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特殊时期吃饭的规矩

这年代的一些情怀真的很难评判,亲人们特别的团结,有事也是一起上。谁被欺负了,真的可能会因为年轻辈的人一个小小的斗殴,起因家族之间的团战。当然了,也存在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就算是打仗期间还有汉奸呢。不过毕竟是少数。

这年代虽然讲理,但在农村,很多争斗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清官都难断是非,一起争斗,家族人口单薄的人,就会处于弱势。

一人可以分十斤棒子面,二十斤红薯,大家对罗文这当大哥的自然没话说。本来就是大哥自家的东西,大哥还要照顾岁数大的老妈,这一下分出去一半了。特别是大姑爷和小姑爷,他们的身份可没两个当叔叔的关系亲。

这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虽然现实里没话说的那么无情。但真实情况就是女儿不如儿子,有能力的父母要救济小孩,也是先紧着儿子来的。

罗文的做法说明他们可没把自家妹子嫁出去就当外人看,这要是敢对她们不好,就得掂量掂量了。

罗家人,包含罗成家一些更远房的亲戚,在龙阳镇的人口算不上很多。但也算过的去,可现在出了罗成这样一号人,要是跟罗家人起争执,就算镇里或者村里大姓(人多)的,也要考虑了。

几人带来的布袋都不大,带能装棒子面就够了,红薯这东西,一人抱几个,二十来斤其实也没多少,今天来这里的,哪家没四五个人的。

子女齐聚一堂,孙子孙女,甚至曾孙都有了,今天最开心的其实是罗成的奶奶。昨天晚上吃了馒头,今天早上又吃了几个素包子,这身体的体能至少是恢复了不少,走起路来看上明显有劲些,但这也是体能上的恢复。真正要身子骨变化,还得吃些营养类的东西,慢慢的调养。

一大盆红薯粥,就在男人们闲聊的时候端了上来,但没到开吃的时候。一锅红薯粥不只一盆,剩下的在厨房另外一个盆子装着。得等第二锅煮好了才好开吃,否则这样多人,总不能才吃个一二碗,又放下碗筷闲聊等第二锅吧。

桌上放着一盆热腾腾的红薯粥,里面可是放了细粮大米的,罗成说小米有营养,奶奶喝了好,又放进小米混着煮。

平时在家里都喝的稀的,那稀的程度都可以直接看见碗底。今天别看一大锅一大锅的煮,要知道小米大米这东西,本来煮粥的话,一斤就能煮一锅比较浓的粥,虽然今天是准备分三锅煮,但红薯的量可没少放。

看着不能立刻吃,几个闲聊的大老爷们都把凳子搬出来坐走廊上聊天了。这也看见罗成跟着表妹堂妹混一起,而他们的儿子,年龄小的又待在一边找虫子玩,年龄大的,在帮忙干活。

就这画面,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违和。这要把罗成换成一个堂弟表弟试试,保证第一眼看见就想揍一顿,不像话,人家在忙,你一个男的待在女娃堆里混,像什么样。

粥煮的比较快,又是第二锅,大米小米都是在一开始煮好了的。也就是十来分钟,大姑就出来喊吃饭了。

这吃饭,先盛锅里的,因为锅还要空出来,煮第三锅。盛好后,也不是立刻就开吃的,否则别说这是粥了,就算是干米饭,这些能吃的,也能几口子给你咽进肚子里去。

这吃食,得讲规矩,你多吃一碗,别人平均下来就要少吃一口。第一碗,每人都有,家里碗筷不够,都让他们带碗来的,这年月碗的大小也比较统一,不存在谁带来的碗大碗小的。

家里有年龄比较小的小孩的,像小姑和大姑家,都有十岁左右的。虽然不用喂,但起码得帮他们盛好,还有大叔家的儿子都有小孩了,儿媳妇也是带来了的,也得照顾好。

反正就是该盛的盛,吃饭要有眼里劲,吃完了就得等着,等大家都第一碗干的差不多了,自然会有人带头去盛第二碗,那时候大家都可以跟上了。

这是在农村,在城市里如今也是有规矩的,只不要稍微好一点,但哪怕是亲人间的走动吃个饭,又或者是同事间聚聚。这吃饭还都要记得给饭票招待的人,到人家家里去吃饭,你这钱可以不给,要是不给饭票,人家可能就要努力的省出你这一口来。谁的定量都是有数的,甚至在城里,谁当家,其他人,哪怕是父子之间都要交饭票。

姑姑婶子她们也不上桌,别说她们了,就那么一张桌子,能坐几个人,干脆也就罗成的父亲和叔叔姑爷他们坐着,本来是让奶奶也去坐着的,但奶奶不愿意,她愿意到厨房里站着跟老妈她们一起吃。

除了奶奶,吃饭没限制,其他人都得按照规矩来。不懂规矩的,在厨房里你摸不到锅铲,在客厅里,几个大老爷们会直接让你明白什么是规矩。

所以罗成这一辈的,或者说这辈份以下的,都是端着碗在外面站着吃。觉得站的累的,可以随便找个土块石块的当凳子坐。

在厨房的罗成老妈会在大家第一碗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去客厅看看,要是客厅里大老爷们都吃完了,就会开始招呼第二轮。而第二轮,又有规矩了,年龄太小的小孩,基本上没机会进入第三轮,也就是十岁以下的。

另外就是没结婚的女生,也基本是就给吃两碗,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意思。说是说女娃本就应该没男娃能吃,但这都是没油水的年代,吃干饭女生一样能吃三碗,稀的怎么可能就吃不了了。

不过这一轮对女生也会有点照应,会尽量多捞点红薯给她们。

等第二轮吃完,其他人也可以盛第三碗了,这第三碗过后,不管有没有多余的,都要懂规矩,别再吃了。除非是实在剩太多,每个人都可以再来一碗。稍微多一些,是可以留着罗成家晚上再吃的。

(这年代最缺的就是吃食了,所以多吃一点,少吃一点,在别人眼里是一种很不像话的事情。一直到后来,吃食这方面稍微松了些,每人吃多少,不能多吃这样的规矩才慢慢没了。而这时代,别说客人了,就算平时没客人,一家子人,大家都饿,你不能因为你能吃,吃的快,就可以多吃些,都是分着吃的,不讲规矩会被说,除非是那种偏爱的,给男娃多吃,给女娃少吃。很多爷爷奶奶就偏孙子,不喜欢孙女的,因为孙子是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问题。)

第328章 院子房没了第一百八十四 轧钢厂跟亲爹似的第十二章 大姑家第三百零三章 礼品第四十七章 帮就帮到底第八章 一锅方便面汤第一百七十章 挖人还要厂长亲自去第二百七十二章 领证了第十六章 技能第317章 香江旱灾第二百二十四章 发动机定价第二百四十七 担保式留人第一百零四章 出来拿东西第二百三十五章 级别升一级第二百三十章 叉车测试问一个问题,没查到资料第三十八 还没见面张厂长内心就不待见第一百七十章 挖人还要厂长亲自去第一百三十章 尴尬的甜美第二百八十章 同房第六章 救济与一袋花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被地方重视第二百五十六章 你想要,我给你呀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方叉车厂第一百五十二章 4S直营店第二百三十三章 别让汽车厂有钱第二百二十五章 经济合作社第二百五十八章 堂表亲戚求帮助第一百七十八 一个厂就挖掉一半师傅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经济合作社第二百零九章 轧钢厂的研究所第312章 与吕探长开始合作第二百零九章 轧钢厂的研究所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方向撞车第五章 七个大馒头第四十五章 手上有泥不算脏第二百二十四章 发动机定价第一百九十一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第二百四十七 担保式留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姜组长不屑为伍第八十二章 拿来主义(加更)第一百八十章 对罗文的阳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个月后第七十六章 一个在炫,一个没觉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协助文件第二百二十三章 钥匙启动式第一百三十三章 起飞,超级‘敞篷’车第二百二十三章 钥匙启动式第九十九章 开始画第二十一章 工作介绍信第一百八十一章 可以搞购车票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剩余财物第一百九十一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第二百六十五章 见到戴茜茜第二十二章 细思极恐的介绍信第一百二十二章 包饺子吃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三大队理亏得赔偿第六十二章 只是打了个照面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大妈要给小雨说对象第二百五十二章 溜冰场第二百零二章 对象都不能耍流氓第三百零五章 徐海堂求票第319章 小雨诗诗该处对象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犯啥事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帮衬也得有个章程第二百三十五章 级别升一级第五十七章 罗工第二百零三章 搞车队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产叉车第二百二十五章 经济合作社第315章 在香江搞自己的营生凉了嘛~~好像是凉了第八十章 开车第四十二章 以为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第337章 第三百三十四 表妹王月第四十六章 妈能求你个事不第337章 第三百三十四 表妹王月第一百零五章 迎亲前第一百三十九章 美滋滋第二百八十九章 销路一下就炒火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互相帮忙第十三章 定量粮第一百四十二章 把大队长喊来第八十三章 错过了什么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己生产的东西也要花钱买第二百二十章 抢先提出建学校保育室第二百七十八章 牵引车第九十五章 分肉票第二百一十八章 想出口要粮食第一百八十三 厂房开始修建第一百五十四章 55式军官米黄大衣第四十三 招待餐的规格第319章 小雨诗诗该处对象了第二百七十章 义安汽车厂现状兄弟们,别给月票了,我错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女正式工前来报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销路一下就炒火了第335章 被盯上第五章 七个大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