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谁敢横刀立马!

宣庆二年,正月初一。

天降大雾,十步外一片混沌。

当日,从北岸河间府强征来的三千民夫抵达阜城,不及歇脚,便化作数十支队伍,被金军驱赶着前往各村拆房扒屋,收集可用作制造攻城器械的木材。

但仅仅一上午时间,金军便出现了数百人的死伤。

郭安部所属一支百人队伍,更是在阜城东十里的北湾村诡异消失直到下午时,才有逃回民夫磕磕巴巴道,雾里有鬼

过河数日来,金军早已发现方圆数十里内的村庄没有任何活物。

走在乡野间,除了本方脚步声和呼啸风声,没有任何动静,恍如死寂鬼域。

今日又出了整整一队弟兄离奇消失的事,再结合腊月二十九当日,发生在界河上骇人异象,一时间人心惶惶。

金军副将完颜斜保不信邪,当即请命,欲率一千精锐金军去北湾村左近搜索。

完颜宗弼能纵横天下二十余年,自然不是莽夫,阻下了斜宝。

他这次判断极其准确.消失的那队渤人金军,早已命丧北湾村。

因北湾村地道最为完善、发达,统领城外民壮的张五栾在此处布置了重兵,将金军诱进村子后,凭借地利、手弩,没废什么劲就将这伙人伏杀在村内。

张五栾猜测,金军折损了整整一队百人,必定会前来报复,特意联络了在外围游弋的姚旅帅所部马军。

当日,长子藏在村外大雾中,只待金军前来,便要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十步外不能视物的浓雾对金军是极大障碍,但对熟悉本地地形的淮北马军,却可凭借雾气保护,发起突然一击后迅速脱离战场。

可惜,宗弼阻止了完颜斜保,长子、周良在村外埋伏至黄昏时分,不见金人前来,只得无奈暂退。

他们这边没捞到仗打,但风平浪静的沧州城内,小辛坐不住了。

wWW●тt kán●¢○

自打十几年前无奈南迁,小辛便立下伟志,誓要将金虏逐出中原,为汉家王朝重还神州。

只不过,以前这个目标遥遥无期,小辛已做好了为之奋斗一辈子的准备。

直到阜昌九年,在颍上县范家庄陷入危局之时,遇到了那个只比他大几个月的年轻将军,这个目标才陡然间变得清晰起来。

而如今,金国就在二十余里外的界河北岸,在得知宗弼主力已被牢牢吸引于阜城城下时,他再按捺不住。

初一酉时,时近黄昏。

在城头站了一天后,小辛来到沧州府衙,面见陈英朗。

去年十一月,沧州府自知府洪授业以下,一十三名官员被问罪押解进京,短时间来不及重新任命官员,此时公务暂由陈英朗、陆元恪等人处理。

沧州府各方势力复杂,有来自淮北的小辛第八团,有武和、武肃两支缺了军官的旧厢军,还有以牢城营为骨干力量的潘雄一千多人。

陈英朗或许是担心自己年轻、缺乏为官履历,各方不服,便再不掩饰与阿瑜的关系,甚至还有意无意间透露了朱春、郭林是楚王弟子的事实。

有时候,个人能力远不如姻亲关系更能服众。

果然,在得知他的堂妹乃楚王侧妃之后,各级中下官员,包括潘雄都对陈英朗恭敬有加,甚至到了唯命是从的地步。

如今,在沧州城内说话分量最重的,便是他和小辛。

小辛为示尊重,在行动前特意知会了陈英朗。

“今夜过河?会不会有些早了?”

小辛的任务本就侧重趁机渡河袭扰金军后方,但当时的初步约定,却是等待阜城那边取得一定战果之后再行动,而眼下局势未明,陈英朗不免担心。

“陈兄,上月会议中,楚王一再嘱咐我等可临机决断,如今正值大雾,正是天赐之机!”

小辛很笃定!

底气却也和陈初有关,当时陈初曾亲口说过,金军入境后,各地联络必然不便,若遇战机,可自行决断是战是退

这样的命令,给了各地将士极大的自主权。

有了自主权,便有了发挥各级军官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当然了,前提是每人都清晰的知晓此战目的。

就比如眼下,沧州虽远离战场,但小辛此举若成,定然可以减轻阜城方面的压力。

陈英朗也明白这一点,稍稍思忖后,道:“军事一途,辛兄自然比我精熟。但孤军入境,十分凶险.”

“哈哈。”小辛爽朗一笑,却道:“自古兵家之事,哪有万全的稳妥之策?愚兄以为,此时战局微妙,需用险一试,些许风险,也是值得。”

见他意志坚决,陈英朗便也下了决心,“那好吧!楚王常言,稼轩有元帅之才。辛兄便放开手脚一试,兴许能为当下局势打开局面!”

得了陈英朗同意后,雷厉风行的小辛当晚便从第八团中抽调一千精锐、佐以潘雄五百精英,再将武和、武肃两军战马收拢过来,组成五百马军、一千骑马步军,于当夜子时过河。

原飞虎军改编而来的第八团,主要由辛、范两家子弟及其庄丁组成。

将士之中,兄弟、叔侄众多,凝聚力非凡。

数年来,小辛从陈初那里讨来了不少淮北老卒担任中下基层军官,操练之法完全照办淮北。

且粮饷军械全由淮北供应,无后勤之忧,可以一心扑在操练上,陈初甚少干预。

有此上官,小辛倍感幸福却也在吃了多年军粮后,极力想要证明第八团并非是一帮只会吃干饭的摆设。

小辛知道,自己的第八团很强悍!

但外界却不知这支脱胎于民团、名不见经传的队伍.

他等这次机会,很久了。

不过,小辛虽表面和顺,似乎和谁都能称兄道弟,实则心气极高,能入他眼的人不多。

那满身江湖气的潘雄,更非小辛所喜的性子,但前者交游广泛,不但熟知金国河间府地理形势,且有许多道上兄弟,就在金国黑道讨生活。

所以,小辛果断摒弃了个人喜恶,主动带上了潘雄。

潘雄正求立功之机,自是欣然应命。

郎有情妾有意,仅一晚,两人便混的宛如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般.

正月初二,经过一夜急行后,小辛所部进抵河间府束城镇东十里,在此会见了潘雄联络的北地‘英豪’。

所谓英豪,三教九流,其中甚至有河间小吏、差役。

正值用人之际,小辛面上没露出任何嫌弃神色,一番恭维、许诺后,让潘雄带数十人着便装,随河间府狱卒戴枋先行潜入府城。

双方暂别,小辛率军在束城外潜伏至夜深。

束城名为城,实则为镇,仅有三什军士驻守。夜子时,小辛率两连人马攻入镇内,三什军士根本无力抵抗,不足百息便结束了战斗。

可即便兵力悬殊,依旧有某些‘幸运’士卒逃往了三十里外的河间府城。

河间府乃金军粮草转运之地,北岸仅剩的五千军士,一半驻守紧邻界河的乐寿大营,另有千余分散驻扎于各县及关隘。

属于大后方的河间府驻有一千五百余金军,得知三十里外的束河镇被齐军偷袭,河间知府阮显芳忙派出一营金军东出收复束城。

据本方逃回士卒讲,齐军只有二百余人这点人马最多起到骚扰作用。

果然,初三一早,一营金军赶至束城时,齐军已退想来是逃回了齐国。

但令阮显芳措手不及的却是当晚,束城北一百二十里的太城县竟出现了齐国马军,太城远离前线二百多里,谁也想不到,齐军一夕之间会出现在此地。

一来没有防备,二来仅有几百老弱的防御力量不堪一击。

太城县,竟丢了.

这.莫说是怯懦齐军,便是当年周国强盛之时,也未曾染指过北地城池啊!

二百年来,辽金两朝,首次有城池沦陷。

阮显芳大怒之后便是大骇.宗弼就在前线,若他得知自己丢了一城,莫说是这顶官帽,便是吃饭的家伙能不能保住都在两可。

但隐瞒军情的事他还不敢干,只得一边命人缓缓行,将此事报与宗弼,一边组织力量准备夺回太城。

他期望最佳的结果,便是在宗弼知晓此事时,自己已将太城夺回,好将功补过。

初四日,阮显芳以文官身份,领两营军士、家丁、民壮共两千,急行一日一夜终于在初五午后赶到太城

可.城内驻军军官、知县等文武皆已殒命,齐军却于三个时辰前主动弃城。

通过审问城中百姓得知,这支齐军并非只二百人,或许有千人不止。

至此,阮显芳突然有了股不祥预感.

初五夜,杀了个回马枪的小辛突然出现在河间府城下,在狱卒戴枋指引下,潘雄等人夺了东门

开门迎宾!

仅剩几百人的守军,在里应外合下,抵抗不足半时辰,大溃。

河间府易主.

河间府的意义,远非束城、太城可比。

此地乃前线数万金军的粮草转运之地当晚,小辛杀尽河间官员后,在衙门照壁上留下了一行大字‘甘为金虏驱使者,誓杀之!’

随后,小辛命人打开屯放军粮的仓库,将万担军粮搬运到了街面、城门外

金军作战没有携粮的习惯,原本打算占据齐国河北路后就食于当地,却不防河北路北部早已坚壁清野,寻不见一粒粮食。

于是宗弼以军令严厉要求阮显芳在河间征粮.这些军粮,全是一颗颗从百姓口中扣出来的。

是以,当军粮如无主一般重新摆到街头、城外后,不少忧心今冬会饿死的百姓渐渐受不住诱惑了.

适逢军乱,前半夜躲在家中尚无人敢私自取粮,但到了后半夜

反正翌日一早,街面、城外的粮食神奇消失。

就连路面都被人扫过了,散落在砖缝、尘土里的粮食都没放过。

苦寒无产出的冬日,每一粒粮食都弥足珍贵。

这边,小辛甚至带着第八团在城中休整了一整日。

初六,反应过来的阮显芳又率军拼命回援,同时,收到消息的乐寿大营,也分兵一千向河间府城急进。

初六傍晚,小辛率部再次主动退出河间府城。

第八团马军营营长、小辛的亲姐夫范如山有些意犹未尽,提议道:“稼轩,数次接战,这被吹的天下无敌的金军也不过如此,我们不如在城外伺机埋伏,吃掉两路回援金军中的一路!”

小辛回身看了眼城门洞开的河间府城,笑呵呵道:“咱们就这么点人,便是吃掉其中一路,也没甚意思。”

第八团团副、出身于淮北军的郝思良老成持重,认同的点了点头,“辛团长此次北来,将河间府闹了个天翻地覆,此时回撤,已算立了大功。”

范如山闻言,略带遗憾道:“哎,可惜没能和金军好好打上一场,回了沧州,怕就再没机会了。”

小辛紧了紧束腰,转头面北,却道:“谁说咱们要撤了?”

“啊?不打又不撤,那咱们作甚?”范如山奇怪道。

坐于马背之上的小辛却潇洒的抬臂向北一指,“北进!继续北进,如今金国南京路防守薄弱,阜城金军不回,咱们就一直北上!我倒要看看,要是咱们打到韩企先、郭安的老窝,他俩还能不能在阜城待得住!”

“.”郝思良望着小辛目瞪口呆,似乎被他这大胆想法惊到了。

“哈哈哈!”

范如山短暂错愕后,大笑道:“好!继续北进!”

初七晨间,河间知府阮显芳率先赶回河间府城,但看到府衙内身首异处的众同僚,以及照壁上那嚣张留字,欲哭无泪。

被这支神出鬼没的齐军耍了几日,却连对方的毛都没摸到.被对手戏耍的沮丧、以后宗弼如何处置他的巨大压力,让阮显芳的心态崩了。

就在此时,幕僚带来的另一个消息,彻底压垮了阮显芳军粮没了,一粒都没了。

丢城之责,尚有一线生机,但没了军粮.以金人对汉官的严苛程度,夷三族已算轻的了。

万念俱灰之际,与他一损俱损的幕僚,附耳提醒道:“翁主!值此生死之际,需果断!”

阮显芳精神崩溃之下,迷惑看了幕僚一眼,后者左右看看,再次低声道:“为今之计,唯有向南!”

“!”

阮显芳一脸震惊,可随后细细思量,确实是唯一活路了。

大丈夫,当断则断!

初八日,一支齐国马军如同天降一般,突然攻陷河间府北的莫州长川军寨,稍加补给后,一路向北,竟从雄州城外大摇大摆而过。

翌日,齐国马军半时辰陷白沟驿,穿过拒马河。

次日,兵临归义城此处已是金国腹地,过了归义城便是范阳、良乡,再往北,就是古称燕京的金国南京城了.

这片土地,自打五代后晋石敬瑭割土降辽,已有三百余年未曾出现过汉人王朝的军队了。

齐国马军虽限于兵力无法攻取大城,但这般如入无人之境的狂妄姿态,引得整个金国南京路风声鹤唳,震恐不已

各地求援急信如雪片一般飞到宗弼案头。

初九日。

金国河间府知府阮显芳率部曲,秘密渡河后,于交河县投齐。

这又是一个足可以震惊天下的消息。

当日,陈初首次收到了第八团在金国的详细战报。

激动之余,亲书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辛大将军!’

第390章 战地一夜第400章 她是好人还是坏人?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175.第173章 不做占领军,此乃根据地第17章 仙桃!仙桃!!仙桃!!!第458章 你千岁,他也千岁184.第182章 美人恩重第501章 ‘忠臣’之死328.第323章 众丑盈朝319.第315章 请君入瓮第431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9章 一言为定第446章 三国兴衰 百万军民生死之大事186.第184章 皆大欢喜129.第127章 这世上,只能我欺她302.第298章 毒计第21章 一看就是熟客189.第187章 又卷起来了250.第246章 夜惊231.第227章 无名之人115.稍晚一会209.说谎木唧唧第535章 蔡婳也想进步第22章 做一个快乐的人75.第75章 月映大地137.第135章 陈年旧事334.第329章 东京无脊梁第25章 想了第458章 你千岁,他也千岁第483章 春风潜入临安夜197.第195章 血色除夕第450章 帝京,帝京!第495章 江宁易得,情字难解214.第211章 子时再来129.第127章 这世上,只能我欺她第24章 诨号94.第93章 来者不善287.第283章 风雪裹蔡州,三娘入侯府第416章 更恼人的事325.第320章 朝阳初生,血透东京235.第231章 清理门户第452章 首胜第50章 西瓜狂想曲74.第74章 生来天敌143.第141章 请你自重75.第75章 月映大地342.第336章 妙计‘清君侧’98.第97章 急公好义陈小郎第443章 当头棒喝第511章 自罚三杯79.第79章 这样的鹭留圩89.第88章 做大事,就得靠艺术267.第263章 老陈人间不值得116.第114章 发动大招119.第117章 械斗第6章 宋里宋气第509章 北地来客217.第214章 止乎于礼72.第72章 卧龙凤雏90.第89章 正午鹭留圩167.第165章 尘埃落定第406章 你又为什么不跑?289.第285章 自有大儒为你辩经262.第258章 黄袍加身体验卡135.第133章 王八O143.第141章 请你自重210.第207章 甥胥陈初149.第147章 灯火不觉天,亦是杀人夜第380章 午夜钟声136.第134章 医者父母心378.第369章 老陈的白月光第434章 风暴前夜349.第343章 又见摔杯为号第38章 公子说224.稍晚一些162.第160章 惊雷 红日356.第349章 汉家可再兴矣!第49章 都怨你287.第283章 风雪裹蔡州,三娘入侯府78.第78章 杀虎岗107.第106章 一起吃个饭吧第63章 打秋风378.第369章 老陈的白月光第6章 宋里宋气第409章 正统之争 王妃来访第22章 做一个快乐的人第400章 她是好人还是坏人?107.第106章 一起吃个饭吧第413章 虎头的兄长又是谁?第426章 王府团圆337.第332章 淮北虎豹第507章 妒175.第173章 不做占领军,此乃根据地第10章 叫我娘子第479章 带着媳妇儿逛勾栏90.第89章 正午鹭留圩292.第288章 夺妻之恨第440章 国师引天罚,黑旗添新功189.第187章 又卷起来了