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再次谈判

没有了日本人的威胁,刘芾终于轻松了很多。首先是让总统于德贵宣布台湾取消执行了多年的戒严令,并解除了战时政策。其次是由总统府向全台湾宣布,日本的进攻舰队遇到风暴全军覆没了,几年之内,台湾算是基本上安全了。不过台湾对日本的宣战并没有解除,两国继续处于战争状态,刘芾这样做是为了更方便的攻击日本船只,能拖住日本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日本的威胁基本排除了,刘芾便又开放了台湾的两个港口,台北附近的淡水港和台中的鹿港,用于对外贸易,不过开放归开放,短时间内船只还不能自由进出,因为港口外的水里还有几百颗水雷,需要等水师排除以后,才能通航。

有了上次的台日谈判,英法美德俄几国对台湾这个弹丸小岛的关注度也由原来的毫不在意变成了稍有兴趣,虽然还没到专门监视的地步,不过对台湾和日本有关的情报也都注意收集了。

这次日本人的舰队再次神秘失踪的消息没过多久就被各国知道了,细节不是很详细,但这不能怪情报人员无能,主要是舰队失踪的细节连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

对于这个情报各国的反应不太一样,英法两国比较关注,因为台湾离他们的势力范围更近;德国和俄国是幸灾乐祸,因为日本舰队的存在对他们来讲是个威胁和障碍;美国是最不上心的,台湾和日本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和他们也没半毛钱关系,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趁乱占点便宜。

随后的很多天里,英法两国的舰队不约而同的出现在台湾附近海域,虽然不敢太靠近台湾港口,但是站在远远的看你总不能哄我吧。转了些日子,两国啥收获也没有,于是又改明察为暗访,一封电报发给台湾新政府,要求派特使进入台湾,洽谈台湾的独立问题。

“看来他们是坐不住了啊,既然想来,那挡是挡不住的,给他们回电,就说欢迎他们的到来,不过请他们遵守台湾的法律和规定,到了这里听我们的安排,能答应就来,不能答应就别来。”刘芾对站在办公桌前的“冲锋队”员说。

“是,先生。”年轻的冲锋队员简短的回答着,稚嫩的面孔上却是一种成熟冷漠的表情。

“另外,你们要看好哪些外国专家的行踪,防止有心人从他们嘴里套情报。”刘芾还不放心,又嘱咐到。

“是,我这就去安排。”年轻的冲锋队员干脆利落的行了个军礼,转身走出办公室,并稳稳的关上了房门。

“麻烦啊。。。麻烦。。。看来开始有人注意台湾了。”刘芾用手支着额头,很是郁闷。

1897年7月3日,由英国驻香港总督威廉.罗宾逊带领的英法考察团抵达了台北的总统府。台湾总统于德贵在总统府接待了威廉一行,当晚在台北总统府设宴招待。

这位威廉.罗宾逊是香港的第十一任总督,曾经在多个殖民地任职,今年已经50多岁了,留着一脸的大胡子,他的名字还有另一种翻译:威廉.罗便臣;香港有一条罗便臣道,不知道是不是用他名字命名的。

从第二天开始,威廉的使团便由总统府的人员陪同着,参观了台北、淡水、刺桐、彰化等港口和城市,对于这个新近独立的岛国上能有完整的铁路、公路建设和大量的小型工厂、糖厂,威廉都表示了惊奇。不过总统府的陪同人员也按照规定,拒绝了使团参观基隆市区和港口的要求,并特别说明,台湾现在处于战时,很多港口和城市都被划成军事禁区,所以不便参观。

关于台湾独立的谈判是从第十天开始的,谈判是由刘福率领着参谋部的几个成员和几个律师参加的,刘福对外的职务是外交部部长,刘芾也混在其中,充当刘福的翻译。

但凡是谈判,就没一个是有趣的。大家面对面排排坐,然后就是各种试探,各种条件,各种利益。什么时候把这些东西搅合成一窝粥,分不出你我,什么时候基本也就谈完了。

由于日本人在一段时间内顾不上台湾,而台湾的蔗糖和樟脑又是欧洲大量需要的战略物资,所以英法也不愿意把台湾打烂,这样对谁都好处,当然了,日本除外,从这次英法甩开日本单独和台湾会谈就可以看出,国家与国家之间,全是赤果果的利益,连掩饰都不掩饰。

英法两国提出,要在台湾设立租界、开放台湾若干港口、和一些在贸易上的特权等等,以换取英法两国对台湾的承认,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台湾不受外来的干扰。

刘芾通过刘福的嘴很干脆的拒绝了,进而提出台湾独立不受任何国家的影响,如果想和台湾正常做贸易就双方平等,什么租界、特权、指定港口一概免谈。至于外界的干扰,刘福坏笑的对威廉说:这两年来干扰还少吗?但是台湾还不是毫发无损,我们不用你们的保护,我们有妈祖的庇护。

英法使团本来就是打着占便宜的目的来的,不过谈判一开始,他们就觉出来这个台湾新政府和清朝政府比起来就是个另类:又赖又硬。不仅不答应使团提出的所有条件,对于英法等国承认不承认好像也不太热心,对于依靠两国而取得保护更是万分抵触,他们好像更关心对外贸易这些商业层面上的利益,一场政治谈判谈着谈着就成了商业谈判了。

对于这种情况使团里的英法两国代表也是始料不及,原来的计划是趁着日本无力插手,两国趁虚而入,用最小的代价占据这个盛产白糖、樟脑和稻米的小岛。可是实际情况是对方是个奸商,油盐不进,只想进行贸易,其他的一切免谈,你爱承认不承认,你爱武器禁运不禁运,反正我们也不打算买。至于安全上的少许威胁,对方更是把妈祖什么的神明抬了出来,而且你还别不信,远东最大最强的舰队,就刚刚被这个神明给惩戒了。

威廉一肚子郁闷,带着使团离开了台湾,不过他们这次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在十多天的参观过程中,发现了几点值得一提的问题。首先就是台湾新政府的控制力很高,基本上台湾内部没有第二种声音;其次台湾的基础建设发展非常迅速,环台铁路公路、台北附近的工厂和台中附近的糖厂都不弱于欧洲,每个城市里都有若干座学校,小学居多,中学很少,这说明教育刚刚起步没几年,还有医院,威廉居然发现了好几所正规的西医医院,不仅药品充足,而且有很多欧美医生和手术器材;最后,就是台湾的防御力,由于新政府捂的很严实,这次赴台并没有看到真正的军港和台湾海军陆军的情况,但是从哪个外交部长最后的发言中,威廉能清楚的听出来,他对台湾的自卫能力毫无掩饰的有信心。

面对谈判的结果,英法两国政府也是无可奈何。台湾岛上的资源,两国需要,但是发动战争来取得这些资源就有些不值当了,况且日本人过几年缓过来,肯定不能轻易放弃台湾,到时候又是个麻烦。

来软的,台湾政府不接受,来硬的吧,明显是亏本的买卖。最后两国决定,维持现状,不承认也不否认,该做买卖还是做,武器不想要,那就不卖。不得不说,还是美国人明智,自始至终他们也是这个态度。

第19章 全民战争第35章 独立起义第112章 漏网之鱼第154章 乌合之众第53章 实力对比第78章 有结束就有开始第79章 P38战斗机第34章 暗度陈仓第109章 酒吧伤人第39章 海南岛(一)第47章 民国(三)第27章 新药第29章 民用航空第50章 危机中的各国第20章 历史真顽固第71章 小胡子的德国第6章 战争扩大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23章 世界舆论第77章 海军条约(二)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岛(四)第18章 有些准备第30章 《凡尔赛合约》第49章 美国代表团第18章 有些准备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31章 旗舰的下场第138章 不夜城第116章 钢铁大国第69章 建国(一)第58章 中立第17章 浑水摸鱼第117章 电视机第100章 毒气弹第156章 不怕睡错床就怕站错队第33章 山本的遗言第32章 飞机母舰和舰载机(下)第48章 西海岸我来了第71章 战略轰炸第102章 恶魔现身第96章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第40章 不好的预感第28章 游击队有重炮?第42章 海南岛(四)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77章 他的理想第70章 外籍军团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73章 国防第61章 坦克和雷达第131章 首脑会晤第1章 难题第57章 B-17第72章 诱饵(一)第10章 快速舰队第54章 活话剧(二)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78章 撒达母炮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00章 毒气弹第15章 基隆级驱逐舰第155章 软硬都不吃第121章 自由贸易港第33章 国联的“请求”第73章 国防第11章 海战第23章 大战结束第90章 集结第44章 美国的反应第11章 海战第13章 难产的合作第40章 不好的预感第80章 攻心战第8章 三路并进第63章 不一样的坦克第67章 核反应堆第26章 冲锋队第6章 再次谈判第42章 海南岛(四)第37章 故人来访第43章 师团长的无奈第38章 珍珠港第31章 南北日本第53章 上刺刀的潜艇第69章 坑人的矿业公司第116章 钢铁大国第8章 备战第68章 绝密单位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16章 战略轰炸第23章 大战结束第12章 大卫的礼物第117章 电视机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7章 联邦需要借口第23章 和老爹摊牌第67章 核反应堆第108章 新矿工第29章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