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方印两说旧事

李士奇,字澹人,号瓶庐,祖籍江都人士,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考证,勤著述,刚刚而立不久的他如今在庙堂之上堪称是炙手可热。

那些与他岁数相当的同年,或是在翰林院中苦熬资历,或是下放为一地县令艰难攀升,只有他得以跻身内阁,虽说只是品级不高的内阁学士,但堪称是位卑权重,而且朝堂上下都知道他颇受韩阁老青眼,即使是六部尚书,见到他也乐意笑言几句。

李士奇之所以能被韩瑄青眼,除了他父辈本就是韩党中人的缘故,其本身也不可小觑,韩瑄本是文人出身,即使如今已是杖朝之年,仍旧每日手不释卷,而且熟读儒家圣人典籍的韩瑄已经不再局限于儒门一家学说,所读所阅极为广博,偌大一个内阁,除了蓝玉之外,甚少有人能与韩瑄切磋学问。

李士奇是个有心人,见此情景之后,便日日留意韩瑄读了什么书,然后连夜通读这些书,他本就是一等一的聪敏之人,所以每每韩瑄问到书中内容,无论如何冷僻,他都能对答如流,深合韩瑄心意,于是韩瑄愈发看重这个晚辈。

今日退朝之后,韩瑄派人传话,让李士奇去他府上一趟,李士奇不敢有半分怠慢,以最快速度赶到韩府,然后直接来到书房,朝着正在书案后读书的老人恭敬行礼道:“阁老,您找我。”

韩瑄没有过多韩瑄客套,头也不抬道:“澹人,坐下说话。”

李士奇没有推让谦辞,恭恭敬敬坐下,双手放在膝上。

片刻后韩瑄读完此处章节,用一片竹制书签夹住,合上书籍,“澹人,上次你去江都的时候应该见过南归了吧?”

李士奇赶忙道:“士奇已经见过大公子。”

韩瑄笑道:“想必你也听过一些传言,老夫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已经及冠两年,却仍未婚配,故而老夫就只能厚起脸皮去求一求陛下,好在陛下还算顾及我这张老脸,没有反对,于是老夫就想让他来帝都住上一段日子,一来也算是父子团聚,二来就是趁早定下这门亲事,也好让老夫放下这桩心事。”

早就听到过风声的李士奇没有丝毫惊讶,笑道:“这可是大大的喜事。”

韩瑄点头道:“的确是喜事,不过有些事情还要麻烦澹人。”

李士奇赶紧起身,沉声道:“阁老之事就是士奇之事,岂敢称劳?阁老尽管吩咐就是。”

韩瑄伸手稍稍虚压,示意他坐下,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南归毕竟是第一次来帝都,所以老夫就想让你到时领着他到处走一走,也算是让他见识下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

李士奇微笑道:“乐意之至。”

韩瑄从书案后起身,“待会儿还有次御书房议事,今天就不留你了,走,老夫送你。”

李士奇可真是诚惶诚恐了,连忙道:“这怎使得?阁老真是要折煞士奇了。”

韩瑄摇头道:“这几步路就当是活动活动身子骨了,再者说你是我的晚辈,不必过多拘礼,以后南归那边有什么事,还要靠你多费心。”

v更8《新!最-快k上`}

李士奇沉声道:“士奇定当尽力而为。”

送走李士奇之后,韩瑄缓步踱回书房,看到赵青已经站在这儿。

赵青双臂抱胸,问道:“公孙仲谋的徒弟要来帝都了?”

韩瑄点头道:“他会敢在立冬前赶到帝都。”

赵青轻轻叹息一声,“自上官仙尘起始,这小子已是我见过的第三代剑宗宗主,不知此生还能否见到第四代剑宗宗主,希望没有这个机会。”

此言却是一语双关,若是徐北游能成为举世无敌的大剑仙,赵青自然见不到第四代剑宗宗主,若是剑宗就此终结在徐北游手中,那么他同样见不到第四代剑宗宗主。

韩瑄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赵青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如今帝都城内风云际会,他一个小小的地仙三重楼却要亲身入局,当真不怕死无葬身之地?”

韩瑄平淡道:“不能豪赌,焉能豪取?南归他想要重振剑宗,按部就班是不行的,必须要剑走偏锋,这次帝都风云际会,看似极为凶险,可其中也蕴藏了莫大的富贵。”

“富贵险中求?”这次轮到赵青微微皱眉,“这可不像你韩瑄该说的话。”

韩瑄走到书案后面,翻起一方印章,轻声道:“做事,如果没有五成的把握,那就是赌,公孙仲谋去见萧摩诃是赌,老夫重返庙堂也是赌,南归北上帝都还是赌。”

赵青瞥了眼那方印章,是萧玄的灵宝印,原本在公孙仲谋的手中,公孙仲谋临死前传给了徐北游,后来又经萧元婴之手回到萧玄的手中,可是萧玄兴许是因为送出去的东西便不再收回的缘故,又将它赠给了韩瑄。

韩瑄仔细端详着这方印章底款上的灵宝二字,轻声说道:“太清道德,玉清元始,上清灵宝,这灵宝二字倒是与上清大道君留下的剑宗相合,我记得当年陛下刚刚出世时,先帝为陛下取名为玄,对应道祖玄门之意,而太后娘娘则是亲自定了灵宝二字为乳名,莫非真是天意?”

赵青的神色一凝,陷入沉思。

韩瑄将印章放回远处,继续说道:“只是先帝和太后俱已不在,当年的真相如何,也只能凭空猜测。”

赵青的眉宇间掠过一抹阴霾,沉声道:“当年萧煜有过一番谋划布局,云遮雾绕,而且他始终对我有所防范,所以我也未能参与其中,现在回想起来,其中疑点重重,你当时是内阁次辅,可是知道其中内情?”

韩瑄漫不经心地看了眼门外。

赵青沉声道:“此方天地尽在我的掌握之中,除非是秋叶亲至,否则没人躲过我的感知,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韩瑄收回视线,缓缓说道:“当年之事,旁观者迷,当局者也谈不上清,恐怕只有设局的先帝才能做到明白无误,我确实曾参与其中,可你要问我其中内情,我同样是不甚详解,只知此事与当今陛下有莫大干系。”

赵青喃喃道:“一步慢,步步慢啊。”

韩瑄低垂着眼帘,轻声道:“而且你也问错了人,当年内阁、大都督府、暗卫府、司礼监、御马监、天机阁、工部、天策府等悉数参与其中,蓝玉即是内阁首辅,又是天机阁阁主,同时还兼领着天策府长史的差事,你应该问他才是。”

赵青眯起眼,“蓝玉?”

韩瑄平静道:“当年我之所以会败,不是没有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太后娘娘的缘故,其中牵扯极为复杂,一言难尽。”

赵青想起那个赢了自己一辈子的男人,冷哼一声。

他始终不能释怀。

当年的一步之差,终是满盘皆输,自己纵使武力近乎于圣,也逃不过沦为身不由己的棋子之流。

第六十二章 孤身一人去魏国第八十八章 一品境界割人头第一百五十三章 此心不同两般人第六十六章 一碗素面半江都第八十章 遥想如何入帝都第二百五十五章 是否要喝我的酒第一百二十三章 移山大力显神通第二百七十四章 只道是春秋几度第三百零六章 山下有城中有王第四百零八章 佛门留字六十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封书信天下动第五章 家乡故人方三青第二十七章 神游物外见帝王第五十章 东海魏国萧怀瑜第二百八十三章 事在人为在于为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封书信天下动第一百零八章 说道门五十二载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名张载第五十三章 长虹挂空北游至第三十一章 承平十年约十年第三十章 皇储齐王入帝都第三百三十章 上官家主上官云第四十五章 手掌大阵观天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人至三尺即剑至第八十五章 微澜之后风波起第四十五章 中都城再见病虎第四十六章 弈棋人落子生根第一百九十三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第九十五章 聚仙台相对而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立秋十天遍地黄第六十四章 难分善恶与对错第十六章 饮酒望月赏夜景第一百六十九章 慕容先生和夫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小道观里有洞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涿鹿大战攻守始第六十九章 剑武之争谁居魁第五十八章 诉衷肠肺腑而言第七十三章 千仞壁无欲则刚第三百二十四章 鱼和熊掌难兼得第四十一章 承天门前再出剑第十八章 十二龙门十二剑第十八章 藏污纳垢腌臜地第八十八章 江北豺狼唤阿虞第七十一章 腊月三十年关至第七十五章 道术坊中起高楼第三百八十章 再回首览众山小第四百三十二章 夫妻间举案齐眉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一剑名天子剑第八十三章 剑阵破一剑断手第三十章 杀人越货为财来第三百二十三章 纸上说兵贵神速第五百九十章 王霸兼具即圣贤第六百五十五章 凌空堂中大典毕第三十章 毁天灭地剑十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中州神都如星辰第七十七章 钟鸣鼎食过黑廊第八十八章 剐肉挫骨锻体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终是不亡剑宗第六十五章 人生无憾三十载第一百四十一章 来自奥古斯都堡第四章 霜天晓角开帝陵第六百四十八章 可杀可不杀之间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自在天魔化身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何谈斩断宝塔第四章 忆当年诛仙出世第二十一章 金丹道途龙共虎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郑神宗死于此第十九章 有谪仙生而知之第十三章 疾风骤雨落西北第四十二章 富贵荣华五石散第五百五十四章 大力鬼王惊现世第四十一章 道离别林中道观第五百八十四章 缘是前人寻仇来第八十章 辈分很高的疯子第三十一章 一觉千里至徽州第八章 双剑齐出战淫僧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数家当第九十六章 不想再闻马蹄声第九十四章 上官青虹秦广王第十二章 天下之中汝南府第十九章 成败输赢在今夜第六百四十章 藏龙卧虎莲花镇第三百三十七章 四方天帝如何胜第四十四章 镇魔殿倾巢而出第二百零三章 且向危楼俯首看第五百五十五章 笔走龙蛇定生死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人破阵再攻城第二百五十章 张雪瑶言慕容萱第三十章 杀人越货为财来第五十二章 龙王台上再邀战第二十七章 神游物外见帝王第三十六章 妹夫舅哥并肩行第八十二章 银烛秋光冷画屏第九十三章 拄剑腰间挂人头第五百二十章 梦中之人身是客第六十章 八剑齐出败八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处处是剑三十六第八十七章 国法不外乎家法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地无门第九十六章 莲花峰上九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