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金銮殿里大奏对(二)

金銮殿里很安静,除了诧异的眼光,还夹带着一些欣赏,这些欣赏,来自御史台,来自这一群全天下读书人骨气所在,甚至于连刑部尚书眼中居然也有欣赏。

这刑部尚书叫狄云,年纪也和马东阳差不多,并不是很高,皮肤有些黑,脸颊清瘦,颧骨微高,留着一抹胡须,看着顾青辞,说道:“顾大人,可你说的这些都没有实际证据,马东阳认罪的也只有一点。”

顾青辞淡淡一笑,道:“狄大人,您需要证据,下官自然是有的。”

说着,顾青辞便向皇帝请示道:“陛下,请恩准臣带证人证据入殿,如何?”

夏皇眉头一皱,道:“顾卿家,此事,还是交由刑部来办吧,他们自然会还你一个公道,也会给那些将士们一个交代,你说如何?”

夏皇虽然看上去很平淡,也是仿佛询问,但在场的人都不是笨蛋,听得出夏皇的意思就是让顾青辞放手,适可而止,这件事情到此结束。

然而,让所有人都诧异的是,顾青辞居然一拱手,朗声道:“陛下,你此举不妥,自我夏国建国百年以来,从来没有将证据搁浅的道理,陛下莫非要包庇犯罪之人,至我大夏法律于不顾,臣,身为臣子,不能见陛下有错而不阻止,所以,陛下此举欠妥,臣不同意!”

顾青辞的声音并不是很大,却异常的铿锵,在空旷的大殿里,非常清晰,这一段话,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传到了所有人的耳中。

夏皇依旧面无表情,缓缓道:“顾爱卿,朕觉得你这么做才欠妥,此乃金銮殿,判案之事还是去刑部吧……”

“陛下!”

就在这时候,御史台里一个阁老突然站了出来,看上去有些佝偻,却异常精神抖擞,瘦骨嶙峋偏偏又感觉屹立不倒般,说道:“老臣觉得陛下此举才欠妥,我大夏建国以来,何曾因为是金銮殿而停止宣案的?太祖曾立下祖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老臣觉得顾大人说得不错,陛下这就是在刻意包庇,臣也不同意!”

“对,”另外一个御史台官员也站了出来,道:“陛下,当年先皇就曾在金銮殿亲审国舅三天三夜,你如今难道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独断专行吗?这不是明君之道臣也不同意。”

这一开口之后,御史台的人就一个接一个的站了出来,到了后面,御史台几个大臣开始轮番上阵,每一个都开始对夏皇口伐笔诛,唇枪舌剑,越说越激动,到了后面,夏国这一举动居然都成了亡国之举,昏君的表现。

“陛下,你若执意如此,今天臣等就守在这金銮殿,或者你直接赐死我等,否则,今日你不处理好,就别想离开这金銮殿。”

“……”

顾青辞看着上面脸色都已经变得铁青的夏皇,心里暗暗惊叹,这就是夏国的读书人代表,早就听说过夏国读书人的地位高,也听过不少关于御史台的传说,今日才发现,这些都是狠人啊!

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顾青辞总有一种感觉,这御史台的人似乎很喜欢骂皇帝,越骂越有精神,似乎一直都在盯着夏皇,就是为了等夏皇什么时候犯个错,他们就一拥而上。

看着这群人争先恐后的样子,现在的夏皇在他们眼里,就仿佛一块香喷喷的肉,每个人都要去咬两口。

“好了,朕知道了。”

夏皇实在很无奈,这御史台的人,从夏国建国以来就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专门监督皇帝的,虽然历代皇帝没有不烦的,但是,御史台却一直都存在。

看到夏皇服软,顾青辞除了感叹御史台的战斗力之外,也有些感叹夏国的国策,难怪建国百年换了好几代皇帝,中途也出现过能力很弱的皇帝,就比如先皇就是个没什么能力的皇帝,然而,夏国依旧欣欣向荣,发展得越来越好。

纠其原因,就是国策问题。

在夏国里,皇帝不能够一言堂,下面的大臣有御史台,也有很多真正有骨气的文人,皇帝做错了,他们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他们敢骂皇帝,敢让皇帝下不来台,能够让皇帝收回成命。

在这夏国里,并没有什么皇帝开口,金口玉言这种说法,在这里错了就是错了,不会因为你是皇帝而有所改变。

想到这些,顾青辞也不由得感叹,难怪无缺先生在读书人心中地位如此高,因为无缺先生就是他们真正的后台,一个敢跟皇帝叫板的后台,即便是现在的皇帝唐沛言如何雄心壮志,只要无缺先生在一天,这天下读书人就有精神领袖。

见到夏皇松口,御史台的几位官员这才心满意足的退了回去,一个个顿时都紧闭嘴巴,老神在在的,仿佛刚刚那怼天怼地对空气的不是他们一样。

“顾卿家,你说吧。”夏皇开口道。

顾青辞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御史台这群人已经弄完了,他急忙执礼道:“陛下,臣在入宫时,碰到了一个大内侍卫武奎,他正准备入宫请罪,他便是证人!”

还跪在地上的马东阳神色一变,苍白的脸变得更加苍白,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而马之白更是浑身一抖,看向了他父亲,缓缓站起来,望着顾青辞,道:“顾兄,你真要对我父亲置于死地吗?”

顾青辞心情有些复杂的望着马之白,却很决然,道:“马兄,我顾青辞不是圣人,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为了我朋友,为了那么多同袍,我拼死来京城讨公道,我为了你这个朋友,我本来也愿意大事化小,但是,你父亲自己做了什么?他抓了我家人,从我知道那一刻起,我和他就必须有一个了结。另外,我们之间,没有对与错,不存在谁对不起谁,只怪,世事无常!”

马之白看着顾青辞,一句话说不出来,整个人颓然的瘫坐在地上,他谁也怪不了,怪顾青辞吗?顾青辞从头至尾都是被逼反抗的,怪他现在狠吗?真正狠的人也不是他?可是怪马东阳吗?马之白知道这也是被逼无奈,为了家族为了他这个儿子赌一把而已!

金銮殿里,很安静,只有一个太监的声音响了起来:“宣,武奎觐见!”

第三百零三章:阴阳之时见分晓第五十七章:来来来,打个嘴炮第一百九十三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四百三十六章:最后的决战(二)第一百四十八章:绝地反杀与伏杀(万赏加更)第五百二十二章:明枪!明剑!第一百三十八章: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七十七章:秦可卿最后的消息第九十四章:我从远处来,要到远处去第四百八十四章:风雨将至前第四百九十一章:可爱的,可恨的,多可惜(一)第二百五十五章:攻防之战(一)第三百二十一章:他从地狱来第十六章:湖心亭比剑第五十四章:我本清规,奈何疯狂第二百一十二章:客从何来,客是何人第三百二十七章:六月初六,婚期已至第一百八十章:朝廷需要你第五百七十四章:我的世界都没了(三)第四百零四章:发疯的清河公主第三章:青楼宴会第二十七章:大雪又漫漫第三十一章:独孤九剑第二百九十一章:捉摸不透是人心(二)第一百零九章:初到当涂,留下一点惊鸿第一百二十章:冬去春来,大修行者出京第五百四十九章:晚来桃花迟第五百四十九章:晚来桃花迟第五百六十五章:吹起了年少的轻狂(二)第二百二十九章:国人在前,敌人为后第二百三十四章:杀我大夏人,走不出大夏门第一百七十三章:在剑气中行走的大儒第四百五十二章:我看到了仙,真正的仙第四百零二章:我说的,你可承认第一百四十二章:地府过处,阴兵街道(万赏加更)第二百二十章:潼阳郡里有个绝代风华的人第四百九十六章:注定的,多美好啊第二百四十六章:逛青楼吗第五百三十三章:江湖年轻之后(一)第十八章:以德服人第四百七十四章:恒荒城,永恒荒芜第十九章:七玄琴第二百四十七章:非同凡响的天下行走第四百八十二章:长河落日圆第五百章:父子之交淡如水第一百五十一章:酒痴的势,盖压同辈第二百一十五章:我哥是无双公子第一百二十九章:民族英雄的荣誉不可辱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我相思门第二百九十六章:人面桃花相映红第五百七十六章:灭世轩辕剑第四百二十五章:命运说,天命之子第七十五章:江湖多无情,义字如何解第四百三十九章:最后的决战(五)第六十四章:谁伤的你,我去杀了他第四百四十三章:远方飘来的一段雨(下)第四百五十五章:顾青石!顾青辞!第四百五十五章:顾青石!顾青辞!第四百二十二章:非黑即白,难得糊涂第一百九十八章:后来者,又有几人似我(三)第二百九十二章:捉摸不透是人心(三)第一百四十八章:绝地反杀与伏杀(万赏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命运说,天命之子第一百零二章:江湖里好多恩怨,谁又能泾渭分明第一百四十八章:绝地反杀与伏杀(万赏加更)第四百一十三章:江湖剑仙谁不识君第二百七十五章:平江吴希蜀中顾青辞第七十三章:有人在坦坦荡荡,有人在装模作样第二百九十六章:人面桃花相映红第一百三十五章:你对力量一无所知(五万赏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二章:齐林郡李家惊变第五百一十九章:此去提亲起波折第二百一十章:有刀穿行于空中第四百五十二章:我看到了仙,真正的仙第一百三十三章:魑魅魍魉惊本身(五万赏第一更)第二百六十五章:百口莫辩千言万语第四百九十章:不想打扰他第二百一十章:有刀穿行于空中第二百三十四章:杀我大夏人,走不出大夏门第一百七十二章:御书房里的一段对话第五百零九章:人间正道是沧桑第三百七十五章:一月蓄剑为一剑第三十章:我说了算第一百四十章:感情总是来得错不及防(万赏第一更)第九十九章:一步一步是与非,一剑一剑尽染血第五十三章:男儿何不带吴钩第四百零九章:世间有佛有道有儒第一百零三章:该杀的人,终究还是得杀啊第八章:武当梯云纵第五百六十八章:皇城上的谪仙人第五百七十四章:我的世界都没了(三)第一百八十二章:三国同盟,天下行走第七十四章:忠义两个字,便是一辈子第五百八十五章:江湖再见(终章)第九十章:从这座山来,到那座山中第四百四十六章:轩辕剑与倾城绝恋第三百五十七章:人间何为正,世间何为邪第一百二十七章:孤儿寡母多事端(第一更,求订阅!)第三百七十七章:恭请顾侯爷一战第三百九十三章:杀人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