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当年来人曾留名

对于外面世界发生的种种,徐北游一无所知,此时的他就像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只不过后者是因为不想去听,而徐北游是根本听不到。

他被困在这个暗无天日的“死门”中已经有几天的时间,这时候门外头属于萧瑾的人八成都已经撤走,换句话来说,此时这个洞天中就只剩下徐北游一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知该如何出去。

☆k酷匠/网i正;版首发q

不过在此地也并非全无收获,徐北游在静室中摸索一阵之后,竟是又找到一处内室,就在老僧背后的那面墙壁上,或者说,老僧本就是背靠着内室的石门上坐化而亡。

进入这处洞天的钥匙不是诛仙而是诛仙剑气,不过打开折扇内室石门的钥匙却是诛仙。徐北游以诛仙打开石门进到内室中,发现内室中倒像是一间书房,有桌有椅,还有书架。这些家具并非是以石材铸就,而是以一种不知名的木材所造,历经千年而未有半分腐朽之意,不过徐北游很快就发觉恐怕不是因为这些家具的材料特殊,而是因为这间书房有神异之处,因为徐北游发现书桌上的砚台中还有残墨未干,仿佛是主人刚刚离开不久。

徐北游不敢说此地到底有多少年未曾有人来过,但他可以肯定,在剑宗倾覆后的几十年内,绝对无人踏足此地。

总不能这点残墨也是什么古兽鲜血所制成吧?

徐北游有八成把握可以肯定,此间书房可以使其中的物事历经千年而如新,与传说中的烂柯人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书桌后面就是书架。

书架上放着的不是书,而是一卷卷竹简,竹简这种东西,很不方便,重量很沉,占地很大,却又记载不了多少文字,所以在纸张出现之后,便被迅速替代,如今已经很少能见到这种东西。

徐北游来到书架前,从上面取了一卷竹简。

竹简上未曾标注什么,展开之后,其中尽是古时所用的铭文,徐北游半个字也看不懂。

徐北游失望地将手中竹简放回原位,然后又抽出其他几卷竹简,果不其然,也同样是以古铭文书就,在这些名副其实的古籍面前,徐北游又被重新打回到大字不识一个的糙人之列。

就在徐北游打算去往别处的时候,忽然发现在书架上的堆叠竹简中竟是夹杂着一把不过三寸长短的玉剑,玉剑上有两列蝇头小楷,与先前竹简中的古篆迥然不同。

徐北游将玉剑从书架上取下,发现其上字迹并非是先天就有,而是有人后来以笔墨书写上去,此时笔迹未干,犹有几分沁人墨香,心中不由微微一动。

难道有人也曾来到此地,用书桌上的笔墨在这把玉剑上写下了这些蝇头小楷,然后飘然而去。

他再朝那两列字迹望去,只见写道:“余偶然至此,见祖师之遗迹,心甚感慨,遂将随身之剑留于此地,以待后来之人。”

落款是“上官仙尘”。

徐北游双手捧着玉剑,望着“上官仙尘”四字怔怔出神良久,心情即惊且喜。

惊的是师祖上官仙尘竟然也来过此地,而且还用书桌上的笔墨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喜的是既然师祖来过此地,那就说明此地定有出去的方法。

徐北游用手中轻轻摩挲这把看上去极为普通的玉剑。

然后他猛地停下手中动作,将手中这把玉剑轻轻翻转过来,在玉剑的另外一面,以古篆书就了“殊归”两字。

殊归,殊途同归的殊归。

这一刻,徐北游只有一个感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把玉剑竟然就是剑宗十二剑中的最后一剑,殊归。

若是再加上他从陈公鱼手中得来的天问一剑,剑宗十二剑已经到手十一剑,只待他将天问和殊归两剑的剑气神意完全吸纳,再将青霜拿到手中,便会完成当年师父曾经说过的壮举。

当年公孙仲谋曾对他说起过为何要用这十二剑,一则是因为此乃速成之法,可以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地仙境界,再则就是因为徐北游的心性悟性俱属一流,但自身根骨不济,只是常人之姿,从他独自练剑十年也不过五品境界就能看出一二,所以要用这十二剑重新铸就根骨。

以十二剑为十二剑骨,造就一位举世无敌的大剑仙。

不过当徐北游心情平复之后,他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欣喜若狂,反倒是有些怅然若失,仿佛是一个报仇的少年终于杀死自己的仇家之后,忽然发现自己不知该去向何方。

他将剑匣立于身前,然后叩指一敲。

天岚、却邪、莫名、玄冥、五毒、赤练、白虹、紫电、黄龙九剑依次出匣,加上天问和殊归,刚好十一剑。

十一剑依次列于徐北游面前,徐北游盘膝而坐,缓缓闭上双眼。

他要将这两剑的剑气神意完全纳为已用。

先是天问,此剑在剑宗十二剑中的排名极高,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殊归一剑,也正因为如此,萧瑾才会将其作为自己的佩剑,不过现如今萧瑾为了布局而将这一剑上的烙印全部抹去,反倒是给了徐北游天大的方便,虽然不能像降服五毒那样快捷,但也不必花费太多功夫。

天问一剑自行出列,横于徐北游的双膝上。

一气生气海,再由气海上气府,最后有气府上紫府。

三大丹田贯通一气。

徐北游不断以手指敲击天问。

每一次敲击,天问就会颤动一下,与此同时,他体内的一处窍穴也会随之而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共鸣。

徐北游叩指有九,天问便与他体内九处大窍紧密连接在一起。

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其中,专注于吸纳天问一剑的神意剑气。

飞升证道,飘渺难求,近百年以来,也不过只有紫尘、天尘以及萧煜三人而已,前两者走的是积善正道,不管这份积善是真善还是假善,最起码老天爷认可这份功德,愿意为其大开天门,羡慕不来。萧煜走的是煌煌神道,剑走偏锋,以一位道门大真人为踏脚石方能侥幸证道。

剑宗则是讲究杀伐之道,难免杀孽过重,引来苍天震怒,当年的大剑仙上官仙尘一身修为与真正的飞升仙人也相差不多,可最后还不是落得一个身陨下场?

徐北游以剑宗十二剑铸就十二道剑骨,此乃逆天改命之举,本就要引来天道排斥,再加上修行剑宗剑道,那更是火上浇油,正因如此,当年化名青道人的青尘才会送给徐北游一句晦气谶语。

“过刚易折”。

吸纳天问之后,徐北游距离这句谶语只剩下最后两步。

殊归,青霜。

第一百一十四章 都在萧家屋檐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江北从此无大战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负道祖不负卿第四十六章 入火聚得清凉门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剑一剑复一剑第六十六章 甘泉宫中说恩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极西之地的来客第四章 撑伞遮雪指杀人第二十五章 秋实居中赠信物第十三章 两人间相拥而言第二十五章 负剑拔剑一成败第三十二章 一人走一人又来第五百七十二章 彭老遭逢乱战起第三十七章 病虎龙王张无病第十三章 墓中有金山银山第九十三章 有兄妹相携登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父女和山中南归第二十五章 负剑拔剑一成败第九十四章 上官青虹秦广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平人事不平事第四百三十章 小死而人事不知第六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年立冬日第五百五十八章 鬼王七术妙无穷第四百一十九章 萤火与皓月争辉第十九章 棋枰之间先后手第一百零五章 再酌酒先干为敬第六十七章 年轻四俊赵廷湖第五十五章 十二狼盗挂人头第六百一十七章 九印成阵压胜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尸化身归一体第四十五章 中都城再见病虎第五百九十四章 避世未必求长生第二章 别江都赴行北上第三百零三章 这就是剑宗宗主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人即是鬼王宫第二十章 秋雨夜父子言谈第八章 齐王萧白入江都第六十六章 一个命字叩不叩第一百零一章 人生当苦唯自知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十三载万事同第三十三章 呼风唤雨神仙法第三十章 龙卷倒垂鬼王宫第二十八章 吃人者恒被吃之第二十八章 所忆所思何所求第四十一章 承天门前再出剑第三百六十一章 两大活佛迎客礼第六百五十章 他年你若为掌教第四百三十九章 和尚说大小佛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败亡在内不在外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如残荷杀机至第六十二章 来客大姑姑墨书第一百五十二章 白衣帝位魏王笑第四十七章 逆转生死生死轮第四百二十二章 公主言三位掌教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女子净如菩萨第七章 阴沉暗卫着飞鱼第五百九十八章 庙堂上亦有女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雷声起于九天第七十七章 谋求天下五五数第十八章 有夫妻牛头马面第七十二章 小未央宫说古今第一百二十九章 圣主不乘危徼幸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穷匕见刺皇驾第八十四章 老儒生结伴而行第四百三十章 小死而人事不知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十三载万事同第九十三章 大笑一声过雷池第十七章 女子锦绣纳采礼第五十四章 仙人之下十八楼第六十八章 小年夜一杯热茶第二十三章 太后娘娘林银屏第一百五十七章 多事之秋乱将起第八十二章 君子之义小人心第六十一章 摩轮寺不动金身第九十五章 手掌权势三步行第三百四十章 我扶大厦于将倾第十一章 凌云的入世之道第一百章 顷刻间无边炼狱第三十章 三尺无敌八门锁第一百零五章 九大法剑之南漓第三十六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二十二章 草原雄鹰望中原第六百零九章 飞剑传书问知南第九十五章 聚仙台相对而言第六百七十四章 一剑斩破镇魔井第五十一章 富贵锦衣不夜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指一剑定对错第七十四章 道门祖庭巍然立第六百零五章 碧游岛上莲花峰第七章 护陵军大营萧平第九十二章 道门秋叶今到此第九十章 九天之上起雷声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修士登十二楼第三百零八章 柱神山上许承诺第四十五章 剑斩生死断生死第八十二章 银烛秋光冷画屏第六百四十五章 囚牛非龙而是笼第九十二章 帝都城外青景观第一百三十章 脚下是锦绣江山第五十三章 一笺纸重若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