三)第43章 师团长的无奈第47章 民国(三)第18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第134章 我们将何去何从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49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39章 珍珠港(二)第20章 该出去走走了第40章 第六师团的偷袭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34章 偷袭成功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军第6章 也算悲壮第66章 波音飞机制造厂第81章 深入第13章 罗莎莉亚第26章 冲锋队第34章 袭击与镇压第94章 榜样第81章 深入第15章 刘芾的计划第72章 绥靖和孤立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69章 坑人的矿业公司第10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上)第17章 北欧乱第52章 刘芾的思考第34章 暗度陈仓第70章 罗斯福新政第12章 波兰这只风箱中的老鼠第39章 空袭新加坡港(四)第31章 南北日本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竞争力第44章 革命(二)第56章 雷达第43章 革命(一)第12章 黑完美国黑法国第11章 三国分赃第88章 增兵第42章 海南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