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入火聚得清凉门

道门互相扯皮、推诿、内讧,朝廷也不遑多让。

退朝之后,庙堂公卿们鳞次栉比地走出未央宫,如往常一般,仍旧是蓝玉和韩瑄这两位庙堂大佬走在最后。

这座大殿还有个有趣典故,它原本的名字并不是未央宫三字,只是在萧皇入主这座雄城之后才被改为未央宫,有传闻说当年萧皇的根骨资质并不算好,本是无望踏足修行之途,因为他从无尘大真人手中学到未央剑经之后才有了转机,故而萧皇将这座地位最高的宫殿改名为未央宫,以作纪念。

两人一左一右走下未央宫前的长长台阶,蓝玉率先停下脚步,轻声问道:“文壁,你还记得黄龙元年时你我二人在圜丘坛祭天大典时说过的话吗?”

韩瑄也停下脚步,温和道:“记得,当时还是齐王的先帝马上就要祭天登基,蓝相说殿下要变成陛下了,这朝堂上的局势也要变一变,毕竟是新朝新气象,总不能还是以前的那老一套。”

蓝玉很是感慨。

那时候的韩瑄远不能与蓝玉相提并论,最多只能算是个被蓝玉提携的后进晚辈,只是世事难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韩瑄变成了蓝玉的对手,一直纠缠到今日。

韩瑄接着说道:“蓝相当时还考校我,大齐立国之后,与国一体的宗室、扶龙的世家、从龙的勋臣,以及天下的寒门士子,这么多人都想要鱼跃龙门,可这座庙堂就这么大,位子就这么多,该如何分?“蓝玉笑道:“当时你说,天下初定,封王以屏四藩,所以宗室不该在朝堂,而应在地方,不该在京畿,而应在边境,故而应分封诸王于燕州、南疆、江南、东北、西北等地。”

“勋臣以功授爵,有公侯伯三等,世袭罔替,代代相传,勋臣既有爵位,子孙自是有一份荣华富贵,不必苦求官位,故而勋臣不可不在庙堂,但也不可全在庙堂,十取其二即可。”

“世家高阀根基虽未尽毁,但也不复当年把持朝堂之盛况,故而不可不用,但也不可重用,只因高阀子弟有一通病,家国二字,家前国后,不可尽信。”

“至于寒门,你这个寒门出身之人反倒是对寒门士子最为提防,说他们穷人乍富,于贪腐之事上,比之任何人都要变本加厉,也更为贪得无厌,反观世家子弟,倒是大多能做到爱惜羽毛,故而要用这世家来压一压寒门。”

“最后,庙堂十分,宗室和勋臣分去二分最上层的菁华,余下八分,三分给世家,五分予寒门。”

韩瑄平静道:“当时蓝相说我此言诛心,宗室、世家、勋贵都不会放过我,就算是寒门,也不会念我的好,只会记得我说他们穷人乍富,却看不到我的良苦用心。到那时,我就真的是身陷死地。”

蓝玉伸手扶住台阶起始处的栏杆,没有说话。

韩瑄一如当年伸出手掌,却没有雪花落下,缓缓说道:“现在看来,却是被我言中了,宗室、世家、勋臣、寒门都想让我去死,可陛下肯定会让我活,无论是哪位陛下。所以即便在先帝驾崩之后,你们让我罢官去职,可在二十年后,我又回来了。”

蓝玉摇头叹息道:“魏王萧瑾曾经对我说过,如果我能做首辅,不要让你抬头,这样对你我二人都好,现在再看,竟是一语成谶。”

酷jx匠m*网ei唯一4正版g,l5其他都^◎是盗版#m

“魏王素能知人之不知。”韩瑄毫不意外,平淡道:“他既然在当初就已经料到了今日,那蓝相还是应早做防备,毕竟如今的魏国并不安分。”

蓝玉不置可否,转身离去。

韩瑄目送着蓝玉走远之后,才继续迈步缓缓而行。

在他即将走出宫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

萧知南做一身宦官打扮,大半个面庞被略大的纱帽遮住。

既然萧知南不想暴露身份,那么蓝玉也就没有多此一举地行礼,轻声打趣道:“公主殿下这身打扮,可是有失身份。”

萧知南无奈道:“宫中眼线众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韩瑄反问道:“公主殿下此举真能躲过那些无处不在的眼线?”

萧知南苦笑道:“尽人事吧。”

韩瑄不再在这个问题上计较,问道:“公主殿下来见老臣,可是有事吩咐?”

“吩咐不敢当。”萧知南轻轻摇头,“只是想请韩阁老帮我一个忙。”

韩瑄没有一口答应下来,缓缓道:“只要是老臣能力所及,定当尽力而为。”

萧知南略微犹豫了一下,道:“我想出京一趟,最好不要惊动任何人。”

“去江南?”韩瑄脸色如常,“如果公主殿下是要见南归,老臣以为此事不妥。”

萧知南沉默不语。

韩瑄温声道:“殿下若是放心不下,老臣可以做担保,那小子无论如何都会来帝都一行。”

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定不会负公主殿下。”

萧知南摇了摇头,苦涩道:“不是因为这个,只是内中详情,知南现在还不好向韩阁老明言,不过日后我定会给韩阁老一个答复。”

韩瑄沉默片刻,点头道:“老臣知道了。”

萧知南低下头,露出一个勉强笑容道:“有劳韩阁老。”

韩瑄一笑置之,大步离去。

萧知南没有急着出宫,而是独自一人沿着墙根的阴影缓缓而行。

严格来说,这座巍峨宫廷是她的家,可她对这儿并不熟悉,最起码那座大名鼎鼎的未央宫,她就从未进去过,最多也只是远远眺望。

至于其他的地方,也有一多半地方是她从未踏足过的。

这座天家居所实在太大了,大到她无法一窥全貌,甚至许多在这儿住了一辈子的老宦官也不敢说完全熟悉。

萧知南从小不喜欢这儿,因为她觉得这座传承了三朝的深宫阴气很重,所以她在很早前就搬了出去。

越往里走,宫墙的阴影也就越大,在这个夏天尾巴上,萧知南忽然觉得有些莫名寒意,双臂抱肩,停下脚步。

明明是夏天,她却仿佛置身于数九寒冬之中。

有些事情,就如这座深不见底的深宫,韩瑄不知道,萧白不知道,徐北游也不知道,甚至就是她的那位父皇也未必知道。

只有萧知南自己知道。

她抬头望着头顶窄窄的一线天际,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会这样啊。”

这位公主殿下仿佛疲倦至极,斜斜靠在冰凉的朱红墙壁上,平静道:“我分明已经避开了这滩浑水,可你们为什么还是不肯放过我,难道非要赶尽杀绝才肯罢休吗?”

她轻咬了下泛白的嘴唇,脸上重现显露出坚毅之色,步伐坚定地向宫外走去。

第二十九章 说江湖哪是江湖第六百三十四章 父子夫妻共此时第一百三十一章 父女和山中南归第四十五章 大真人三六九等第二十六章 梁武郡王萧去疾第十三章 疾风骤雨落西北第三十一章 一觉千里至徽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临近家乡情又怯第八十六章 魑魅魍魉四小鬼第五百二十九章 大梦平生我自知第四十二章 湖州世家皇甫宁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南归南归江都第八十五章 再讨教一雪前耻第五百九十二章 杀人之后复又返第六百零二章 帝都城年关将至第四十三章 生死富贵皆有命第七十三章 两说慕容话诛仙第六十七章 雷池压顶天雷落第一章 八十年来说梅山第一百章 太平二十年的冬第二章 公子姓徐一声慢第六百九十六章 玄都从未如此乱第六十七章 十四剑齐出而战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剑宗新第三百三十六章 气运如火都天印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身为舟渡苦海第四十二章 母子间促膝而言第三百四十章 江都内外两方人第五十八章 拳势如雷震虚空第六十七章 异地他乡见故人第二百零九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三十八章 两家主并肩而至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丈夫必有所为第五十三章 来去丹霞不殊途第六百四十四章 文若公李诩文和第二十八章 雨落神都灭满门第一百零四章 人生不妨再少年第十三章 女子相妒说女子第一百零三章 那人从不曾来过第八十七章 风吹花落剑如雨第四十二章 灵武郡王萧摩诃第三百八十七章 剑仙翻手间破阵第三百零六章 山下有城中有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避世未必求长生第九十三章 谋两人神来之笔第六百七十二章 何谓是玄门正宗第六十一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二十二章 追杀追杀再追杀第四十一章 言语之中风欲来第九十五章 一点浩然快哉风第二十八章 清闲居中李紫剑第五百四十六章 一剑一线穿城过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间来去自如第七十三章 祭天大典有客至第一百零九章 蓬莱岛和金鳌岛第四十章 壶有茶山水自香第七十三章 不讲道理讲规矩第十五章 见大都督赵师傅第七十六章 登门拜访张三爷第七十四章 道门祖庭巍然立第一百五十二章 白衣帝位魏王笑第五十四章 那一刀光华绚烂第三十八章 宝剑未必赠英雄第四十四章 无人可言是为苦第三百九十八章 临近家乡情又怯第九十八章 万剑遮天紫气来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问真人乱何起第六十章 谢氏一门三康乐第二十一章 不知世事不可怜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内落小雪第五百二十四章 生前人言身后事第八十二章 只有一位徐公子第四章 埋葬希望和野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莫道难消美人恩第八十八章 江北豺狼唤阿虞第六百二十一章 浩浩如皓月之辉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负道祖不负卿第一百二十章 先落子花钱消灾第十三章 疾风骤雨落西北第二百零三章 且向危楼俯首看第三百四十二章 手持双剑一前后第三十一章 大真人起手一剑第六百一十七章 九印成阵压胜法第十章 雪后初晴白如丧第六十八章 风波去风波又来楔子第五章 豫襄公端木睿晟第四百零四章 佛门盂兰盆节会第四百三十三章 牧氏查氏旧时怨第三十二章 见督主百岁长生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厦自是荫庇我第四百零一章 夫妻二人殿中言第五百六十四章 金蝉脱壳天震怒第十七章 初显峥嵘镇魔殿第十二章 天下之中汝南府第七章 说江南再议后军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剑再起二十三第十一章 伤离别黠鼠现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剑宗新第四百零二章 苍苍者化而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