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少保,即候补(副)太子少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太子三公三孤自古就是官员的最高等级,汉晋时已经成为虚衔,主要用来嘉奖、提升官员的品级。
绍兴七年,岳飞三十五岁官拜太尉,为宋代武职官阶之首,两年皆以太尉、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职。
武官官阶上已经到顶,相当于大元帅,身兼两镇节度使(虚的两个省军区司令员)、两路宣抚使(实的两个省军区司令员),等同大军区司令员。
绍兴九年,授开封府仪同三司(其余与上年同),乃宋代文职官阶之首,从一品。开府意为建公府,自选僚属。仪同即视同,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而得享受三公的待遇。
再往上,就只有三公可以升了,那就是正一品了。
绍兴十年,岳飞加少保,任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兼营田大使。
封太子少保,再往后升就只能是太子太保或者太保、太师了,不过要当太师、太傅、太保的话,须得是前朝老臣,或者得下一任皇帝封。
实职方面,岳飞不仅是大军区司令,而且南北诸路的战区司令都受其节制,可算是方面军司令员,类似于东北军区司令员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韩世忠也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不过他这个方面军(野战军)的实力不如岳家军,岳家军的兵力占南宋总兵力的十之六七,且战力最强,南宋唯一的一个骑兵集团军就在岳家军。
岳飞能有今日之成就,跟自身的实力自然是分不开的,但是赵构给的偏爱也足够多,不然以岳飞的性格,在军中树敌颇多,要是没有赵构罩着忍着,恐怕也难成大事。
赵构给李寺讲了岳飞的成长经历,李寺才算是对岳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有一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觉。
少了岳飞,南宋领土岌岌可危,少了赵构,岳飞的成长没有这么迅速,总之,两人可以说是相爱相杀。
但要论到谁更重要,百姓的偏爱是岳飞,但是李寺知道,没有岳飞,还有宋飞、李飞,但是没了赵构,要是换赵桓、赵二,只怕南宋已经灭亡了。
“老赵,你对岳飞的态度还是相当开明的,一定要坚持下去。”要是李寺没有穿越而来,岳飞的寿命不久矣,这是赵构不得已的选择。
但是既然李寺来了,他决定给岳飞和赵构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我对岳飞的态度一向是重用有加,这你也看的出来,可他有时候实在是恃才傲物,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
赵构说的属实,在从岳飞参军第一日起,就有这样的倾向,只要是反对他北伐的阻碍,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也不留情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使是在军中历练多年,岳飞的这个脾气还是生在骨子里。
“你刚说给我个宣抚判官,是几品的官啊?”李寺对于官位还是有兴趣的,虽说俸禄不如他做生意多,但是宋朝是崇尚做官的,商人再挣钱也不如有个官阶加身。
“最少是三品,你想要几品?”赵构心想,你想当几品官,那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但既然你对官阶有兴趣,那我得好好的敲诈一下你。
“哎呀,品级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我这空降的官员,你给我再大的官,恐怕也不服众啊。”
“你的意思,你不要官阶,你义务帮助你的结拜大哥打仗吗?”
“那肯定不行,我毕竟出了力,朝廷多多少少还是该意思一下吧?光说我捐的那些钱粮,给我一个转运使也不为过吧?”
转运使相当于一省的长官,李寺也开得了口,不过转运使不管军队,只管经济,地位远不如宣抚使,只由五品官以上担任。
“宣抚判官你先干着吧,有了成绩到时再给你封赏。转运使这种低阶官,对你来说不是大材小用吗?”
赵构也不是捧李寺,作为管经济的官员,还没有哪个转运使做出个比李寺更好的经济成就,李寺的经商办法,不应该局限于哪一路(省),而应该在全国进行试点和发展。
至于封赏,只要李寺肯干,有赵构在,升的比岳飞快也是有可能的。
“行,判官就判官吧,聊胜于无。”
赵构简直都要吐血了,整个南宋朝廷,正二品官就那么几个,李寺竟然还好像看不起一样。
要知道,岳飞也是从一个小兵升上来的,那可是经历了战火和鲜血的洗礼,打了那么多次仗都没挂掉,可以说是天选之子了。
“老李,你预测金军最早三月后就会发动战争,那你觉得,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赵构觉得既然李寺已经答应去岳飞军中帮忙了,那么就该担起责任来,从现在起,就要寻找破敌之策。
“做好充分的准备,继续囤积物资,同时加紧研发新型武器。”
李寺有一个大胆的构想,趁这次宋金开战,提前带领宋军进入热火兵器时代。
李寺的前世是焰火燃放师,玩火药玩的很溜,火药最早是道士用来炼丹的,后来用于烟花爆竹,可是中国人很久一段时间都没有用作武器弹药。
作为火药的诞生地,本来中国应该最早进入热火兵器时代,但是却是欧洲人最早发明了枪支弹药,这让李寺觉得不公平。
“新型武器?莫非你有了什么好的发明?”
赵构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在整个宋朝,军队和民间的发明家绝不在少数,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是在宋朝,南宋时期,军队已经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了。
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唐中叶以来长期封建割据的局面。环境较为稳定,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随着采矿、冶炼工业的发展和迎击辽、金、西夏的战争的需要,使宋王朝在武器的改进上倍下功夫。军事工业不仅规模大,而且多,分工细。中央直辖的有京师的南北作坊和弓弩院,地方各州也设置有军器作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火器的国家,北宋时已发明了火箭、火炮,并运用于作战。早在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用火箭、火炮与南唐作战。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神卫水师队长唐福献火箭、火球、火火蒺藜。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知宁化军刘水锡向朝廷献所制火炮。
后来,赵恒令“沿边造之以充用”。到仁宗时,仅《武经总要》中就介绍了当时的火箭十余种,其成份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后来,火箭、火炮曾广泛地使用于战场,在许多重要战役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如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宋军抗击西夏兰州战役。
在燃烧性火器中,北宋已经有了爆炸性火器的萌芽。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据说李纲在守城时,曾下令发霹雳炮。
南宋对金战争中,曾多次使用霹雳炮。如公元1161年宋虞允文在采石矶之战中,用霹雳炮大败金兵。金人发明“震天雷”后,宋人仿制成”铁火炮”。
宋理宗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仅荆淮就有铁火炮十数万只。其中荆州(今江陵)每月就能造铁火炮一二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