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麻省人口普查

波士顿迎来了一波大规模的市民排查,大明士兵们开始成队地造访这些市民的家,并且对市民的情况进行了解,名义上这是一次人口普查,但实际上目的是针对这次的新英格兰叛乱。

“……来说说吧,照实情说就好,任何的隐瞒或者欺骗都是犯罪。我跟你们讲,不要心存不安,我跟你们一样也是英格兰人,但是我现在以能够成为一名大明公民而感到骄傲。这是世界上最棒的国家,人们都能过着富足的生活。”作为翻译的英裔明人霍华德尝试让自己看着和善一些。

这家的男主人一看就是一个严肃的清教徒,他们的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看上去非常朴素,甚至色调都显得格外庄严。这个家中没有半点现代的科技物,一切都显得非常原始。

霍华德觉得这样的家庭实在太落伍了,他从古巴被征召来,接受这份每个月12两薪资的工作,已经是非常高兴。在君安府,他们还进行了两周的培训,见识了繁华的大都市。他和他的英裔同事们,以及负责教导工作的华裔指导员去了君安的酒吧和舞厅,感受了那里生机活力的生活。现在霍华德一心就是想要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申请能够居住在君安。

对于一个只有宣慰司身份的少数族裔明人来说,都是向往摩登都市的。

只不过这家的男主人同样看不上霍华德,他问:“先生,请问您还信仰上帝吗?”

这个问题一出口,霍华德有点恼羞成怒的感觉。名义上他当然还是一个圣公会教徒,但是霍华德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去过教堂了。他在古巴的时候是一家贸易公司的小职员,他享受的生活就是每个月领到自己的工资之后,先去银行存上一笔,然后跑到哈瓦那最著名的酒馆街,跟几个好友坐在那里抽烟喝酒,勾搭勾搭那里的妹子们。从前在英国的时候,他大半青少年时期都在饥饿与侮辱中渡过,后来以契约劳工的身份来到永乐省,之后又到了古巴。他就跟任何神性的东西无缘了,在他的生活中,只有明两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最动人。

霍华德没有回答这个男主人,而是对跟在他旁边的大明士官用汉语道:“请记下来蔡中士,这一家人宗教一览应该是虔诚的清教徒。”

蔡中士点点头,“问问他们,是不是天命教会的人?”

霍华德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蔡中士道:“行了,知道的差不多了。”

他们问完了该问的问题,离开了这一家人。

霍华德出门后问道:“蔡中士,那一家人明显是带有对我大明敌意的反叛分子,最起码也是潜在的反叛分子,为什么不对他们采取措施呢?”

蔡中士答:“大明是一个法制社会啊,我们可并没有得到他们犯事的证据。不过会有人对他们加强监控的吧。”

霍华德道:“要我说,就应该把这些不识好歹地家伙,装船送去英国去!他们是呆在殖民地太久,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了。”

蔡中士也有些讶异眼前这个彻头彻尾的英国裔的家伙,居然对于自己的同族如此地蔑视和区隔,跟他说话的时候,霍华德总是想尽办法让自己显得更加地道一些,甚至在做法上比起一些华裔更加激进和保守。

蔡中士很快也能自己想明白,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能够融入大明的社会中,得到社会和华裔主体明人的认同。这里面大部分无关于主义或者天生的种族优劣问题,而是一个很自然的利益问题。在大明生活一段时间,会发觉无可争议的事实,那就是大明可是要比这世界上任何国家先进得多。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比在出生国更好的生活,吃饱穿暖还只是最浅显的部分,他们能够得到社会福利,受到更多教育,而人一旦受教育了,教育程度越高了,往往觉得自己越特殊,越是优越。

往往人们喜欢把国民素质往精神的角度,甚至种族的角度去靠近,但实际上本质上那就是个物质条件的问题,物质条件好了,就会有高的教育水平,就会产生更高的自我认知和思辨,会产生优越感。相反,穷困而没有什么时间考虑精神世界的人,并不容易产生对别人的自视甚高。

大明现在处于这个阶段,人们的脑袋变得更复杂、更聪明,同时也对这世界上的其他人,产生了一些优越。不仅是华裔产生了自己的优越感,连这些后面加入大明的移民们,也是有这种优越情绪存在。

波士顿统共也没有多少人口,人口普查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而在这个过程中,还爆发了多起冲突,心虚的民兵们隐藏不住,干脆就跟明军士兵干上了,他们的下场自然是很很惨。

“不过这些战斗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参谋室中,儿岛一郎对岳升龙说道。

“什么事?”

“那就是这些反叛分子不论自己拿的武器多么的差,他们反抗我们的决心都很坚决,甚至最极端的情况,有一个家伙在仓库引爆了炸弹,还炸伤了我们三名同志。”

岳升龙非常不满,也是担忧:“这已经快演变成恐怖袭击了,我们得采取措施。”

儿岛一郎道:“是,釜底抽薪的做法,留地不留人。所有天命教会的人士,我们将其打包送回英国,并要求英国对天命教会做出必要处理。其他人员,我们则送往古巴、海地和波多黎各。只有那些被我们有关部门评估为低风险的人士,才允许继续在当地生活。”

岳升龙还是有些在意,“不说行动规模大小,咱们这种直接撤走原移民的做法,可算不上仁慈。”

儿岛一郎摇头:“他们本来就是外来者,他们进来的时候,可没考虑印第安人的想法。”

实际上,移民地的历次转手更替,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原本殖民地的移民被送走,新的移民进入,其实也是殖民地比较默认的处理办法。

077 船上谈判366 林中袭击568 中欧对峙(上)386 最好的生产技术和机器456 世俗社会302 归朝消息396 吃掉日本不容易779 重启新明653 有人听话503 带货沙龙519 死亡射手316 神殿内的人间620 困难的南美238 人委会475 五国军事同盟(上)227 被套路了222 思维误区728 蘑菇582 最后的挑战792 猎杀潜艇(下)080 南沙254 新读书人652 未遂的爆炸案196 士风渐复(上)184 杭州福晋(五)293 祭祀之事102 大高手087 进广州(下)070 野生敌人609 锦衣卫的眼210 太子殿下的日常(七)721 尤季西奇147 决战黔西南(七)248 退役的雇佣兵143 决战黔西南(三)024 线列步兵,前进!268 清军陆军战术的革新547 大明的归化714 登陆不惨烈163 江南战役筹备会(上)797 千岛525 百船来航(下)655 轻取低地425 海军少将分身252 高难任务057 晋王诛贼之战(三)722 他们的愿望612 先下手为强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756 寄存箱445 印度洋体系(上)106 杨氏投诚294 人口普查387 欧洲人的沙龙014 破阿瓦(下)714 登陆不惨烈290 帝后逃亡654 喧嚣的主战舆论619 “美好”的多元296 遥望西北739 文明与人527 东欧的风(上)059 晋王诛贼之战(五)550 吴敏的新一轮大计划744 海上追杀170 大明王师784 第三次战役664 解救飞行员128 拿土司188 石头城下157 废宗室653 有人听话364 布里亚特583 装甲铮鸣662 皇帝督战703 宣改省294 人口普查261 武林高手锦衣卫560 整肃风纪453 藩军炮兵的表现744 海上追杀088 主线任务的大收获244 科技兴邦700 无路可逃436 码头上的小骚乱754 脑洞无敌(下)325 基本国策011 战缅甸(下)032 大洋公司604 高材生的选择692 列车炮778 工业化建设074 澳北府438 环球航行:吕宋404 捕猎大师378 朝鲜变乱394 炮打长崎424 舰队阵容771 东线硬怼519 死亡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