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顿河两岸

1月份的顿河河畔,寒冷得让人怀疑人生。日常零下十多度的天气,限制了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仅是人,很多武器装备都没有办法在这样的严寒中发挥作用,卡车、坦克趴窝,甚至连维修人员都害怕去碰触那冰寒的钢铁。

承麟统率的清军,始终没有越过顿河,向对面的明军发动什么攻势。清军所做的不过是安稳营盘,并且修筑一些工事,用于固守,但却看不出任何要打仗的势头。

莫京中那位皇帝焦躁得不行,不断地下诏询问承麟相关的情况。可是费扬古越是这么做,越是有一群臣子向他建言,不要干涉护国大将军的统帅。朝堂上现在普遍更加信任承麟,而不是经常做错误决定、薄情寡恩的乾隆皇帝。

现实的情况也确实不好,清军即便在此时,都很难准备好各种越冬御寒的衣物,顿河河畔的清军甚至不得不大规模的采伐树木,直接烧木头来给大军取暖。尽管大部分的军队都是出身在寒冷的俄罗斯、乌克兰的,但是他们同样不愿意在这样的严寒中打仗。所以承麟现在并未出兵,反而让大部分士兵比较认同。

“这该死的仗还是不要再打了的好。”年轻的俄罗斯士兵烤着火,小声地对自己的战友们说道。

他的伙伴悄咪咪地对其他人道:“喂,你们知道吗?听说咱们在西线打得非常差,整个法国已经丢掉了,将近六十万军队都丢在了那里。”

“怎么可能?你在胡说八道吧,当初我们打过去,根本没有人是我们的对手,而且还有那么多兵力,怎么会轻易被打败。”

“为什么不会,你难道以为明军是普鲁士人、法兰西人那个水平的敌人吗?想一想我们头上的主子们,当初是为什么跑到我们的土地上来的吧。他们是一群丧家之犬,是被东方的汉人赶尽杀绝,而逃到俄罗斯的。现在他们的仇敌汉人又来了,再一次失败有什么好奇怪的?要知道,明军可是纠集了欧洲还幸存的国家,总计兵力怎么也得有三四百万了。西清帝国已经快不行了,几乎我们所有认识的人都被送来当兵了,活着就是从事跟打仗有关的事情,造军火、生产粮食……”

有士兵叹息道:“都已经如此艰难了吗?当初以为从沙俄变成了西清,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的长辈们确实从农奴变成了自由民,可是在帝国,谁又是真正的自由民呢?每一个人都被自己的旗里管制,我们都是包衣,实质上就是八旗的奴隶而已。”

士兵们的讨论已经越来越出格,年长一些的士兵连忙制止他们的讨论:“小心,要是被宪兵听到了,大家都有麻烦。”

有人道:“放心了,我们现在可是跟随麟帅在打仗,麟帅不是那种胡乱难为人的将军。”

“那当然,麟帅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他能带领我们打赢这场仗吗?”

士兵们陷入沉寂,而有一个问题他们自己留在肚子里没有问出来。

即便战争打赢了,他们还会活着吗?

——分割线——

横跨大陆的火车,从本土运来的新的援军。大明陆军将第二集团军和第十六集团军输送到了东欧战区前线,这也使得明军在伏尔加宣慰司的总兵力达到了8个集团军总计70万的兵力规模。

东欧战区的明军已经显著地在兵力上压倒了清军,可是这时候明军跟清军一样,宁愿对着冰河互相遥望,却没有想法直接渡过冰河,将清军消灭。

自然冰河这一端的大明军队日子要比清军好太多。他们拥有使用快速搭建的模块化营房,有专用的使用蜂窝煤的供暖,尽管这寒冷的日子里他们仍每天起床进行拉练,还要隔三差五地往对岸打几发炮弹,但考虑到他们在闲暇时光里有着丰富的娱乐,偶尔打打牌、打打桌游,有着室内的文体活动,甚至还有社交。

察里津这座城市尽管比起本土省份的大城市,差了不止一个等级,但是这边也是兴建了不少的城市基础设施。最近室内几个庞大的体育馆,都已经被日常轮换的大明士兵给占用了。

刚刚来到察里津的第二集团军和第十六集团军,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他们收到战区的第一份通知居然是《关于举办军地联谊‘察里津杯’业余篮球锦标赛的组织决定》。

可以想见,大家脸上都是一串不言自明的???

参加这个什么察里津杯的包括各师的代表队,外加当地的国有企业、学校、机关单位的代表队,总计居然有六十四支队伍。

等第二集团军的相关人员跑去体育馆看场地的时候,发现这里正在举行文艺汇演,察里津实验中学的学生们组织了一场文艺表演,来自各军的士兵们就是观众,去到体育馆的时候那叫一个欢声雷动。

尤其是官兵们看到一个个年纪相仿的女高中生的歌舞,更是气氛热情。察里津这边主要居民还是汉人移民,也有蒙古族、俄族等其他民族,颇有异域风情的感觉。这些士兵们很多都是中学毕业没多久的,看到这些高中生们,似乎回到了自己还在上学的时候。

反正文艺汇演是各种主旋律和致敬,中学生们向官兵们献上敬意,并表示昨日你与我们一样在学校学习,今日你已奔赴疆场,保家卫国;或者什么明天我就成了你一类的东西。虽然腔调比较陈旧,但是对于离开家乡来到前线的官兵们来说,还是非常激励的。

社会和人民对他们的认可,会让他们更加认识到身上的责任,也更加斗志昂扬。

尽管,这边所谓的前线,可能不会爆发什么真正的战斗,明清两军根本就是在这里打默契球,只是外界没人知道罢了。

能够放任士兵们在察里津如此丰富的业余生活,甚至还总是搞文艺演出或者体育赛事什么的,根本就是战区司令部没有把对面的敌人放在眼里,或者根本就知道不会打起来。

241 永历十七年的财政预算555 试金石235 转轨618 古巴664 解救飞行员483 继续打下去049 动员原住民213 一场新的大战正在酝酿527 东欧的风(上)626 “不列颠之王”297 群丑439 吕宋华村232 泉州夜袭721 尤季西奇705 平波斯(下)644 无处可逃790 白明修的新生意413 斯里兰卡036 登陆爪哇507 西清的图存428 外交官们的忧虑142 决战黔西南(二)472 共主邦联任务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599 骗钱大户,大明海军244 科技兴邦011 战缅甸(下)547 大明的归化181 杭州福晋(二)687 轰炸第八军团112 匠户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099 琼州海战(中)488 军法如山361 汗血马骑士459 伏尔加473 分赃讨论629 “光荣革命”574 两个皇帝443 宣慰司爵位558 联动反应386 最好的生产技术和机器494 意大利王国677 会不会打232 泉州夜袭201 清肃江南713 火力准备221 开打117 广州商贸(下)323 君子小人论152 剁手买兵038 破墙318 永历返国411 入学典礼238 人委会158 郭之奇566 24小时令443 宣慰司爵位461 金发辫子528 东欧的风(下)069 进入副本394 炮打长崎508 横跨大陆077 船上谈判566 24小时令675 旗丁或包衣208 太子殿下的日常(五)464 赵青索385 皇帝也要高考(下)739 文明与人146 决战黔西南(六)186 上海直辖市290 帝后逃亡613 光复皇帝度假北美272 通州之战(中)432 由大变小422 晋升到下一文明的机会037 夜袭巴达维亚018 澳船送枪231 叛逆乡绅166 南边的妖孽115 台湾府679 建言143 决战黔西南(三)505 大学生实习795 一个礼物481 闹钟还是丧钟201 清肃江南549 与吴敏的工作午餐483 继续打下去401 审判汉奸099 琼州海战(中)777 美利坚权贵家族134 强制支线250 冒襄584 皇帝的末路086 进广州(上)701 猎杀潜艇286 海战MVP——狮497 血洗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