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古巴

令白明修并不是太过忧心的原因,主要是现在其实欧洲也真心没多少人口,而迁移到美洲新世界来的就更没多少了。

整个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和南方殖民地,加起来人口也不过三十万左右。相比起来大明殖民地上现在冒出来几万人的非法欧洲移民,也算是非常厉害了,这说明大明殖民地的美好生活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

步安还告诉白明修,来到大明殖民地上的欧洲人,往往都是比较具有适应能力和冒险精神的人,愿意同文化完全不同的明人相处,而实际上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上,大量的新教徒是抗拒前往大明属地的,因为他们认为那不符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白明修也是挺佩服步安,至今为止,整个君安府建了一座佛寺一座道馆,就是没有建立起任何一座基督教堂,曾有大量的欧洲传教士企图来到大明的土地上传教,都被驱逐甚至监禁了。

其实传教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历史上传教士成功传教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将更好的生产工具传递给了落后地区的人们,而没有道理生产力发达、经济繁荣的大明要接受落后愚昧的欧洲传教士带来的什么神仙。这就是一个单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的简单道理。

也因为宗教的问题,不管是洪武省还是永乐省,都不太受到来自欧洲比较虔诚的基督徒的欢迎,不管他们是清教徒还是天主教徒,都是一样的。

与大陆上的海外省不同,行政上也接受北美海外领管辖的古巴、海地和波多黎各则对其他地方的移民更加包容一些。

白明修随后乘飞机来到了古巴宣慰司首府海帆府,也就是被更名了的哈瓦那。这里的宣慰使甚至都不是汉人,而是一个拉丁裔白人,名叫瓦伦丁·季塞波。季塞波不是伊比利亚人,也不是本土白人,是一个系统人才。白明修当时发现能够给一些特定系统人才换皮还觉得新奇了一下,就征召了几个,这个季塞波就是其中之一。

季塞波是一个瘦削,一头卷发,眼眶深深的拉丁人,他皮肤颜色比较深,喉结也突出,说起话来倒是很洪亮。拜见白明修的时候,非常肉麻地说了一大堆排比一样赞美的话。

“……您来到了您忠诚的领土上,让整个古巴都焕发着孺慕的光辉,我们的百姓欢欣鼓舞,期待着您的到来。”

白明修见多了那种见了皇上就跟见到一般上级的官员,像是季塞波这种倒是没怎么见过了。

比起北美海外领万岁城、君安这种大都市,海帆府规模小很多,让白明修觉得就是一个颇具热带风情的海边小村镇一样。这里没有高楼大厦,街道虽然也比较宽敞,但是路边多是修建着两三层的矮层建筑。街上偶尔跑着几辆机动车,但是并不算多。

古巴十万平方公里,面积跟浙江相当,而且大部分土地都是平原,水热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了。当年大明打败西班牙,从西班牙手中获取古巴之后,大量的西班牙白人乃至土生白人都离开了古巴,回到伊比利亚或者墨西哥。于是大明的许多国有企业甚至私营企业主就来到古巴投资兴建农场和种植园。

如今古巴最重要的产业就是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另一位面中古巴后世三分之二的粮食都没办法实现自产,还得向封锁自己的美国进口粮食。但实际情况是,虽然古巴分雨季旱季,而且土壤是红壤,不太利于粮食生产,但平地大,适合机械化耕作,而且水热充足。问题就在于古巴长期处于殖民地状态,殖民者在这里种植经济作物甘蔗和烟草,而根本不考虑当地人的粮食供应,他们没办法生产粮食,才能便于宗主国在经济上控制他们。

但大明整体的殖民思路是不同的,而且汉民族本来就是农耕民族,去任何地方生存首选都是要先保证自己能吃上饭,所以在古巴是粮食种植跟经济作物同步搞的。一批农业人才来到古巴之后,引进了来自本土的旱稻栽培的粮种和技术,于是仅仅几年时间内,古巴就成为了一个新粮仓。

古巴的气候确实不太适宜种欧洲人习惯的小麦、燕麦这种越冬作物,但是中国人可是麦稻双修的。再加上大明农民也在古巴种植玉米、马铃薯和地瓜,所以粮食产量非常大,现在季塞波作为宣慰使已经头疼剩余粮食怎么卖到其他地方去了。

白明修在海帆参观了甘蔗农场,这里的农场工人们有汉人,也有欧裔,还有几个非裔,他们各司其职,有些人开着像是铲车一样的收割机,直接从甘蔗田上开过去,斩断一片片的甘蔗杆儿。

季塞波兴高采烈地道:“现在北美海外领绝大部分的糖,都是我们古巴供应的了,榨糖剩下的甘蔗渣,我们会拿来造纸,也是卖去北美大陆和欧洲。”

白明修问:“你们这边劳动力够吗?”

说到这,季塞波就非常无奈了,“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这边的经济行为以企业自身主导比较多,我们公署也就是提供一些条件。比如前段时间制糖公司希望扩建,他们就不得不自行从本土派遣员工过来,或者去北美大陆上招工。我们古巴是个小宣慰司,至今人口才不过20万,每年的移民配额基本上是到北美大陆的较多,我们这边分不到小猫三两只。”

白明修道:“北美总督那边准备将大陆上的非法移民打包打包送到你这里,怎么也得有个四五万人吧,你们这边有能力安置一下吗?”

季塞波一听,振奋道:“有能力的,有能力的!我们古巴还是非常有潜力的,如果劳动力补充起来,GDP肯定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白明修摸了摸头上的冷汗,这货长了一个欧裔脸,满脑子思维模式却都是华夏式的GDP至上论。

119 围棋盘132 天降神兵587 航天人285 北洋水师?507 西清的图存542 制造业过热367 叶林斯基199 钱牧斋729 承麟的变化373 痛宰哥萨克108 经略南方132 天降神兵441 惩戒还未结束009 战缅甸(上)637 步安的早饭698 顿河河畔169 港湾里的太子旗323 君子小人论041 城主476 五国军事同盟(下)385 皇帝也要高考(下)405 殖民的逻辑256 雾霭京城192 炮炸八旗495 航行继续688 死亡行军533 皇帝毕业了298 妄使537 看大船592 撤侨行动(上)112 匠户316 神殿内的人间713 火力准备534 传薪火者189 战江宁(上)726 地动山摇345 漠北风云659 一场戏258 破落之国离散之人225 蛮夷之行681 新人换旧人294 人口普查564 委婉的死刑289 副本结束457 包工队734 胜利讲话424 舰队阵容368 夺寨740 航天发射391 琉球逐日(中)126 俍兵300 清官和明官082 郑成功764 倭国土皇帝632 这就是正义774 高斯克对高大爷729 承麟的变化394 炮打长崎437 与大明的相处方式443 宣慰司爵位461 金发辫子528 东欧的风(下)209 太子殿下的日常(六)099 琼州海战(中)361 汗血马骑士621 紧缺的巴黎412 皇帝的下午茶642 麻省人口普查060 晋王诛贼之战(六)787 非军事策略253 明年的这时候362 给禽兽一个时间表652 未遂的爆炸案173 打伏348 向汉人求援252 高难任务042 再度启程630 强迫症451 大西南格局619 “美好”的多元213 一场新的大战正在酝酿610 传武043 抵澳536 印度洋的海盗217 降雪541 关于欧洲的会议(下)729 承麟的变化429 最荣耀的实习机会508 横跨大陆557 低种姓的出路686 山地激战(下)582 最后的挑战027 缅北会战(中)422 晋升到下一文明的机会582 最后的挑战073 守城336 鞑子的剩余价值493 欧洲领土的建制575 村镇采购031 沙廉的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