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一五计划(上)

共和院大议的召开,几乎在各府县都非常受关注。这是大明在治政方面的新尝试,而且体现了大明皇帝朱慈煊真正以民为本、爱民如子的心态,虽然百姓们对于多出来的共和院尚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是共和院大议上要披露的各种信息,对于骨子里就非常关心时事的国人,还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早在光复皇帝登基的时候,他就亲自在《大明日报》上发文《什么是大明应该完成的任务》,中写道:“……我们完成了复国,将鞑虏赶出了中原,报了上百万同胞生灵涂炭的血仇。但是这只不过是作为大明皇室子孙,作为守护华夏文明的代表应该做的事情。当朕坐在顺天府太平宫之中,一个人进行思考的时候,都不曾敢忘,光复中华绝不是朕作为大明皇帝的功绩,而是功绩的基础和开始。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如何建设我们的国家,惠及黎民众生,让大明强大繁荣,不再出现外族凌辱,乃至杜绝王朝兴替引发的动乱这样的事情。那么答案就很简单了,只要人民安居乐业,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就能实现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一波又一波白明修进行的舆论准备,马恩和王夫之这一批启蒙思想家不断地锤炼着新的思想,这些都给白明修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百姓们,乃至传统的知识分子都开始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南明能够复国,是因为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便能够有更充分的后勤补给,有强大的武器装备。而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就是发达的科技,这一切来源于知识的学习传播,也来源于产业的实践。

方法论一旦明确之后,凭借着大明庞大的文人阶层,很快地就能跟上形势。

近几日的报纸,基本上一送到报摊,就会被蜂拥而来的民众抢购。甚至许多人都不怎么认识字,但是报纸几文钱一份也很便宜,也不知道谁开始传的,这种大事的报纸是具有收藏价值的,以后传世了,是能卖钱的。加上现在家家户户的小孩基本都要去上学了,就算自己看不懂,家里也有人能看得懂了。

上海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周从文看着外面报摊被疯抢的样子,也是摇摇头。他现在是不自己买报了,因为图书馆是各类报纸都要订的,他是直接在图书管里看报。

今日的《大明日报》是加厚的,印制了大量有关一五计划的内容。周从文对此很感兴趣,赶忙摊开报纸来细细研读。

“小周,在呢。”这时候一个衣着颇为华贵的青年走了过来,拍了拍周从文面前的桌面。

周从文一看来人,说道:“朱先生,你借的那两本关于机械的书,快要到日子了,可是要来还书?”

来人正是朱家宗室的朱雍榕,定居上海之后,朱雍榕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他的江南皮革厂做的皮包、皮鞋之类,在北方乃至海外都销量很好。他也不是个安定的性子,想着在开拓一点什么生意。这个念头,基本上掌握一门什么手艺,工业化生产一下都能赚钱。朱雍榕觉得自己本事不大,前后在澳洲和上海的两次创业都成功了,并未让其自信自满,而是让朱雍榕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于是乎,朱雍榕隔三差五地便跑来上海市图书馆。这里有着几十万册各类图书,朱雍榕对于那些经史子集并不感兴趣,却对整理出来的工学、科学类的东西格外感兴趣。这些书籍有一半是白明修命人收集的中国古典科技著作,还有一半则是白明修从系统里搞出来的书了。这些书到不一定很超越时代,但是总结性很好,而且门类不少。

朱雍榕一来二去就跟这里的图书管理员周从文混熟了,有时候也央求周从文给他多宽限几天还书的时间。朱雍榕本来就忙,看书的时间也没那么多。

周从文说道:“朱先生,你也是个有钱人,雇个人给你抄书不便是了吗?”

朱雍榕笑道:“我听说广州那边有人在研究什么复印技术,倒是以后要是大量复制内容,就不难了。哈哈,我是会叫人帮我抄书的,但是还是自己拿着书本更加有感觉,手抄再装订的,看起来没感觉。”

朱雍榕看见周从文正在看报,问道:“怎么着,看报呢。说是顺天府正在开共和院大议,要公布‘一五计划’的内容,可是有了?”

“有了,今明后三天都将在报纸上简要公布呢,内容真是繁多,想一想理政院衮衮诸公,果真都是才学能耐之辈,单是要做如此庞大的计划,再付诸实践,便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朱雍榕道:“那自然,瞧瞧咱们现在这位皇上,我就敢说,古往今来恐怕没有那位皇帝比得上咱们这位了。”

周从文道:“经济的内容,说是要经过审议,今日发的多是文教和杂项有关的。各府县和乡镇里公署要将义务教育放在头等大事要做了,报纸上说,当地入学率将直接关系到官员的考评,之前家中子女读书减税的措施算是完全固定下来,以后谁家学龄的孩子不念书,便要课重税了。”

朱雍榕皱眉道:“这也不算好事吧,这乡间农户的孩子,稍微长起来一点就要做劳动力了,这如果送去学堂,那等于家里少了个劳力。”

“也不尽然,现在各府县建立的中小学,寄宿制的话,都要负责学生的一日三餐了,这反而是减轻了贫穷家庭的负担。再者,如今只强制规定学童必须上完三年初小、两年高小,七岁入学,那么高小毕业也就是12岁了,就算是农户不想让孩子继续念书,也是回家可以种田了。这样等于贫家少了一份养孩子的钱,等孩子大些,反而可以出力了。这报纸上写,要求成绩排在前30%的小学毕业生,如果家境不足,可由府教育局资助继续念。”

朱雍榕惊奇:“那得朝廷花多少钱去养这些孩子啊!”

周从文道:“还不止呢,这一五计划里,还要求乡下以农合为单位,组织大扫盲运动,要让大明全民识文断字,甩掉文盲的帽子。”

790 白明修的新生意363 逐走788 互相伤害232 泉州夜袭762 海陆之争638 “开国元勋”们252 高难任务488 军法如山003 咒水之难788 互相伤害657 德意志军营223 流民转移民694 法西南会战(中)628 丘吉尔662 皇帝督战471 大胃口623 亲王和女伯爵423 皇帝陛下的环球舰队538 德意志的情报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422 晋升到下一文明的机会224 题诗怼鞑522 瀛王之势432 由大变小068 挑战任务682 按计划接管249 征兵募兵329 不住紫禁城496 东欧风云乱216 山雨欲来292 漏网之鱼058 晋王诛贼之战(四)296 遥望西北773 没想到的溃败483 继续打下去400 公审428 外交官们的忧虑033 狮级战列舰?不!你想多了446 印度洋体系(下)409 阻拦的父亲590 西清的铁甲洪流770 乐浪初战760 新军装254 新读书人266 水陆合击(中)559 西清萌动658 重坦刑天272 通州之战(中)109 入潮州785 新明国内反应708 丹麦海峡(上)205 太子殿下的日常(二)389 历史版图377 藩属国260 完粮143 决战黔西南(三)641 天命耶?160 爱民太子739 文明与人185 继续北上097 忠成逆744 海上追杀650 行刺014 破阿瓦(下)165 江南战役筹备会(下)373 痛宰哥萨克432 由大变小385 皇帝也要高考(下)614 上升的北美608 军援773 没想到的溃败066 杀汉奸的奖励624 王位套白狼448 新缅甸586 你的火箭真垃圾166 南边的妖孽217 降雪585 吴敏的大动作021 西陆兵法508 横跨大陆584 皇帝的末路219 流民事件(中)244 科技兴邦618 古巴500 忽悠路易十四490 微小的开始683 西清朝乱104 天命在我019 建立复国军007 接应567 突破阵地726 地动山摇720 战略打击部队067 不一样的澳洲517 契约劳工577 陛下的指挥风格024 线列步兵,前进!547 大明的归化291 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