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萧知南和虞美人

两名纵马女子一路前行,如入无人之境一般,从外城到了内城,又到了皇城脚下。

皇宫重地,任何人不得纵马,唯有年高德重的老臣,会被皇帝赏赐乘双人抬舆,所以两名女子还未到达宫门,便已经翻身下马,沿着御道牵马而行。

此时已经夜色渐浓,那名披着蓝色斗篷的女子牵着飒露紫,抬头望着漫天的星斗,忍不住感慨道:“自从家父和家兄故去之后,我已是很久没有骑马了,一则因为没有时间,二则因为没有必要,三则,毕竟我是一介女子之身,若是光明正大地骑马出行,总会被一些老夫子所诟病,被说成是有失庄重。”

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望向稍稍落后自己一个身位的白衣女子,微笑道:“这次倒是托妹妹的福,让我有再次纵马飞驰的机会。”

白衣女子沉默着,许久后方才轻声开口道:“御剑于九天之上的感觉,不是比骑马更好吗?”

蓝色斗篷的女子稍稍沉默,缓缓说道:“这是两回事,我想骑马的原因不在于骑马这件事本身,而是在于其延伸之故,往小了说,是不想被这座深宫束缚,甚至不想被这座城池所束缚,往大了说,便是想甩脱身上的这些规矩教条,求一个此心自在。”

白衣女子嗓音微涩道:“殿下鞭辟入里,吴虞受教了。”

两名女子正是萧知南和吴虞,这次吴虞奉张雪瑶之命秘密前往帝都面见徐北游,只是路上因为其他事情有所耽搁,待她抵达帝都时,徐北游已经离开帝都远赴后建,因为某些心照不宣的原因,吴虞的身份很是特殊,其他人不敢擅自处理,再加上韩瑄正在病中,便将此消息禀报给了萧知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萧知南竟是孤身一人出城迎接远道而来的吴虞,这才有了两人骑马并行入京。

如今的萧知南不是帝王胜似帝王,能与帝王并肩者,少之又少,这就难免让人想起一个典故,当年萧煜联手道门秋叶,布下大阵,改变天时,在冬日降下大雨,持续十余日,使得青河之水暴涨溢岸,终是水淹徐林二十三万大军,此战导致徐林不得不投降归顺于萧煜,并使得萧煜得以入主中都。在进入中都城时,萧煜曾经邀请秋叶与他骑马并行入城,以示两者的亲近关系。

可谁又曾想到,多年前曾经并肩同行的两人最后还是反目,其多年的交情也在梅山明陵的一次隔空交手之后,彻底走到了终点。

吴虞出身世代官宦门第,自是精通这些典故,深知无情最是帝王家的道理,即便撇开徐北游的关系不谈,她对于萧知南也有一种近乎于本能的戒备,所以萧知南称呼她为妹妹,她却尊称萧知南为殿下,也始终不曾真正并肩而行,总是稍稍落后一个身位。

萧知南对此都看在眼里,却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她已经展现出诚意,别人不领情,她也不好强逼着人家去认可,那倒是让吴虞把心中的猜疑给坐实了。

关于吴虞,她早有耳闻,毕竟两人经常被相提并论,她不想知道也不行。江都不比帝都,那儿多是浪荡江湖的修士,他们可不管什么避讳不避讳的,以前是大齐的齐阳公主一枝独秀,在吴虞代替徐北游主事剑宗而声名鹊起之后,便干脆将两人并列为北萧南吴,直到萧知南成为训政长公主之后,这种说法才有所收敛。

这次见面之后,萧知南不得不承认,仅以容貌而论,这位江都的“虞美人”的确不逊于她这位大齐的公主殿下,当真是天仙一般的人儿,也难怪会传出那么多流言蜚语,平心而论,这样一个美人放在身边,哪个男人不动心?更何况这个美人也是芳心暗许几分,那就更是难以消受美人恩了。

萧知南不由想起了那些随着徐北游名动天下而一道甚器尘上的各种流言。

g~酷.“匠、a网u正版\首w^发。0v

实话实说,这些流言着实不怎么好听,大多都是猜测徐北游与吴虞的关系。

有人信誓旦旦,说吴虞早已被徐北游近水楼台先得月,帝都有正宫娘娘,江都有外宅娇娘,两地相隔何止千里,自是不必担忧后宅不宁,此间乐趣,自是不足外人道也,唯有那位大剑仙才能体味。

也有人说徐北游金屋藏娇,其实那位公主殿下是个名副其实的妒妇,不许徐宗主纳妾,可世上哪有不偷腥的猫,徐北游便借着宗门之便将这位国色天香的师妹收入囊中,掩人耳目。

这些流言让萧知南好气又好笑,合着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徐北游偷了腥,就她这个手握暗卫府这等监听探查利器的摄政长公主还被蒙在鼓里?

这算什么?众人皆醒我独醉?

总得来说,没人相信徐北游会守着这么一位美人而不去监守自盗,以至于张雪瑶这位长辈也怕吴虞走上了当年秦穆绵的老路,专门请唐圣月去跟徐北游谈过此事,徐北游为此还专程写了一封信向萧知南表明心意,这才有了“男子坦荡荡”、“望妻切莫费思,夫必自重”的话语。

可这些留言,始终不曾停息,倒是有了越描越黑的趋势。

萧知南这次亲自来见吴虞,何尝不是想要将这些误会化去?

只是她没有想到,那两支姻缘签竟是如此不吉利,却是让她有了借机示威的嫌疑。

这个插曲着实出乎萧知南的意料之中,似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不过此时细想起来,吴虞遇到徐北游,也的确可以算是“遇人不淑”。

如果徐北游不必担负起剑宗的重任,也没有一个身为庙堂重臣的义父,只是一个逍遥世间的浪子,那么他必然不可能与萧知南发生什么交集,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可以算是吴虞的良人,在没有萧知南的前提下,两人未尝不能成为一对世人眼中的神仙眷侣。

可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徐北游必然要肩负起剑宗的重任,韩瑄重返庙堂也是大势所趋,那么他与萧知南产生交集便是顺理成章之事,有句老话,既生瑜何生亮,有了萧知南之后,徐北游便只能“辜负”吴虞。

从这一点上来说,徐北游的确非是良人,也就是那支姻缘签上所说的遇人不淑矣。

第五百七十二章 彭老遭逢乱战起第三十二章 见督主百岁长生第五百一十九章 当年十人今何在第一百零六章 道门朝会三清殿第六章 有和尚法号无色第六百四十八章 可杀可不杀之间第七十二章 欲设局请君入瓮第一百一十二章 圣堂佛门辩高低第七十五章 粉墨登台独角戏第三百零一章 有两人白衣相杀第四百四十五章 传法般若金刚经第五百三十章 步步登山莫抬头第一百一十七章 戏词有误慕容顾第八十六章 有四字雄关如铁第二十五章 女子剑仙战六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久不饮血今开锋第四十八章 神游万里收黄龙第四十九章 锦绣江山通天途第一百六十九章 慕容先生和夫人第二十六章 大真人法天象地第六百八十五章 我有一剑名天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剑破雷池大阵第十七章 扯虎皮以做大旗第七十八章 大国手落子对弈第三百八十二章 久不饮血今开锋第十二章 说姻缘尚缺驸马第七十章 有狐闻香腕悬刀第三百一十五章 半步之遥似天堑第四章 当年铁骑今犹在第九十二章 帝都城外青景观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间来去自如第二十二章 雨后观万年吉壌第五十四章 那一刀光华绚烂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后拔剑起第九十五章 此去归乡无多路第二百八十章 今日再上千金楼第十七章 扯虎皮以做大旗第三十五章 一剑一拳够不够第二百九十一章 国之柱石有三人第六十七章 年轻四俊赵廷湖第一百二十三章 知天命难求太平第一百零四章 御剑如点兵点将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真人见死不救第九十八章 御剑而行快哉风第一百七十章 再去湖州临君岛第六百零五章 碧游岛上莲花峰第三百七十九章 井底蛙坐井观天第六百零六章 酒肉之间说国事第五十三章 来去丹霞不殊途第二百三十章 师徒宗门和父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西北军出城而战第五十七章 以一敌八又如何第四十一章 夜入王府见世子第二十五章 负剑拔剑一成败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真人见死不救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事之秋乱世始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北春风分外寒第八十章 遥想如何入帝都第七十七章 银花火树星如雨第六十章 八剑齐出败八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第二十章 秋雨夜父子言谈第一百零二章 那年那人莲公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敢随其入塔一观第七十章 有蛇线伏脉千里第六十一章 一甲子尽付东流第二十九章 复姓公孙名仲谋第七十章 有狐闻香腕悬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杀人屠城天下动第五百七十二章 彭老遭逢乱战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袖风去了无痕第四十四章 字字欺天杜海潺第二十八章 雨落神都灭满门第四章 埋葬希望和野心第八十三章 复姓完颜名北月第九十九章 我有一剑名诛仙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行三人去湖州第一百章 一剑穿心三十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四人打牌谁坐庄第二十二章 草原雄鹰望中原第八十一章 好一个朝廷大义第六章 巍巍中都如山岳第四十三章 有人白发三千丈第三十八章 只手遮天定输赢第二百八十八章 重骑满万不可敌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门之后死门开第六十三章 新任承宣布政使第二百零五章 天下四分何等谋第五百四十一章 两人兵临江城外第七章 规矩和当年往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南军统领白玉第二百二十六章 手中利剑斩藤蔓第七章 秋风秋雨敢淹留第六百四十八章 可杀可不杀之间第五十五章 一截天雷即一剑第六章 逆转阴阳似鬼域第九十九章 老儒生游子归乡第十七章 世间没有逍遥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父子师徒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