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台湾有点贫血

从1907年4月正式登上棉兰老岛,台湾陆军已经轮换了2次,将近3万士兵在棉兰老岛的清剿行动中由没见过血的新兵,变成了见过血,参加过战斗,面对面杀过敌人的老兵,虽然程度有高有低,但是至少不会听见大炮响就逃跑,听见机枪声就扎在地上不敢动了。

虽然轮换了2次驻守士兵,可是棉兰老岛上的武装起义依旧没有消停的意思,虽然没有当初的规模那么大了,可是频率一点都没减低,公路不仅没有完全隔离这些游击队,反而到成了他们进攻的目标之一,隔三差五的就把某处的公路给挖了,然后当地驻军再押着那些罪犯和俘虏再去给修上。

如果说公路一点作用都没有,那不仅台湾驻军,就连当地的美军观察员也不同意,有了这些公路,再加上各个村镇自发修建的通往公路的小路,游击队的势力被压缩到了最低,很多地方由于交通方便了,货物进出也方便了,当地的村民们都开始琢磨着怎么弄些好木材或者好猎物去卖给那些台湾人换钱或者换各种工具,而人一旦看到了致富的可能,就不再对卖命反抗有兴趣了。

至于为啥还没消灭游击队,不用台湾驻军回答,美国观察员会拿出各种数字,告诉你这个岛上的山峦有多少,茂密的原始雨林有多少,而台湾的驻军有多少,如果不是这些台湾军队想办法修建了这三条公路,估计现在棉兰老岛上四处活动的已经不是台湾和美国军队了,而是游击队,而两国军队只能龟缩在几个据点里,日夜苦熬。

鉴于台湾驻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美国总督甚至打算再让台湾加派一部分兵力,去吕宋岛上和美军一起维护岛上的治安,刘芾一听和美军一起,赶紧推脱台湾人口不足,养不起那么多军队等等原因给拒绝了,笑话,和美军一起?傻子才和你们一起呢。吃苦送命的活你们肯定交给台湾军队,等你们把吕宋岛平定了,我得损失多少台湾军队啊,我是去练兵去了,可不是真给你们玩命去了。

美国总督也觉得台湾这个小岛上没准真拿不出那么多正规军了,也就不再提这个要求了,而且对于台湾军队在棉兰老岛上开办金矿和银矿和倒卖木材什么的也都装不知道,在美国人眼中,棉兰老岛上的那两处金矿只能算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矿了,再加上当地遍布的沼泽地和毒虫,就算台湾军队打算和美国军队一起挖,美国军队也没人愿意去,金子虽然好,那得有命花才成啊。那些木材,美国人就更看不上了,美国本国还有大片的树没人砍呢,谁没事跑出上万公里,来这里运木头回家啊,运回去也是赔啊,谁爱要谁要吧,美国人巴不得台湾军队把原始雨林全砍了才好呢,他们恨死这些雨林了。

棉兰老岛上的两个小金矿都是驻守的军队用俘虏去挖的,由于没有那么多工程可做,而看押这些俘虏又是个很费时费力的工作,所以在留下了一部分比较本分的俘虏和那些日本罪犯一起继续修补公路以外,剩下的2000多名俘虏就被送到了岛的东北部布湍附近,在这里挖掘金矿,由于这里遍布沼泽,就连当地人也不敢轻易进入,所以,在修建了一条通往沼泽深处的公路以后,只需把守住公路的出口,把这些俘虏往里一赶,就可以定期用粮食和工具换取金子。这些俘虏不仅跑不到,还要对付沼泽里的毒虫和金洞中的塌方,估计用不了几年,这些俘虏就自生自灭了。

至于迟迟没能剿灭的游击队,那根本就不是啥游击队,而是台湾内务部培养的一群台湾正规军,当初那个老参谋给刘芾出了一个养寇自重的主意,然后刘芾就让内务部训练了几百名陆军士兵,偷偷运到了岛上,扮演游击队的角色。这些游击队白天在雨林中躲藏起来,夜晚按照台湾驻军指挥官的电报,去指定地点获取给养和补充弹药,如果有伤员,也换上台湾驻军的军装,然后由驻军接走。

需要发生骚乱或者起义的时候,驻军指挥官就是按照内务部特工提供的岛上不合作名单,指挥这只游击队去袭击这些村镇或者种植园一类的目标,造成游击队出动的假象。由于有驻军指挥官偷偷通报,所以这只游击队简直是神出鬼没,就连美国观察员也看不出端倪来,在给总督的汇报中,狠狠的夸奖了台湾驻军的积极出击,也狠狠的诅咒了那些该死的雨林。

这只游击队越厉害,美国军队越不敢接手棉兰老岛,美国的菲律宾总督也不想用美国人自己的生命,去填这个无底洞一样的破岛,而且棉兰老岛北侧的几个岛上,也是台湾驻军在驻守,如果轻易调换,万一被这些游击队冲去重围,跑到吕宋岛上来,那可就麻烦了,几万美军好不容刚把吕宋岛弄的将就着能待,再放一支百战精兵跑过来,几年内,美国人就别打算干别的事情了。

看到棉兰老岛的局势一时半会也不会有大变化,台湾在哪里练兵的计划也可以多维持几年,刘芾暂时放下了这个问题,又开始猪呢比实施另一个筹划了很久的计划,那就是台湾的工业出口问题。

以前台湾和刘芾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是靠刘芾个人的资金,这些资金最开始是靠那些磺胺药片的收入,后来逐渐转变为和大卫合伙开办的山德鲁电器卖冰箱、摩托车的分成,还有施耐德石油公司在美国采油炼油的收入。虽然这些收入这些年来逐年在增加,而且未来几年还会更高,但是刘芾不想台湾变成一个自己的私人投资领地,既然独立成为国家了,那么最好能慢慢转变成一个正常的国家,从军事到政治,从外交到经济,都要转变。

目前,政治上刘芾还想不出什么好的发展方向可转变,军事上,是台湾的最强项,不存在转型的需要,外交上,台湾正在转变,由原来的谁惹我我就揍谁的独行侠模式,正在往谁惹咱们咱们揍谁的地区大国模式转变,而经济上,由于以前怕很多技术外流而不敢发展大规模制造业,所以除了出口一些农业加工产品,台湾的经济基本以进口为主,虽然有两座大型金矿的收入,不过台湾政府自己的账目上,基本是赤红一片,如果没有刘芾的输血,台湾政府马上就得破产。

为了转变这种不能造血的模式,刘芾在几年前就汇同了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和商务部、国防部等政府部门的人员一起对台湾对外有竞争力的工业产品做了一个筛检,在把技术过早泄露的危险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制定了一个产品目录,然后按照这个目录,再把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售权,卖给台湾当地的一些有富裕资金又想进军制造业的商人,由他们建造工厂,来生产这些目录上的产品,再由政府牵头,想办法出口到世界各地去赚取利润,从根本上发展起来台湾的本地工业而不是全靠政府出资的国防工业。

这些目录的头一批名单中,包括了有机农药和化肥、化学驱虫剂、磺胺类药品、合成树脂、高品质电子管、各种农用机械、装甲钢和特种钢材、中小型柴油机械、载重汽车和民用轿车、电热水器、电暖气、电话机、电报机等,另外,位于台东的花莲港将扩建成一座大型民用船只制造厂,专门承接国外的订单,由于台湾的大功率柴油机发展非常超前,所以在制造大型货船上非常有优势,使用大型柴油机组驱动的货轮,虽然烧重油在成本上较烧煤的轮船要高一些,但是柴油机组占用的船体空间要比大型锅炉要小的多,航速也快的多,航程也更远。提高了航速、加大了航程,减少了靠岸加煤加水的次数,综合起来,运载一些高利润的货物反而更具竞争力,尤其是以装载旅客为主的邮轮。

虽然这些产品中有些可能会被各国研究机构或者大企业拿去做更深的研究,比如合成树脂、柴油机、农药和化肥等,但是经过研究所的专家们预测,要想在这些产品上不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而仅仅靠逆推,成功的几率不高。而那些比较敏感的产品如:聚乙烯材料、铝合金材料、高性能炸药、高能蓄电池、电动机、无线电产品等,都将作为国防机密,暂时只作为军用。

至于台湾的潜艇,虽然已经有多个国家询问是否可以出售,但是考虑到潜艇仿造起来非常容易,有些关键技术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所以刘芾打算再拖几年再说。对于那些求购的国家,刘芾和国防部都以产量极低,建造极难,成本极高等理由,推脱了过去。虽然台湾潜艇在台湾保卫战中表现出色,但是这场战斗毕竟发生在远东,而且战斗的经过并不太精彩也不太清晰,而各国海军的中坚人物,别不太相信这些战败的将领的描述,而且人的惯性思维是很强的,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不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一下,没有那个国家会用一艘战列舰的钱去买一艘潜艇,就算海军乐意,国会或者首相哪里,也通不过这个预算。

而台湾的飞机,刘芾根本就没打算卖,潜艇的神秘感慢慢消退了,也就再能使用几年,等声呐等探测潜艇的装备一出现,各国又有了完整的反潜战术以后,潜艇就不能作为海军的主力攻击力量来使用了,只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战术需要而使用,比如封锁战、破交战、防御战等。

到了那个时候,刘芾虽然没有潜艇这张王牌了,但是飞机这个战争的新宠儿将会再次帮助刘芾给那些想占刘芾便宜的国家一个深刻的教训。

第78章 撒达母炮第47章 欢乐意大利第16章 打还是不打第42章 英国人的反应第35章 美国人上当了第22章 坦克第56章 入侵美国第60章 英国人也忍了第73章 运河与南美洲第34章 伏击改追击第19章 装甲集群第1章 难题第102章 恶魔现身第14章 迟来的婚礼第49章 美国代表团第20章 问题第69章 占领西雅第74章 国防(二)第41章 漏网之鱼第25章 新鲜的大黄鱼第154章 乌合之众第18章 有人顶缸了第16章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第45章 民国(一)第72章 绥靖和孤立第136章 眼红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5章 皇家海军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16章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第38章 空袭新加坡港(三)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章 行踪泄露第49章 美国对菲政策第81章 战争的准备第65章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一)第16章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第32章 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军?第6章 抓苦力第1章 联合调查第23章 欧洲第21章 好人有好报第47章 大卫的三封电报第36章 赌赢了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23章 亲王乔治第47章 大卫的三封电报第37章 菲律宾大泥坑第6章 硝烟的味道第4章 德奥统一第43章 革命(一)第54章 仇恨第58章 中立第54章 实力对比(二)第2章 谈判第94章 真实的潜艇兵(二)第5章 捷克和波兰第29章 高歌猛进第97章 感恩节的礼物第9章 哭泣的爪哇岛(二)第87章 调整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3章 宣战第59章 麦克阿瑟第75章 三赴德国第48章 双管齐下第86章 险胜第6章 再次谈判第76章 捉对厮杀第4章 复方新诺明第130章 怀疑第8章 哭泣的爪哇岛(一)第6章 也算悲壮第56章 一战爆发第79章 南美ABC第70章 建国(二)第74章 皇帝第27章 三路并进(五)第34章 伏击改追击第21章 夜战第52章 战备(二)第39章 珍珠港(二)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38章 终于见到活人了第40章 决死空袭第41章 漏网之鱼第76章 贵族第81章 甩买潜艇(二)第75章 三赴德国第44章 革命(二)第44章 归还台湾岛第52章 米切尔的舰队第27章 寇养的挺肥第36章 赌赢了第46章 民国(二)第95章 大卫走了第25章 十九世纪的顶级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