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转眼间迟暮之年

承平二十三年,正月初六。

内阁中暖意逼人,暖炕上除了须发皆白的老人,还有一位大约不惑年纪的中年文士,标准的江南名士风范,面色白净,三缕长髯,丹凤眸子,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是何等玉树临风,气态温文尔雅,虽然没有身着公服,但又不乏三分恰到好处的威严。在不远处的椅上,还独坐着一名中年男子,两指间夹着一个鼻烟壶,不曾去吸鼻烟,只是轻轻把玩。

在内阁学士李士奇的引领下,徐北游进了内阁,先与韩瑄对视一眼,然后跟正在把握鼻烟壶的赵青点头示意,最后朝那名中年文士拱手行礼道:“见过谢先生。”

中年文士正是谢氏家主谢苏卿,表字子卿,也是新任的内阁次辅,今天刚刚到京,待陛下召见之后,便会授武英殿大学士,仅次于如今已经是文华殿大学士的韩瑄。

谢苏卿调侃道:“原来是小阁老到了。”

徐北游笑道:“真阁老在前,哪有什么小阁老。”

韩瑄看似漫不经心道:“这才几天的功夫,连你远在江南都知道了这边的小阁老之说,恐怕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居心实不可问。”

谢苏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道:“微末伎俩,难成大事,文公何必放在心上。”

韩瑄感慨道:“千里长堤溃于蚁穴,风起于青萍之末,有些事情不可不察。”

谢苏卿点头道:“文公此言在理,谢某受教了。”

韩瑄摆了摆手道:“子卿过谦了,我已是垂垂老矣,日后这内阁中的大小事宜,还要劳烦你多费心才是。”

谢苏卿笑着连道不敢。

几人交谈几句之后,有司礼监秉笔陈知锦前来,请次辅大人去甘泉宫觐见,谢苏卿告辞了韩瑄和徐北游父子,随陈知锦离去。

内阁里只剩下三人之后,韩瑄似乎是因为有些畏冷的缘故,搓了搓手,道:“走了个蓝瑞玉,来了个谢子卿,南归你要记着,官场之上无朋友,防人之心不可无。”

酷。匠6t网正#b版“首发

徐北游见老爷子脸色郑重,也正了神色,点头道:“记下了。”

韩瑄轻声感慨道:“你是修士,讲究修行,其实做官也是修行,要不怎么会有‘公门修行’的说法?做官,最要不得的就是迂腐二字,做学问可以迂腐,做官不可以,不管你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只要你守着迂腐二字,那就只能郁郁不得志,做官讲究的是变通二字,变则通,在这一点上,你做得很好,无论是在江都对付张鉴的手段,还是来了帝都以后,都算是可圈可点,不过有一点你要记着,做官如做人,你不能忘本,正如当年的张江陵,他要做的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摄政只是其手段,而非目的,这便是不忘本,你如今也算是人上人,可是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了?”

徐北游脸色凝重,不发一言。

这些话,在来帝都的路上,秦穆绵就曾经说过,只是没有这般直白,徐北游自己也考虑过许多,到底要什么?

沉默许久之后,徐北游说道:“父亲,北游之志从不在庙堂,而在于江湖,在于剑宗,在于道门,师父临走前将剑宗交给了我,我责无旁贷。”

韩瑄开怀一笑,欣慰道:“亚圣云,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这个道理。”

韩瑄起身道:“整天在这个屋子里闷着,也不是个事情,陪我出去走走?”

徐北游从旁取过大氅为他披上,父子两人出了内阁,并肩走在文渊阁外的一条小径上。

小径两旁松柏茂盛,但并不密集,不至于遮挡了冬日的暖阳。

韩瑄轻声道:“这次圜丘坛之变,又死了不少老人,也走了不少老人,尤其是道门这边,尘字辈大真人本就所剩不多,又少了青尘和明尘,差不多就只剩下钟离安宁和冰尘这两个女子,论修为论手段论谋略,这两人都不如青尘和明尘,所以不足为虑,倒是叶字辈的道门中人,也就是我们这辈人,差不多该出手了,按照你所说,秋叶已经出关,那么尘叶也相去不远,别忘了,他才是镇魔殿殿主,你在江南那边拿下了道术坊,驱逐杜海潺和他的江南道门,少不了要与尘叶再纠缠一番。”

徐北游点头道:“尘叶本就是地仙十七楼的大修士,距离十八楼只有一线之隔,若是这次闭关成功,那么道门又将多出一位地仙十八楼的大修士,的确很是棘手,不过也不是完全不能应付,毕竟如今我已经有了朝廷的官家身份,道门在圜丘坛之事中又是理亏在前,除非他们想要和朝廷彻底撕破脸皮,否则应该不会大动干戈。”

韩瑄点了点头,望向江南,缓缓说道:“这话不错,在情理之中,不过你想过没有,如果道门不按常理地彻底撕破脸皮,会怎么样?”

徐北游平静道:“我在最近这段时间也常常会想起这件事情,如果道门铁了心要不顾大局对剑宗出手,那么最后师父留给我的剑宗家底还能剩下多少?可我无论如何推算,都是一个彻底覆灭的结局,这就是现实,剑宗已不再是当年的剑宗,卫国和东海三十六岛都丢了,而道门也不再是当年的道门,它不是江南道门,如今的道门雄踞天下,执天下修士宗门之牛耳,无论怎么看,两者之间都没有半分能够相提并论的可能,道门现在之所以不曾对剑宗出手,无非还是顾忌朝廷,所以我才会从江都来到帝都。”

韩瑄停下脚步,轻声说道:“现在帝都之事已了,有为父帮你在这边坐镇,你就安心回江南吧,带着知南一起过去,陪她在江南到处走走。”

徐北游抿了抿嘴唇,笑道:“说起江南,她可比我熟,当年还是她领着我去了鸡鸣寺。”

韩瑄也笑道:“不一样了,上次她是公主殿下,可这次她是你的妻子。”

老人似乎有些畏寒,紧了紧身上的大氅,轻声道:“总说江南是个好地方,我是北人,这辈子都没去过江南,当年跟着先帝到了帝都就驻足不前,再也没往南边走过,若是以后有机会,也要去江南走上一趟,瞧一瞧江南的杏花微雨和士子风流。”

徐北游动了动嘴唇,最终却还是欲言又止。

韩瑄自嘲道:“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回吧。”

徐北游伸手扶住老人,沉默着点了点头。

在这个白雪还未化尽的初春时节,在凛冽的寒冷中,他终是感受到了义父的垂垂老态。

转眼之间,迟暮之年。

第二十六章 二王相争斗意气第四百二十四章 言语交锋如刀剑第五百六十章 养剑之意冲斗牛第九十章 意外之子域外客第二百零三章 且向危楼俯首看第五百二十四章 生前人言身后事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当年第十一章 有人自湖下而来第五十八章 诉衷肠肺腑而言第四十一章 何愁无赫赫战功第二十五章 再赴神都见郡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南钱粮和庙堂第七十二章 上官氏和九原城第九十九章 舍此之外无他求第六百九十九章 罗列大罪一十桩第六百三十七章 金光寺中母女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飞霜殿君臣奏对第三百三十七章 四方天帝如何胜第三百七十八章 老蛤蟆吞天吐日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袖风去了无痕第三十七章 人人皆戏子伶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内落小雪第三百九十八章 临近家乡情又怯第四百二十章 今非昔比重如山第二十七章 风狂雨急立脚跟第四百二十四章 言语交锋如刀剑第一百四十四章 何谓之天下二圣第八十九章 唯剑意剑二十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身为舟渡苦海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门面子和里子第二百零四章 半江月谁家之物第十六章 杯酒之中藏玄机第二百零三章 且向危楼俯首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正人心而靖浮言第三十章 龙卷倒垂鬼王宫第八十九章 正月二十鸿门宴第二百九十三章 三人腰悬将军印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阵之威似天威第三十五章 甘泉宫宴饮十人第十一章 伤离别黠鼠现行第三十九章 晚来落雪一声谢第一百零三章 公孙仲谋且走好第二百六十五章 十二剑骨铸剑仙第八十五章 百丈法身换天时第三百九十四章 勿要言不念旧谊第一百五十七章 多事之秋乱将起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百里洞庭酣战第二百八十二章 竹林之中四人言第九十二章 道门秋叶今到此第十一章 一剑破敌再归家第三十九章 谈笑杀人得太平第九十三章 谋两人神来之笔第六百三十六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第八章 立谈之中入地仙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北春风分外寒第四百三十章 小死而人事不知第九十五章 飞剑千里取人头第七十五章 粉墨登台独角戏第七十章 未央一剑斩观音第七十九章 有师妹名李青莲第三十章 白莲接天踏月至第二百六十章 时隔两年再赴襄第七十一章 萧瑟时节又逢卿第十一章 情字初起复又死第二百七十六章 败亡在内不在外第四百二十八章 一口剑气分胜负第五百零一章 求取三支姻缘签第五百三十四章 手中无剑袖藏术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名张载第十二章 九品五仙说当年第二百七十五章 临渊垂钓鱼上钩第八章 崇龙观里初相遇第三十章 皇储齐王入帝都第五十八章 持青锋且试天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莫为苍生做马牛第七十三章 祭天大典有客至第六百八十八章 开天后撑起天地第六十六章 一剑翻海上官乱第二十二章 追杀追杀再追杀第二十九章 风雪如晦棋收官第五百七十五章 若不归便背剑匣第四百六十二章 夫妻二人同生死第二百零九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六百九十年 靖宇年夏末秋至第六百八十四章 诛仙四剑镇玲珑第十一章 美人一剑最诛心第八章 见夫君有何不妥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百里洞庭酣战第二十九章 一剑两剑四五剑第九十章 意外之子域外客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魉满寺院第十九章 三十六剑天下横第一百一十三章 四人打牌谁坐庄第二百九十六章 身在局中不自由第三百三十二章 道门面子和里子第九十六章 你可会厌憎于我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十六剑不相同第五百六十五章 借刀杀人天不容第四十七章 猫和剑斑斓大人第五百五十章 拳通造化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