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绝密单位

刘芾之所以对核研究项目这么用心,主要是他很清楚,当南海联邦的潜艇、航母和飞机这些跨时代的武器被对手研究透彻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更多可以完全压制其他国家的武器可以发明了。而且在未来的战争中,联邦的武力打败一场战斗、一场战役甚至一场战争都能够做到,但是在打败一个国家,尤其是像美国这种幅员辽阔,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而像美国这种国家,已经在后世中很好的为全世界演绎了它的战争潜力,当年r本人一举干掉了它的多半太平洋舰队,然后用数量和质量都好于美国的联合舰队试图控制太平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美国就依靠着它强大的制造业把太平洋舰队重新武装了起来,最终打得r本举国投降,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的,但是美国的支援重点还是在欧洲,也就是说美国只用了几分之一的国力,就完全碾压了日本。

就刘芾自己认为,当时的r本没有再继续进攻美国西海岸是一个大错误。它不应该再把注意力放在东南亚那些破岛上,而是应该调集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去进攻美国西海岸,最终达到摧毁美国一部分工业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胜利。当然了,这种可能性也不太大,但是总比一点没有的强。

现在的南海联邦虽然比当年的r本要强大了不少,但是与r本同样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而且目前联邦政府要比r本政府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现在南海联邦与美国政府已经是互为假想敌了。还是最主要的那种。再像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不是说一点可能没有。但是可能性已经极小了。

当年r本是选择了一举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然后在这1、2年的空窗期里全力占据东南亚,甚至也有进攻澳洲的打算,但是这一切都被美国的制造能力击败。而刘芾有着这个经验之后。自然就不会去选择先打伤美国。然后放虎归山。等待它养好伤再跳出来和自己拼命。

但是刘芾琢仔细的比较过,依靠联邦目前的军事实力,想把美国一次彻底打倒难度太大。所以刘芾不能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常规武器上,现在刘芾唯一称得上秘密武器的,不再是潜艇、飞机了,而是核武器。

这个想法不是刘芾几年、十几年内才有的,自从他打算在这个时代中建立一个国家起,就已经有了,所以他才会在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成立那个最初的核研究所。经过了3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刘芾这个半仙的死命扇呼,目前这个45研究所终于在核研究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原子弹的原理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讲,就是用一个中子去高速轰击一个铀235原子,这个铀235原子被打中子成2半,在释放出来大量质子的同时,还会产生2个中子。当这两个中子又轰击到其他铀235原子时,又会产生同样的反应。

这样1变2,2变4,4变8,8变16,如此传导下去,就形成了核裂变,准确的叫法是“自持式链式反应”,这也就是核反应堆的最基本原理,而原子弹其实就是一个缩小化并去掉了防止临界化机构的核反应堆。

想要制造核反应堆或者原子弹,就必须获得铀235,但是这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非常非常之低,在天然铀当中只有0.7%的含量,而且如何提纯也是一个大问题。

经过45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1925年左右,45研究所终于找到了两种能够提纯铀235的方法。他们用几千层金属薄膜制成一种“筛子”,上面有无数个小孔,每个孔只有百分之一厘米大小。然后将六氟化铀气体通过这些“筛子”,由于铀235的氟化物分子量较小,因此会比铀238更快的通过“筛子”,从而达到提纯铀235的目的。

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电磁场来达到同样的目的,由于铀235和铀238在氟化物分子量上有区别,所以在穿过电磁场时它们的弯曲度就会不同,这样就可以区分铀235和铀238,并将之分离开。

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化学法分离的比较慢,但是成本低;物理法分离的速度要快很多,但是成本高,因为它多要求的电磁场强度不是普通的电磁铁就可以达到的,需要更大更强的电磁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45研究所先是在实验室中建造了一个电池线圈来试验,最终确定这个线圈磁极直径需要达到4.6米以上,也就是说这个线圈的内径就得有4米多。除了体积庞大之外,这个线圈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缠绕线圈所用的铜也非常多,每个线圈所需的铜大概得有20吨,而要想规模化提纯铀235,这样的线圈大概得有6000个左右,才能达到以每月以公斤级生产90%以上纯度铀235的目的。

而这6000多个大线圈先不说供电和场地问题,这些相比起来需要耗费的铜的用量来说,都已经不是事了。它们总共要耗费15万吨铜,当时联邦年产铜200多万吨,但是铜是一种战略物资,很多地方都需要这种原料,不可能都給45研究所使用。

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刘芾对45研究所的支持了,他为了既不影响联邦其他部门的工作,又能让45研究所尽快建成电磁分离厂,大笔一挥,把联邦银行中储存的10万吨银锭暂借给了45研究所,以代替原来需要用铜来组成的线圈。

当45研究所的电磁分离厂在28年建成之后,这个深埋在地下50米的洞窟就真的成了宝库,7个厂区中有6个全是银光闪闪的,虽然那些科研人员对钱并没什么太大的喜好,但是整天工作在银子堆里,不知道他们有何感想。

电磁分离厂,顾名思义,得用电,而且还少用不了。原来的那个小火电厂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一座大型火电厂又在海峡对面开建了,为了掩人耳目,刘芾特意授意施耐德的石油公司在附近建造了一座有色金属工厂,对外谎称精炼铝锭,所以配套了一座火电厂。

一个谎言往往得用10个谎言来弥补,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为了让这座铝工厂更像工厂,刘芾还在这里修建了小型码头、矿石堆放仓库、铁路等等设施,然后每月再派遣船只来这里运送矿石和成品。

那些矿石无非是在仓库里堆放一个月,然后再装上船运走,再卸下新的矿石,而那些所谓的成平铝锭则是从其他地方秘密运送过来的,再光明正大的运走。而且负责这座工厂的也不是普通工人,而是那支“联邦传染病预防处理部队”。

费了这么大的心思和财力、人力,刘芾唯一想得到的就是早一日让联邦拥有原子弹,至于那些核电站、核动力什么的,都是刘芾用来鼓励那些科研人员的大饼,什么时候能充饥刘芾并不太关心。

45研究所的那些核研究人员们没有辜负刘芾的这份巨额投入,在成功的提纯了铀235之后,之用了4年时间,就有把核反应堆给搞了出来。前满我们说了,原子弹就是一个去掉了防临界装置的小型核反应堆,而核反应堆呢,就应该是一个加装了防临界装置的大原子弹了。(未完待续……)

第7章 爪哇第74章 皇帝第7章 联邦需要借口第49章 美国海军的计划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57章 波及亚洲第23章 世界舆论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66章 重典第75章 国防(三)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38章 水陆并进第25章 十九世纪的顶级海军第25章 十九世纪的顶级海军第44章 英国支援舰队第13章 政府和大会的僵局第82章 军火卖的是标准第10章 权力真空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146章 多疑的老板娘第33章 挑事专家第28章 游击队有重炮?第31章 旗舰的下场第38章 辛亥革命第66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二)第67章 核反应堆第47章 大卫的三封电报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军第34章 伏击改追击第20章 按兵不动第100章 关东大地震(二)第74章 国防(二)第39章 海南岛(一)第151章 试验性生产第135章 大订单第48章 双管齐下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70章 罗斯福新政第52章 战备(二)第30章 Z字旗第47章 欢乐意大利第41章 未雨绸缪第23章 大战结束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3章 国联的“请求”第154章 乌合之众第69章 建国(一)第12章 轰炸机第50章 圣迭戈第24章 赌约第2章 以战代练第156章 不怕睡错床就怕站错队第45章 民国(一)第1章 联合调查第7章 爪哇第151章 试验性生产第34章 袭击与镇压第38章 终于见到活人了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66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二)第26章 冲锋队第78章 有结束就有开始第33章 南海联邦奥运代表队第4章 德奥统一第12章 西部大开发第42章 自家后院第55章 西残东瘫第116章 钢铁大国第10章 快速舰队第48章 崩盘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14章 内田的打算第11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下)第41章 漏网之鱼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35章 台湾要打仗了第19章 职业经理人和汽车第63章 不一样的坦克第56章 入侵美国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15章 基隆级驱逐舰第41章 空袭新加坡港(六)第121章 自由贸易港第62章 迁都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70章 建国(二)第151章 试验性生产第57章 波及亚洲第15章 机群第115章 市长的忠告第53章 上刺刀的潜艇第24章 冰箱第1章 难题第43章 投降第20章 该出去走走了第60章 登陆越南(二)第43章 各怀鬼胎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11章 三国分赃第72章 世界第一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