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西北军出城而战

转眼之间,终于是来到了承平二十四年的年底。

帝都和江都已经有了过年的欢庆气氛,可在中都这边,却没有半分欢庆,唯有肃杀。

因为张无病在经过半月的休整和援军的补充之后,手握二十万满员西北大军,决意与陈兵城外的草原大军展开一场决战。

如今的草原大军,可谓是骑虎难下,先前还满怀壮志要攻下中都,可随着数位道门大真人被徐北游的一剑风吹雨打去,一下子又变得畏首畏尾起来,进又不进,退又不退,不知什么道理。

好在如今的草原大军已经攻下了凉州,拥有河西平原的西凉之地,素来都是整个西北的粮仓,虽说在富饶江南和中原看来,西凉算是偏远寒苦之地,但与白灾频繁的草原比较起来,西凉却是难得的肥美之地,草原大军占据了这里,一时间也不虞粮草之忧,而且真要让他们放弃这块丰腴之地,也是难以做到,毕竟把东西吞下去容易,再吐出来可就难了。就像叫花子进了寻常的富户人家,想当然地认为皇宫也不过如此,那就更舍不得放下了。

草原不敢打,又不想退,想要长占西凉,那么大齐朝廷绝不会答应。如今已经是承平二十四年的末尾了,在明年,徐北游和萧知南夫妇二人各自有一个典礼要举办。

徐北游的典礼是他的宗主升座大典,定于碧游岛,已经由张雪瑶开始亲自操办。而萧知南的典礼则是她的登基大典,毕竟在先皇故去之后,新皇登基,次年就要更改年号,如今萧玄和萧白相继故去之后,按照惯例,便要在明年改元,而且国不可一日无主,朝廷不可一日无皇帝,现在皇帝大位空悬了小半年的时间,堪称是前无古人,已经不能再拖下去,所以经过朝臣商议之后,决定明年必须举行长公主殿下的登基大典。

若要举办登基大典,最好是天下太平之后,就像当年的太祖高皇帝萧煜,是在平定了江南陆谦之后,才于圜丘坛祭天登基,所在在萧知南的登基大典之前,西北战事必须要平息下去,最起码不能让草原继续占据着凉州一地。

正如魏无忌所说的那般,战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归根究底,政事在战事之上,所以历朝历代以来,才会逐渐形成文官节制武将的局面。

现在文官们认为必须要在明年之内结束战事,那么身为武将的张无病也不得不妥协。

更何况到了明年之后,徐北游未必还会继续坐镇中都,一旦徐北游离开中都,没了顾忌的草原大军,可就不会是现在这般姿态了。

在种种原因之下,张无病的出兵也就成为必然之事。

承平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九。

西北大军出城而战,徐北游这位大将军亲自督战。

徐北游是在腊月二十八的晚上从九天楼中出关,虽然在短时间内未能更上一步,但却弥补了先前连番数战所损耗的气机,重回巅峰之态。

……

此时的草原大营中虽然谈不上愁云惨淡,但实在说不上如何士气高涨。

中军大帐之中,除了林寒之外,包括林术在内的一众台吉均是脸色凝重。

虽然林寒看似神色平静,但怎么也无法掩盖眼底的那抹阴霾。

张无病决意出城而战,看似是迫于朝廷压力,但张无病作为四大名将之首,无论是资历还是领兵打仗的本事,都是旁人无法比拟的。这次张无病出城而战,绝不会是仓促行事,西北军中的波澜并未有旁人想的那般大,甚至可以称得上云淡风轻。

再者说,如今朝堂上的阁臣们也不是那种全然不通兵事的书生文人,他们在迫使张无病出兵之前,已经向西北运送了大量军需和援军,使得原本是疲敝之师的西北大军得以恢复补充。早在西北战事开始之初,西北大军面对草原大军就是丝毫不落下风,若不是后来因为后援不济,才不得不放弃凉州退入中都,否则胜负还是两说。

在如此情形之下,林寒也无必胜把握。

不过既然是张无病主动要战,林寒也没有退缩的道理。

今日便是双方决战之日。

(酷匠◎,网首☆发#0c

林寒与众台吉议定战事布置之后,相继走出中军大帐。

就在此时,中都方向的大地之上有雷声依次响起,黑压压的骑军如潮水一般向前推进,在距离草原大军还有大约一里之遥的时候,有一骑突兀冲出,竟是身披玄甲的张无病。

他单人单骑一直来到距离草原军阵前不足百丈的地方,驻马而立。

在凛冽朔风中,同样是全身披甲的林寒翻身上马,铮亮的明光铠泛着淡淡的光芒,与一身漆黑玄甲的张无病截然相反。

无数草原骑军在他面前分成两列,只留下中间一条可供一人前行的通道。

林寒沿着这条通道策马前行,每前进一步,在他身后周围的草原骑兵就会迅速聚拢起来,待到林寒行至阵前,身后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骑兵,而不见半点缝隙。

张无病和林寒不约而同地单骑向前,在相距不足十丈的时候,两骑几乎是同时停下马蹄。

林寒望向张无病,花白的胡子的在风中微微颤抖,笑道:“张无病,好胆识。”

张无病缓缓道:“当年听闻林王率军入南疆,平定南中七府之地,有修罗将军之称,不胜神往,只是当时的我还是一无名小卒耳,不足以与林王相提并论。直到今朝三藩乱起,张某这才有了与林王交手的机会,交手一年有余,互有胜负,今日却是要与林王彻底分出成败。”

林寒平淡笑了笑,若有所指道:“欲速则不达。”

张无病道:“自古能成开国帝王大业者,皆年不过六十,难道你林寒觉得自己能开古今之创举,行古人不能行之事?”

林寒自嘲道:“年过八十,行将朽木,我老了。”

徐林看了一眼林寒已经花白的胡须,平静道:“刀剑无眼,这次见面之后,日后不知是否还会有再见的机会,即便是再见,恐怕也是要生死相隔了。”

林寒一笑置之,问道:“张无病,你有几成胜算?”

张无病道:“五五之数。”

林寒大笑起来,颔下胡须微微颤抖,“好,我静候西北大军。”

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第十一章 凌云的入世之道第六十一章 一甲子尽付东流第三百四十四章 留青山方能再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东海之上起波澜第四十四章 镇魔殿倾巢而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念起旧情旧故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蜉蝣撼树不自量第二百六十一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八章 双剑齐出战淫僧第六十四章 有同乡自西北来第四十八章 神游万里收黄龙第八十一章 剑意剑气战两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剑三十六不尽同第四百六十三章 痛苦来自于无能第三百零三章 这就是剑宗宗主第七章 护陵军大营萧平第四百四十六章 谁人不是笼中雀第三百二十章 赵青蓝玉吕心莲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人立于金桥上第六十二章 来客大姑姑墨书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内落小雪第六百四十五章 囚牛非龙而是笼第五十四章 一场磅礴瓢泼雨第十章 有人前行背剑匣第三十五章 一剑一拳够不够第六章 老韩和小徐父子第三百零四章 圣堂也不过如此第三百零三章 这就是剑宗宗主第八章 百万阴兵张海九第二章 身前三尺分胜负第四百一十章 百金购得一胭脂第二百一十三章 如何都是不自在第五十章 六十年来求白冠第九章 秋雨之中讲道理第二十一章 儒门先生陈公鱼第三十四章 飞霜殿中放肆言第五百七十章 紫气浩然返青丝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尸化身归一体第三百三十六章 气运如火都天印第九十九章 舍此之外无他求第五百七十四章 谨遵大将军军令第五百九十二章 杀人之后复又返第九十五章 胸怀锦绣看江山第四十二章 湖州世家皇甫宁第八十三章 打狗还要看主人第一百章 太平二十年的冬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南军统领白玉第四百零五章 定不负螓首蛾眉第一百章 顷刻间无边炼狱第三百七十章 一剑四相血染裳第八十九章 唯剑意剑二十三第六十八章 风波去风波又来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十年蛰伏落子第八十一章 楚氏剑庐楚天阔第五百一十五章 天下二圣居二都第三百三十六章 气运如火都天印第六百零七章 崇龙观灭门之人第四十五章 大真人三六九等第三十一章 杀人饮血剑开锋第五百四十一章 两人兵临江城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事在人为在于为第三百八十三章 谁能主燕州沉浮第五十九章 何谓之见神不坏第四百七十六章 长街上师徒父女第九十七章 佛道之争现端倪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天为剑三十四第十二章 开门有终南捷径第三十八章 送玉佩又收玉佩第七十八章 剑道大宗师黄晓第六百一十四章 旧时旧景旧曾谙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则有一剑戮仙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然生死定胜负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丹玉液终成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临走前送你一拳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北起烽火狼烟第五十四章 一场磅礴瓢泼雨第七十九章 后死无仇谁可雪第四章 撑伞遮雪指杀人第八十四章 老儒生结伴而行第五十四章 仙人之下十八楼第二百二十三章 登临琼楼最上层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人和当年故人第一百零三章 后建贵女姓完颜第三百五十八章 姑娘再喊声老徐第三十一章 聊发疏狂图一醉第九十章 斩龙一剑斩符龙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陵重镇已失陷第二十九章 一剑两剑四五剑第三十六章 洛水河上说草原第八十三章 复姓完颜名北月第八十五章 百丈法身换天时第八十五章 再讨教一雪前耻第五百零二章 萧知南和虞美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真人为何不逃第三十一章 霍家公子霍溪沉第一百零六章 道门朝会三清殿第二百八十章 今日再上千金楼第六百六十八章 神道鬼道源于此第九十五章 此去归乡无多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蜀州不乱南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