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海军条约(三)

相对于南海联邦政府的左右为难,刘芾反倒是比较轻松,对于4国提出的这个邀请,刘芾并不觉得非常为难。飞机母舰这种船只,就算南海联邦不发展,英美等国也会发展的,现在只不过是由于联邦发展的有点快了,引起了世界上传统强国的不安和恐惧,他们来硬的没成功,正好换个软刀子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而这个软刀子能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呢?刘芾觉得并不能,原因有3个。第一,飞机母舰这种武器,如果缺少了合适的舰载机,将发挥不出来它的威力,别说去攻击敌方的大型舰队了,能不能自保都是个问题。而飞机并不在这次4国裁军之列,联邦就算是参加了裁军条约,也不会影响飞机的研发,所以对飞机母舰的攻击力和自保能力上,并不会消弱联邦海军的实力;

第二,飞机母舰作为一个新出现的武器装备,其发展方向还在一个摸索阶段,这种摸索不是通过几次试验和演习就可以搞明白的,而是需要多次激烈的实战,才可能取得进步,而这种实战的机会在未来几年当中,肯定不会有或者不会很多,所以说英美等国将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实践和摸索飞机母舰的发展方向和战术应用。但是南海联邦不存在这个问题,就算刘芾不是一个合格的军迷,但是在后世里,也属于军事爱好者,虽然没有看过什么专业的书籍,对于航空母舰这种大杀器还是知道一些皮毛的,至少发展方向和大概的战术应用比现在的任何国家的海军专家们都明白的多。

第三,不管是母舰编队还是战列舰编队,在未来的战斗中,舰载机、舰炮、鱼雷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优劣已经不是决定一场战斗的最重要条件了,最重要的是整个舰队的指挥、预警和测瞄水平。而南海联邦在这个方面,已经偷偷的领先了世界很多年,就算英美等国的航母和飞机在未来几年中提高到了和联邦一样的水平上来。刘芾也相信,联邦海军装备了预警雷达、测距雷达和无线电通讯系统的母舰编队能够击败对方。

1922年1月3日,在4国向南海联邦发出了裁军邀请之后,相隔了7天,南海联邦外交部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南海联邦政府接受4国的邀请,并将由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共同赴美。参加这次的裁军会议。

英美法意4国发出这个邀请之后,并没有指望南海联邦政府能够很痛快的接受,而是打算先占领道德制高点,利用世界舆论刺激一下联邦政府,然后再进一步逼迫南海联邦政府答应参加这次裁军会议。按照他们的分析,南海联邦政府同意参加这次裁军会议的几率并不高。所以4国政府还准备了一个后手,那就是万一南海联邦政府死活不答应参加裁军会议,那么就利用世界舆论的优势,发动世界各国对南海联邦政府进行贸易禁运和经济制裁,从经济上逐渐消弱这个国家的实力,从而达到逼迫联邦政府回到会议桌上来。

但是现在南海联邦政府出人意料的同意了4国的邀请,并且马上就要派出他们的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来美国参加会议了。这让4个发起国的代表们都感到非常诧异,也非常不理解。按照他们的想法,南海联邦政府肯定要先百般抵赖,不承认他们的海军实力,然后再用各种借口,拖延这个会谈的期限,最后选择某种原因,拒绝参加这个裁军会议。因为只要是个正常的政客,了解当时的世界格局,就会看出来,这个裁军会议就是冲着南海联邦政府来的,其目的就是拖慢这个国家的海军发展速度,从而为英美等国的海军提供一个追赶的时间。

既然这个事实很容易就可以看清,那么南海联邦政府为何这么痛快就答应了参加裁军会议呢?难道他们有阴谋?或者他们真的想世界和平?想不通归想不通。怀疑归怀疑,但是对外还得表示出一幅非常高兴的态度。于是,4国代表一起发了一份声明,并在这份声明中高度称赞了南海联邦政府的远见卓识和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等等。。。

在以联邦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为首的南海联邦代表团出发前往美国华盛顿参加世界裁军会议之后。刘芾就不再关心这个事情了,怎么谈、如何谈都是代表团的工作,刘芾也给不出什么具体建议来,至于南海联邦的底限,刘芾只有一个要求:在这次的裁军会议上,最终英国人和美国人获得什么条件,南海联邦最终也将要获得这个条件,差一点都不签字!

现在刘芾关心的问题是,如果签订了裁减海军装备的条约,那么南海联邦海军的那些封存的潜艇怎么处理。现在联邦海军正在换装“虎鲸级”和“逆戟鲸级”潜艇,换下来的“鲨鱼级”潜艇正在逐步封存,再加上以前封存的“大黄鱼级”“金枪鱼级”潜艇,联邦海军光是处理这几百艘封存的潜艇就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不封存的话,就只能选择退役,一旦这些潜艇退役了,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送到炼钢厂去,当做废钢铁回炉,这样是非常浪费的,刘芾打算给这些潜艇找一个更好的出路,并帮助联邦政府换回一些资金。

刘芾想要选择的出路无非就是卖掉这些潜艇,而买给谁,就是一个学问了。按照刘芾的想法,购买这些潜艇的国家最好不是与英美法关系太密切的国家,这样的话,不仅能把潜艇卖出一个好价钱,还能给这几个与联邦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多添一些麻烦,而要寻找这样的国家,并不是很容易。

刘芾趴到世界地图上,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来回来去找了半天,终于选定了几个国家,并准备派人去和这几个国家的政府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想要购买联邦的潜艇。

首先,刘芾选择的就是意大利。虽然意大利也是一战的战胜国,并且损失也很大,但是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意大利被英美法三国共同排挤,并没有获得他们期望的报酬,所以意大利政府对英美法三国意见颇多。意大利在北非和亚德里亚海的利益上和英法等国都有很深的矛盾,另外,根据内务部的情报,现在意大利的政党中有一个叫“国家法西斯党”的政党势力发展的非常快,在意大利王国的政坛上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而这个政党的领导人的名字刘芾非常熟悉,他就是“贝尼托.墨索里尼”

对于这位日后的意大利领导人,刘芾没什么个人感觉,只是名字很熟悉而已,本来刘芾以为这位牛人要等到二战之前才会掌握意大利政权,没想到这么早他就冒出来了。不过既然已经发现了,刘芾就不打算放过这位狂人,他打算试着向他推销一下南海联邦的潜艇,看看意大利政府会不会感兴趣。

其次,刘芾选择俄国。这时候的俄国正在内战当中,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正在同欧美各国支持的白俄军队作战。按照历史的走向,刘芾知道做种苏维埃政权会打败白俄军队,并最终建立了苏联这个红色的国家。不管是俄国也好,还是苏联也好,它的出海口大多在北边,但是潜艇这种投资小见效快的海军武器,尤其是适合防御的海军武器,对苏俄海军应该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第35章 挑衅就是战争(二)第106章 妥协第51章 海面上的阴影第35章 台湾要打仗了第2章 以战代练第1章 难题第15章 机群第25章 菊凋零第73章 亚洲人民的亚洲第59章 美国政府的选择第39章 金牌第18章 有些准备第44章 美国的反应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92章 杉杉健太第11章 三国分赃第40章 海南岛(二)第56章 雷达第34章 挑衅就是战争第58章 星君级飞机母舰第2章 以战代练第18章 西线第72章 绥靖和孤立第48章 双管齐下第20章 长江750和东风牌第15章 西部大开发(四)第9章 照着旅游地图册找金矿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21章 夜战第68章 溃败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6章 抓苦力第44章 归还台湾岛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4章 德奥统一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16章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第11章 三国分赃第101章 时间不多了第33章 挑事专家第131章 首脑会晤第51章 鱼雷攻击机第95章 犹太人第26章 中断的访问第145章 33号舞伴第49章 美国对菲政策第9章 遇袭第50章 飞机二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18章 空袭第46章 民国(二)第7章 爪哇第23章 欧洲第4章 德奥统一第112章 漏网之鱼第71章 小胡子的德国第22章 水下幽灵第71章 战略轰炸第152章 武装暴乱第116章 钢铁大国第23章 大战结束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65章 爪哇疫情调查结果第55章 西残东瘫第14章 西部大开发(三)第25章 去欧洲卖套餐(二)第36章 空袭远东舰队第72章 诱饵(一)第90章 集结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26章 三路并进(四)第80章 甩卖潜艇第10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上)第3章 短暂的平静第143章 车祸(二)第48章 台湾空军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33章 南海联邦奥运代表队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04章 博弈第72章 世界第一铁矿第24章 三路并进(二)第10章 大卫的人品第23章 亲王乔治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65章 深挖第42章 自家后院第67章 联邦有的是铁第32章 移民潮第2章 谈判第107章 西澳矿区第56章 一战爆发第62章 布网(三)第73章 诱饵(二)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66章 波音飞机制造厂第26章 高速发展的台湾第64章 登陆越南(六)第47章 重巡和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