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雪花电冰箱

1899年的旧金山市,“山德鲁电器公司”的总部中,大卫.沃伯格正在办公室里会见两位美国东部的富翁,这两个人是专门跑来和大卫商量合资建厂生产冰箱的。

“雪花牌”冰箱经过几年的销售,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家用、商用和军用制冷品牌,“山德鲁电器公司”不仅推出了多个型号各种用途的燃气和电力冰箱,还为各种大型商业、军事、医药单位订制冷库,销售网点遍布了欧洲和美国的主要城市,年销售额接近20亿美元,成为欧洲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第一大电器制造和销售商。

这个时代的欧洲和美国,电器刚刚露头,还处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阶段。家用电器市场除了电灯泡和电话机以外,基本一片空白。大卫从台湾带回了冰箱的样品,一边建厂一边世界各地的申请专利,恨不得把每个螺丝拧几圈都给申请喽。等到工厂建成,由于有了成熟的样品和工艺流程,很短的时间内,燃气冰箱和电冰箱就相继投产。

在还没投产的时候,大卫就按照刘芾的建议,把冰箱这个新鲜玩意像发连载小说一样登遍了全美的各大报纸。收取了高额广告费用的报纸编辑们,用他们能活死人生白肉的笔杆子,把冰箱这种新颖的家用电器夸成了19世纪里最伟大的发明,一时间,在大卫投放了样品功能展示的有限几个大城市中,有冰箱展示活动的街区从早到晚,一直都拥堵不堪。500美元的售价对于当时年薪1000-2000美元的美国新兴中产阶级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

由于欧美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各种肉类、奶制品都是主食,但是在大部分地区,春、夏、秋三个季节里,这些肉类和奶制品的保存就成了问题,致使家庭主妇们不得不天天去市场买。而这种冰箱不仅解决了家庭主妇的烦恼,还引起了男人和小孩的兴趣,谁不想在炎炎夏日,坐在家中喝一杯加了冰块的威士忌或者一杯冰镇过的汽水呢?而对冰箱最感兴趣的还不是美国的家庭,而是餐馆老板。食品的保存一直都困扰着他们,如果有了可以延长保存时间的方法,那就意味着自己餐馆的成本和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大卫把遍布美国各大城市的“山德鲁制药公司”销售网点,大部分改成了“山德鲁电器公司”的专卖店,两种类型、四个型号的“雪花牌”冰箱一上架,就立刻销售一空。

冰箱投产的第一年中,大卫基本是在四处东躲西藏的逃窜中熬过去的。前来订货的人挥舞着现金,把工厂和“山德鲁电器公司”的总部团团围住,大卫不得不请来警察维持秩序。最可怕的不是这些人,而是大卫卖药时结识的那些美国富豪和政府高层。不管你是不是富有,是不是有权,饭总得吃吧,家庭总得有吧,所以这些人也有需求,而且更急迫。

这些人可不会拿着钱去工厂或者店铺门口排队,他们都是直接电话打给大卫,把自己的需求提出来就不管了,性子急的就直接派管家或者秘书到大卫办公室里提货。

对于这些人,大卫不能得罪,都是生意场或者政府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仅要优先供货,还要服务周到。也怪大卫嘴贱,在一次酒会上,大卫多喝了两杯,再加上几个美女一挑拨,大卫居然把以后的计划也透露了出来,那就是可以为有身份有财力的家庭订做不同需求的冰箱或者说是冰柜和冰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酒会上除了侍者以外,基本上都满足大卫的两个要求。于是,从第二天早上,大卫就收到了十几份订做冰柜和冰库的要求,而且一个比一个奇葩。有一位银行家,由于喜欢钓鱼,让大卫帮他在船上订做一个大型冰柜;还有一个著名的富豪,需要一个夏天的避暑屋子,问问大卫能不能帮他订做一个带2个卧室、2个卫生间的冰屋,这个家伙极度讨厌夏天,他打算天气一热,就跑到冰屋里去办公和睡觉。

大卫昨天喝的有点多,拿着这些订购要求看了几眼,酒立刻就醒了,找来工厂里的台湾工程师一打听,现在连生产线上还缺人,哪有功夫去给这些富人们做各种大玩具啊。大卫没辙了,牛皮已经吹出去了,订单也来了,咋办啊?实在没辙了,只能逃跑了,大卫当天就上了回欧洲的船,谎称父亲有病,直接就逃回英国避难去了。

不过欧洲也不是大卫能躲清闲的地方,定期的邮轮早就把这种新产品带回了欧洲,“山德鲁电器公司”和创办人大卫.沃伯格的大名也随之传遍了欧洲大陆。大卫只在父亲的小庄园里躲了3天,就被欧洲的朋友们发现了,于是,大卫不得不返回了旧金山,至少在哪里,自己还有工厂,虽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但是几个紧要人物的要求还是可以优先实现的,但是在欧洲,他除了抱歉,什么也做不了。

大卫回到旧金山,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各种财团和银行家争先恐后的要求与“山德鲁电器公司”合作,或是生产或者销售。大卫曾经去电报给刘芾,询问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刘芾的回答很简单:合作建厂合作销售都可以,但是专利不能卖。

就这样,冰箱厂在美国和欧洲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建立了起来,光是1895年到1897年,两年时间就有8座大型的冰箱厂落成投产,生产线达到了20条,产量直接翻了两个翻。这些工厂中绝大部分是由“山德鲁电器公司”控股的,只有极少两家,是独立投资,购买了冰箱的生产权。

现在“山德鲁电器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是个巨大的存在,虽然还比不上“标准石油”、“罗斯柴尔德”“摩根”等庞大的家族,但是在美国和欧洲的政府中也有了初步的影响力。最难得的是,大卫利用药品和冰箱在欧美等国结识了一大批非常有实力的家族和政客。

第44章 美国的反应第1章 联合调查第100章 毒气弹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29章 势均力敌第26章 高速发展的台湾第56章 入侵美国第37章 有点紧张第92章 杉杉健太第22章 关键时刻有人要掉链子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88章 增兵第25章 三路并进(三)第9章 照着旅游地图册找金矿第12章 轰炸机第49章 美国代表团第54章 反击第56章 信还是不信第50章 飞机二第61章 坦克和雷达第71章 5万平方公里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05章 博弈(二)第25章 三路并进(三)第61章 布网(二)第22章 进攻澳洲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军第37章 菲律宾大泥坑第12章 谈判和女友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36章 苏德宣战第50章 飞机二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17章 电视机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118章 电视台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63章 不一样的坦克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13章 政府和大会的僵局第19章 金兰湾第59章 反贪反黑(二)第6章 也算悲壮第69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27章 大阪师团第46章 民国(二)第40章 不好的预感第33章 菲律宾有动静了第44章 英国支援舰队第86章 险胜第29章 势均力敌第13章 罗莎莉亚第49章 美国对菲政策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124章 潜艇探测器第89章 轰炸中部城市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军队第36章 空袭远东舰队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6章 抓苦力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51章 去棉兰老岛练兵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55章 反击(二)第17章 北欧乱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38章 辛亥革命第46章 民国(二)第58章 反贪反黑第3章 短暂的平静第149章 大搜捕第50章 危机中的各国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50章 火药桶要炸!第120章 罗德岛第49章 美国对菲政策第141章 护士第16章 英法德宣战第70章 建国(二)第16章 一个熟人和两个陌生的熟人一起第66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二)第76章 捉对厮杀第42章 装甲车和重机枪第24章 目标天皇第43章 投降第141章 护士第38章 辛亥革命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81章 深入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79章 P38战斗机第63章 联邦的四周第33章 山本的遗言第72章 诱饵(一)第80章 攻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