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废宗室

夔东十三家中李来亨旗帜鲜明地选择奉调,率领手下三万人马及家眷从巴东来到成都。他就像是一座并不结实的堤坝上的最大一道裂缝,裂开之后,整个堤坝就开始垮掉了。

很快,袁宗第部下的挂印总兵邓秉志、杨洵、赵云,刘体纯部下总兵锁彦龙、吴之奇、王加玉、李之翠、刘应昌、胡君贵、田守一、王之礼等先后向大明复国军投降,他们带着人马和财货,奔赴成都。虽说谋不到什么封赏,但至少不会有性命危险。

这段时间之内奉调的夔东十三家人马,多的有总兵带着上千名兵丁和男女老幼,少的甚至三五个人就逃过来了。袁宗第见大势已去,便率部来到成都,向白明修负荆请罪,表示奉调。而郝摇旗、刘体纯两人,很快发现自己手下居然快没人了,在深山中也坚持不下去,干脆带着全家逃走,不知所踪。

总之在未调动大军进行真正军事行动的情况下,夔东十三家最终在白明修面前自动瓦解了。李定国旋即命手下将领吴三省率领第二师某部进占夔州府,并部队进入了鄂西地区,揽三峡而望湖广,实现了在战略上东西南三面威胁满清控制区的有利局面。

而李定国更是率领第一师主力,协同白明修最倚仗的骑二师主力,跨入汉中平原,攻占汉中府,彻底将巴蜀的北大门关闭。西南战役至此全面结束,这场战役是白明修主事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地域跨度最大的战役,如果计算上夔东十三家的农民军,实际上明军的规模跟清军的规模是差不多的。不过结果却是清军全军覆没,而明军的损失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西南战役结果一出,轰动天下。十六万清军灰飞烟灭,明军成功实现云贵川两广五省连成一片,彻底控制西南地区,望两湖、江南,一时之间各地人心浮动,风云变幻。

明军的骄人战果毫无疑问鼓舞了一大批仍旧还在坚持的反清力量,甚至还激发了一批人揭竿而起,一时之间华夏大地,奉太子监国旗号的义军居然出现了上百支,这让清廷大乱,焦头烂额地抽调军力灭火。

而白明修这个时候也已经踏上了返回广州的路,与他一同回返的,还有各支大军,以不同路线机动前往广州,改隶大明复国军华南军区。至于白明修最近征募出来的十二师、十三师则是直接从广州“出生”的。

他军中还带着从夔东十三家那边回来的太监监军潘应龙、右佥都御史洪育鳌,以及东安王朱盛蒗。前两位都算是督师,夔东十三家已然不复存在,自然就回返了。毕竟驻守夔东多年有功,进行培训之后再上岗任职,是应有之意。

潘应龙年事已高,听闻太子居然不再设内务府,也不用阉人了,心中五味杂陈。不过得知太子愿用他一介废人充任正官,潘应龙也是感激涕零,但最后还是辞而不受,希望告老。洪育鳌则还是颇为振奋,他是当年以诸生身份迎接唐王而当上的官,能回到朝廷,显然是大好事。只是他还没意识到自己即将进入的“国子监”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太子历来不直接启用官员任职,必要打发去干校培训一段时间,虽然众人都不能理解,但既然这是太子的规矩,无有例外,也只能接受了。

倒是对于那位东安郡王,白明修倒是情绪多样一些。

朱盛蒗在面见白明修的时候,哭得如同泪人一般,讲述自己作为宗室在夔东这边吃了多少苦,多么地殷切盼望沐浴君恩,对大明有多么的忠诚。然而跟朱盛蒗想的剧本不太一样,太子监国并没有对他进行什么宽慰,甚至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

原本朱盛蒗觉得自己作为几乎仅存的宗室,怎么也得给从郡王封成亲王吧,结果白明修愣是连正式的朝廷授发的郡王印信都没有给朱盛蒗。

简而言之,白明修不承认他的王爵身份。

经历这一场农民起义清军入关的天下大乱,老朱家正儿八经的宗室基本上全没了,不是被农民军给弄死了,就是被满清给宰杀了。现在能嗣王位的宗室,基本上血缘关系就远了点。

这位朱盛蒗出身于楚王支系,后来永历给封了个东安郡王。

广州城被白明修拿下来之后,还有好几个自称是宗室的人上门来认亲。白明修的态度是一概不认,哪怕能自证身份,说自己是哪位王爷的侄子或者差了多少辈关系,白明修甚至连个优待都没有,直接打发到民政部门,说愿意工作就给你安排个工作,想要靠着宗室来谋地位,休想。

白明修索性就跟朱盛蒗挑明了:“郡王,你这王爷是我父皇封的,我便不拿走你这帽子了。然而,我在广州已经发了《大明爵位新规》以及《取消宗室待遇声明》,未来大明的爵位,不管是世袭还是不世袭,只有凭借为国家为百姓做出巨大贡献的,才能封爵,单凭姓朱封爵,那是做不到了。宗室不从朝廷领俸禄,身份上与普通大明子民无差别。不过同样,宗室也能读书当官、从军立功了。郡王,你这东安郡王的名头,我能给你留一辈子,到你的下一辈,是决计不会再有了。若是你有心,倒是可以试试当官当兵,倒也不失一条路。”

朱盛蒗直接傻眼,他本以为重回朝廷,必然就代表着荣华富贵。却没有想到白明修对于明朝对宗室的分封制度深恶痛绝,朱元璋的后代成千上万,宗室不许经商、从政、从军,诸多限制,空耗公帑。所以白明修趁着这个节骨眼,干脆就把宗室这个东西给废掉。

朱盛蒗根本不敢闹,他可知道现在这位太子监国权威有多么盛,基本上军中朝中,他是说一不二的。乃至真正的皇帝永历,都被他儿子给丢在谁都没听过的澳洲养老了。

朱盛蒗只得腆着脸说道:“太子,可否看在都是一家人的份上,接济一些金银细软,也好能让本王……呃,让我到广东之后能有个生计。”

白明修倒也干脆:“成啊,算是借钱给你,利息一厘,五年之内还钱。”

201 清肃江南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760 新军装252 高难任务121 战略右勾拳686 山地激战(下)426 草原渡冬277 火纹重甲士329 不住紫禁城268 清军陆军战术的革新555 试金石622 危机的英格兰563 陆战七旅772 坦克交锋443 宣慰司爵位212 毒计476 五国军事同盟(下)404 捕猎大师729 承麟的变化233 以暴制暴562 策士之见417 大明的斯里兰卡001 末日太子338 垦殖关外109 入潮州396 吃掉日本不容易290 帝后逃亡661 急转直下400 公审772 坦克交锋145 决战黔西南(五)500 忽悠路易十四301 光复游行455 治理的挑战710 丹麦海峡(下)702 一个全球统治秩序正在诞生306 开往吕宋的战舰438 环球航行:吕宋056 晋王诛贼之战(二)573 战机和越野车387 欧洲人的沙龙100 琼州海战(下)077 船上谈判179 舟山海战(下)627 接受条件713 火力准备062 晋王诛贼之战(八)218 流民事件(上)202 郑经降清577 陛下的指挥风格007 接应610 传武780 斗转星移376 返京路上759 白顾问787 非军事策略098 琼州海战(上)638 “开国元勋”们351 草原上的炮响669 极端手段215 策反022 迟疑的吴三桂637 步安的早饭302 归朝消息162 引才045 熙天府(上)432 由大变小011 战缅甸(下)037 夜袭巴达维亚387 欧洲人的沙龙505 大学生实习751 无人操作?018 澳船送枪334 新皇帝的第一天246 大明爸爸的新朝贡体系422 晋升到下一文明的机会538 德意志的情报696 战争惨烈020 临江盟誓592 撤侨行动(上)540 关于欧洲的会议(中)663 通信小队317 去劳动536 印度洋的海盗295 顾炎武买报429 最荣耀的实习机会670 撤退结束057 晋王诛贼之战(三)640 疑惑不解425 海军少将分身722 他们的愿望642 麻省人口普查099 琼州海战(中)331 大祭禅让(二)245 朝鲜来使117 广州商贸(下)149 入川645 出师未捷身先死346 各打各的421 同班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