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边关

今年的冬天异常寒冷。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下了整整三日,路上的积雪几乎齐至膝盖。天寒地冻,不知有多少百姓饿死冻死。打仗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两边大军只能老实的各自修生养息。

对征战了一年死伤众多疲倦不堪的边军来说,这些时日大概是这一年来过的最安心悠闲的日子了。到处都是冰冻,除了小队的斥候和巡逻的士兵,其他人都可以躲在厚实的营帐里休息。只可惜冰寒的天气也阻挡了送粮大军的脚步,近来的伙食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

城墙上同样积了厚厚的冰,穿着盔甲的士兵手持长枪警戒的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一开始是不想乱动,到后来却是想动也动不了了——因为站的久了,鞋子也被冻住了。若是没人帮着扶一把,抬脚的时候摔跤是免不了的。

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年轻士兵正吸溜着鼻子。他入伍不久,对付严寒冰雪的经验尚浅,一时没察觉这样的危机。站了半天的岗快到换班的时候了,抬脚便往前走。因为用力过猛,猝不及防之余重重的向地上摔去。

这一下若是摔结实了,免不了头破血流。

那个年轻士兵眼看躲不过了,索性咬牙闭眼,准备狠狠摔一跤。

想象中的痛楚并未到来,不知从哪儿伸出来的手及时的扶住了他,使得他免了这一难。年轻士兵忙站稳身子,感激的看向那两只手的主人:“谢谢你......”在看清来人的脸孔时。不由得一惊。

扶住他的也是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穿着盔甲,只露出被冻的通红的略圆脸孔。这张脸生的颇为清秀,眼睛不算大,却黑亮有神,又格外的温和。

“太、太孙殿下?”年轻士兵结结巴巴的喊了一声,忙跪下行礼。

太孙殿下几乎每日都会到城墙上来巡视一圈,负责守着城墙的士兵们人人都认识这张脸。最难得的是,太孙殿下平易近人,对着士兵从不摆架子。和蔼可亲。

“不用多礼。”周琰笑着说道:“站了半天的岗,一定又冷又饿,快些下去歇着吧!”

年轻士兵满心欢喜的起身告退,一抬头。又见另一个少年走了过来。

这个少年也穿着盔甲。却半点都不臃肿。相貌俊美气度出众。慢悠悠的走过来,颇有些闲庭信步的潇洒。

太孙殿下和齐王殿下是出了名的焦不离孟。这个少年,当然就是齐王殿下了。

年轻士兵自觉今日运气极好。竟一连遇到了太孙和齐王,欢喜的上前行了礼,才退下了。

“十四叔,你身上的伤还没痊愈,怎么又跑到城墙上来了?”周琰皱着眉头絮叨:“天寒地冻的,城墙又滑的很,万一摔了跤,背上的伤再裂开怎么办?”

齐王还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随意的耸耸肩笑道:“已经养了两个多月,背上那点伤早就好的差不多了。你就别整天唠叨个没完了。”

周琰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是是是,你伤已经好了。待会儿我就写封信给十四婶,让她别为你这点小伤担心。”

这话可戳中齐王的要害了。

明知道周琰是开玩笑,齐王还是瞪了他一眼:“你要是敢多嘴,我扒了你的皮!”

周琰和他笑闹惯了,立刻揶揄道:“你养了这么久的伤,一直都没来得及写信回去。十四婶不忧心才是怪事。再说了,你受伤的事瞒得了一时,瞒不过一世。等回京了,她还不是照样什么都会知道。”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能瞒一时是一时。”齐王想也不想的应道。

这大半年来,他数次亲自领兵上阵,打了不少胜仗,边城也收回了几座,战事渐渐占了上风。战场刀剑无眼,受些轻伤是难免的。

两个多月前,他领兵追击一个鞑靼将领,将对方斩于刀下。那个鞑靼将领在临死前也砍了他的背一刀。这一刀着实伤的不轻,他在床上躺了两个月才能下床走动。如今提起刀来后背还会隐隐作痛。

养伤期间,他无法写信,又不愿让别人代笔,只得停了家信。能下床走动了,立刻就写信回京。只可惜又遇上这样的冰雪天气,交通实在不便,那封信大概会延迟十天半个月才能送到慕念春的手中。

想到慕念春,齐王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的香囊,眼中闪过思念和渴盼。

周琰很应景的叹道:“诶!真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啊!一别就是大半年,每日晚上辗转难眠。不知远在京城的佳人是不是也在同样的想着自己......”

“好小子,胆子越混越肥了,竟敢来取笑我了。”齐王笑着踹了周琰一脚。

周琰身手比以前灵活了不少,竟闪开了,笑嘻嘻的裂开嘴,得意洋洋的说道:“我拜了赵将军为师,又学兵法又学武功。就连赵将军也夸我进步极大。你休想像以前那样踢中我了。”

齐王毫不客气的泼了一大盆冷水过来:“赵将军夸你是出于礼貌,你也好意思当真。来来来,现在来和我过几招。看看你能在我这个‘重伤未愈’的人手中走几招。”

周琰咳嗽一声:“这里到处结着厚厚的冰,不宜动手过招。再说了,我岂能欺负你受伤未愈。过招的事以后再说。”

哟!这脸皮真是厚了不少,还学会撇清和狡辩了。

齐王似笑非笑的瞄了周琰一眼,总算给他留了几分颜面,没再揪着不放。

说笑一番过后,叔侄两个一起巡视了一圈。

这大半年来,周琰的改变和进步着实不小。养尊处优的白胖渐渐没了,黑了不少,瘦了不少,也更精神了。如今说起城防和兵力部署来也头头是道,思维敏捷沉稳。虚心好学,颇能听得进将领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平易近人,很快就赢得了众将领的好感。

更难得是,周琰每天都抽出一个多时辰向赵将军学兵法学武功。每日还坚持亲自巡视城墙边防。他的进步有目共睹。就连齐王之前也没想到,周琰竟有这样脱胎换骨的改变。

在周琰的眼中,齐王的变化更大。

往日在京城,齐王也就是个擅长吃喝玩乐的纨绔皇子。确实比别人都聪明些,却也看不出特别之处。领军之后,齐王却迅速的崭露出了精于谋算的狠辣和果决。从定州大捷之后,领军到边关又数次定计对付鞑靼骑兵,甚至亲自领兵上阵,一点一点的扭转了战局。

周琰是边军名义上的统帅,齐王才是真正做决断的人。一个运筹帷幄定计,一个坐镇大军安抚军心,堪称一对绝妙的搭档。

一众原本心中存着怀疑的将领们也渐渐放了心。

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内部争权夺利意见不合。太孙和齐王两人相互信任,从不猜疑。实在难得!

“十四叔,今天是年三十,我已经吩咐伙房多宰些牛羊,做些好吃的给将士们过年。”周琰笑道:“对了,索性把最后几缸高粱酒也分了,让每个士兵都喝上两口。”

齐王点点头:“这些事你拿主意就是了。”顿了顿又低声说道:“如今军中的存粮已经不多了,最多只够再吃上半个月。朝廷送粮的军队若是半个月之内没赶到,将士们可就要饿肚子了。”

十几万的军队每日需要消耗的粮食是个很可怕的数字。朝廷的送粮军队每隔两个月左右就要送一次粮来。上一次随粮而来的,还有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坏消息。

户部的库银只够撑到开春三月。也就是说,若是在三个月之内无法结束战争,将士们就要面临着缺乏军粮的窘境了。饿着肚子打仗是不可能的事。一旦军粮供应不上,大军不攻自溃。

一提起此事,周琰也笑不出来了,叹道:“是啊,我这些日子也一直在暗暗发愁。”

这样的消息当然是严密封锁的,绝不能让普通的将士知道,免得动摇军心。于是,沉甸甸的担子就都压在了知情的几个人心头。周琰已经一连数日都没安稳的睡过好觉了。

可这种事不是发愁就能解决的。

粮食!粮食!粮食!他要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粮食喂饱十几万大军!

周琰忍不住抓了抓头,懊恼的说道:“我从来没想过,这辈子会有为粮食发愁的一天。”

生来就是太孙,自幼锦衣玉食,何曾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齐王眸光微闪,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些天我一直在床上躺着,脑子却没闲着。倒是想出了一招狠棋来,只是要冒上一点风险......”

一听风险两个字,周琰就觉得后背发凉,不假思索的说道:“若是有风险,就让我去。你身上的伤还没好,绝不能再领军出击了。”

齐王心里一暖,笑着拍了拍周琰的肩膀,正要说什么,方同忽的匆匆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厚厚的信封:“太孙殿下,京城那边来信了。”

第119章 亲离第123章 妃嫔(一)第146章 冲突第55章 人选第250章 分歧第206章 金碗第29章 纨绔第294章 过招(一)第234章 暗斗(二)第161章 诡计(二)第95章 痴迷第84章 吃瘪(一)第103章 退让第78章 唇枪第23章 针锋第309章 开战(一)第315章 决定(二)第142章 真相第70章 容妃(一)第299章 甜蜜第251章 叔侄第258章 相见(三)第322章 较量(一)第199章 风雨(一)第249章 初开(二)第269章 颠倒第292章 失望第228章 母子(一)第112章 身孕第288章 做客(二)第253章 僵局(二)第31章 来意第11章 父子第350章 十日(一)第98章 怒意第39章 所思第282章 日常(一)第231章 真相(一)第357章 逆转第275章 偏心第351章 十日(二)第70章 容妃(一)第90章 辞别第335章 处置第138章 姻缘第359章 结局第253章 僵局(二)第199章 风雨(一)第239章 救人(二)第285章 流水第232章 真相(二)第9章 黑锅(二)第334章 旧怨第217章 有喜第139章 夜会(一)第339章 噩耗(一)第39章 所思第306章 惊变(二)第232章 真相(二)第226章 行踪第320章 离京(二)第328章 等待第2章 认罚第308章 情势第138章 姻缘第205章 做戏第253章 僵局(二)第82章 厚颜第144章 不欢第329章 小住第343章 克敌第321章 行军第144章 不欢第256章 相见(一)第346章 驾崩(一)第210章 宫斗第256章 相见(一)第293章 设局第343章 克敌第274章 晨起第57章 反咬第211章 抵达番外之郑喜第147章 护短第46章 融洽第235章 巧遇第123章 妃嫔(一)第33章 美味......第279章 心声(二)第59章 冷战第217章 有喜第358章 放手第140章 夜会(二)第324章 密林第237章 疯了......番外之一年第197章 新妇第260章 赴死第94章 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