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南宋移民制度

鱼排怎么做?基本不用做,英国人的食物就一个词儿,简单!把海鱼肉剔下来,保证无刺无骨之后,用重物轻砸,把鱼肉的纤维全敲断,然后裹上鸡蛋和面粉就下油锅吧。表面稍微一见淡黄就捞出,千万别耽误,出锅之后它还会加深颜色,如果金黄再捞出,过一会儿就焦黄了。

然后呢?然后就该往嘴里塞了,不怕烫的马上就能塞,怕烫的等一会再塞。连盐都不用放,海鱼肉本身就带咸味,如果口重,可以搭配奶油、果酱、葡萄酒熬制出来的汁,一般直接吃即可,用面包夹着也成。说白了就是软炸里脊,只不过更省事而已。

“这是菜油?”进了厨房,洪涛算是真正了解了南宋时期的烹饪文化,作料很齐全啊,除了没有辣椒之外,几乎后世用的东西现在都有。什么葱蒜姜、胡椒、花椒、酱油、醋、韭菜花、芥末、藠头、辣蓼都有,还有几种香料连洪涛都不认识,闻了闻还是不认识。最让洪涛吃惊的是,宋朝已经有了炒锅,还是双耳铁炒锅,并且用的油绝不是大油,而是菜油,是什么菜油,洪涛还不确定,很可能就是菜籽油。

“菜籽油!洪兄家乡不食此物?”罗有德站在洪涛身后,饶有兴致的看着洪涛炸鱼排,从动作上就能看出洪涛不是生手。

“我家乡多是大豆油!”这个瞎话啊,洪涛都不好意思编了。天天吃调和油,买个花生油还是尼玛假的,哪儿来的大豆油啊!不过花生不能说,因为宋朝肯定没花生,那玩意是美洲特产,最早也要等到发现美洲才可能出现在亚洲。

“大豆?做豆腐的大豆也可榨油?”罗有德真不是装的,但凡是和吃有关的东西,他都特别上心,奇怪的是他一点都不胖,连肚子都没有,这尼玛也不太科学啊!

鱼排炸得很快,船上的厨房不使用炭火,而是直接用煤块,还是优质无烟煤块,这玩意哪儿来的,洪涛也打算抽功夫问问,现在没时间,因为他要手把手的教罗有德炸鱼排。自从他吃了第一口之后,就觉得很不错,虽然不至于让他惊呼,但也想以后可以自己做着吃。他这个大富翁当的,做个饭还得他自己先学会,然后再去教厨子,这一点和洪涛有点像,都是好奇动手派的。

学会了做鱼排,罗有德很欣慰,对洪涛来自南洋神秘大陆的说法也逐渐认可了。因为他自诩走遍了那张海图上标示的所有国家,尝遍了当地的食物,却从来没吃过鱼排这种玩意,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对于洪涛说话的腔调、词汇也是闻所未闻,尤其是洪涛那种气质,明显不是一个长期劳作的普通渔民,还有他身上穿的这身原色麻布衣裤,先不说布料奇特,就连款式也很奇特,那种圆圆的象牙扣子更是让罗有德感叹,真是一种精美、实用的装饰品。

当他听说洪涛还会裁剪做衣服时,立马就又亲热了几分,拉着洪涛的手就和一对儿玻璃一样,久久不肯撒开。他想求洪涛帮他也做一身澳洲的衣服,他不光喜欢尝美食,还喜欢新奇特的衣服,只要见过的,必须买几件,回国之后穿出去在朋友面前显摆显摆,并以此为荣。

“官府不管吗?”洪涛让罗有德说迷糊了,此人简直就是个时髦潮人,这种人还能在宋代生活下去?不会被各种礼法压死?

“官府?他们为何要管我穿戴?我又不当官不入学,经市舶司抽分完毕,咱想穿就穿、想吃就吃,何来管教?洪兄家乡不让随意穿衣吗?”罗有德这回又让洪涛问糊涂了,为啥穿个衣服还会被官府过问呢?

“哦,我只是听祖上传言下来,说是这里吃饭、穿衣、说话、办事都是有严格制度的,不能随意乱来,轻则遭人摒弃,重则要去官府吃官司。所以我落难之后,并不敢靠近城镇,生怕行为怪异、口音奇特惹来麻烦,幸得疍家人收留我,否则说不定就饿死了。”洪涛有点明白了,好像这个宋朝比明清两朝要开化一些,官府对民间的管制力并不太严格。

“哈哈哈哈……洪兄祖上说得可能是前朝大唐,不过也言过其实了。据为兄所知,即便是大唐也不会因为穿衣服吃饭说话获罪的。但也有一种可能,令祖上是在朝为官之人,那就要克己一些了,像你我之流,商人耳,并不需如此小心,否则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即便是官家看到也不会有半分不悦,说不定还会侧目一二呢。”罗有德越来越觉得自己捡了宝贝,和一个来自未知国家的人探讨各自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也是一种乐趣,非常有意思,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就是说我这样去了城镇,没人会把我当怪物,也可以住店买东西,不用什么身份证明文件?”洪涛还有点不相信,户籍制度这个玩意在哪朝哪代都有,明清之时、甚至在自己生活的年代里,户籍制度依旧控制着每一个人,凭什么到了宋朝就没用了呢?不科学啊!

“如是宋人,无碍!洪兄是番邦子民,需到市舶司入册之后,就可以和宋人一般无二了,除了不能考学做官,买产做生意都可,在一地居住满五年期,即可入我大宋和宋民无二了!”罗有德又说出一个让洪涛目瞪口呆的答案来。

这个问题洪涛真是没想到,宋朝竟然开放如斯!这尼玛不是13世纪的美帝国主义吗?合算老美那一套不是他们独创的啊,是尼玛剽窃我们大宋朝的!

按照罗有德的介绍,户籍制度在唐朝时候,确实是很严格的,那时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就是良人,说白了就是具有完全民事责任的公民,有户口本的。非编户则是贱人,这些人只能从事贱业,不能考学不能做官,还是世袭的,有点像印度的种姓制度。他们连户口本都没有,只能写在编户户口本上,算是编户的家庭财产,和牲畜一个地位。

PS:推荐票、收藏来点呗,那玩意也不花钱,但对作者是个鼓励。

第215章 皇帝的顾虑第87章 报纸三百六十四章 交换学者保底一四百四十六章 公私兼顾第24章 帆船能跑多快?第59章 大魔王来了第52章 摧枯拉朽三百六十六章 不安份的海商008章 歌舞升平三百四十一章 又忽悠一个第47章 穷怕了135章 聪明的指挥官36031章 物流业三百二十九章 海狼级二百九十八章 推心置腹三百五十四章 宗教工具飘红加更一四百一十六章 最了解自己的是敌人二百八十八章 战争状态四百六十四章 又显灵一次36099章 圣人和俗人三百九十七章 图穷匕见第212章 大宋南洋公爵076章 最后的疯狂034章 自己背锅073章 边缘人据点三百四十二章 明修栈道三百三十九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三百一十章 狐狸和猎人第101章 武器换土地三百三十七章 换个地方接着挖坑第67章 捕鲨计划031章 微服私访第20章 大海的残酷第112章 恐怖斯万140章 三光政策第215章 皇帝的顾虑第224章 学术研究四百四十六章 公私兼顾三百一十六章 决战四百三十九章 大宋捕奴队四百四十七章 一家票贩子二百四十九章 内阁成员第65章 文南服了第198章 大宝牌害人精第22章 计上心来164章 各种儿子三百二十三章 软刀子第63章 展望未来第169章 明州故人189章 北非谍影4三百六十章 三温暖560025章 新制度第93章 宋朝还有女权!第113章 透视装第31章 人喊马嘶四百七十章 堵不如疏保底二二百九十七章 各有各的盘算013章 登高远眺第121章 挖矿三百零四章 夜战第52章 技术上的碾压050章 人情法理28第52章 技术上的碾压四百一十章 蒙古巨变020章 大清洗二百九十三章 战云密布029章 爹来了二百八十八章 战争状态083章 烦人的雨林018章 谁算计谁第108章 奴隶!第136章 香水、火柴、炉子三百三十二章 布什和电三百六十三章 两笔借款720第25章 横渡印度洋100章 都在忙二百三十八章 骑士比武大会四百四十八章 赶鸭子上架第102章 走出去四百五十二章 国号大清保底一187章 北非谍影2第93章 技术分歧111章 免费劳动力第4章 海波号第40章 酒宴下第146章 军费和备战第95章 地理课第183章 精神慰藉第193章 后事011章 老奸巨猾第61章 桥头堡三百三十章 史上最臭的总理第112章 恐怖斯万第157章 国库券第49章 造新船169章 痴心人第17章 宋朝OP艇第47章 穷怕了四百四十章 民族冲突第56章 杀人和救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