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是兵员的素质是装备的差距

炮击杜寮港的是闻讯而来的驻守在后湾港的台湾陆军第四旅第二团,后湾港距离杜寮港有70多公里山路,自打接到了郑发仔的支援电报,第二团就马上从后湾港出发,乘坐几十辆长城载重卡车和团属装甲车、摩托车,拼命的向杜寮港开进,沿着前年刚刚修缮好的水泥山路,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杜寮港外。由于怕杜寮港被日军占领,在距离杜寮港几公里的时候,团长就下令把仅有的7门75榴弹炮架设起来,冲着杜寮港先行攻击,能延迟日军一会算一会。

在第二团的前锋摩托车抵达杜寮港时,第二团的团长终于送了一口气,在港口通向内陆的山口外,那个预先修建的防御工事里,郑发仔的连队还在和日军对射着,虽然阵地上被日本炮弹炸的烟火不断,但是听动静,日军还没有冲出来。

第二团的先头部队赶紧扔下摩托车,拿着武器加入到防御阵地里,一边向山**击,一边派人骑车回头,去报告团长这里的情况。

不一会,第二团的大部队终于抵达,由于在路上就接到了先头摩托部队的通报,所以在抵达之前就拟定好了作战计划,第二团的4辆獾式装甲车头一批就开上了阵地,汇通郑发仔连队里的一辆獾式装甲车,共同阻击日军的突破,剩下的2两山鼠式装甲车作为后备力量,时刻准备顶上去,其余士兵则在距离郑发仔连阵地后方500米,再挖掘两条战壕,作为第二层防御阵地,等待从别处赶来的其他部队到达,就可以牢牢的守住山口,反正旅部里下达给第二团的命令就是阻击住日军,建立防御阵地,等待后援。

大久保中将发动的人海战术刚露头,就遭遇到了5辆装甲车上的9挺12MM重机枪的扫射,成片成片的第六师团士兵被打断、打碎,后面的士兵顶着前面兄弟的碎肉和血沫依旧疯狂的突击。不过英勇这个词,用在相差不大的战场上,是一个重要的取胜因素,但是如果装备差别巨大,那么英勇这个属性在这场战斗中所占的比率就低了很多,随着冲锋士兵的伤亡越来越大,而冲锋所带来的效果就是在山口到小土包的几百米路程上,堆积了足够厚的尸块和血浆,反而增大了冲锋的难度。

当第三次集团冲锋被打退以后,大久保中将下令停止了这种毫无意义的送死行动,当看到自己的传令官接到这个停止进攻的命令后,脸上幸福的表情,大久保中将缓缓的坐在一块石头上,默默的看着港口中四处躲避着炮击的第六师团士兵,眼中流下了泪水。

第六师团和第二师团是日本最具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成立的熊本镇台,后来随着陆军改革,镇台被取消,于是更名为第六师团,也称熊本师团。

师团的兵员大部分来自日本的南九州地区,哪里的日本人民有着热情勇敢、坚决果断的传统,而这种传统也成为了第六师团的精神。无论在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中,第六师团都是前锋部队,不管是清政府的北洋军还是俄国陆军,都曾被这支勇敢的队伍打败。

但是这次,大久保中将面对着这只明显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和战绩的台湾陆军,却生出了一种无奈的感觉。虽然第六师团的其余联队正沿着两边陡峭的山崖向上攀爬,但是大久保并不看好这种小规模的兵力能创造出奇迹来,就算登山两边的山崖,重武器就弄不上去,光靠手中的步枪,很难和对面军队里的机枪抗衡。不过中将也没阻拦部下的这种尝试,毕竟和坐着这里等着被炮弹炸死相比,能有一些行动还是能分散一下大家的沮丧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台湾增援部队赶到了这个小鱼港附近,并从各个方向朝着港口内发射着炮弹,现在港口内连一幢完整的建筑物也找不到了,已经登陆的近1万名日本士兵,全都龟缩在山口附近的山崖下,从原来的攻击作战转成了防御作战。

剩余的第六师团官兵,由于港口内遭到炮击,被大久保中将命令先撤出港口水道,在港口外等候命令。本来在发现台湾援军到来以后,大久保中将准备先疏散一批已经登陆的官兵回到船上,可是由于炮火太猛烈,让船只靠在码头边接送人员,基本就等于一个活靶子,所以不得不把这一万多官兵又留在了港口里。

上午11点多,就在港口内的日军被炸得晕头转向,无比怀念那些在船上的弟兄们的时候,从港口外忽然传来几声沉闷而有力的巨响,这几声巨响在完全压制住了台湾陆军的炮弹爆炸声,就像天边的闷雷。

一些日本士兵以为在打雷,纷纷抬头望着天空,可是天空中连一片云彩都没有,山崖那边的太阳光已经穿过了山崖的高度,照射在港口的水面上。

“轰。。。。。。轰。。。。。。”接着又是几声巨响,还是那样的沉闷压抑,大久保中将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打雷,而是港外的运兵船队遭到了攻击,不过这个声音不是驱逐舰上的舰炮声,既然驱逐舰都没有开炮,那就不用问了,台湾人的那种能在水下发射致命鱼雷的潜艇赶来了,港外的运兵船队也完了。

大久保猜的很正确,由于大部分潜艇都赶去台中参加海战去了,台湾潜艇大队指挥部找遍了台南地区,终于从台南的潜艇基地里,找到了5艘正在做维护保养的“金枪鱼级”潜艇,接到命令的这5艘潜艇,赶紧装上鱼雷,勉强凑齐了部分艇员,赶紧向着杜寮港赶来。

经过近3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在11点的时候,赶到了杜寮港外。当这5艘潜艇从水下来到港口外的时候,远远的就从潜望镜里发现了一大片船只,这些船大多是挂着各国旗帜的货船和商船,不过其中有2艘挂着英国海军旗的驱逐舰。

经过和总部发电确认,5艘潜艇悄悄的接近了这个船队,第一轮鱼雷攻击,就把两艘驱逐舰打的一沉一重伤。其余的运兵船发现驱逐舰被突然攻击,立刻乱了套,有的开始往港口内躲避,更多的是向着菲律宾方向逃窜。

解决了2艘驱逐舰,5艘潜艇再也没有了顾忌,剩下的这些货船和商船,全是慢吞吞的家伙,5艘潜艇连潜望镜都不收了,开起17节的高速,向着那些逃跑的商船就追了上去。可怜这些最高速度也跑不到15节的运兵船,被这5艘台湾潜艇追着一条一条的干掉,谁跑在最前面,谁最先倒霉,就这样被打掉了几艘以后,剩下的船眼看不能再跑了,都开始停船,熄灭了锅炉,升起白旗,向台湾潜艇投降。

由于数量投降的船只越来越多,5艘潜艇根本看不过来这么多的船只,而且有些船上的日本陆军居然用穿上装在的陆战炮射击上浮的潜艇,于是几条潜艇一合计,干脆,都干掉完事。于是,投降的10多条各国船只,被潜艇们一船一枚鱼雷,不管沉不沉,先打一发免得麻烦,沉了算倒霉,不沉就先飘着。

大久保听到港外的闷雷声,又看到了从水道上冒着炮弹仓皇逃进来的几艘运兵船,心里明白,台湾海军来了,港外的部队也凶多吉少了,而且既然台湾海军能有功夫跑到这里来,那么就说明,台中的六国舰队也没占到什么便宜。既然六国海军也没成功,那么自己这边就更没有希望了,这些台湾陆军根本就不进攻,只是用各种炮弹,从3个方向往港口里打,看来人家根本就不打算和自己拼,这是要活活耗死这1万来人啊。

投降吧,不可能,那不仅是部队没了,自己和自己这支师团的名誉也没了,那样就算活着回到日本,也和死了差不多,说不定还不如死了。不投降吧,就这样看着自己这些出生入死的部下,被炮弹一会炸死几个,一会炸伤了几个,实在是心里不忍。得,干脆点吧,眼不见,心不烦。

第28章 流感带来的繁荣第62章 布网(三)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第40章 不好的预感第147章 危险且**的一夜第116章 钢铁大国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21章 问题(二)第23章 亲王乔治第124章 潜艇探测器第83章 波卡特洛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30章 《凡尔赛合约》第78章 海军条约(三)第61章 坦克和雷达第10章 最后的装甲车第5章 得寸进尺第40章 决死空袭第19章 全民战争第36章 苏德宣战第30章 《凡尔赛合约》第55章 看戏的都是傻子第41章 海南岛(三)第55章 看戏的都是傻子第8章 越乱越好第94章 榜样第79章 西班牙内战第24章 三路并进(二)第53章 上刺刀的潜艇第42章 海南岛(四)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军队第77章 他的理想第45章 民国(一)第3章 救了个国际友人第35章 美国人上当了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7章 爪哇第19章 装甲集群第26章 投降的日军第82章 军火卖的是标准第55章 反击(二)第34章 暗度陈仓第75章 巴巴罗萨(二)第138章 不夜城第72章 诱饵(一)第27章 大阪师团第69章 坑人的矿业公司第30章 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第78章 电视转播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1章 难题第73章 运河与南美洲第47章 纽约证交所第2章 登陆难第14章 本土防御第58章 星君级飞机母舰第54章 反击第24章 三路并进(二)第2章 登陆难第9章 雪花电冰箱第67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三)第142章 车祸第23章 欧洲第14章 装病第23章 和老爹摊牌第43章 革命(一)第45章 陆军还需要锻炼第6章 硝烟的味道第63章 登陆越南(五)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30章 拒不合作第92章 杉杉健太第21章 问题(二)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23章 欧洲第93章 树下的美军第79章 P38战斗机第59章 美国政府的选择第30章 拒不合作第31章 迁都的必要性第10章 用美国人的油赚美国人的钱(上)第44章 不是兵员的素质是装备的差距第19章 蓝飘带奖第71章 5万平方公里第79章 南美ABC第3章 宣战第61章 名不副实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厂第51章 联邦的对策第26章 冲锋队第130章 怀疑第133章 他的奋斗(二)第77章 他的理想第42章 海南岛(四)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8章 哭泣的爪哇岛(一)第93章 树下的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