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章 任务不轻

047章 任务不轻(加更)

对于士绅集团所占有的土地,大宋新政府的态度要缓和多了,会采取自愿赎买的方式从这些人手中高价回购土地,然后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给需要土地的百姓,从而把土地逐渐变成大部分农民的私有财产。同时还得设立相对制衡的规则,用尽量公平的方式防止以后再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现象。

这样做的考量主要是为了规则的合理性。士绅们的土地并不像官僚一样是通过强取豪夺获得的,他们也是一代人一代人省吃俭用攒出来的,不能说谁土地多谁就是坏人,这种理论与洪涛要建立的规则冲突,说不通。

既然要全面私有制了,那就必须保证私人财产不受侵犯,这是规则的基础,任何时候也不能破坏它,即使是政府打着国家大义的名义也不成。如果用抢夺的手段推行土地改革,即使成功了那也是失败的。因为这会给后人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观念,让他们以为政府是无所不能的,想拿谁的东西就能拿到。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们也会萧规曹随的这么干,还美其名曰为传统。

在赎买的具体问题上,洪涛准备把大宋国库掏空,绝大部分钱粮都会流入到这些士绅阶层手里去。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是政府吃亏了,其实不然,从长远来看,政府、士绅、百姓都是受益者。

绅士们有了钱,又不能随意兼并土地,再加上新政府大力鼓励投资工商业,颁布出来各种减税、扶持政策,他们手中的钱很快就会成为大宋内陆工商业基础的启动资金。有了这些资金,内陆的工商业也能发展,百姓的日子也会水涨船高,政府也能收到税收了,三赢的局面。

政府的钱放在国库里,除了公共设施建设、政府开销和国防之外,并没有任何作用。现在国防不用新政府操心了,只要金河帝国不北上,大宋周边就没有任何敌人的存在。没有敌人,也就不需要养着太多的军队,尤其是像厢兵和乡兵这样的旧军队。他们基本全会被裁撤下来,然后从吃政府财政的窟窿,变成给国家添砖加瓦的主力。

洪涛已经想好了,填充北方人口的第一批人,就是这些裁撤下来的旧军队。愿意响应新政府号召、自己去北方创业的,新政府举双手欢迎,优先提供政府贷款和补贴。不愿意自力更生、还想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那就别怪新政府心狠,哪儿条件艰苦、哪儿土地贫瘠、哪儿没人爱去,这些人就会被强行组编成农垦兵团,去国家最需要的地发发光发热。

跑和抵抗是没希望的,在洪涛这里没有什么招安,有的只是子弹和炮弹。有了海运和河运力量,大宋内陆已经没有多少地方是新军不能快速抵达的了,而且新军也不再是靠人数、靠士气作战的旧式军队了,只要后勤补给能跟上,再由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指挥,暴民已经不再是一个不可收拾的名词。

没有了冗兵这个大包袱,大宋本来就不太薄的财政底子还会更殷实。

公共设施建设的钱新政府也不用操心了,只等金河帝国与大宋的相关谈判一结束,大批揣着资金的帝国商人就会云集大宋内陆地区,用他们的钱来建设急需的城市、公路、矿山、工厂和水利设施,这又省了一大笔。

现在只剩下新政府的开销了,这部分钱洪涛也不想出,因为他马上就要对大宋原来的官员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冗官问题彻底解决。对于一个征服者来说,洪涛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都有先天的优势来解决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枪把子攥在他手里,不用问任何人乐意不乐意。乐意的好说好散,不乐意的抄家灭门,顺便把从这些官员家里抄出来的巨额财产收归国库,用来支付新政府的开销。

对付官僚集团洪涛自己就可以完成,抄家、杀人、没收这些工作交给陆战队里的印第安士兵最合适,再加上从金河帝国借来的五千陆军,谁家敢说一个不字儿?事实上也不会给你说话的机会。

对付士绅集团就不太好办了,这些人不能全杀了,洪涛也没功夫去和他们磨嘴皮子讲道理,就算有时间也没耐心。所以必须要找一个熟知大宋、心眼灵活、有一定声望、一定政治手腕的人来代替自己做这个工作。想来想去,这个人选非文浩莫属。贾似道、丁大全不适合这个工作,他们缺乏文浩的见识,而且在大宋根基太深,很容易把自己这本好经给念歪了。

文浩则不同,他在大宋内陆并没有什么家族势力,或者说他在大宋朝廷里也没什么深厚的根基,甚至可以说敌人比朋友还多。同时他在朝廷里又担任过很高的职位,最主要的是他比任何一个大宋官员都了解自己。这种了解非但不会让他给自己添麻烦,反而会让他更收敛。至于说以后他会不会给自己捣乱,洪涛也说不准,走一步看一步吧,大不了自己就给他一枪。

还是那句话,只要自己不瞻前顾后、不畏手畏脚、不把大宋当必须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就什么人也不用怕。最坏的结果不就是再跑回北美继续当土皇帝去嘛,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陛下请说,就算让我去把官家杀了,然后您再把我正法,我也得去。”文浩在心里已经把洪涛杀死无数遍了,而且还是用遍了天下酷刑的死法。都到这个份儿上了,还假惺惺的问自己想不想听,不听成吗?

“哎呀……这个想法也挺有创意的,我先给你记下来,留着以后再用。现在呢,你把这份东西看完,然后告诉我你有多大把握做成。我可提醒你,在这个问题上千万别和我撒谎,一旦做不好,你连死的机会都没有,我会让你死不了活受的。”洪涛还真没想过让文浩当替死鬼,不过现在有了这个想法,要是最终真没法处理理宗皇帝一家,这个办法还真不错。

“……陛下要让我当拗相公!”洪涛给文浩的那份文件不算薄,但文浩看得很快,看完之后,拿着文件的手直哆嗦。

“……你还真敢比啊!王安石虽然是个失败者,但比起你来他好像要高尚多了吧?不过也别说,你们干的活儿还真有点相像。”洪涛想了好几秒钟,终于想起来这个拗相公是谁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啊!对于这个北宋名臣,洪涛了解的不多,当然也没资格去评论他的是非功过。但不管王安石到底是对是错、是成功是失败,文浩都离人家太远了。

“我、我为什么就一定比不上他!如果不是有陛下您一直挡着我,我的成就不一定会比王半山差。”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洪涛羞辱,文浩的自尊心真有点受不了了,也把海水的滋味给忘了。

“你就算当了皇帝,后人也不会说你好。王安石就算改革失败了,后人也会缅怀他,知道为什么吗?”洪涛从来没和文浩深入的聊过,这次打算破破例,反正离临安城还有一段距离,闲着也是闲着。

“我没有荆公的文采……”文浩刚才说的只是气话,不用洪涛纠正,他自己也清楚没法和王安石相提并论。

“文采?你要再这么恶心我,信不信我再灌你两桶海水?我有文采吗?今年我已经五十七了,你读过我的诗词啊还是听我讲过经文?大宋市面上倒是有我的书,可喜欢看的都是贩夫走卒,像你们这样的士人就算背着人偷偷看,当着面也会对我写的书嗤之以鼻。可是你去金河帝国问问,再去广州、福州、泉州问问,金河帝国的人民还有部分大宋人民,对我的评价怎么样。”洪涛最讨厌文采这俩个字儿,和一个理科生谈文采,这不是骂人嘛。

(。)

第131章 开普敦的未来第158章 虚君、实相、台谏!第56章 杀人和救人的关系第77章 三岁再走!第227章 力量悬殊067章 中都城二百七十九章 寻药第16章 吊打四百零二章 造反基地二百六十三章 臼炮160章 狮子大开口二百八十一章 美洲狮第92章 当了一次东郭三百五十三章 趁热打铁16第38章 宋朝不讨厌四百六十六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400022章 毒计第110章 想多了第22章 朴素经济学第23章 目标波斯湾第108章 奴隶!064章 三个疯子52第31章 人喊马嘶第48章 规矩就是规矩三百九十六章 罢市三百一十二章 后院起火第208章 卡尔到家了第205章 纵帆船四百五十八章 贩奴先驱16第52章 技术上的碾压第26章 船太次第49章 造新船082章 兵发萨巴城第76章 便秘的鲸鱼二百三十二章 江竹意的选择三百零七章 战斗才开始第183章 精神慰藉二百七十二章 去美洲第45章 人口问题四百四十三章 让位085章 一边倒的战争三百九十二章 火枪兵四百零一章 福州何家三百零六章 斗智斗勇第74章 宋代教育体系103章 绑匪大学第111章 都是纸老虎150章 天火二百五十四章 平炉钢057章 我有罪保底二018章 奸臣第15章 全体动员第1章 拉练第223章 好学的皇帝三百五十三章 趁热打铁16四百三十二章 花剌子模第180章 这一招都用贫了第210章 人配衣装马配鞍031章 物流业020章 有路就有小报纸二百九十二章 前装线膛枪第94章 男子汉第54章 槟城和普吉岛第26章 以少打多第188章 未来和城市046章 用才不用徳第64章 好事成双037章 蛀虫四百零三章 闯关014章 入宫064章 找后账091章 放过我儿子吧023章 商业赞助049章 人情法理14三百四十九章 图的难处四百三十八章 残忍等于善良第74章 成功二百五十八章 踩刹车二百七十五章 古巴岛170章 钢铁汽船054章 终身大法官24023章 商业赞助三百一十一章 偶然因素050章 制度决定人品080章 杀你兄弟192章 要滚蛋了第120章 信用体系175章 大战略家第60章 思想引领科技第54章 扩大队伍第118章 理想060章 敞开怀抱第133章 顾虑第169章 明州故人144章 同行是冤家第75章 时间和胆量三百零六章 斗智斗勇149章 攻城战第99章 桌山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