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

别看刘芾没啥文化,但是他对科学家一直都很崇拜,他小幼儿园时的梦想就是自己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当然了,这个梦想一直都没有实现,等他中学毕业的时候,干脆连做梦都省了。

“如果联邦不插手你们的移民计划,英国人可能还允许你们少批量的进行移民活动,一旦英国政府发现联邦插手你们的移民,很可能就会对你们马上翻脸,到时候你们的处境恐怕比现在还是难,你们的组织不会想不到这个问题吧?”刘芾继续提问。

“我们希望您的国家可以允许犹太人移民,然后再以南海联邦居民的身份前往巴勒斯坦,并得到联邦的保护。”3位理事并没有马上回答刘芾的提问,而是小声的互相交流了几句,最后才由那位姓罗斯柴尔德的数学家说出了最终答案。

“什么。。。”刘芾听到这个要求,不禁吸了一口冷气,原本他只是打算从外交途径上对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地区表示一下支持,然后再视英法美等国的反应计划下一步行动,哪知道这些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胆子如此之大,直接要赤裸裸把南海联邦拉上他们的战车,并且还打算让南海联邦政府去当出头鸟。

如果真按照犹太人的要求去做的话,就等于南海联邦政府为了犹太人的复国运动,直接捋胳膊挽袖子,冲到中东去和英法等国开战了,先不说战争的结果如何。就算是为了华人扩展生存的空间,刘芾也没疯狂到这个地步。也只是在东亚范围内,借着国际大形势抢了几块殖民地而已,如果南海联邦真的进军地中海,那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不用等小胡子同志掌权了,马上就能打起来了。

看着端坐在自己对面沙发里的这3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理事,刘芾真想过去一人踹一脚,都说商人们谈买卖习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但是这3个人的要价也太高了。简直都超出了做买卖的范畴了。

刘芾本来还想说几句重话,刺激刺激这些理事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不过转念又一想,这3个人又不是什么普通小人物,应该不会犯这种容易引起误会的错误,那么他们就是故意这么干的,目的嘛。。。还是在试探自己和联邦政府的底限。他们是想搞明白,联邦政府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到底想要什么好处。

对于这些犹太人的谨慎,刘芾倒是能够理解,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长期漂泊在世界各地。而且还很不受当地人的喜欢,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他们为了生存,也得时刻提防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暗箭和陷阱。

“这个要求联邦政府包括我个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个问题以后就不要涉及了,如果你们愿意来联邦国内居住。那么联邦政府会非常欢迎的,如果是移民的话,联邦政府承诺你们的族人将会在联邦境内受到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待遇。但是联邦政府不会为了你们民族的复国而去掀起一场世界大战,这点恐怕你们自己也很清楚,所以,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们还是说点有可行性的建议吧。”刘芾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努力让自己表现出有点不耐烦的表情。

“我们想听听总统先生的建议,不知道您在这个问题上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还是那位数学家,他丝毫没收到刘芾语气和表情的影响,依旧用那种平和的腔调发言,就好像是在做一个学术研讨。

“好吧,为了省时间,我就不绕圈子了,我或者说是联邦政府给贵方的建议有2个,第一,就是联邦政府帮助你们在联邦领土的附近找一块足够大的土地,而你们的族人可以自由的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然后在几年之后,时机成熟以后,你们可以建国,在这之前,联邦政府负责为你们提供安全上的保障;

第二,你们继续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联邦政府将通过土耳其政府为你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比如移民的临时居住地、必要的武器和训练,不过这样一来,你们的移民行动将会变得很艰难,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局部地区的小冲突,当然是指你们与当地的阿拉伯人之间,而联邦政府将只能在外交和国际舆论上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其他的就要你们自己去争取了。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方案,那样更快捷也更安全,别忘了,打仗是要死人的,虽然你们的组织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是打仗和打架还是有区别的,你们现在的武装力量只适合打架,不适合打仗,具体如何选择,决定权还是在你们或者你们的组织手中,我和我的国家能给予贵方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刘芾把自己预先设计好的2套方案和盘托出,在他看来,这是目前犹太人能够选择的最合理的两套方案,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让这些犹太人放弃故土,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对第一套方案并没报多大的期望。

“。。。。。。”屋子里陷入了沉默,3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理事在听完刘芾的建议之后,并没有交头接耳的去商量,而是默默的端坐在哪里,只是偶尔用眼神相互交流一下。

刘芾也没有去催促这3为理事,他知道这时候这些人的脑细胞正在高速的运转着,他乐意给他们一段思考的时间,而且他对刚才自己的一大段演讲也深感满意,为此刘芾特意点燃了一根香烟,坐在办公桌后面享受起来。

“如此重大的决定,我们需要召开理事会做决定,不过我仅代表贝里曼、基尔达夫向您和您的国家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会尽快美国,不管理事会的投票结果如何,我和我的家人都愿意把您当做我们的朋友。”几分钟之后,还是数学家罗斯柴尔德先开口了,这次他是站起身来,非常正式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他的语气中,刘芾可以听出他至少对其中一个建议已经动了心。

“他们都是虔诚的教徒,也是意志坚定的战士,我为我的母亲的民族感到骄傲,因为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他们的信念。”在送走了3位理事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海伦娜站在总统府门前的台阶上,突然没头没脑的对刘芾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们是很优秀,但是藤蔓永远不可能长的比大树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仿佛是受到了海伦娜情绪的影响,平时总是有话直说的刘芾也拐弯抹角了一次。

“你也很优秀,当初我和大卫初到台湾的时候,你还是一个。。。一个。。。”海伦娜琢磨着如何用更恰当的词来形容当时刘芾的年纪。

“一个小伙子,或者说一个年轻人?”刘芾搭了个茬。

“恩,一个年轻人,但是你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你比大卫要成熟的多,那时候的大卫在欧洲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我总是觉得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继续说,我喜欢听别人夸奖我,尤其是你这样很智慧的人。”刘芾这是头一次听身边的人评价自己,大卫除外,那个奸商每次见到刘芾,总是在私人场合中向刘芾请教各种预测方面的窍门,刘芾越是说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预测方面的天赋,大卫越是确信刘芾有这方面的超能力,甚至有事没事都拍个电报过来问问刘芾对欧美股市、油价、房价和天气方面的预测,让刘芾烦不胜烦,最后不得不委托自己的秘书去处理这些电报,一般都是在电报上回复:滚!

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20章 历史真顽固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40章 海南岛(二)第35章 美国人上当了第57章 情报工作第48章 双管齐下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27章 大阪师团第34章 偷袭成功第15章 苦日子要来了第18章 西线第19章 金兰湾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61章 名不副实第50章 火药桶要炸!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11章 矿山加铁路,谁也挡不住第14章 装病第31章 南北日本第2章 酝酿第81章 甩买潜艇(二)第100章 毒气弹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19章 全民战争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75章 国防(三)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4章 德奥统一第148章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第101章 时间不多了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156章 不怕睡错床就怕站错队第24章 赌约第38章 辛亥革命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85章 野战第138章 不夜城第14章 本土防御第21章 没事但可以挑事第73章 诱饵(二)第8章 越乱越好第63章 不一样的坦克第25章 夫人外交第63章 取证第9章 雪花电冰箱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岛(四)第96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厂第149章 大搜捕第25章 三路并进(三)第16章 大卫回来了第80章 甩卖潜艇第35章 独立起义第84章 得手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8章 三个坏皮匠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第9章 遇袭第33章 南海联邦奥运代表队第14章 本土防御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军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厂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71章 5万平方公里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82章 军火卖的是标准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49章 美国对菲政策第21章 第一站美国第15章 机群第6章 也算悲壮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岛(三)第51章 鱼雷攻击机第69章 坑人的矿业公司第39章 空袭新加坡港(四)第3章 救了个国际友人第64章 登陆越南(六)第23章 世界舆论第41章 乱拳打蒙老师傅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66章 重典第29章 大阪保护圈第100章 关东大地震(二)第55章 看戏的都是傻子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13章 西部大开发(二)第40章 不好的预感第76章 他是个爱国者第88章 增兵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143章 车祸(二)第47章 大卫的三封电报第62章 迁都第122章 给联邦找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