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军

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柔柔的春风轻轻的拂过海面,搅乱了水流的方向,破碎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射出无数的光线,映在船体上,形成一种龟裂的纹路。

天气出奇的好,港口内的人们也出奇的忙,大批穿着白色水手服的海军官兵,集结在码头上,分成了整齐的队形,他们依次踏上栈桥,向着停靠在码头上的几艘黑乎乎的潜艇上走去,当所有人都整齐的排列在潜艇的前后甲板上之后,码头上的一支军乐队,奏响了《君之忧》。

水手们留恋的看着码头、留恋的看着那些盛开的樱花树,默默的钻进了舱室,5艘潜艇在乐曲声中,被驳船缓缓的拉离了码头,启动了自身的动力,排成一条直线,向港外驶去。

1927年春,日本海军潜艇部队从佐世保军港里悄悄出动了,既没有送行的家属,也没有鲜花和欢呼,这是一次秘密行动,5艘日本海军最先进的吕-23型潜艇将组成一个编队,首次前往南海联邦海域进行模拟实战训练,顺便熟悉一下当地的海况和海底地形。

自从与南海联邦这个恶邻结束了战争状态,r本在英法美等国的大力帮助下,国力恢复的非常快,经过了1年半的建设,r本国内的经济已经恢复到了甲午战争之前的水平,钢铁产量更是比之前翻了一番,纺织业、造船业、手工业等r本原来就具有基础的产业更是欣欣向荣。

随着国力的提升。老百姓们总算能吃饱饭了,军力的恢复,政客和军人们也都有了资本了,于是r本国内又开始出现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了。现在r本内阁成员中,大部分都是在英美等国支持下上台的军部成员,他们与前些任的内阁成员不同,没有在这个岗位上经历过r本由荣转衰,由强变弱的经历,在他们的眼中,南海联邦就是r本发展的最大阻碍。而且还是r本帝国的最大耻辱。当初r本帝国的衰落完全是一些无能的政客操控了内阁。现在r本得到了世界2大强国的支援,没有理由再自甘堕落,再被南海联邦一直踩在脚下。

这些军人为主的日本内阁成员们虽然狂妄,却也不是傻子。他们清楚凭借现在的r本军事实力和国力还无法同南海联邦全面抗衡。但是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的看着南海联邦在亚洲称王称霸。于是,这些人又祭起了r本原来对付清国那一套办法,先从情报入手。搞清楚南海联邦内部的虚实,然后再找准其弱点,倾r本全国之力,一击致胜。

知己知彼这句话r本人学得非常到位,在南海联邦开展情报工作他们一直都在坚持,哪怕是在最困难时期,r本政府也拿出大笔的经费,供那些在联邦国内潜伏和活动的日本情报人员们使用。在这几年里,r本的情报部门不仅经费充足了,还得到了英美法等国情报部门的支援和合作,使得他们在联邦国内的情报工作进步了不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受到英法美等国的鼓励,r本军部觉得自己可以去试一试南海联邦的虚实了,于是,海军部计划了一个综合了潜艇训练、海图测绘、实战演习为一体的行动计划,很快就获得了军部的认可,并付诸实施。

日本海军在这2年的时间里,已经走出了之前的阴霾,没有了联邦潜艇的时刻威胁,日本海军利用英法美等国提供的原材料和技术,日夜赶工,玩了命的制造着他们的潜艇和水面舰船,同时,他们还接收了英国和美国转售的3艘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应该裁撤的主力舰船,海军实力很快就恢复到了一个相对不错的水平,至今为止,r本海军已经装备了1艘购自美国的科罗拉多号战列舰,2艘购自英国的胡德级战列巡洋舰,2艘购自英国的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其中2艘为r本国内自行建造的。

有了这些军舰,r本海军部的心气也高了,底气也足了,但是还不足以让他们生出挑战南海联邦海军的想法,当年帝国海军在台湾附近被接连击沉和前几年南海联邦凭借着潜艇和飞机的出色发挥,单独对抗英美两国海军的战绩他们还没有忘,他们也明白,如果不解决掉南海联邦的那些潜艇,这些水面舰艇随时都有可能会成为联邦潜艇的靶子。

能够让他们的内心又开始蠢蠢欲动的原因,就是英国人提供的那种叫做“潜艇探测器”的装置,按照英国人的介绍和r本海军自己做过的多次试验,这种“潜艇探测器”确实可以探测到潜伏在水面以下的潜艇。r本海军在得到这种装置之后,不禁欣喜若狂,有了这种装置,南海联邦的潜艇就不再是不可战胜的了,而r本海军将领们坚信,只要能够克制住南海联邦海军的潜艇,那么在其他方面,r本海军将完胜联邦海军。

为了把这种装置的功能发挥到极限,经过r本海军研究人员的不屑努力,他们成功的把这种装置从水面舰艇上移植到了潜艇上,不过由于其巨大的接收装置非常占用空间,所以日本海军不得不把吕-23上的鱼雷发射管从8具减少到了4具,变成了前2后2。不过r本海军的这种改装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带有这种“潜艇探测器”的潜艇可以在水中发现其他潜艇的存在,虽然在确定准确方位上还太精确,但是r本海军人员确信,经过长期的培训之后,那些潜艇上的鱼雷手们还是可以捕捉到敌方潜艇的位置,从而发动鱼雷攻击。

这样一来,r本海军的水面和水下都具备了初步的反潜战斗能力,在他们看来,现在的r本帝国海军已经有能力和南海联邦海军进行一场势均力敌的海战了,r本帝国海军唯一欠缺的就是潜艇数量还不足,以及有有经验的潜艇兵数量不足,不过这些都是可以弥补的。

潜艇的数量不足非常好解决,r本自己造不出来那么多,可以委托美国和英国帮助一起造;至于潜艇兵的数量不足,也好办,r本海军不仅自己培养自己的潜艇兵,还把大批经过筛选的r本海军士兵送到美国的潜艇学校去代培,这样就可以加快r本潜艇部队的成军速度。

不过这只能解决掉数量问题,经验这个东西,就不能这么简单的获得了,况且就算是英美两国的潜艇部队,也和r本差不多,都是新手级别的,谁教谁还不一定呢。既然不能够靠别人帮助,那r本海军就准备自己去获取经验了,怎么获取呢?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只能靠多练多操作了,而这次的潜艇秘密远征计划,就是强化训练r本海军潜艇部队的一个开端,如果这次远征用实际行动证明这种方法可行的话,那么r本海军就会多批次的继续进行这个计划,争取在之后的1年中,训练出来一支50艘潜艇规模的潜艇作战部队出来。

这次率领潜艇部队进行远航的指挥官叫桦山纪一,41岁,现任r本帝国海军第一潜艇队群指挥官,海军少将军衔。听他的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想到另一个r本海军中的名人,桦山资纪大将,也就是当年第一任台湾总督,和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在上任的路上被刘芾的潜艇部队给打沉了。

没错,这位桦山纪一就是桦山资纪的后代,不过不是他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按照咱们中国人的说法就是长房长孙了。与他的爷爷一样,这位出生在萨摩藩的海军后代中学毕业之后,就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他爷爷的关系,成为了日本派遣到英国学习的海军后备士官,在回国之后,桦山纪一先是在一艘后勤船上任航海长,这一干就是9年,这到不是他的表现不好,而是在这9年中帝国海军基本就没再新建任何一艘战舰,就算是他干得再好海军部也没地方安排他。(未完待续……)

第24章 目标天皇第10章 大卫的人品第20章 按兵不动第11章 养寇自重第23章 三路并进第30章 拒不合作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竞争力第8章 哭泣的爪哇岛(一)第7章 日本种植园第101章 时间不多了第48章 崩盘第80章 甩卖潜艇第146章 多疑的老板娘第40章 决死空袭第132章 他的奋斗第74章 巴巴罗萨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76章 海军条约第141章 护士第69章 建国(一)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17章 浑水摸鱼第15章 机群第68章 溃败第23章 亲王乔治第47章 重巡和飞机第6章 战争扩大第1章 难题第19章 蓝飘带奖第28章 占领澳新第13章 政府和大会的僵局第4章 横扫第54章 活话剧(二)第35章 挑衅就是战争(二)第17章 浑水摸鱼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竞争力第93章 真实的潜艇兵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岛(四)第107章 西澳矿区第67章 联邦军队的进攻第32章 国际联盟第13章 基础建设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39章 珍珠港(二)第20章 长江750和东风牌第20章 罗莎利娅号第63章 取证第99章 北美绞肉机第58章 星君级飞机母舰第38章 终于见到活人了第154章 乌合之众第40章 决死空袭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军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33章 国联的“请求”第47章 大卫的三封电报第24章 去欧洲卖套餐第141章 护士第72章 诱饵(一)第46章 上琉球去练练兵?第50章 圣迭戈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9章 晕倒第21章 问题(二)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21章 第一站美国第68章 制度第40章 第六师团的偷袭第44章 英国支援舰队第85章 野战第47章 民国(三)第42章 海南岛(四)第2章 登陆难第22章 东海岸第25章 菊凋零第31章 迁都的必要性第56章 一战爆发第80章 只能看热闹第48章 崩盘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45章 美国人也参战了第93章 树下的美军第3章 宣战第100章 毒气弹第15章 基隆级驱逐舰第75章 7、8、9三个省第26章 中断的访问第3章 救了个国际友人第28章 以日制日第36章 摩拳擦掌第19章 蓝飘带奖第57章 飞机很重要第138章 不夜城第93章 树下的美军第79章 P38战斗机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69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45章 民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